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派分野——逊尼与什叶
伊斯兰教有不同的教派,最主要的有两大教派,即逊尼派和什叶派。
逊尼派和什叶派最初都是持不同政见的政治派别发展而成的。穆罕默德去世后,其弟子们因为继承人(哈里发)的问题而发生矛盾,出现了政治分歧。以迁士和辅士为主体的圣门弟子推举艾布·伯克尔为第一任哈里发,另有一些人则反对推举,坚持宣称只有穆圣的堂弟阿里才有资格担任哈里发。艾布·伯克尔在位两年即去世,之后欧默尔继任,执政10年,而后奥斯曼继任,在位12年,最后由阿里继任,在位5年。这期间,关于继承人的斗争一直持续着,而且十分尖锐激烈,甚至演变为兵戎相加的战争。随着四大哈里发时代的终结,由于在先知继承人问题上产生的政治派别逐渐演变为宗教派别。
逊尼派全称为“逊尼大众派”,意思是坚持先知圣行的大众正统派。政治上,该派承认和维护四大哈里发的合法地位,还认可伍麦叶、阿巴斯和奥斯曼王朝历代哈里发的政治、宗教领袖地位。宗教方面,逊尼派坚持《古兰经》和圣训的权威性,坚持中和思想,融合传统的、唯理论的和苏菲神秘主义等各家之所长,形成较为完整的教义学体系。
由于逊尼派在教义、教法上的主张较为温和宽容,拥有比较广泛的社会基础,认可既成事实的统治秩序,得到历代统治者特别是伍麦叶、阿巴斯和奥斯曼王朝的大力扶持,因而成为伊斯兰教中人数最多、传播最广的派别,全世界90%的穆斯林均属此派。
什叶派是与逊尼派相对的一大派别。“什叶”是“党派”、“派别”之义。最初,该派在政治上主张只有先知穆罕默德亲属中功勋卓著的阿里才有资格继承先知哈里发职位,为此而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斗争。后在反对伍麦叶人的斗争中逐渐形成独立的宗教政治派别。该派在历代遭到统治当局的压制和迫害,屡遭挫折。公元909年,什叶派在北非及中东建立了法蒂玛王朝,与阿巴斯王朝成对峙之势长达200多年,实力大振。至1502年,波斯萨法维王朝兴起,立什叶派教义为国教,什叶派又一次得到复兴,并在波斯地区得到长期发展,经久不衰,至今仍在伊朗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什叶派在政治上主张只有阿里的直系后裔才对哈里发国家的最高职位应有特殊的权利,而不认可其他哈里发的合法性。宗教方面,除了伊斯兰教基本教义,什叶派还信仰具有免罪性的伊玛目,认为伊玛目是穆斯林的政教领袖,信奉伊玛目隐遁说,崇拜贤者陵墓,允许迫不得已时隐瞒自己的真实信仰,主张临时婚姻。什叶派有自己的经注学经典和圣训集,并有不同于逊尼派的教义学、教法学体系。
在逊尼派和什叶派内部,又各有一些教派分支和不同的学派。例如,逊尼派中有著名的四大教法学派,即哈乃菲派、沙斐仪派、马立克派、罕百里派;什叶派中有宰德派、伊斯玛仪派、十二伊玛目派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