第一节 建筑特色
一、镇区
明清时期,新丰镇有登云寺、妙峰寺、慧珠寺等寺庙园林,金家花园、汤家花园等私家园林,周家大院、彭家宅第等一批民居大宅。据文献记载、建筑遗址以及老人回忆得知,不少建筑颇具规模,如周家大院,前后有5进,面宽7间,规模与平湖莫氏庄园相当。多数建筑为砖木结构,布局紧凑严谨,以南方传统的三合院为多见;建筑以1-2层为主,重檐翘角,雕梁画栋;宅第的一侧(规模稍大为两侧)有贯穿全宅的通道(备弄),中门门楼上砖雕精美,宅后花园里造景别致,惜已毁于战火。
至建国初镇上草房连片,限于用地,草房都建成双坡顶。瓦房建筑以硬山造(俗呼直帖砌)为最多见,山墙的檐口做成老虎嘴的垛头(清工部做法谓之墀头,檐下做半圆形造形,侧面看去,形如张大的虎口)。进深稍大的平房,建带老虎窗(屋顶窗,洋泾浜英语roof窗的谐音)的小阁楼,充分利用屋顶空间。镇区楼房很少,楼层稍带出挑。店铺多采用前店后寝的建筑形式,1-2进,以单间铺面为主。下岸(靠河边)人家,不少有独家河埠,洗涤、汲水不用出门,十分方便。
80年代初,瓦房逐步取代了镇区建筑。早期以砖木结构、后期以砖混结构为主。由于建材紧张,也有以竹代木的。受建筑材料和经济实力的双重制约,这个时期的建筑,造形单一,结构简单。然而,内装修在后期开始应用,常用涂料油漆,在地面和墙面上绘成各种图案。内部设备从无到有,从简而精,如卫生、厨房设备都在此时开始应用。
进入90年代后期,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镇区建设速度明显加快。钢筋混凝土结构普及,外墙镶帖面砖应用,使建筑物造形多样,色彩丰富。人们在建房时对舒适和美观日益注重,不少建筑都通过正规设计,时尚的设计手法在这些建筑中时有体现。如新丰邮电支局、政府办公楼都采用了不对称构图,新阳加弹厂办公楼则以现代建筑理念设计。新开发的住宅建筑外观漂亮,日趋“人性化”,即重视生活在其中的人的各种生理、心理需求,内部采用大客厅、大厨卫、多卧室的户形,以适应人们起居和社交的需求。建筑群落的美观和协调,也得到了建设者的普遍重视,如新阳加弹厂厂前区,草坪水池,简洁大方。新丰镇的现代化气息日益浓烈,使古镇焕发了青春。
二、农村
新丰乡间(包括净相、竹林),早在明清时期,就有竹林高氏的高逊志宅、稽古堂和竹林草堂,赵家的自得斋,沈家的敦本祠、燕居堂和石大草堂,净相的汪家大院,新丰伍家的环碧草堂,唐家的广咨堂以及周家的燕贻堂等祠堂和民居记载。这些建筑大多是封建士大夫隐退乡间后,为满足其闲情逸致、或怡养高堂所筑,规模宏大,结构考究,可惜记载不详,几易主人,如今皆已荡然无存。其中净相栖凰埭的汪家大院,占地10亩,建有千余平方米的楼厅,解放后作为乡政府与人民公社机关使用,直至70年代后期拆除改建成政府办公楼。
建国初,普通农民住房以草房和单层瓦房为主。瓦房以六戗屋或翘角屋居多,檐高很少超过2.5米(所谓8尺檐头,鲁班尺,合2.2米左右),体量很小。建筑平面以“一”字形为主,一般3-5间,殿庑式屋顶(俗呼升箩顶),屋脊及戗脊端部都做1-2道起翘作为装饰。富裕的农户也有在一端或两端向南或朝北建造1-2间厢房(向南称上南,朝北叫拖落),使平面呈“L”形或“凹”字形。厢房用歇山顶(俗呼金出山)或砌端墙围成三合院,山墙面做成观音兜(即马面墙,墙体两边线直立,宽度为进深的1/4-1/3)。屋面都带提栈(俗呼绕水,清工部做法谓之举架),建筑曲线优美。建筑各部分比例协调,造形端庄稳重。太平年景,村落乡间,但见独家孤居,烟雨濛濛,富有伊甸景象,踏青信步,缕缕炊烟缭绕在桃花竹林之间。
至80年代,农村建房90%以上得到更新。然因受制于经济,建筑形式仍比较单一。建筑平面以“一”字形为主,面宽以3间居多,建筑样式由殿庑式过渡到为硬山造,建筑结构以砖木结构为主。为了节省材料,屋面拉平成坡顶,因此屋顶显得厚重、压抑,往往以增高层高加以弥补。内部除必要的粉刷外,基本上不作装修。后村落逐渐扩大,基本上消灭了孤家独村,但村内没有公共设施,建筑呈散在状布置。
90年代后,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农民建房的造形日趋繁多,色彩斑斓,建筑档次也在逐渐拉开。建房以楼房为主,2-4层,以3层居多。通过规划建造的农居,布局合理,式样统一,平面采用“一”字形和“L”形的居多,屋顶则用平瓦四坡顶,多数农家外墙帖上色彩不同的釉面墙砖。其中不少先富起来的农民,其建造的小洋楼,造形别致,内装修十分讲究。不仅满足居住舒适,而且追求居住情调,螺旋形楼梯、走马廊、家庭酒巴等以前用于公共建筑的建筑手法,屡屡出现在乡间农村的这些小洋楼里。几乎所有村落都有铺装路面连接乡道,自来水、电灯、电话、闭路电视等现代建筑设施陆续接到每家每户,城市景观已映照在新丰农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