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时间:2023-03-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马生林(东乡族)1942年出生,自幼跟随父亲学唱回族花儿、民间小调。2009年被文化部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现在主要致力于回族口弦及民间乐器的研究、创新和发展,参与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_民间宁夏

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马生林(东乡族)

1942年出生,自幼跟随父亲学唱回族花儿、民间小调。一直在家务农,平时喜欢在田间地头自己唱一些流传于当地的民间花儿、小调,并形成自己高亢、浑厚、苍劲有力的风格。他的嗓音宽厚洪亮,真假声转换流畅自然,演唱风格朴实,有浓郁的乡土气息,给人以清新委婉的美感。在《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宁夏卷》的采编过程中,马生林是贡献最大的歌手之一。1980年以来,他连续三次在自治区举办的民歌(花儿)演唱会上被评为优秀歌手,受到了奖励。1984年他又作为受群众欢迎的优秀农民歌手,被推选参加了西北音乐周《塞上音乐会》。1998年参加西部十二省区民歌花儿邀请赛荣获特别奖。2004年在北京·宁夏文化周举办的“花儿美”艺术讲座活动中作为宁夏回族山花儿的知名唱家,在专家的讲座中示范表演宁夏山花儿,深受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央音乐学院学生和专家学者的欢迎和好评。2008年3月被文化部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009年8月病故。

张明星(回族)

1940年出生,自幼喜爱民间音乐,7岁起随本村三老伯和马如录等艺人学唱小调、花儿。同时,不断向社会及其他外来艺人虚心学习,广泛积累和丰富了自己的演唱曲目和演唱特色。后来又掌握了眉户曲调和秦腔的板式并扮演了不同角色。1964年8月,经宁夏回族自治区“全国少数民族群众业余艺术观摩演出团”培训,作为宁夏代表团的演员参加了全国汇演,在人民大会堂受到毛泽东、刘少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在民族文化宫受到了周总理的亲切接见。演出后,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了电影《朵朵葵花向太阳》,他和灵武县的王翠花主演的“宁夏数花”也被录制于片中,在全国公映。1980年至1984年先后参加了自治区分别在吴忠、固原举办的民歌花儿演唱会,他自编自演的节目深受群众欢迎。同时,为国家艺术科研项目《民间音乐集成》《民间歌谣集成》“宁夏卷”提供了大量详实的第一手资料。多年的磨练,形成了他高亢、粗犷、豪迈,富有乡土气息和生活情趣的演唱风格。最大特色是能即兴自编自唱,各种会议及演出活动中常有他自编自唱的“花儿”“小调”。多才多艺的他还能演奏民间几种自娱性乐器,如:“泥哇呜”“口弦”“竹咪咪”等。2009年被文化部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徐建业(汉族)

1942年出生,是北武当庙佛教音乐和“渣渣子”的主要传承人。1953皈依佛教,在寺中开始学习佛经及佛教音乐,“文化大革命”时终断。1972年正月,徐建业和我区高僧释续早法师为了挽救和保存佛教文化,同去贺兰县高云大队寻找寂念法师。该法师为20世纪30~60年代佛教音乐大师,吹、打、写、念均甚精,尤其管、箫、笛及敲铙、钹、铛、铰、鼓的习演十分精炼。徐建业与续早法师将寂念法师可回忆起来的曲谱用简谱记录下来,有300余首。现自治区佛教吹、唱、赞曲目,多仰徐建业所记谱传承下来。他对平罗县周边民间音乐较为熟知,擅长演奏二胡、板胡、扬琴、笛子、箫及佛教打击乐等。1958年曾创作笛子独奏曲《山林溪流》《乘走村路》《麦场春秋》等。2009年被文化部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马兰花(回族)

1937年出生,十多岁开始学习弹奏、制作口弦。在继承父母的弹奏、制作技艺中,大姐马兰花弹奏技巧最好,虽然没有系统的音乐知识,仅凭爱好,但所弹曲目无论是自创的还是传承的,都弹奏得节奏鲜明、曲调抑扬。制作口弦的兴趣主要来自父亲,父亲多年来制作的口弦广为乡里乡亲所喜爱。马兰花演奏的口弦具有特殊的风格,因为家庭生活窘迫她经常用这种简单小巧的民间乐器叙述心事、传达情意。2008年3月被文化部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杨达吾德(回族)

1965年出生,自幼承袭了父辈泥哇呜(扁豆哇呜、牛头哇呜)的制作技艺及演奏技艺,1985~1988年在江苏宜兴轻工业学校学习陶瓷美术专业。毕业后曾在宁夏石嘴山瓷厂工作。为承父志,在乡间建立“锅头窑”烧制泥哇呜。后因追逐泥料资源迁到西大滩,建窑炉一座,从事回族民间器乐泥哇呜的造型研制和开发工作,丰富了泥哇呜的音色和表现力,并将其开发为宁夏特色旅游工艺品。2009年被文化部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杨栖鹤(汉族)

杨氏家族泥塑艺术源于清朝道光十二年(1832年),第四代传人杨栖鹤老人出生于1930年,从小耳濡目染并受祖父杨庭壁(1844年)、父亲杨维福(1891年)的精心栽培,学习绘画、书法和泥塑工艺。解放前夕,基本掌握杨氏家族泥塑理论和制作工艺。吸收借鉴民间各种艺术之长,融合于自己的艺术创作之中,初步形成了集泥塑、绘画、木刻、章雕、剪纸、烫花为一体的杨氏泥塑艺术风格,在国内外有一定的影响,部分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和宁夏、无锡及北京、香港、日本博物馆或友人收藏。2006年杨氏家族泥塑第四代、第五代传人杨栖鹤、杨佳年被评为“中国民间艺术杰出传承人”。1989年作品《木香炉》参加“全国首届工艺美术佳品及名艺人作品展”被评为“全国十佳精粹”,参加“万博杯”全国“艺术之乡精品”大赛获二等奖;彩塑作品《西夏王》参加“中国首届泥人艺术展”和“中国泥人文化交流展示会”获银奖。近年来,杨栖鹤带领杨氏家族泥塑传人奔走于六盘山地区的各旅游景区和寺庙道观、文物保护单位,从事国家重点文物的修复和神佛像的塑造工作。2009年被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安宇歌(回族)

1957年出生,从小跟随母亲塞里麦·安妮(已故)学习口弦弹奏、弹唱及口弦制作。现在主要致力于回族口弦及民间乐器的研究、创新和发展,参与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近年来在口弦的表演、制作方面多有创新,多次在中央电视台大型文艺晚会、比赛中,表演口弦、花儿,获得自治区和全国级各类奖项,被誉为“口弦皇后”。同时,教授不同年龄的学生,传承口弦演奏技艺。在保持回族民间艺术风格的基础上,制作了多种形状、材质的回族口弦。制作的竹、铁组合式口弦,取得三项国家级专利证书。

马汉东(回族)

1980~1988年在家务农并开始学唱民间花儿。先后师从马生林等老歌手掌握和熟知百余首宁夏回族花儿曲目。他演唱的花儿声音高亢、嘹亮、音色独特,曲目多为宁夏原生态山花儿,形成独特的风格。2001年在大型民族歌舞《花儿故乡》中担任领唱角色,深受专家的好评与认可。2002年在中国南北民歌擂台赛中获最佳音色奖。2003年在第四届中国西部“河州杯”大赛中获得银奖。2004年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清逸佳雪杯”大赛中获优秀民歌手。参加了2000年文化部举办的春节联欢晚会,演唱《山里头好不过海原》。随宁夏党政代表团赴福建慰问并出访了日本,演唱《共产党领导着解放了,好恩情再不被忘了》,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代表作品有: 《抓羊绒》《山里头好不过海原》《阿依莎》《共产党领导着解放了,好恩情再不被忘了》《山里的花儿,山里人唱》。2008年被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厅授予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李凤莲(回族)

1957年出生,自小嗓音畅亮,聪慧好学,随同村老歌手习演花儿,并向母亲学习口弦,掌握众多民族山花儿曲调,代表性曲目有《哥是阳沟妹是水》《一心想着个你了》《獐子吃草滚石崖》《渴死了凉水不要喝》《五哥放羊》等; 80年代起在六盘山地区各类群众文艺演出中崭露头角,成为宁夏民间知名的歌手,参加过各级各类花儿、民歌歌手比赛,演唱花儿,参加花儿歌舞剧的演出,随宁夏代表团出访过日本,被誉为“金嗓子皇后”。1980年参加全国“民族民间唱法”调演。1993年随“中国宁夏民间艺术团”赴日本访问演出。1995年参加中国青海湟源第三届“日月山之夏花儿会”获优秀歌手奖。1998年参加中国西北“沙湖杯”民歌花儿歌手比赛获二等奖。1999年参加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广西歌圩荟萃”获特别奖。1999年参加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二届群众文化岗位技能大赛声乐类获金奖。2002年获中国首届南北民歌擂台赛特别奖。2006年参加第三届中国青海民族文化旅游节·西北五省区花儿歌手邀请赛获铜奖。2006年参加“福彩杯”老年文艺汇演获二等奖。参加了花儿歌舞剧《曼苏尔》《花儿四季》的演出,分别荣获了二、三等奖。2008年被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厅授予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马学辉(回族)

1956年出生,生活在民族花儿资源丰富的回族地区,本人精于音律,勤奋好学,掌握民间花儿的大量资料,并谙熟不同种类的演唱风格,取各家之长,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他演唱的回族“花儿”《我坐在尕妹的跟前了》被宁夏花儿网收录。改编的回族民歌《回回的女娃子一朵花》等四首歌曲被《宁夏民歌精选集》收录出版。

马荣堂(回族)

出生于1952年,是泾源县城关镇园子乡的普通农民。踏脚是当地传统的民间健身项目,马荣堂是村民中踏脚的佼佼者,而且经他辅导的当地农民多次在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上获得奖项。2008年被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厅授予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张进绪(汉族)

1943年出生于贺兰县金贵镇雄英村,一直务农。继承了父辈的皮影表演技艺和道具。1979~1983年曾组织皮影戏自乐班演出,深受群众欢迎。后来,此行当长期无人重视和身体的原因,导致保留的演出道具遗失、破损严重。他继承的传统剧目有10多部,2005年以前每年在各庙会演出,在贺兰县境内及周边地区有极强的影响力。2007年在银川玉皇阁举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展演。并长期在镇北堡影视城为游客进行表演。2008年被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厅授予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010年11月病故。

何建功(回族)

是何家棍第六代传人。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五届、第六届少数民族运动会上的表演项目获金奖,获国家二级运动员称号。全区武术比赛中取得前六名多次。获全区第十二届运动会棍术金牌,填补了吴忠武术在全区少数民族运动会历史上的空白。2008年被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厅授予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王洪喜(汉族)

1959年出生,自小随乡间画匠其表兄王洪谋学习民间绘画。20世纪70年代进入农民画的创作。80年代后,在王洪喜的带动和影响下许多平罗农民开始创作民间绘画,民间绘画创作队伍由最初的四五人已发展到2001年的50多人。1983年作品《养鸡专业户》获文化部中国美协颁发的鼓励奖。1996年3幅作品获中国美协颁发的优秀奖。1999年作品《比赛之前》获中国文联颁发的金奖。2004年作品《和平盛世》获“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一等奖。部分作品还分别荣获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文化厅及文联颁发的金奖、特等奖、一等奖。至今已在各大报刊媒体发表作品158幅。2008年被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厅授予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靳守恭(汉族)

1939年出生,隆德县沙塘镇董沟村人。几十年如一日致力于民间绘画的创作和推广传播。作品《风和日丽》被选入“全国少数民族美术作品展览会”,并荣获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三次文学艺术作品二等奖。年画《姐妹们》获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四届文学艺术作品奖。农民画《心声》获文化部举办的“1995万博杯全国美术精品展示大赛”二等奖。作品《致富》获全国总工会举办的农民画展优秀奖。1989年荣获文化部颁发的“农民开拓者”“民间现代绘画优秀辅导员”称号。2008年被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厅授予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伏兆娥(汉族)

1960年出生,是海原县兴仁镇的农村妇女,从小就痴迷于中国传统的剪纸艺术。受母亲的耳濡目染,加上她的灵巧与悟性,很快就完全掌握了传统的剪纸技艺。她的作品既有年画、农民画的质朴与浑厚,也有漫画的浪漫、夸张、变形、象征意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中国民间艺术家”;三次获得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颁发的“山花奖”。1997年在宁夏展览馆举办了“伏兆娥剪纸展”。现在她是宁夏回族自治区著名的民间剪纸艺术家,依靠自己的勤奋和剪纸技艺成功闯出了事业天地。2008年被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厅授予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张伟(已故)

1941年出生,隆德县沙塘镇页河村农民。他继承了家族高超的剪纸技艺,剪纸作品具有思维更为开阔、敏捷的特点。他不但善于模仿传统样式,而且能发挥特有的文化优势,吸收各种造型艺术的特点,糅进自己的剪纸作品中,使作品具有现代感,技法上以精巧、细腻见长。2008年被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厅授予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008年10月因病去世。

冯琴花(回族)

1941年出生,杨和乡牛河村农民,擅长刺绣,她的作品曾多次在区内外展出并获奖。作品《回族婚礼服》被宁夏文化馆收藏。1989年在全国首届民间美术佳品评选及名人作品展中获收藏奖。1995年在全国“万博杯”艺术之乡精品展示大赛中,回族姑娘陪嫁品《古梳妆台》获三等奖。2008年被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厅授予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虎凤英(回族)

1936年出生,隆德杨和乡农民,11岁就开始学习剪纸、刺绣。她的作品具有独特的民间风格和浓郁的乡土情趣,粗犷、古朴、典雅。剪工精细,绣工精湛,纹样繁多,图案美观,题材新颖。刺绣作品《麒麟送子》曾在1989年全国首届民间美术佳作奖评选活动及名人作品展中获收藏奖。2008年被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厅授予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赵桂琴(汉族)

1962年出生,同心县人,自幼聪慧,跟随母亲学习刺绣,是闻名十里八乡的刺绣好手。她精心刺绣了《红楼梦》金陵十二钗、 《西游记》唐僧师徒西天取经和反映现代生活场景的《枸杞红了》《回娘家》等多幅作品,构图新颖,针法独到。以人物刺绣见长。现已创办了自己的刺绣坊。

杨佳年

1964年出生,隆德杨氏家族泥塑第五代传人。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下,他很快掌握了杨氏家传的理论体系和制作技术,在家族艺术的传承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1995年7月创作的泥塑《武松打虎》入选1995“万博杯”全国艺术之乡艺术精品展示大赛。同年9月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而创作的《毛主席翻越六盘山》《马社火》等被宁夏文化馆收藏。2008年被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厅授予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杨华祥(回族)

1952出生。回族汤瓶八诊疗法第七代传人。祖辈行医、习武,创立并逐步完善了回族伊斯兰汤瓶功法。杨华祥承袭运用祖传汤瓶功法,发展完善了内病外治的汤瓶八诊,致力于以非药物疗法治疗现代人群的亚健康状态。2004年在宁夏银川创办首家“汤瓶八诊养生坊”。2009年与宁夏医科大学合作设立回族汤瓶八诊亚健康疗法职业技术培训学院,培养回族八诊疗法传承人。2008年被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厅授予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张宝玉(回族)

1946年出生,是宁夏张氏回医正骨第三代传人。自幼酷爱回族医学并热衷于中医学,从父张成仁学习回族医学正骨术,并得到其真传。子承父业,16岁起独立行医,足迹遍及宁夏乃至西北各地。在群众中有着良好的口碑,有“接骨神医”“妙手医师”等称颂。1985年在宁夏吴忠市马莲渠创建了“张宝玉正骨院”。2003年经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厅批准在宁夏银川市创建了“张宝玉传统回医骨伤专科医院”。2004年经吴忠市卫生局批准在宁夏吴忠市新区建立“张宝玉传统回医骨伤专科医院吴忠分院”。2008年被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厅授予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张金东(回族)

张宝玉先生之长子、宁夏张氏回医正骨第四代传人之一。1999年毕业于宁夏医学院临床医学系,后毕业于宁夏医学院中医学本科,现为“张宝玉传统回医骨伤专科医院”副院长,执业医师,回医正骨科主治医师。具有丰富的骨伤科临床实践经验和扎实的医学基础理论知识,正骨技术造诣较深,对各类骨折、骨关节脱位、烧烫伤、创伤、疮疡、骨髓炎等骨科疾病有着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2008年被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厅授予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吴丽霞(汉族)

1966年出生,自小就对花草爱不释手的她潜心学习和钻研老草编艺人传授的编制技艺,将草编技艺视为生命。1986年被彭阳红河草编厂聘任为技术员,开始从事草编技术及培训。曾指导编织了20多种数千件生活用品及艺术品,得到好评。她编织的制品颜色自然均匀,图案井然有序,有各种鲜花样式、兽样式的图案,还有不同的文字图案,是彭阳民间草编技艺高超的继承人。

吕秀峰(汉族)

1937年1月出生,自幼以放羊为生。六盘山区的放羊人都以唱花儿、哼小令、吼秦腔来排遣寂寞、抒发情怀,吕秀峰向当地知名的花儿高手张治山、高凤鸣等学会了民间小曲30多首、花儿40多首。日常生活中,他还认真听锄地、割麦子的农民唱花儿,听大路上赶车的脚户唱花儿,日久天长,逐渐成为村子里唱花儿的能手。吕秀峰将近40年放羊唱花儿的经历,使他练就了一副好嗓子,当地人把他称为“关山花儿王”。2009年春天,固原市举办“花儿漫六盘”花儿大赛,吕秀峰以72岁高龄,代表张易镇参加原州区的选拔赛胜出。吕秀峰的声音洪亮高亢,音色清纯,可以演唱苍凉、悠 扬、凄苦、诙谐等不同风格的六盘山山花儿。2010年被评为自治区级回族“山花儿”代表性传承人。

马成福(回族)

1962年4月2日出生,固原市原州区河川乡人。从小就跟随母亲学唱花儿,在山上放牛时学唱花儿,能把最原生态的高腔花儿喊出来,越喊越喜欢,越唱越爱唱,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演唱风格。他经常把看到的事物以花儿的形式编词演唱出来。2009年参加原州区组织的“花儿歌手大赛”,荣获三等奖。2007年带着母亲、儿子参加了“万人花儿漫塞上”活动,一家三代同台演唱花儿。2010年被评为自治区级回族“山花儿”代表性传承人。

张建军(汉族)

1964年出生,盐池县人,自幼喜欢歌唱。曾随我区老一辈花儿歌手安妮、马生林学习过宁夏民歌小调及花儿的演唱,多年来活跃在我区文艺舞台,为传唱、传承宁夏花儿作出了积极贡献。他代表宁夏参加了中国“西部之声”、新中国成立五十周年晋京献礼演出、大型民族歌舞“塞上春潮”、中国CCTV中国民族民间歌舞盛典、中国原生民歌大赛、上海世博会宁夏活动周、2010年中阿经贸论坛开幕式“跨越丝路”文艺演出等大型文艺活动。他较好地掌握了宁夏回族花儿的演唱特点,演唱的《面片片稠稠捞上》《牛佬佬调》等很有特色。2010年被评为自治区级回族“山花儿”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赵福朝(回族)

1951年出生,是宁夏泾源县的回族歌手,后移民吊庄迁居银川市。他十几岁时向当地的花儿歌手学唱。以后不断探索演唱技巧和方法。他自创手鼓伴奏,边唱边击,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花儿演唱形式。2008年起,赵福朝不但经常参加区内举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还多次走进校园为中小学生教唱花儿,开展传承活动。2010年被评为自治区级回族“山花儿”代表性传承人。

王德勤(汉族)

1953年出生,自幼喜爱唱歌。20世纪80年代跟随我区著名艺术家安妮(已故)学习民歌、花儿演唱。后又向老花儿歌手马生林学习。经过多年的学习实践和摸索,演唱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自20世纪80年代起,王德勤就以花儿、小调的演唱活跃在我区业余文艺的舞台上。1982年获宁夏回族自治区花儿大赛一等奖; 1985年获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届中青年歌曲演唱大奖赛二等奖; 2007年7月参加西北五省花儿大赛获银奖; 2008年元月再次参加中央电视台《神州大舞台》家庭才艺比赛获周冠军和“观众最喜爱家庭”奖; 2010年获得 中国西部民歌(花儿)歌会演唱银奖。2010年被评为自治区级回族“山花儿”代表性传承人。

杨登清(回族)

1938年出生,是同心县家喻户晓的回族民间花儿歌手,自幼跟长辈在田间劳作时学唱回族花儿,记忆力强,悟性高,嗓音独特,可以演唱50多首不同风格的花儿。80年代《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宁夏卷)收集了他演唱的多首花儿曲目。1984年在西北音乐周上获得“优秀歌手奖”,1985年在中国农民歌手邀请赛上获三等奖; 2008年,获得第六届中国西部民歌(花儿)歌会铜奖。现在同心文化馆开展花儿的传承,还定期到县城各中小学校教唱花儿。2010年被评为自治区级回族“山花儿”代表性传承人。

杨生旺(回族)

1955年出生,自幼喜好唱花儿,长期学会并积累了几十首花儿,基本掌握了海原县回族群众中流传的干花儿。他的声音富有特点,在2002年宁夏(海原)首届花儿节上获得银奖; 2009年8月在第七届中国西部民歌(花儿)歌会上获得金奖,11月又代表宁夏到北 京为全国“两会”代表演唱花儿。2010年被评为自治区级回族“山花儿”代表性传承人。

罗发军(回族)

1984年出生,海原县罗川乡罗川村人,自幼双目失明。被传唱在家乡的花儿优美的唱词、动听的曲调吸引,爱上唱花儿。丰富的民间音乐曲调成了陷于黑暗世界的他最依赖的精神寄托。他用心聆听、记忆,基本掌握了海原县回族群众中流传着的山花儿。一度他曾流落街头靠卖唱维生。2008年北京残奥会期间代表宁夏残疾人在宁夏“祥云小屋”现场献艺,同年他还在第六届 中国西部民歌(花儿)歌会上捧得银奖。2010年被评为自治区级回族“山花儿”代表性传承人。

妥艳(回族)

1966年出生于海原县海城镇,自幼爱好唱花儿,特别被花儿优美的唱词、动听的曲调吸引。掌握了多首海原县回族群众中流传的干花儿。2003年在青海西宁花儿大赛中获得银奖; 2003年荣获第四届中国西部民歌邀请赛铜奖; 2004年在甘肃临夏花儿大赛中获得银奖; 2004年参加中国南北民歌擂台赛获得银奖。2010年被评为自治区级回族“山花儿”代表性传承人。

马占昌(回族)

1962年出生,泾源新民乡回族歌手。自幼跟随爷爷学习花儿演唱,目前会唱50余首花儿歌曲。2007年参加了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文化厅举办的“万人花儿漫塞上”演唱会。马占昌除自己演唱花儿之外,还在本村积极开展花儿传唱,多次举办学习班,组织村民唱花儿,在他的教唱和带动下,很多村民都喜欢上了花儿。2010年被评为自治区级回族山花儿代表性传承人。

马少云(东乡族)

1959年出生,是西吉县闻名的花儿歌手。1970年开始学习花儿。自从80年代参加全国民族唱法演唱比赛后,深受鼓舞,刻苦钻研,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多次参加全国调演,获得金奖、银奖、铜奖、 优秀奖共计十多个。2010年被评为自治区级回族“山花儿”代表性传承人。

冶春英(回族)

海原县农民,1963年生于海原县贾塘乡西庄自然村,自幼爱好演唱花儿。2002年在宁夏(海原)首届花儿节上获得银奖、铜奖、荣誉奖。2009年8月在第七届中国西部民歌(花儿)歌会上获得银奖。2010年被评为自治区级回族“山花儿”代表性传承人。

景国孝(回族)

1941年出生,宁夏吴忠人。自幼喜爱音乐,童年在农村生活、玩耍的经历为后来学习、制作、演奏咪咪、哇呜等原生态乐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先后拜同村吹奏咪咪高手为师学习制作、演奏不同“把式”的咪咪。后来结识了在我国首先发现并传承了古代埙的遗存“牛头呜”的制作和吹奏方法的冯荟耘先生,并拜他为师学习吹奏、制作泥哇呜。1998年以来,宁夏群艺馆成立了回族乐器挖掘研制小组。景国孝恢复了单管、双管咪咪和芦苇排箫、笛的吹奏和制作。2001年芦苇排箫、笛获自治区旅游商品设计大赛奖。制作的葫芦咪咪,单管、双管芦苇咪咪和芦苇排箫、笛等成为国家级名录项目申报样品。2010年被评为自治区级回族民间器乐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马义珍(回族)

1964年出生,宁夏灵武市郝家桥人。回族器乐国家级传承人马兰花的弟弟。20岁开始跟随母亲、姐姐学习弹奏口弦,并利用所学木工技艺和父亲学习制作口弦。通过多年的学习弹奏、制作口弦,技艺得到显著提高,先后为村民及口弦爱好者制作口弦5000余只。现已将平时弹奏的20多首口弦曲目加以整理、演奏。2010年9月在上海世博会宁夏文化活动周上展示口弦的制作与演奏。2010年被评为自治区级回族民间器乐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丁生林(回族)

出生于同心县,擅长铁口弦的制作。打制铁口弦的技艺是他的岳父马中彦家祖辈上传承下来的。铁口弦的制作在舌簧的打制上非常讲究,他经过多年的摸索,打造出的铁质口弦音色清亮,不仅在本地区销售良好,而且在北京、成都、拉萨等地都有良好的市场,2006年9月在成都参加国际文化产业交流会,铁制口弦得到了国际友人的青睐。2010年被评为自治区级回族民间器乐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温生科(回族)

泾源县回族群众有就地取材制作简易的自娱性乐器的习惯。受老一辈的影响,温生科1974年开始制作回族民间自娱性乐器。他经过搜集和反复试制,掌握了泾源民间流传的一些回族乐器的制作方法,利用本地山林的材料,先后制作了牛角号、泥哇呜、口弦、杏核哨、咪啦秆、马莲牙哨、柳哨、桦树皮鼓等小巧玲珑、形制各异、音色不同的回族器乐。2010年被评为自治区级回族民间器乐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释耀正(汉族)

1964年1月出生,俗名徐名正,宁夏银川大新乡人。政协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九届委员会委员、常委,自治区佛教协会会长,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1994年起任灵武市马鞍山甘露寺住持。释耀正剃度后,随前任住持甚山悉心学习经文的诵咏、礼乐大典的整套声乐、器乐,并严格传承声乐中的念、令调、吟诵、直数,沿袭马鞍山甘露寺佛教器乐中经文诵咏伴奏、器乐演奏等在佛教寺院和信众中举行宗教仪式时所用的音乐。经过30多年的学习、传承,释耀正与刘全柱合作编辑了《马鞍山甘露寺佛教音乐集》,全面整理、记录了马鞍山甘露寺佛教音乐的曲谱,表现出该寺庙音乐极强的民间性、实用性,展现了佛教音乐民俗化、民间化的特征。2010年被评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马鞍山甘露寺佛教音乐代表性传承人。

潘登基(汉族)

海原县胡湾潘家狮子舞历史悠久,早在清代,潘登基的爷爷潘万斗就带领全家人以舞狮和练武强身健体、养家糊口。潘登基从小就学习家传舞狮,现在,在舞狮的过程中他还根据当时地点、环境、人物编成群众喜闻乐见的“仪程”说上几段,使春节社火整个舞狮过程显得更为丰富,群众更爱看。2010年被评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刘名滋(汉族)

中卫刘庙舞狮的传人,出生于1936年。自幼师从武进玉、李佐新、李如童等人习武、舞狮。有扎实的武术功底,能完成刘庙舞狮高难度的精华套路,1960年至今指导和参与表演刘庙舞狮,为刘庙舞狮培养了多位接班人。指导和参与表演的刘庙舞狮多次荣获市、县级社火调演大奖。2010年被评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霍继良(汉族)

1941年出生于中卫。舞龙是中卫历史悠久的传统民间舞蹈,与农历春节、民间祭祀活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卫舞龙在程式、表演套路、龙头龙身的制作和乐器伴奏方面都有固有的传统和特点。霍继良是目 前当地比较全面掌握舞龙技艺的传人。2010年被评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安维汉(汉族)

1938年出生,在西吉组建了马营村皮影戏班,担当“挑线手”。从事皮影戏演出40多年,表演传统剧目《三国》《水浒》《西游记》等,还可演出 现代剧《智取威虎山》《红灯记》等。2010年被评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谢克选(汉族)

1942年出生,是西吉县王民乡红太村人。他从1957年开始演皮影戏,“文化大革命”期间,他的戏箱锁了15年。20世纪80年代初,皮影戏在村中又“复活”了。那时,每逢春秋两季,谢科选常受邀在西吉县周边的静宁、庄浪等地演出,一演就是两个多月,最多时一年下来能演100场左右。谢科选不但会唱40多本戏会演皮影戏,还会制作皮影人。现已制作皮影5箱共计1000多幅作品。2010年被评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史录仁(汉族)

海原县关庄乡皮影戏艺人,生于1935年, 15岁开始跟随前辈王佐奎学艺,因为喜爱这门技艺,很快就完全掌握了皮影的制作、演唱技艺。“文化大革命”期间断了十余年,改革开放后重新整理皮影戏戏箱,恢复了表演, 经常为当地的群众演出,同时也传授了好多徒弟。2010年被评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徐明智(汉族)

1954年出生,原银川市说唱艺术团副团长,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宁夏曲杂协会副主席,政协银川市委员会常委。1965年,随张有贵、夏花花学习演唱宁夏民间说唱。1990年,结合多年的演唱经验,吸收宁夏民间说唱中的曲调,采用“打宁夏调”“数花调”等,将表演形式变为二人合演,为坐姿,一人操三弦伴奏边说边唱,另一人左手执渔鼓和撞铃,右手击打渔鼓帮腔。二人分角摹声,表演时形成逗哏与捧哏关系。多年来他创作宁夏民间说唱作品60余篇,其中多篇作品在全国、本区各种赛事评比活动中获奖。1997年,他创作表演的宁夏坐唱《白字经》获文化部“文华奖”。2004年,他创作并主演的宁夏坐唱《塞上古城看新貌》获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曲艺展演一等奖。2005年7月创作的宁夏坐唱《鱼奶奶回家来》入选并参加了第五届中国曲艺节演出,获晋京演出优秀节目嘉奖(曲艺节最高奖项)。2010年被评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宁夏民间说唱代表性传承人。

李光辉(回族)

1962年出生在泾源县,1974年从事群众文化工作,1987年向香水镇园子村“踏脚王”马正堂学习踏脚,并开始挖掘整理泾源回族踏脚,后根据民间踏脚动作整理并编排完整套路,组织队伍参加1990年的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并获得表演项目金奖。后连续参加多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和全区运动会。目前致力于在泾源农村、学校传承回族踏脚,培养传人。2010年被评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回族踏脚代表性传承人。

何金德(回族)

1939年3月8出生。何家棍第四代掌门人,于1959年获得自治区武术比赛第一名。他文武双全,不但多次凭练就的家传“何家棍”武艺夺得全国及自治区武术比赛的奖项,还将流传在吴忠市的回族武术“何家棍”的由来、拳谱、套路进行了系统的文字整理,从理论上为何家棍的传承作出贡献。1986年,何金德在全国武术遗产挖掘工作中获得宁夏回族自治区二等奖。何家棍和何金德被《中国回族大辞典》《中国武术人名辞典》收录。2010年被命名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李成林(回族)

1962年出生,打梭活动在海原民间普遍开展。李成林是海原苍湾人,1980年在乡务农的他创办了农民家庭图书馆,同时组织村民开展有益的文体活动,通过举办农民运动会,将打梭设为比赛项目进行传承,在比赛规则等方面作了整理引导,目前该村村民普遍掌握了打梭规则。他的做法受到当地老百姓的赞赏。新华社驻宁记者、宁夏电视台、宁夏日报等媒体多次对他进行采访、报道。2010年被评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张洪安(回族)

1949年出生,吴忠市利通区郭家桥乡农民。张家枪第四代掌门人,全面继承、掌握张家枪的技艺还精通燕青拳、四平软拳、唐拳、九拳、四门刀等武功,常年带领家中子孙、弟子练枪习武。2010年被评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王梁(回族)

1962年出生于回族武术世家,是已故全国知名回族武术家王新武的儿子。自幼便成为宁夏体工大队武术运动员,后经过大学的专业武术学习,担任武术教练。从事武术学习、武术教育30多年,对中华武术尤其是回族武术项目有深入的实践与研究。根据回族民间传说和剑器实物图形、传统武术技法挖掘整理出回族鱼尾剑及其剑术,2007年代表自治区参加全国第八届民族运动会获得一等奖。2010年被评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张树林(汉族)

1948年出生,1958年在自治区杂技团工作,1997年调入银川市杂技团,现已退休。张树林10岁开始在自治区杂技团随父亲张金顺学习杂技技艺,1962年登台表演杂技《飞叉》。杂技《飞叉》易学难精,技术要求非常高,传承方式一直遵循家族式传承,为了更好地培养传承人,张树林将之改为师徒传承, 1983年培养周笑天为杂技《飞叉》传人。多年来,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杂技技艺受到严重挑战,张树林在市场冲击的情况下,依然保持旧有的杂技《飞叉》套路。从1962年到1986年他先后创作了杂技《皮条》,并表演了杂技《爬杆》《排椅》等。他先后获得过西北大赛三等奖、西北五省一等奖、自治区中青年演员大奖赛三等奖、银川市二等奖。2010年被评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杨志中(回族)

西吉县回族木雕技艺传人。1940年出生,1979年开始学习木工技艺,1984年跟随九彩屏拱北木雕师傅学习,后经过刻苦自学,潜心钻研,自成一派。杨志忠的木雕立意新颖,构图严谨,造型生动,雕工精湛。西吉乃至周边地区的寺院、拱北、民居都有他的作品。2010年被评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王玉秀(汉族)

1935年出生于隆德县。她心灵手巧,刺绣、绘画都擅长。1981年王玉秀取材于隆德民俗场景的绘画《马社火》参加了全国首届“中国农民画展”,同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并送往挪威、瑞典、瑞士等国展出。《马社火》是宁夏唯一在国外展出的农民绘画作品,在宁夏绘画史上留下了珍贵的一页。她的《戏剧人物》在“1995万博杯”艺术之乡艺术精品展示大赛中获二等奖。这两幅作品把北方民间马社火画神了。作为普通农村妇女,她因为对隆德民间艺术上的特殊贡献被写进县志。2010年6月被命名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010年8月去世。

杨晓梅(汉族)

平罗县高庄乡幸福村人,1964年出生。20世纪80年代开始绘画创作,学习继承了平罗县民间传统绘画的技法。作品题材表现农村生活,色彩鲜明,造型夸张,构图饱满。主要代表作品有《掰玉米》《回娘家》《赶集》《五谷丰登》《农家乐》等。2010年被命名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田彦兰(回族)

1978年出生,同心县剪纸艺人。她的剪纸作品构图富有生命的活力和现代感,刀工细腻、线条流畅,简洁洗练,题材多反映回族人物和生活,清真寺、盖碗、汤瓶等回族生活元素以精美的构图在她的作品中出现,表现出鲜明的民族风格。作品《尕妹子的盖头那个飘》获第四届国际剪纸艺术节银奖; 《回回女娃弹口弦》获第五届国际剪纸艺术节金奖; 《朔方风》获宁夏第八次文学艺术评奖民间艺术创作三等奖。她注册成立了宁夏同心伊泽回族剪纸文化产业合作社,带动残疾人、妇女剪纸创业。2010年被评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洪秀梅(回族)

1951年出生的洪秀梅是银川市西夏区兴泾镇的一名普通回族妇女。1963年开始随姑母学习祖辈传下的剪纸技艺,至今有近50年的剪纸艺龄。2005年3月荣获兴泾镇政府首届剪纸类作品二等奖,2008年8月获西夏区“迎奥运迎大庆颂四德倡清廉”大型书画展三等奖。2010年6月被命名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周国霞(汉族)

1962年出生,自幼跟随外婆和母亲学习剪纸、刺绣、扎纸花。在接受传统剪纸技艺时有自己的想法和创新,拓宽了传统的剪纸题材,作品细腻,线条流畅,具有工笔画的韵味,主要以花、鸟、草、树木为主,可贵的是能借生活中常见的事物,通过谐音、象征等手法,构成寓意性很强的艺术画面。剪纸作品《家乡的硒砂瓜》荣获2008年第四届中国国际剪纸艺术展铜奖;主要代表作品有《百鸟图》《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等。2009年自费在宁夏图书馆举办个人作品展。2010年被命名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伏兆凤(汉族)

1963年出生,从事剪纸20多年,曾多次参加全国各地剪纸展出并获奖,作品发表于十多家刊物,乐于把自己的技艺传授给乡村姐妹,多次走进中小学课堂教授剪纸技艺。2010年被评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伏兆苗(汉族)

1970年生于宁夏中卫兴仁郝集村。中国民族文化促进会剪纸艺术委员会会员,宁夏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从小学习剪纸,1989年开始发表作品,好多作品参加过全国各地剪纸展出并获奖。作品连环画《鸡吃了我的驴》,发表于中国连环画2006第七期。剪纸作品《八仙》被中央民族大学博物馆收藏。2006年在第二届国际剪纸艺术展中《财神》获银奖。2007年在第三届国际剪纸艺术展中 《子孙万代》获铜奖。2008年在第四届国际剪纸艺术展中《白发老娘》获金奖。2008年荣获宁夏优秀文化创作奖。生平业绩载入中国百业艺术家《中国民间名人家》中卷。2010年被评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姚占桂(回族)

西吉县火石寨乡农民,1958年出生。1966年开始学习刺绣技艺。作品有自己的独特风格, 充满乡土气息,反映了西吉传统文化和风土人情。2010年被命名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王淑萍(汉族)

1967年出生,盐池县出类拔萃的刺绣艺人。把家传宫廷刺绣方法和甘肃陇南等地的民间刺绣技法融为一体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现在银川、盐池创办“萍之绣”手工刺绣坊并长期举办培训班。2010年被评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田志梅(回族)

海原县农民,1947年出生。从小跟随老祖母、奶奶、母亲学习刺绣,擅长以传统针法绣制鞋垫等。现今又将该技艺传授给了女儿。2006年在全县刺绣展览中荣获二等奖; 2007年被海原刺绣职业中学、海原县刺绣开发研究协会聘为刺绣指导老师,已有学徒千余人。2010年被评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杨贤龙(汉族)

1977年出生于宁夏隆德县温堡乡杨坡村,杨氏家族泥塑艺术第六代传承人之一,中共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彩塑专业委员会委员。自幼受家传艺术熏陶,在祖辈的指点和引导下传承祖业,并通过自学完成了工艺美术课程,将现代美学的审美要求和传统的家族民间艺术结合起来,泥塑实践中在保持鲜活民间特色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创新,初步形成了粗犷中见细腻、无形中见法度的艺术创作风格,作品设色方面追求简洁,具有乡土气息。他先后创作了《天神》《上山虎》《吉祥鸟》《坐虎诊龙》等一批个性鲜明的泥塑作品,分别参加各种展览和大赛并获奖。近年来随家族泥塑艺术组在全国各大名山古刹雕塑佛像共计3000多件。他还精于工艺品的模具翻制。2010年被评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魏世祥(汉族)

砖雕艺人魏世祥出生于1927年。原藉甘肃省庄浪县,现定居宁夏隆德县凤岭乡于河村。魏世祥是魏氏家间砖雕艺术的第三代传人,他一生酷爱砖雕艺术,他的作品在隆德以及全区享有很高的声誉。主要雕刻创作屋脊与兽头,风格古拙、朴实,有龙、凤等动物及鱼、花、鸟等,造型独特。仿古的“蛟龙脊兽”“巨鬃脊兽”“狮子滚绣球”等曲身利爪,古朴大方,装饰性和实用性融为一体,深受人们的喜爱。他的作品在“1995万博杯艺术之乡”精品展示大赛中获一等奖。大型系列砖雕20世纪80年代被自治区群艺馆收藏。2010年被评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苏维童(汉族)

1945年出生于隆德县一个耕读世家,历史知识丰富渊博,熟知历史典故和古代人物的生平业绩、忠奸功过。除有绘画技术外,对地方戏剧的剧情、道白、唱词也有相当的造诣。作为苏氏脸谱的第八代传人,苏维童在青年、中年时期,认真整理和维护祖传的200幅脸谱作品的同时,又吸取了隆德传统戏剧脸谱的一些优点,完善隆德社火脸谱的艺术。2007年他自费出版家传《民间社火脸谱》一书。目前他又在认真完善所有苏家祖传脸谱的工作,从而使苏家脸谱艺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扬和推广。2010年被评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毛强(回族)

1948年出生,老毛手抓第四代传人,自继承祖业以来,一直秉承祖训,致力于老毛手抓羊肉制作技艺的传承。他不但悉心总结了家传百年老店的经营理念和烹制技术,还努力将其发扬光大,在他手中将老字号羊肉馆做成了宁夏著名清真餐饮品牌。2010年被评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高勇

1945年出生于宁夏中卫迎水桥镇北长滩村,1963年18岁高中毕业后,便跟随爷爷、父亲用羊皮筏子从事黄河运输营生,同时向祖辈学习制作羊皮筏子和水车打造技艺,聪慧、敏捷的他很快就熟练掌握了制作技艺。从那时开始,他便利用羊皮筏子常年在黄河水道上从事煤炭、香水梨、大枣等货物和人员的运输。他不仅熟通水性,而且对河水涨落、起伏、暗流的状况了如指掌,对筏子的控制技能十分娴熟,是当地最有名气的老筏子工。2010年被评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唐世俊

灵武羊羔酒在历史上曾是贡酒,1874年之前,唐家先辈唐谦、唐酿就已建作坊生产该酒。当时产的羊羔酒选料讲究,配料纯正,清澈明亮,果香四溢,没有一点羊的膻味。1911年由于逢战乱及“文化大革命”浩劫等历史的原因,唐家酿酒作坊被毁,唐家制酒业日渐衰落。唐世俊根据家传秘方,在父亲的指点下,出生于1950年的唐世俊经过大量的研究和试验,抢救整理和初步恢复了羊羔酒的酿制工艺,产品交送宁夏食品质量监督检验站等有关机构进行了40种营养成分检测,验证了羊羔酒的保健价值。2006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目前,唐世俊自筹资金30万元购置必要的设置,进行了保护性开发和小批量生产。2010年被评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闫森林(汉族)

1952年出生于被银川人广泛称誉的“闫家砚”制砚世家。1973年进入银川市贺兰石雕刻厂,跟随父亲阎子江学习贺兰砚雕刻技艺。他的作品讲究因材施艺,强调相石俏彩,做工精细,追求意境。2006年6月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审小组授予其全国工艺美术优秀创作奖。2007年4月作品《葫芦砚》荣获宁夏第一届工艺美术大师作品优秀奖。是自治区人民政府命名的宁夏一级工艺美术大师。2010年被评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陈梅荣(汉族)

1946年出生。1964年开始跟随贺兰石砚制砚大师闫子江学习雕刻技艺。作品题材主要以九龙套砚为主,兼刻龙凤砚、葫芦砚等,力求造型生动。雕刻技法根据不同物象施以浅浮雕、线刻、高浮雕、镂空雕、立体雕相结合的方式,吸取众家之长。作品《九龙套砚》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2010年被评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杨志堂(回族)

1937年出生,是海原县九彩乡擀毡匠人。他的擀毡技艺已家传四代,至今还和长子给四乡邻居擀毡。他手艺精湛,擀出的秋毛毡柔软、舒适,经久耐用,深得乡邻喜爱。2010年被命名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王玉成(汉族)

1952年出生。从小跟随父亲走南闯北学习擀毡手艺,已熟练掌握擀毡技艺。靠着娴熟、精湛的擀毡技艺在十里八乡赢得了良好的口碑,人称“王毡匠”。现在镇北堡西部影视城为各地的游客表演传统擀毡技艺。2010年被评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陈卫川(回族)

1939年出生,1991年~1999年在宁夏中医院、中医研究院任主任医师,是新中国培养的宁夏第一批回族医生。经过正规院校的系统学习和50年来的行医实践,对祖传陈氏回医十技法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了理论总结,熟练地掌握了十技法的操作及治疗原理,并由此撰写内病外治的学术论文。陈氏回医十技法的关键技术内容载入《中国回医医学》。2010年被评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刘晨旭(汉族)

1959年出生。1980年初跟随杨华祥教授开始学习汤瓶八诊,修炼汤瓶功法。曾在广州医学院国际学院传统医学专业深造。在杨华祥教授创办的汤瓶八诊养生坊工作多年,专业从事汤瓶八诊疗法在临床当中 的运用和实践。2010年被评为回族汤瓶八诊疗法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

张金海(回族)

出生于1980年,是张氏回医正骨疗法第四代传人。毕业于宁夏医学院临床医学系本科,获执业医师资格,跟随父亲张宝玉将家传的回医正骨疗法运用于临床实践。2010年被评为张氏回医正骨疗法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

梁尔墩(汉族)

1946年出生。受家庭熏陶,自幼喜爱秦腔戏剧表演,跟随父亲学习高台马社火的化妆和制作。他编导的高台马社火在继承古老传统技法的基础上,利用现代材料和制作手段,使其不失古朴的民间特色,而且更加奇、险、巧妙,成为六盘山地区闻名的民间艺术。2010年被评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党国智(汉族)

1949出生,宁夏隆德县奠安乡农民。在读书期间,就喜爱文艺活动,并跟随本村苏兴元、马明福、郭炳章老艺人学习秦腔戏剧和社火制作。后又向其舅父张光旭学习社火脸谱及高台马社火制作技艺。从事民间戏剧及社火活动近50年,收藏民间流传秦腔剧本80多册,戏剧脸谱160多个脸样。为了熟练掌握脸谱画法,他用泥土雕塑成与真人头大小相同的泥人头,用广告颜料在上面反复练习、死记硬背,熟练掌握了各种脸谱,将传统脸谱与现代戏剧脸谱相结合。他四处求教,搜集、整理民间高台马社火制作和表演方法,同时他大量阅读和收集民间流传的历史故事,作为高台马社火创作的重要题材。他在继承民间传统高台马社火艺术的基础上,已形成了他自己大方美观、题材新颖又不失法度的个人艺术特色,他被乡民们称为社火专家,常被周边乡村邀请去指导社火制作和化妆。2010年被评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陈连科(汉族)

1947年出生。隆德县佛教协会副会长,收集整理有关九龙莲花池的各类资料,使其祭祀活动得到完整恢复,不但每年农历六月六日祭祀活动声势浩大,而且恢复了每年十多次的小型祭祀。2010年被评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杨发祥(回族)

1949年出生。家中祖辈即是五中有名的裁缝。他13岁起随父亲学习传统的回族服饰的裁剪制作技术。17岁独立从事服装加工制作,并将祖业传给兄弟。后带领兄弟、弟媳、女儿开办服装工作坊,加工生产、销售回族传统服装。现为吴忠万绨旎民族服饰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2010年被评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张庆明(汉族)

1949年出生。1996年起担任莲花山青苗水会会长,专管水会乐队,熟知取水、献水,念神、赞圣等莲花山青苗水会的仪规、仪程。2010年被评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张万宝(汉族)

1938年出生,20世纪80年代接任中卫香山水会会长,对祭祀中的所有仪程烂熟于胸,在祭祀仪程中主发祭文(领头喝唱),指挥信众进行取水仪式、诵经、舞龙等道教水会的祭祀活动。2010年被评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张忠智(汉族)

1952年出生在隆德县山河乡。1973年高中毕业后由于一直喜欢研究 《周易》及同类古籍,于1975年拜李荣贵为师,学习阴阳技艺。在几十年的刻苦钻研和实践中,已熟练掌握了周易预测学和《皇经》《三元经》《北斗经》三大道教经典的诵读。在李荣贵的亲自点教下,掌握了隆德地区传统醮场和祭祀程序中要求的一写:各类祭文规格的书写能力和各种符章画法。二念:对道教《皇经》《皇忏》《遁经》《三元经》《三元忏》《灵宝忏》《北斗经》的诵读能力。三吹打:即祭祀程序中要求的对乐器、打击器鼓、铹、铰子、三响子、唢呐、鱼子、铃铛的配器击打能力。张忠智认真钻研,四处求教,搜集整理记录文献,整合各派之长,最后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祭山程序。2001年李荣贵老人亲手将流传几代人的祭山秘笈《五雷阵法》传给他,他成为当地祭山重要人物之一。2010年被评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目前,经国家文化部认定,宁夏回族自治区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0个,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54项,如下面表1、表2。

表1 宁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0项)

img116

(由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雷侃主任提供)

表2 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54项)

img117

img118

img119

img120

(由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雷侃主任提供)

截止到2010年7月,宁夏有国家级传承人6名,如表3:

表3 国家级传承人(6名)

img121

(由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雷侃主任提供)

宁夏首批代表性非物质遗产传承人(25名)如表4:

表4 宁夏区级传承人(25名)

img122

img123

(由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雷侃主任提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