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吉木雕
去过西吉县火石寨的人,一定会记住火石寨国家地质公园内的龙潭清真寺,说不定还会久久伫立在清真寺道堂和拱北等建筑前,面对那些精巧典雅的木雕作品流连忘返、赞叹不已。事实上,不要说是在城市,就是在西吉乡下,精美绝伦的木雕也是很容易见到的,房梁、屋脊、门楣、门扇、窗户……近年来,随着收藏渐热,收藏西吉回族民间木雕艺术品的人越来越多。有位朋友从西吉民间收得一套完整的屏风,如获至宝。曾经邀我去观赏,确实十分精美,刀功流畅,气韵生动。
木雕是我国传统的造型艺术之一,也是传播面极广泛的一门民间艺术。“雕虫小技”其实就是从木雕中产生的一个成语。我国的木雕工艺可一直追溯到新石器时期,产生于七千多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就有许多木雕工艺品出现。秦、汉两代,我国的木雕工艺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在中国许多地方均有出土文物为证。而施彩木雕的出现,标志着木雕工艺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至大唐时代,中国工艺美术发展达到鼎盛时期,木雕工艺日益趋向成熟,并达到完美的境界。尤其是到了明、清两代,木雕工艺更是攀登到一个高峰,无论从式样还是到雕技,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如今,我们可以从收藏市场上的一些明、清时期的木雕家俱陈设和艺术作品,领略到明清时期木雕艺术造型凝练拙朴、刀法熟练流畅、线条清晰明快的工艺特点。
西吉县回族木雕艺术起源于北宋时期,成熟于明、清两代,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吸收了中国楼台亭阁的结构方法,大凡用到木材的,全是精雕细刻。由于受汉代木雕艺术的影响,一般都在物件的表面施加彩绘,以白、红、黑色和木质本色做底色,再用红、黄、绿、黑、白等色勾勒,色彩明快,造型简洁。
设计雕刻图案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西吉县回族木雕艺术有汲取,有借鉴,从而形成了以回族文化艺术为主体又融合了其他民族传统木雕艺术的特点,既有阿拉伯的装饰风格,又有伊斯兰教的宗教含义;既有回族的独特审美情趣,又有中国书画的金石味道和气韵,以立意深远,构图简朴,形象生动,手法精湛,巧夺天工而名闻整个西北大地。
西吉回族木雕艺术最大的特色在于伊斯兰风格特征明显。西吉是回族居住相对集中的地区,回族是一个全民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在他们内心积淀着传统民族文化深厚的底蕴。伊斯兰教教义反对偶象崇拜,在造型艺术中禁止表现人物与动物形象。因此,西吉回族木雕作品一般选取山水、草木、花卉、禽鸟、珍玩等为素材,同时饰以云纹、字环、经文教语等传统图案。
西吉回族木雕艺术从雕刻的形式上,可以分为灰泥浮雕、石雕、木雕、透雕及面塑六类;从雕刻的题材和内容上,则可分为阿拉伯纹样、几何纹样、植物纹样、文字纹样、编结纹样、回云文样六种;从各种图案纹样的组成规律上可归纳为反复性(对称性)、无限连续性、复合性、抽象性和具象性五类。回族木雕工匠使用的工具主要有:镩(即凿)、平刀、斜刀。木雕工艺过程,也要经过打磨、格方、落样、雕刻、安装等程序。木雕艺术作品,大多作为建筑物上某一部分的装饰品,镶嵌在砖木结构房屋的厅堂,以及正房外的正墙、侧墙以及庭院的影壁、障壁、门楼和卷门之上。
西吉木雕作品
在技法上,西吉县回族木雕艺术以精巧细腻见长,通过圆雕和半圆雕来凸现主题,在浮雕的烘托下,运用各种刀法,并吸收了中国画的“皴”法技巧,以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手法,寄情于景,情景交融,充分表达了回族劳动人民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思想感情和对美好理想、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显示了回族人民高超的创作智慧和精湛的艺术技巧。
装饰性和实用性是西吉回族木雕艺术的基础,也是西吉回族木雕艺术与许多传统木雕最大的区别。中国传统木雕艺术作品中,有许多装饰性木雕作品,如宫灯、落地灯、屏风、镜架、笔架、镜框、钟座、首饰盒、佛龛等,也有许多配饰性木雕作品,如几、案、座、架,如玉器、牙雕、花瓶、首饰、瓷器等。西吉县回族木雕艺术作品,大多数是作为建筑物上某一部分的装饰品,镶嵌在砖木结构房屋的厅堂,或正房外的正墙、侧墙以及庭院的影壁、障壁、门楼和卷门之上,实用与装饰融为一体。
西吉回族民间木雕艺术经过长期的发展,木雕工艺日臻完美,给各族人民创造了许多精美绝伦的木雕作品,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的精神生活。在西北雕刻艺术史上,西吉回族木雕艺术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传承发扬了中国雕刻艺术,而且,吸收了伊斯兰艺术的精粹,两者很完美地结合起来,形成了风格独特、特征鲜明的艺术特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