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小省区办大文化

小省区办大文化

时间:2023-03-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小省区办大文化“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作为中国内陆最小的省(区),宁夏无论是地域、人口,还是经济总量都位居全国后列。宁夏办大文化办出了成效。乘着十七大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东风,借助自治区成立50周年大庆的契机,必将兴起一个宁夏多元化文化建设的新高潮,推动“小省区办大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小省区办大文化_话说宁夏

小省区办大文化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许多人耳熟能详的著名词作,却不知道出自于这里。

这里是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最后一次会师地。

这里曾诞生了中国第一个少数民族地方自治政府———陕甘宁省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

这里也是西北地区民族民间歌唱艺术“花儿”的发源地之一。

这里还有一处全国最大的“中华回乡文化园”,有世间唯一的西夏文明遗存和独具塞上风情的华夏西部影城……

巍巍贺兰山、六盘山屹立在这里,滔滔黄河水流经这里,大漠黄沙漫过这里……长河落日、襟河带山的自然资源孕育了多样的风物风情。

这里就是被誉为塞上江南的宁夏回族自治区。

如今,这里多元多样、多姿多彩的现代文化之果,正是600万宁夏回汉儿女团结奋斗,携手拼搏,在前人创造的基础上,立足“小省区办大文化”的雄心壮志,大发展、大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生动实践的结果。

作为中国内陆最小的省(区),宁夏无论是地域、人口,还是经济总量都位居全国后列。文化事业同样底子薄、资金不足、人力资源匮乏……在这样的地方、这样的条件下发展“大文化”,谈何容易!

但经过5年的艰苦奋斗,宁夏人硬是把大文化事业做了起来,而且做得风声水起、活色生香。“整合与创新”就是他们的秘诀和经验。

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春光认为,光靠政府加大投入,并不能解决城乡群众不同文化层次的消费需求问题。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一定要在调动政府积极性的同时,把社会的积极性也调动起来,特别是市场的积极性要得到充分发挥。

宁夏采取了以政府投入为重点,争取和整合社会各方面广泛参与发展文化事业的多形式、多层次的格局,努力向国家申请一点,自治区财政投入一点,区内企事业单位拿出一点,民营实体或个体组织融资一点,甚至组织一批文艺活动积极分子自筹资金,大到如中华回乡文化园、华夏西部影城这样大的文化工程,小到一家一户的农家文化载体,正是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多样化把各方面的文化事业,由点到面地发展起来。

近几年,仅自治区文博事业,就争取到国家和地方、企业的投资3500多万元,重点加强了西夏王陵等19个国家重点保护单位的建设,同时建成23座行业主题博物馆,正在建设和筹建的博物馆33座,还有14座陈列馆、艺术馆、纪念馆正在规划和建设当中。

为了实现文化事业在全区遍地开花,宁夏采取了适当投入一些资金,扶持一批有意愿、有基础的农家文化大院、农村文化中心户和农民自乐班子的方式,以较小的政府投入,为农村培育了一批长期不走的文艺工作者队伍,深受当地农民群众的欢迎。

刚刚在北京上演引起众人瞩目的中国第一部大型原创回族舞剧《月上贺兰》,就是一个整合多方资源的文化成果。这部历时3年创作的剧目,是由银川市委、市政府与神华宁煤集团联合投资制作,银川艺术剧院承担排演,由总政歌舞团、中国歌剧舞剧院、北京舞蹈学院和沈阳音乐学院的研制人员及自治区回族舞蹈演员等共同完成创作的。

创新,是一个民族永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同样也是文化事业代代传承与发展的活力源泉。

宁夏人明白:文化创新是增强文化活力、彰显文化魅力、永葆文化生命力的根本所在。只有创新,才能催生广为人民群众接受的产品。

文化事业的创新,首先要有文化体制机制的创新。为此,宁夏出台了《文化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对一批文化事业单位进行了改制,突出功能性和实用性,让其以全新的机制,面向社会、面向市场,走出各自良性发展之路。

不断创作新的精品剧目以及创新艺术表现的方式和内容,是文化创新的重要标志。像近年来创作的我国首部回族原创舞剧《月上贺兰》、话剧《农机站长》、现代京剧《海上生明月》、首部回族花儿剧《大山的女儿》等就是文化创新的典范。

创新文化事业,还体现在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的方式上。2007年以来,自治区有关部门先后将宁夏地方特色的民间剪纸艺术、踏脚舞蹈、花儿等,分别引入大、中、小学的课堂及课本之中,为这些民族传统文化代代相传,提供了有效的保证和可资借鉴的经验。

创新文化事业,还体现在基础设施的改造与建设上,推动文学艺术的创作活动,以及各种文化广场、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的推出,其结果,就是宁夏人的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并有力地推动了宁夏文化事业的发展。

宁夏人深谙“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个中意味:文化事业的发展成果只有与全体人民共享,才能进一步激发起人民群众的创造热情和创造动力,使人民群众投入到更大发展、更快繁荣文化事业的建设之中。

近几年,自治区投入3000多万元,新建、翻建、维修了100多个农村乡镇文化中心,35个文化馆、图书馆;重点扶持了50个农村文化活动示范点,200个文化中心户;培育了50个农民艺术团队,为自治区的文艺团体配备了13台流动舞台车。全区15个专业艺术表演团体、500个群众业余演出团队常年到基层演出,每年举办各类广场文化活动800场。所有这些,巩固了农村文化阵地,丰富了城乡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宁夏办大文化办出了成效。与此同时,当地人也有一份清醒的认识:宁夏毕竟是西部经济欠发达省(区),办大文化还存在着很大的困难。

在困难面前,宁夏人满怀信心和希望,正像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春光说的,经过几年的艰苦拼搏,宁夏为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乘着十七大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东风,借助自治区成立50周年大庆的契机,必将兴起一个宁夏多元化文化建设的新高潮,推动“小省区办大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徐兆荣 孙波 罗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