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遗韵西夏区
银川市西夏区地处银川平原西部、贺兰山东麓,东以包兰铁路为界,西至贺兰山中轴线,南北分别与永宁、贺兰两县接壤,总面积987.2平方公里,是银川市面积最大的市辖区,同时也是宁夏的工业基地和教育中心区。
银川市西夏区历史悠久,公元1038年,李元昊建立大夏国;公元1723年,清朝建立了新满城;1961年,设置银川市新城区。2002年,银川市3个区重新划界调整,成立了银川市西夏区。
西夏区保存着丰富的西夏历史遗迹,作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西夏王陵就坐落在贺兰山下方圆50平方公里的戈壁滩上。对西夏王陵的调查作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一直受到世人的瞩目。西夏王陵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地面遗迹保存最完整的帝王陵园之一,与北京的明十三陵、河南巩县宋陵相当。整个西夏王陵共建有9座皇帝陵园和250多座达官贵人的墓葬,虽然地面建筑早已被破坏,但遗迹仍显示着历史的沧桑。
1999年10月28日,朱基总理视察西夏陵,对陵区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总理深有感触地说:“看了西夏陵,使我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并指示要保护好这些文化遗产。国家计委根据朱总理的重要指示,于10日内下拨专项资金1000万元,用于西夏陵3号陵园遗址的保护修复。
为了更好地保护西夏文物,自治区政府在西夏王陵东侧修建了西夏博物馆,馆内陈列着石柱、石马、瓷器、碑文、佛经、兵器等600多件西夏历史文物和各个时期西夏学的研究成果。
西夏文化、伊斯兰风情、大漠风光是这里浓厚的特色文化。站在贺兰山东麓空旷的荒野上,向南望去,是庄严肃穆的西夏王陵,而向北走,还有两座著名的古代城堡遗址,它们是明清时期设置的驻军要塞,现在,这里已成为闻名全国的镇北堡华夏西部影城。
华夏西部影城在银川市城区西北郊空旷的荒野上,是两座古代城堡遗址。这两座城堡是明清时期为防御贺兰山以北各族入侵府城(银川城)而设置的驻军要塞。镇北堡也因此得名。当地群众分别称之“老堡”和“新堡”。据地方志记载,老堡始建于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新堡始建于清乾隆五年(1740年)。
两堡一南一北,均坐西朝东。紧邻沿山公路东侧的老堡已被风蚀殆尽,仅存残墙断垣,形制尚存。新堡城池较完整,东西长170米,南北宽150米,墙体用黄土夯筑而成,高10余米。城墙四角原建有角楼,角楼基址依稀可见。
镇北堡历经数百年沧桑,以其雄浑、古朴的风格和特有的神秘韵味,引起了中国许多著名电影艺术家的浓厚兴趣,纷纷来此拍摄电影电视,并有多部电影获得国内外大奖,因此,这里被艺术家们称赞为“神秘的宝地”。
镇北堡影城
西夏褐釉剔花罐
如今,镇北堡影城不仅是一处影视拍摄基地,更是一处游览胜地。游客不仅能身临其境,而且还可以穿起戏装表演“模仿秀”,制作电影海报和MTV,过一把“明星瘾”。
“中国电影从这里走向世界。”镇北堡华夏西部影城给昔日凋败衰落的古堡,带来了新的生命力。
丰厚的历史遗产,使西夏区散发着浓郁的古风遗韵,因此成为宁夏的旅游胜地。除了西夏王陵、华夏镇北堡影城,西夏区沿贺兰山东麓还有苏峪口森林公园、滚钟口、拜寺口双塔、国防教育基地、万义生态园等10多个大型旅游品牌景区(点)。
而今,西夏区境内便捷的交通,则成为连接历史与现实的桥梁,也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活水源头”。作为重要的工业基地,西夏区有中石油宁夏化工、西北轴承、大元炼油、银川丰友化工、佳通轮胎、长城须崎、赛马水泥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8家,初步形成能源、化工、机电、建材四大支柱产业。银川(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就地处西夏区。辖区内蕴藏有石灰岩、白云岩、硅石、磷矿、煤和贺兰石等多种矿产,是宁夏能源矿产、化工原料和建筑材料的主产地之一。
同时,西夏区还是宁夏的教育重地。西夏区是宁夏教育最集中的区(县),有宁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2所高等院校,有各级各类学校92所,在校学生7.37万人。科研院所21家,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36万人,成为名副其实的宁夏教育、人才、科研的辐射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