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清真寺与拱北——固原回族宗教信仰活动场所
清真寺是各地回族穆斯林群众主要的宗教活动场所,阿语称“麦斯吉德”,意为“礼拜的场所”。固原地区的城乡清真寺星罗棋布,已成为当今回乡一种重要的人文风景。
一、固原清真寺概况
“清真”,原为普通名词,是纯洁、质朴的意思。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后,借用了“清真”一词,并赋予“清真”以新的含义,逐渐成了象征穆斯林的专用名词。“清”主要是指真主清净无染,无所始终;“真”是指真主独一至尊,永恒长存。固原回族穆斯林虔诚地称伊斯兰教为“清真教”,称其寺院为“清真寺”。
▲固原清真寺
根据地方史志所载,固原最早的清真寺始建于元朝。明清之际,固原的清真寺渐具规模,数量增长较快。今天,遍布回族聚居地的大大小小的清真寺,既是回族穆斯林沐浴洁身、进行宗教活动的公共场所,又是举办宗教教育、传播宗教常识、培养宗教职业者的讲坛和经堂,还是回族群众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以及公益事业的一个中心。在这里,回族穆斯林每日的五次礼拜,每星期五主麻日聚礼以及一年一度的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等会礼都在这里举行。在这里,阿訇平时还要向满拉讲学,给回族群众讲“卧尔兹”(劝戒),主持婚丧嫁娶,屠宰食用禽畜等有关活动。因此,凡是回族群众聚居的地方,都建有清真寺。
固原地区的清真寺,从建筑风格看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圆柱拱顶的阿拉伯式建筑,一类是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宫殿式建筑。回族的清真寺院干净卫生、清新宁静、古朴典雅,寺院墙壁上绘有各种花卉图案,殿门多是古体字《古兰经》的经文浮雕和阿拉伯文匾额、图案绘画装饰,显得肃穆庄严,别致而壮观。清真寺的礼拜大殿均为坐西朝东的方位,整个寺院一般都由大殿、望月楼、宣礼塔、经堂等部分组成,分前、中、后堂。礼拜堂正殿和壁龛背向麦加,以示跪拜的朝向。凡穆斯林入礼拜堂时必须洗大、小净和脱鞋后方可入内,非穆斯林一般不让进去,尤其不允许女性进入。
固原各地回族清真寺内的设施主要是礼拜殿、水房、教长室和讲经堂,呈现出“三堂合一”(礼拜堂、澡堂、经堂)的建筑特征。礼拜堂(即做礼拜的大殿),是清真寺的主体建筑,大多采用我国古老宫殿的建筑形式,殿脊高高隆起,飞檐四出,雄伟古朴,庄严肃穆。大殿内部,在西墙中间有一个一人多高的浅窑,叫做“米合拉布”窑,标示着礼拜的方向,领拜的伊玛目站立在它的正对面,领导教众礼拜。大殿的西北角设置一木制小阁楼,叫做“呼图白”楼,是举行聚礼、会礼时宣讲“呼图白”(即宣读“劝谏词”)的讲台。地面一般都是木地板,上面铺有色彩艳丽的一排排拜毡。在大殿顶上,大多挂有许多精美的吊灯。除此之外,大殿别无其他设置,因为伊斯兰教是反对和禁止崇拜任何偶像的。澡堂(固原一些地区也称水房子)则是专供回族群众沐浴的建筑。澡堂内部设施周全,有给教众洗大净的淋浴间,用一种特制的吊罐淋水冲洗全身;有专为洗“小净”而设置的一些小隔间。经堂则是设在清真寺内的经文学校,有经文大学、小学。前者专门培养职业宗教人员,后者主要对回族儿童进行一般宗教常识的教育。经文大学一般设在清真寺正院内的南北厢房,故也称南北讲堂;经文小学大多设在清真寺的后院或其他附属建筑物内。
清真寺所属教坊内的回族穆斯林,统称为“高目”或“哈宛德”。过去,每个教坊设有“学董”“乡老”等专职管理人员,负责征集学粮学课、收取寺费、管理寺产、维修殿堂和筹办各种宗教活动。现在,大多改由本坊回族穆斯林民主选举产生的寺管委员会来负责管理清真寺的日常事务。
在固原各地,回族群众无论宗教信仰、生活方式还是风俗习惯都与清真寺有着密切的联系。第一,按照宗教信仰和民族传统,每当一些回族家庭迁居于某一新的区域,他们要做的第一件重要事情就是建造自己的清真寺,以便于进行各种宗教活动,相互交流信息、商议本地区同胞中的一些重大事情。第二,每年清真寺中一切活动的经费以及阿訇的报酬,也都要回族群众各家捐赠。同时,给子女出生时取经名、结婚、家中老人亡故及平时家中宰牛、宰羊都要请阿訇念经等。回族家庭也往往能从清真寺得到一些实惠,如回族家庭有困难时可得到清真寺的帮助。第三,清真寺教长大多是由一坊回族群众自己推选,如果一教坊中教长不能很好地为坊民服务,教民就可以开会决定解聘并另聘教长。所以,伊玛目当上某一教坊教长后往往努力工作,竭尽全力为本教坊回族服务,并有责任帮助坊民解决家庭难事,否则就会遭到解聘。这种聘任制中体现出来的宗教民主,是伊斯兰教深受回族群众欢迎和许多回族家庭乐于花费钱资支持的重要原因。同时,各地清真寺所聘教长大多都称“阿訇”,主持教务和开学讲经,他们的学生或徒弟叫做“满拉”或者“海里凡”。第四,每逢主麻日和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等纪念日,固原各地清真寺便成了穆斯林群众集会的场所。届时,阿訇们便向穆斯林群众宣讲《古兰经》、教义、教律、教史及宗教故事。
正因清真寺在回族群众精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固原各地回族群众对其有着深厚的情感和无比的热爱。下面这首六盘“花儿”就反映出这一情感:
固原城里的清真寺,
赛过了皇上的金殿;
维了个朋友是满拉,
我成了他的家眷。
从这首“花儿”可知,清真寺不仅是回族穆斯林每日做礼拜的场所,更是他们心中的圣地,于是在他们眼里便“赛过了皇上的金殿”。的确,在固原地区坐落的数不胜数的清真寺,大多建筑风格独特、雄伟华丽,成为当地最为醒目的景观之一,足以使回族群众引以为豪。
二、固原著名清真寺简介
固原清真寺众多、历史悠久,大多体现出中阿合璧、完美和谐的建筑特征。著名的有西吉县单家集单明清真寺、硝河乡硝河村清真寺和原州区黄铎堡乡南城村清真寺、三营镇清真大寺及海原县清真大寺、泾源县北伍家清真寺、彭阳城关清真寺等。
(一)单家集单明清真寺单家集亦名单明,为西吉县境内最大的回族聚居村寨,分单北、单南两个行政村。该村回族人口占95%以上,村以姓氏得名,世代相传。单氏于明初洪武年间自山东济南府迁来落居,“文革”前有墓碑可证。北大寺原为单姓清真寺,创建于明代,占地约10亩,有中国古典宫殿式礼拜大殿,气势雄伟。单南寺始建于清光绪年间,原名陕义堂,教民多为迁来定居的陕西回族,占地面积约4亩,礼拜大殿为一脊两卷宫殿式,北侧厢房为教长住室和讲经堂,南为沐浴室。1935年红军长征路过当地时,毛泽东主席曾借宿寺旁教民家中并参观了该寺,受到回族群众的热烈欢迎和热情款待。1936年红军西路军再到此地,以单南寺为联络处,建立了单家集回民自治政府。“文革”中幸得村中汉族同胞保护改作仓库,免遭拆除。1984年政府拨款予以维修。如今寺门口有纪念碑,碑正面用阿拉伯文、中文写着“一代天骄,人民救星”几个大字,现被人民政府列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4]。
(二)硝河清真寺西吉县硝河乡硝河村清真寺,相传创建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万历年间翻修扩建,惜毁于1920年海原大地震。1953年再次重修,为砖木结构的起脊宫殿式建筑。寺内整体结构为一进三院,有礼拜大殿15间,配房5间,沐浴室3间,占地面积3亩。“文革”中关闭,寺房改作他用。1979年集资重建,但规模已今非昔比,现有大殿5间,配房9间,沐浴室3间。
(三)南城村清真寺原州区黄铎堡乡南城村清真寺有题记,标明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后经历代维修,现在保存下来的是1980年重建的。南城村清真寺现有大殿5间,配房4间,沐浴室3间,其他用房2间,占地面积2亩。黄铎堡在唐朝时名为石门镇,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外国使节、商人、伊斯兰传教徒都须经石门镇抵固原,然后才能到达唐都长安。因此,这里应是伊斯兰传教士较早停留并进行传教的地区。
▲固原圆顶清真寺
(四)三营镇清真大寺原州区三营大寺始建于清同治初年(1862年),原称三营清真东寺,占地面积约3亩,有土木结构大殿及其他用房共30间。该寺的经堂教育,早年在西北地区颇有声誉。1920年以来,虎嵩山阿訇长期在该寺任教长,不但甘、宁、青,而且川、滇、湘、桂的回族学子多有来寺读经求学的,著名的伊斯兰教学者马坚教授就是一例。三营大寺后经数次扩建规模逐渐扩大,其布局规整、结构紧凑,具有鲜明的古典建筑风格。1938年寺校分离,易名为三营清真大寺,并举行了首届高小毕业典礼暨分立高等小学、清真大寺庆祝会,仪式空前隆重。该寺占地面积4.8亩,为一开阔四合院,寺大门东向朝街,院内西边高固台基之上建礼拜大殿,大殿平顶,前带檐廊。檐廊之上为南北长方形二层楼,最靠边的平顶楼上南北各建一亭式宣礼塔,塔顶为半球形圆顶,二层楼向东开尖拱形落地窗。大殿比例协调,造型端庄,线条柔和,色彩淡雅。
▲清真寺的满拉们
(五)海原清真大寺海原清真大寺是海原县最古老的一座寺院,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约1582年),距今已有400余年历史。海原清真大寺坐落在海原县城内西北侧(大寺巷内),为县城穆斯林群众宗教活动的中心场所。海原清真大寺经多次重修扩建而成,占地面积为4100平方米,内有建筑面积1025平方米,修建经堂和大殿460平方米。海原清真大寺式样采用中国宫殿式和阿拉伯建筑艺术相结合,经堂5间,大殿7间,为砖木结构。大殿主体建筑300平方米,可容纳600多人,卷棚110平方米,经堂为3层(下层5间,中层3间,上层1间),共240平方米,高11.7米。望月台、经堂和大殿全部用3厘米厚的松木板铺垫而成,二道院内建有正房3间(5檩)、东西厢房6间、过道学房5间、沐浴室3间、保管室5间、卫生间1间,共24间,36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470平方米。经堂和大殿楼四面的挑角、卷棚前檐以及门窗都由精心雕刻的花纹组成;门窗上檐饰以金字《古兰经》经文浮雕,显得分外肃穆庄严。高大的拱形门洞用砖砌成,上面建有三层木隔宣礼楼,高达8米,整个建筑气势宏大,肃穆壮观。寺院周围还有与寺同龄的参天大榆树8棵,枝叶繁茂,更增添了大寺的宏伟雄姿。
(六)北伍家清真寺泾源县北伍家清真寺位于园子乡北伍家村,建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为传统宫殿式建筑,是泾源县内最早的一座清真寺。清同治十年(1871年),陕甘回民起义失败后安插于泾源(化平川)的陕甘回民,向化平川直隶厅通判申请修建清真寺。清廷批文,自可准行,但又怕回族群众以清真寺为据点聚众与清廷对抗,特别规定清真寺高不得超过两丈四尺,长、宽不可逾十丈,头进为大门,两旁为厢房;二进为大殿;三进为经堂,以藏经典;墙厚不得超过二尺五寸,寺外不得修建高楼。
(七)彭阳城关清真寺彭阳城关清真寺建于1989年,如同一块熠熠生辉的宝石,镶嵌在彭阳城西南苍翠葱茏的灯盏山脚与笔直的街道楼群之间,分外引人注目。游人登上灯盏山腰俯视山下,青松掩映中的城关清真寺大殿顶部的五个光彩耀眼的绿色圆包就可映入眼帘。具有伊斯兰民族特色的绿色圆包及圆包上的月牙与具有中国传统建筑艺术风格的庑殿式殿顶上的绿色琉璃瓦,交相辉映,流光溢彩,壮丽辉煌,为彭阳县城一景。
三、固原回族拱北简介
拱北是固原回族对伊斯兰教先贤陵墓建筑的称谓,为阿拉伯语音译,原意为拱形建筑物或圆拱形墓亭,中亚及新疆地区称“麻扎”。拱北原是流行于阿拉伯、波斯及中亚地区的伊斯兰建筑形式,后专指苏非派在其谢赫、圣裔、先贤坟墓上所建造的供人瞻仰的圆拱形建筑物。在西北和固原地区则主要指苏菲学派的传教士、各门宦的始祖、道祖与先贤的陵墓建筑。拱北始建于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其建筑形式常与明清时的中国传统建筑相融合,除墓庐多用阿拉伯建筑圆拱墓盖形式外,附设的礼拜殿、坐静室、诵经堂和居室等建筑物多为中国庭院式建筑。其中金顶是主体建筑,多为砖木结构,有三层八卦、二层六卦、一层四卦等。现代以来,拱北多建有六角形重檐塔楼,雕梁画栋,底层墙壁为砖雕图案,多镌刻有《古兰经》文和植物花卉。在固原各地,拱北不但是教众纪念先贤的拜谒之地,也是传教、管理教坊及举行重大宗教活动的中心。拱北的教务一般都由墓主的继承人或亲属主持管理,一些地方还设有专门的拱北管理机构,并由专人负责接待教民、组织宗教活动、维护陵墓等事务。
▲参加宗教活动的教职人士
固原区域内现有著名拱北30余处,其中影响较大的拱北为:
(一)固原二十里铺拱北二十里铺拱北又名五原山南古寺拱北,位于固原县城南郊10公里处银平公路与宝中铁路东侧。二十里铺拱北始建年代说法不一,一说始建于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民间传说其始建于元代,称忽必烈封赐的一位曾在元统一中国时功绩卓著的伊朗传教士(即民间所称“西来上人”),曾在二十里铺的五原山修建静室一座,修持办道,传播伊斯兰教,即为五原山南古寺之前身。明成化二年(1466年),西来上人归真,当地穆斯林为其建起拱北。而据《回族美术史稿》所载,二十里铺拱北创建于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乾隆十九年(1754年)扩建后,曾勒碑纪事,名曰“回教先仙碑”,称建者为“回教公”。碑文称:“先仙不传其名,康熙中,乡人每见有在山诵经者,近而视之杳无踪迹。后有西域老叟至此,曰此山有先仙遗冢,吾教宣礼奉焉,启土视之,得墓志一方,泐于成化二年。”现依寺内所存碑文记载,明代定国公徐达、都御史赵廷瑞、三边总制杨一清、广西柳州提督马雄都出资修过南古寺拱北。清同治年间,拱北毁于战火,当时陕甘提督雷正绾予以重修。民国年间亦曾对拱北有过数次重修。现二十里铺拱北位于清水河畔50多米的五原山台上,拱北总体建筑气势雄伟,古朴壮观。全部建筑为六进式,第一进为门厅,第二进为院落,第三进为砖坊,第四进为内门,第五进为墓室,第六进为后院,有楼、塔、亭、阁、照壁、六角八卦等建筑。院内松柏苍翠,环境幽雅。二十里铺拱北的建筑格局及风格充分显示出了伊斯兰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融汇的强大凝聚力,在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氛围中融汇了伊斯兰建筑风格,也充分显示了蕴含有伊斯兰文化的雕绘工艺。
(二)海原九彩坪拱北九彩坪拱北始建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民国九年(1920年)大地震时被毁,后经修复。“文化大革命”中原有建筑物被破坏殆尽,1980年后经过多年修复,基本恢复原貌。现有建筑物均以水磨砖雕装饰,重现了当年建筑风格。在前院照壁背面,镶嵌三块石碑,上刻嘎得忍耶门宦道统史所记载的各辈道祖的功行,石碑两旁有对联。二院内建有砖木结构的过道,东西两侧为客厅。左壁为砖雕牡丹花,右壁为砖雕海莲花;背面有海水朝阳,月照松林砖雕图案;山门两侧是墓室;四院为中和堂,是拱北的主体建筑,由大卷棚、东西小卷棚、八封亭组成。大卷棚后的八封亭实为六封,习惯称八封,内为杨保元之墓。亭下端有砖雕基座,中部左右各有一圆形窗,其图案由阿拉伯文字组成;窗上方四周有吊垂牙子板,如意彩、飞椽、滴水、琉璃瓦等构件;顶部为钻天顶,上置宝瓶、新月。小卷棚里有安老真师、丁老太爷之墓。屹达山下有古堡道堂,门额上书“清真古教”四字,同时建有教室、经室、过庭、客厅、水房、库房、灶房等数十间屋宇及教主居住楼一座。拱北在四周群众中颇有名望,每年农历正月二十五日、八月十五日,西北、西南嘎得忍耶门宦的回族教徒云集于此,场面非常宏大。
▲海原九彩坪拱北
(三)西吉沙沟拱北沙沟拱北在西吉县城东北部沙沟乡沙沟村西侧大山之下,三面环山。拱北内呈坡状,西高东低,草木茂盛,陵墓旁多立砖石小碑,其东侧50米处有清真寺。沙沟拱北始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占地300多亩,有墓数千冢,多为穆斯林名人、哲士之墓。民国九年(1920年),海原大地震时,哲赫忍耶门宦第七辈教主马元章罹难,初葬于此(后被迁葬于张家川宣化岗),故成为穆斯林朝拜之地。每年农历十一月初八,云南、吉林、新疆、青海、甘肃、宁夏等省(区)的回族群众前来此地,参加忌日活动,盛况空前。
值得注意的是,在固原区域内的一些清真寺和拱北,人们随时可看到精美绝伦的回族民间雕刻工艺,其中以砖雕为最常见,成为回族穆斯林宗教圣地的美术品。固原回族的雕刻艺术,可分为石雕、木雕、砖雕和灰泥浮雕四种类型,其中以砖雕艺术最有代表性。砖雕,亦称河州砖雕,源于甘肃河州(今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有着悠久的历史。砖雕通常是用凿和木锤在水磨青砖上钻打雕琢出各种花卉、风景、动物和书法等图案,作为建筑物上某一部位的装饰品。在清真寺和拱北内,回族的砖雕艺术常将阿拉伯文字图案与中国山水画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创造了具有回族特色的雕刻艺术。砖雕以“提活”为辅,“刻活”为主,即在特别的青砖上用镩、平刀、斜刀等工具刻出各种花卉、鸟虫、翠竹、劲松、荷花、葡萄以及阿拉伯几何图纹等立体感强的图形,民族气息和乡土气息浓厚。
【注释】
[1]参见王正伟著:《回族民俗学概论》,宁夏人民出版社,1999年11月版,第19页。
[2]参见王正伟著:《回族民俗学概论》,宁夏人民出版社,1999年11月版,第23页。
[3]参见王正伟著:《回族民俗学概论》,宁夏人民出版社1999年11月版,第24页。
[4]参见刘伟、黑富礼主编:《固原回族》,宁夏人民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第201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