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灵武城隍庙中的城隍神

灵武城隍庙中的城隍神

时间:2023-03-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城隍出府作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城隍庙是城市的一大景观。从此,两个城隍老爷分工明确,彩塑城隍坐守大殿,接受善男信女叩拜;紫檀木雕刻的城隍,率判宫、牛头、马面、黑白无常及红头绿发的鬼卒一年一度出府明查暗访,专司惩恶扬善。“城隍出府”这天,在以前是要在灵武城内挑选一匹英俊的马作为城隍的坐骑。经过漫长岁月的传承与发扬,城隍出府现已成为灵武市一项十分重要的民间民俗活动。
城隍出府_民间宁夏

城隍出府

作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城隍庙是城市的一大景观。许多城市里都有城隍庙,里面供奉的城隍神,也是城市的保护神。

“一会儿哭、一会儿笑, 两只黄狗来抬轿 ,一抬抬到城隍庙,扑通跌了一大跤 ,城隍看了哈哈笑! ”这是流传在上海、江浙一带的童谣。看来这位城隍,满慈祥的。倘若跟农村相比较而言,城隍就相当农村的土地公公。

“城”就是城池,“隍”就是干涸的护城河,“城”和“隍”都是保护城市安全的军事设施。据《礼记》中记载,古代天子在每年十二月都要举行祈求风调雨顺的祭祀仪式,所祭祀的是水墉神。他们认为水墉神能够使水土归其本位,不为祸人间,因此,水墉神可以认为是城隍神的原形。

关于城隍神的记载最早出现在《南史·邵陵携王纶传》中。说梁简文帝大宝元年王纶到郢州,被怪异的事情所困扰,希望通过祭祀城隍神而得到保佑,就在祭祀宰牛时,忽然牛嘴中蹿出一条赤蛇。而在《北齐书·慕容俨传》中,文宣帝天保六年,慕容俨镇守郢城,敌军围困郢城,慕容俨入神祠求助,城隍神显灵解围。宋代,城隍神被列入国家祭祀神灵的范围之内,宋代《礼志》中规定告礼祭祀城隍神,以“羊一、八笾、八豆”为供品。元朝文宗加封城隍神为“护国保宁王”,加封城隍夫人为“护国保宁王妃”。至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册封京都和开封、临濠、太平、和州、滁州六府城隍神为“承天鉴国司民升福明灵王”,其余各府城隍神称威灵公,州的城隍神称灵佑侯,县的城隍神称显佑伯,基本上每座城市,不论大小都有自己的城隍庙,城隍神得到普遍祭奉。

img24

城隍出府

《太上老君说城隍感应消灾集福妙经》中是这样阐述城隍神的职能的:“公忠正直,有求必应,如影随形,代天理物,剪恶除凶,护国保邦,功施社稷,溥降甘泽,普救生民。”“哀悯世间一切众生,或有年灾月厄,命运骞滞……吾当速谴行瘟使者,收瘟圣众,即除罪簿,永灭恶根。”“世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广积阴功,行诸方便,施财周急,爱老怜贫……”则“增延福寿,世代荣昌,子嗣绵永,世世不绝。”“城隍尊神,显化无边,祷雨则甘霖苏槁,禾稼成熟,祈晴则化阴成阳,应时朗晴。”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三载,太祖谓宋濂曰:“朕立城隍神,使人知畏,人有所畏,则不敢妄为。”

各地城隍庙里供奉的城隍神,大致有这样几种:一种是生前政绩卓越的地方宫;一种是生前拯救了国家和百姓的功臣,此类城隍神中既有普通百姓,也有国家功臣;一种是生前正直清廉的人,既有宫吏,也有百姓;一种是乐善好施的人。总之,城隍庙中供奉的多是实有其人,功名卓著,声名显赫。

灵武城隍庙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在康熙、乾隆、道光至民国年间都有扩建、维修、彩绘过的记录,香火极其鼎盛,在周边颇有声名。“文化大革命”期间,灵武城隍庙也未免劫难,被砸毁。20世纪70年代末,地方信士重建城隍庙,后因地势低凹,在灵州大道与东环路交叉口南侧,对大殿进行重新修建。如今有陪房、大殿等建筑,是道教活动的场地。

事实上,在中国,城隍庙是极其常见的。但是,灵武城隍与全国各地的城隍不同的是其城隍身着黄龙袍,冠有娇天赐,这在灵武民间有一个传说。据说在明朝时期,一位皇子对皇位觊觎多年,经过多年的酬谋,发动了政变,欲推翻其兄执掌的政权。然而,政变失败,皇子被敌军疯狂追杀,到了灵州(灵武)的一座山下,走投无路之际,恰巧碰上一个砍柴的樵夫。随这位皇子奔逃的跟从便献计于皇子,让皇子与樵夫将衣服掉换而穿。樵夫哪里识得皇子,只觉得那衣服十分的光鲜,就换了衣服。后来皇子逃走了,樵夫却被追上来的兵士杀了。

多年后,皇子成了皇帝,大谢那位跟从,跟从却泪流满面,对皇帝说真正应该感谢的是那位替皇帝而死的樵夫。皇帝立刻命人写下诏书,为樵夫造像立庙,并特地恩准给塑像穿上龙袍,说:“你在阳世因穿朕的衣裳而死,朕就封你为阴间的正神,仍然穿朕的衣裳执政吧。”传说来自民间,虽无正史可考,但读过明史的人都能从明史中找到这样的影子:明成祖朱棣成王的经历与这个传说倒有几分相似。

“城隍出府”还有一说,按规矩泥塑的城隍神像不可以出府,因此,城隍要出府时,人们只能抬着城隍画像出去。清朝末年,灵州城里出了个名叫许相的富绅,自西安请回一尊用紫檀木雕刻成的城隍老爷像,安置在城隍庙大殿东边的后寝宫内。从此,两个城隍老爷分工明确,彩塑城隍坐守大殿,接受善男信女叩拜;紫檀木雕刻的城隍,率判宫、牛头、马面、黑白无常及红头绿发的鬼卒一年一度出府明查暗访,专司惩恶扬善。每年清明时节,紫檀木城隍出府场面极其壮观,在一把紫红色枣木大龙椅上,设置一个极其平整的台子,左右两边捆绑着两根很粗的椽子,这把大龙椅就成了一台轿子,紫檀木城隍被请出府后,就被放在轿子之上,正午时刻,随着“城隍出府了”的一声高喊,十二名精心挑选的轿夫便吆喝一声抬起来。“城隍出府”这天,在以前是要在灵武城内挑选一匹英俊的马作为城隍的坐骑。资料记载,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当时的灵武驻军暂九师师长卢忠良的坐骑枣红儿马每年会在清明这天参加城隍出府盛典,由两名马夫一左一右牵着,马夫身着武士服装,显得十分气派。

由庙会里勤杂人员和耍社火的年轻人化妆组成的判宫和鬼卒的队伍长龙,浩浩荡荡,一路穿过大街小巷,无常、判宫、牛头、马面等“鬼卒”挥舞着铁链、哭丧棒、狼牙棒、勾魂牌等道具四处追撵路人,路人便魂飞魄散地奔逃,一派热闹气氛。

城隍出府的队伍行至东门后,道士的诵经仪式便开始了,老百姓便肃穆下来,纷纷申表、捻香,哀悼已逝的先祖。这些仪式结束后,城隍便在唢呐和锣鼓声中打道回府了。人们早早在城隍庙前肃立两旁,恭请城隍爷回府。城隍回府之后,扮演鬼卒、牛头、马面、判宫的人都脱下服装,洗去油彩,这时城隍府里的素厨房早已蒸好了馍馍,熬好了葫芦、面筋菜汤,让每人端个黑粗瓷碗,就地大吃,痛快淋漓。

民间的东西是最具魅力的。经过漫长岁月的传承与发扬,城隍出府现已成为灵武市一项十分重要的民间民俗活动。每年清明节时,城隍出府,声势浩大,成为展示民间文化的一个重要平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