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传统娱乐】

【传统娱乐】

时间:2023-03-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社戏 亦称“演平安戏”。为农村文化娱乐的主要形式。其费用由庙产、族产开支或挨户分摊。试灯 汉族民间节日娱乐活动。少数民族与汉族杂居的村落,亦行此俗。此俗传承至今,仍在流行。每年春节、元宵以及迎神赛会中,均有举行。固定站立在高台或高车上,用人扛或车推,上街巡游,后有乐队伴奏。流行于全国各地,浙江地区尤为盛行。车数或一辆、三辆、四辆不等,编成队形,飞车游走。汉族民间娱乐风俗。
【传统娱乐】_实用中国风俗词典

【传统娱乐】

社戏 亦称“演平安戏”。汉族民间岁时娱乐活动。流行于浙江绍兴地区。原为古代春秋两季祭祀“社神”时,为酬神祈福而组织的演剧活动,故名。至宋代已很盛行。陆游《稽山行》:“空巷看竞渡,倒社观戏场。”后扩大为所有庙会演剧的泛称。为农村文化娱乐的主要形式。一般在庙台或临时搭成的草台和庙前三面临水的“水台”上演出。一般为时3天,也有多至10余天的。其费用由庙产、族产开支或挨户分摊。剧目分三类:(1)彩头戏,俗谓“五场头”,即《庆寿》、《跳加官》、《跳魁星》、《小赐福》、《掘藏》等;(2)突头戏,俗谓“骨子戏”或“肉子戏”,如《龙虎斗》、《双龙会》等有头有尾,情节曲折,表演艺术较高的剧目;(3)大戏,即正戏,以家庭戏为主,如《龙凤锁》、《五美图》等,如遇疫病流行和水火兵燹等,为了请神求鬼,祈求平安,则演连台“目连戏”,并进行祭鬼驱鬼等迷信活动。因内容恐怖,观众身上都佩着桃叶、桃桂以示避邪。凡逢演出,每户人家都杀鸡宰鸭制酒作羹,邀请亲友前来看戏。

社火 亦称“社伙”。有的地方与“社会”通称。民间俗称“闹玩意儿”。节日里民间举行的各种杂戏。流行于全国各地。社火古代有之,宋范成大《上元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注:“民间鼓乐谓之社火,不可悉记,大抵以滑稽取笑。”活动内容多为高跷、旱船、竹马、秧歌、舞龙、舞狮、大头宝宝、哑老背妻等。今仍盛行于民间,泛指在节日或庙会、集会期间表演的各种民间花会。

试灯 汉族民间节日娱乐活动。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少数民族与汉族杂居的村落,亦行此俗。夏历正月十五(灯节)前数日,民间各户将购买或自制的各式花灯,挂在商店、机关、学校、家门,供观众参观评判,或招徕顾客,称之为“挂灯”。夜晚,点灯试验其效果,故又名“试灯”。以花灯样式新颖奇巧、灯光明亮红艳为上。是日,俗称“挂灯日”或“试灯日”。“试灯日”时间不尽相同,有在夏历正月初八、初十、十三、十四等日,通常以正月十三居多。旧时,凡挂出之灯,一般不再取下和移动,直至灯节结束。今民间在试灯后,则有提灯出游、挑灯起舞等活动。

滚灯 亦称“轮灯”。汉族民间节日娱乐形式。流行于江浙一带。用竹编制成网状球形物,直径约1米多,有的呈六角孔,球中悬彩灯,人居球中,可在地上转动,故名。始于明代。每逢元宵,“儿童缚竹为轮,展转相环,悬灯环中,施展飞覆,而灯不倾灭,壮士运之,衢中腾掷不休”(明彭孙贻诗《轮灯》自序)。清同治《上海县志》:元宵灯节,乡民“编篾作大毬月滚灯,与龙灯相遇耍斗,曰龙抢珠”。表演时,组合成托举、腾跳、侧手翻、倒立、窜扑、叠罗汉等杂技动作,形成生动惊险的程式,其名称有“刘海洒金钱”、“蜘蛛放丝”、“仙鹤生蛋”、“跳鞍马”、“众星托月”等。此俗传承至今,仍在流行。

大头舞 汉族娱乐风俗。流行于全国各地。一般都在节日或庙会游行行列中演出。演者戴假面具,脸谱有大和尚、小和尚、十八美女、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等。在乐队伴奏下,表演时先走阵,后演哑巴戏,如《白蛇传》、《通天河》、《僧尼会》等。戏中人物性格、表情,均以手足身姿动作来示意,别有情趣。

艺阁 亦称“诗意阁”。即“装台阁”。汉族民间岁时娱乐风俗。流行于台湾地区。每年春节、元宵以及迎神赛会中,均有举行。以青少年扮演戏剧人物。固定站立在高台或高车上,用人扛或车推,上街巡游,后有乐队伴奏。所扮演节目,均含诗意,有取自全国流行的传说故事如《唐明皇游月宫》、《苏东坡游赤壁》、《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等;也有取材于本省题材的,如《吴凤成仁》、《义马报恩》、《侠客射鹿》、《逸士种梅》等。近代以来,则发展扮演自由女神,或以坦克、大炮组成的战争场面,也有用来作商业广告等。

台阁 汉族民间对观赏性装扮人物造型的称谓。流行于全国各地,浙江地区尤为盛行。始载于南宋周密《武林旧事》卷三“迎新”:“以木床铁擎为仙佛鬼神之类,驾空飞动,谓之‘台阁’。”后各地在元夕或迎佛中,效之为乐。以木板为台,上面布景,或由少儿装扮故事坐其上;或以善唱者分坐其中,旁夹笙箫伴奏,由多人在前后扛抬,巡游于街市。

太平车 亦称“云车”,俗称“小车会”。民间花会的游艺节目之一。流行于华北地区,北京尤盛。车是用竹、木制成的由一个人推行的独轮车形,上部有绣花带流苏缨络装饰精美的车篷,下围以土黄颜色的布,两侧各画一车轮,用宽布带背在“坐车”演员的肩上,外着宽大衣衫遮住布带,身前置一双假腿假脚,似坐在车上一样。出场人物可多可少,一般7至9人,一扮小姐坐车、一扮丫环拉车、一扮老翁推车。另外有丑公子、瘸僧、瞽者、老妪各一人。其表演内容是丑公子要调戏车上小姐,其余人与之戏斗,使其无法接近小姐,在戏斗中作种种表演,诙谐生动,令人捧腹。车数或一辆、三辆、四辆不等,编成队形,飞车游走。一档文场配合伴奏。有带唱的,其唱词和曲调与十不闲同。

中幡会 亦称“幡会”、“中幡圣会”、“朝顶进香会”。汉族民间娱乐风俗。流行于北京、河北等地区。过去京都妙峰山庙会幡会最盛,今北京门头沟区仍有传承。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卷三“弘仁桥”条已有记载:“旗幢鼓金者,绣旗丹旐各百十”,“后建二丈皂旗,点七星,前建三丈绣幢,绣元君号”。今京西幡会,每年夏历正月十五、十六两日举行。一般下午一时走会。演出形式为9面高幡列队前进,幡高2丈有余。幡顶串有5风伞,圆顶纬轮,递次下垂,分红、黄、蓝、绿、紫5色。伞下有灵窗,呈扁方形,左右条斜插一面示风旗。幡幅宽3尺,上下有10支箭档为架,各档间挂有小飘带和铃铎。幡的上坎绣莲花宝盖,周围绣以小佛像和八仙、丹炉、宝鼎等。幡中绣金字,说明为哪路神幡。每幡5—6人护持,轮流擎演。幡队前一对狮子开道(过去为灵官开路),幡队中有小车会、秧歌队、吵子会等表演。幡队次序为:(1)灵官像幡;(2)村朝顶进香会幡;(3)窑神幡;(4)马王幡;(5)龙王幡;(6)三圣幡;(7)关帝幡;(8)三官幡;(9)天仙幡;(10)东岳大帝幡;(11)送生幡;(12)地藏王幡;(13)观音大士幡;(14)老君幡;(15)玉皇幡;(16)真武神幡;(17)真武像旗。表演时擎幅者将高幡舞动,时而上肘,时而移肩,时而顶于额头、鼻头或牙齿之上。尚有背剑、脖串、膝顶、腰撑等动作。既有宗教色彩,又有民间技艺表演。

打狮马 亦称“打狮”。即“舞狮子”。汉族民间娱乐风俗。《上杭县志》卷二十“风俗”:新年“有打狮之戏,盖古大傩遗意也”。狮身主要以竹为架,外笼黄布,周围覆以黄色丝缕,如毛状,首作狮形。舞时,两人挺狮皮,一前一后,跳跃蹲伏,挠腮抓耳,动作合拍。一般“狮团”组织,人数多者可达50—60人,表演的内容丰富多彩,有“醒狮逞威”、“戏珠”、“双狮戏斗”等节目。

高跷 亦称“踩高跷”、“踏高跷”、“扎高脚”。汉族节日和民间社火、花会中的一种表演活动。表演者双脚缚木制跷棍,高1—3尺不等,化装各种人物表演动作。高跷历史悠久,《列子·说符篇》里已有记载:“宋有兰子者以双枝长倍其身,属其胫,并驱并驰。”汉魏六朝百戏中称“跷技”,郭璞《山海经》注称为“乔人”。宋代叫“踏桥”。清代以来称为“高跷”。北京称为高跷或高跷会。黄河流域称此俗“扎高脚”。《清代北京竹枝词·百戏竹枝词扎高脚》:农人扮村公村母,以木柱各二,约三尺,缚踏足下,几于长一身有半矣。所唱亦秧歌类。高跷有文跷、武跷之分。文跷以走唱为主,有简单的舞扭动作。武跷则表演倒立、跳高桌、叠罗汉、劈叉等动作。

香道会 汉族为佛、道教主要寺观开庙,各地民间花会主动去作朝拜表演的称谓。每年夏历四月初一至十五,妙峰山碧霞元君祠之庙会,不但北京城乡民间花会都去朝顶进香,天津、保定、唐山等地的各档会也每年必到,边走边表演。届时去妙峰山的各条香道上,幡旗招展,锣鼓喧天,人喊马嘶,热闹非凡。此外,正月的白云观、大钟寺,三月的蟠桃宫,六月的中顶等均有民间花会表演。

舞幡 亦称“长幡”。汉族民间传统花会中的娱乐形式。流行于河北等地。多在节庆日子里演出。长幡高约3丈,数里之外,便见其巍然飘逸。黑、白、黄等色均有,以黄色为主,粗布精制,镶以彩边,上多书对联或豪言壮语。舞幡时,鼓乐喧天为先导,16名健儿以白带系8对大红鼓,步履矫健,锤锤有力;随后是各色长幡,迎风而立,时而进退自如,时而独立旋转,观众无不惊叹。长幡即旗幡。后民间艺人将其与鼓乐、舞蹈相糅合,形成一种新的文娱形式。

舞龙 亦称“龙舞”、“龙灯舞”、“舞龙灯”。汉族和部分少数民族的民间舞蹈。流行于全国各地。舞者手持龙灯进行表演。最初始用于祀神、娱神,后逐步发展成为民间文艺活动。龙为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能在天上呼风唤雨,也能为人间降福消灾,历来为民间所尊崇。在汉代已有舞龙祈雨之俗。当时四季祈雨,春舞青龙,夏舞赤龙或黄龙,秋舞白龙,冬舞黑龙。如春旱舞大苍龙,长1丈8尺,放在中央,再做7条小龙,各长4尺,放在东面。龙首均向东方,龙与龙之间相距8尺,舞者为孩童,先要吃3天斋,然后穿青衣舞龙。也有用于娱乐,《汉书·西域传》:“武帝作漫衍鱼龙之戏。”即一种由人用道具扮演巨龙和巨鱼的乐舞。汉代石刻中也有舞龙形象。当时道具比较笨重。至宋代,创造了观赏性的草龙。明清各代,舞龙在各地都很流行,清范祖述《杭俗遗风》:杭州吴山,“山右有龙神庙,俗称‘龙王堂’,灯节城厢内外所行龙灯于十二日到庙点睛参谒挂红,名曰龙灯开光”。其形状和表演形式,则因地而异,各具特色。大都由人手持起舞;也有少数是专供观赏的,如“灯板龙”、“首饰龙”等。有些龙灯腹内可燃烛。有日龙、夜龙之分。作舞时,大都有锣鼓伴奏,爆竹齐鸣,场面十分热闹。每一舞技均有名号,诸如:“二龙戏珠”、“二龙出水”、“黄龙过江”、“白龙出洞”、“穿越龙桥”、“打草惊蛇”、“银龙翻江”、“金龙倒海”、“海底捞月”等。若舞龙者两队相遇,必行“赛演”、摆龙门阵,争夺高下。有的地方,败北者要为胜者奏锣鼓、放鞭炮。云南、贵州的苗族,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舞龙,同时家家户户堂屋神桌上摆糯米糍粑和酒肉,点燃香纸蜡烛,敬奉“金角老龙”。时间都在新春佳节,含欢庆丰年、祈求吉祥之意,或者在求雨行列中举行表演。

舞草龙 亦称“舞香龙”、“舞火龙”、“香火龙”。汉族民间龙舞之一。流行于安徽、江西和香港等地。一般是在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为庆贺和祈求丰收举行。草龙都用稻草扎成,包括龙头龙尾,一般以5节、7节、9节构成。每节长约35厘米,直径约20厘米。龙头用一把稻草分为两半,一半为上额,一半为下额,龙尾前大后小,前圆后尖,中间各节大小匀称。每节都装有一根长1.1尺的圆木棍,供表演者持撑。草龙白天夜晚均可表演,也可以多条集体表演。夜晚表演时,通常全龙插上香火,故又称“香龙”、“火龙”或“香火龙”。在香港地区,龙用珍珠草扎成,全长达24丈,龙身分32节,全部插满长寿香,要连续3夜在大街小巷飞舞,俗谓能驱散瘟疫,保佑地方平安,一直流传至今。在皖南,民间用新收的稻草,扎成龙形,有头、有身、有爪、有尾,外糊色纸。龙身有长有短,长者需数十人共舞;短者1人即可舞动。有的草龙节与节之间不相连,每节单独存在,舞起来却像一条连接起来的真龙。也有用彩色布条或草绳把各节连在一起的。入夜,敲锣打鼓,舞龙者用竹竿撑着龙身,到各村社游行作舞,各家各户捧香供龙,把香烛点燃遍插龙身,舞动时远望遍体似火。有些地方舞龙队伍每到一村,凡有子之家,均要出人加入舞龙队伍,以致舞龙队伍越来越大,换班而舞,龙舞不歇。旧时无子之家,则要多备香烛,以便换下龙头上的燃烧残烛,传说此举即易得子。有图吉利者,则将龙请至室内,龙头置于香案,燃香放炮。舞龙毕,烧纸箔,放鞭炮,把草龙送至河水中,方止;无河地区,投草龙于溪中。意为使龙回归龙宫。

舞板龙 汉族民间舞龙之一。流行于长江中下游等地区,安徽尤盛。龙由木板或竹板制成,分节,每节板长6尺左右,每节板面上固定5个冬瓜形灯笼,灯笼内燃香烛。龙头构造比较复杂,用料多,一个往往有50余斤。皖东的板龙,节数一般为奇数,以9节、11节居多,每节下面装一木柄,以便舞龙人握举。在皖南山区规定:每村出龙一条,按户或按丁出节,村大户多则龙身长,村小户少则龙身短;龙头必须由族长或德高望重的富户承担制作。板龙通常在春节期间出舞。

舞滚龙 亦称“玩滚龙”。汉族民间舞龙之一。流行于长江中下游、淮河流域等地区,安徽尤盛。“滚龙”的制作:先用竹篾做成一节一节的圆筒,然后以一条特制的长布袋将一个个圆筒套起来,联成一体,因布套长度有限制,故滚龙龙身一般较板龙为短。舞动时,龙身可以随意滚动,故名。灯肚内,旧时用点燃的蜡烛,今多装电灯。舞动的招式,有“跳龙门”、“金龙盘柱”、“乌龙扫尾”等。因制作比较简便,舞动时亦较板龙自如,故民间至今仍乐于采用。一般是在春节期间“舞滚龙”。遇盛大喜庆日子,也有行之。

龙灯 亦称“龙舞”。汉族和部分少数民族节日传统民间灯彩。流行于全国各地。传说龙是吉祥的化身。每逢春节、元宵、灯会、庙会及丰收年,举行舞龙灯的活动,汉代《春秋繁露》中就有记载。清道光出刊的《沪城岁事》载:“游手环竹箔作笼状,蒙以绤,绘龙鳞于上,有首有尾,下承以木柄旋舞,街巷前导为灯牌,必书‘五谷丰登,官清民乐’。”一般用竹、木、纸、布扎成,节数不等,均为单数。其形象各有特色。按颜色不同,可分“火龙”、“青龙”、“白龙”、“黄龙”。此外还有用荷花、蝴蝶组成的“百叶龙”,用长板凳扎成的“板凳龙”,用稻草扎成的“草龙”。香港“火龙”较为特殊,龙身用珍珠草扎成,共32节,长70多米。每节内能燃烛的称“龙灯”,不燃烛的称“布龙”。

布龙 亦称“滚龙灯”。汉族民间龙灯之一。流行于全国很多地区。由古代草龙演变而来。开始先在草龙身上覆盖青色或黄色的“龙衣布”进行滚舞;后为适应艺术表演,又改用竹、木为骨架,少至9节、12节,多至18节、24节,由绘有龙鳞的长布连缀,前为龙头,后为龙尾。龙分红、黄、青、白、黑等5色。舞时有一红球(龙珠)领先引龙起舞,因龙身可以随意滚动,故名。有单龙抢珠和双龙抢珠两种。其表演形式丰富多彩,变化多端,有盘、滚、游、翻、跳、戏等几十个套路。再伴以锣鼓,更显欢快热烈。夜间起舞,则在龙身内点燃红烛。龙灯沿门庆贺新喜,叫“闹龙”。每到一村,要吹“龙灯号子”,放鞭炮,给各家分“龙灯帖子”,上面写着舞队名和恭贺吉词。各家争相迎龙入内,俗谓“接青龙”,或称“发利市”。舞龙者持龙灯绕屋柱、盘厅堂,甚至可以穿进卧室绕一圈,然后在院子里滚舞,以示吉祥。主人要给赏钱或招待点心,如吝啬者不给钱,舞龙者就倒退而出,俗称“倒拨龙”,谓不吉利。有的地方在神心摆起大火盆,龙灯表演“越火”。各商店门口挂大红彩绸锦旗,摆设香案,陈列果饵、糕点、银牌、蜡烛等物,舞灯毕壮士吃过点心拿了锦旗,再到别处去舞。到正月十八日照例收灯,要在大技场举行大蟠龙。5条龙滚在一起,动作敏捷彼此蟠结,十分壮观。一般都在元宵节和喜庆节日中表演,至今各地仍十分流行。

舞狮 亦称“狮舞”。模仿狮子形象动作的民间舞蹈形式。流行于汉族及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历史悠久,据《尚书·皋陶谟》记载:我国在原始社会已有模仿各种兽类姿势起舞的“百兽齐舞”。汉代列为“百戏之一”,已在民间流行。北魏时,如逢佛像出行日,均由人扮辟邪、狮子在前导路。唐代发展为一种有伴奏的大型舞蹈,如“九头狮子”、“五方狮子”。后者归入“立部伎的《太平乐》,由人扮演5头不同颜色的狮子,各立一方,在狮子郎的逗弄下,表演狮子的俯仰驯狎”等情态。明清盛行。其制作原料为麻丝,染上各种颜色,做成假狮身,由人藏在其中表演。有1—2人耍,别致、活泼,有3人交叉耍,紧密热闹。一般2人合作,1人舞头,1人操尾,另1人扮武士,持彩球逗引。在密锣紧鼓声中表演,动作有文狮与武狮之分,“文狮”主要刻画狮子温驯的神态,有搔痒,舔毛,打滚,抖毛等动作,表演细腻;“武狮”表演狮子勇猛的性格,有跳跃,爬高跌扑,腾转,踩球等动作,表演奔放。有的地方还增加一只小狮,成为“狮子带仔”,表现大狮与小狮之间相依相偎的情感。每逢喜庆节日,民间都有舞狮风俗。相沿至今。各地风俗不同,艺术创造与表演形式带有地方色彩和独特风格。如江西“手摇狮”与“板凳狮”,广东“醒狮”,北京“单狮”,福建“抽狮”,河北保定“双狮”,四川“高台狮”,湖南“武打狮”等。

舞醒狮 汉族民间舞蹈。流行于广东各地。因起舞过程中有“食青”、“醉青”、“睡”与“醒”等动作,故名。以岭南狮为最著名。其中又分佛山狮与鹤山狮两大类。佛山狮又分为七彩狮(文狮)和黑白狮(武狮)两种。相传明代初年,佛山地方曾出现过一独角怪兽,高额、大眼、宽口,不时发出“嗹嗹”的叫声,到处残害人畜庄稼,百姓视为神物,不敢捕杀,便用竹篾扎成许多兽头模型,涂上斑驳色彩,埋伏在田野间。每当嗹兽出现时,金鼓齐鸣,一齐向嗹兽冲去,把它吓跑,从此不敢再来。为了欢庆这一胜利,以后每逢年节吉庆,便舞着兽头庆贺,这一风俗后发展成为一套程式完整的岭南醒狮舞。旧时广东各地都有“狮子会”教练舞狮和拳术。逢年过节上街表演,挨家逐户去贺年、采青。一台狮子舞,一般是3人表演,1人舞狮头,1人耍狮尾,1人扮睡佛。在锣鼓声中,表演狮子出洞、高台饮水、欢天喜地、过天桥、跨三山、食青、醉青、采青等舞姿,然后进行武术表演。

舞春牛 亦称“春牛舞”、“舞水牛”。汉、侗、瑶等族民间娱乐活动。流行于广东、广西等地。明代在广东连州一带已有此俗。牛头用竹篾扎成,比真牛大一倍,角以木制,牛身、牛尾以布制作,与醒狮相似。但动作较为简单,主要是牵牛人演唱“春牛调”,把牛称颂一番,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等。侗族在立春日之夜举行。一般大寨都有舞牛队伍,由本寨的劳动能手和能歌善舞者组成。先在本寨活动、表演,然后再到别寨走访。由两名青年人披蒙着一块大白布或棉被,呈前后位置,形如牛身和牛脚。用竹篾编扎成牛头和牛角,用纸糊好,麻丝充作牛尾。舞牛队以写有“立春”二字的大红灯笼为前导,每到一寨中的岩坪,便舞唱起来,跟随牛旁的扮演者,有的拿锄头,有的握犁耙,有的提鸭笼,有的背鱼篓,载歌载舞,表演耙田、施肥、播种等春耕动作。被访的人家,必以香茶、放鞭炮迎接,并献上红糖、粑粑等食品。

演春 汉族民间娱乐风俗。流行于全国部分地区。立春前一日,各地除举行“迎春”形式外。街巷里人自由筹款、搭台演戏,官民一起竞往观看,以示官民同乐,故名。“演春”因地域不同而活动形式稍有差异。颍州(今安徽阜阳)各街坊搭设移动的木制戏台,台周围以帷幕,饰以金翠锦绣的儿童作演员,居帷幕中,各坊派人将戏台连同演员一起抬至州衙前,请州、县主政长官点戏演出,和州(今安徽和县)等地则在州治的关帝庙前演戏;乐陵(今属山东)等县,搭彩台演戏,台称“春楼”,台上演出的戏中人物,主要是渔、樵、耕、读四种行业者的形象。

放断鹞 亦称“放风筝”。吴语称“放鹞子”。汉族民间岁时娱乐风俗。流行于江南地区。民间俗称“正月鹞,二月鹞,三月放个断线鹞”。杭俗,春初竞放灯鹞,清明后乃止(见《新年杂缘》)。清人顾铁卿《清嘉录·卷三》“放断鹞”一则云:纸鸢,俗称“鹞子”,春晴竞放,川原远近,摇曳百丝清明后,东风谢令,乃止,谓之“放断鹞”。意思是说,春天里春风由下往上吹,适于放风筝,过了清明后,因风向不稳而不宜再放风筝,所以玩到清明为止,而清明这天玩一年里最后一次风筝就称为“放断鹞”。古人还认为清明的风很适合放风筝。《清嘉录》中说:“春之风自下而上,纸鸢因之而起,故有‘清明放断鹞’之谚。”在古人那里,放风筝不但是一种游艺活动,而且是一种巫术行为:他们认为放风筝可以放走自己的秽气。所以很多人在清明节放风筝时,将自己知道的所有灾病都写在纸鸢上,等风筝放高时,就剪断风筝线,让纸鸢随风飘逝,象征着自己的疾病、秽气都让风筝带走了。

影戏 亦称“弄影戏”、“影子戏”。汉族百戏伎艺之一。流行于全国各地。分纸影戏和皮影戏,通称影戏。有人把平面影戏,称为“平面傀儡”,包括在傀儡戏的范畴。起源甚古。其起源有四说:一说渊源于战国时期,人们利用光学和针孔成像原理,制成一种映画装置——暗画。后又在豆荚的内膜上画一些景物,使太阳光线透过画荚,把所画景物映在屏壁上(《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一说始于汉代,《汉书·外戚列传》:“上思念李夫人不已,方士齐人李少翁言能致其神,迺(乃)夜张灯烛,设帐帷,陈酒肉,而令上居他帐而望,见如李夫人之貌,还帷坐而步,又不得熟视。”据东晋王嘉《拾遗记》载系用潜英之石,令工人依先图刻作人形,置于轻纱幕内,在烛光照射下,投影于帐帷之上。三说始于隋大业九年(公元613年),有宋子贤者在壁上映出佛形,兽形影像,进行表演,以此迷惑人心。四说始于北宋初年,由说书演变而来。宋高承《事物纪原》:“仁宗时,市人有谈三国事者,或宋其说加缘饰,作影人,始为魏、蜀、吴三分战争之像,至今传焉。”宋代,又产生了皮影戏,今称“羊皮戏”。并有专业艺人。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有“影戏,丁仪”的记载。这种影戏,开始以素纸雕琢,后逐步改用羊皮雕形,并采用彩色妆饰,使不致损坏。在雕形上,“公忠者雕以正貌,奸邪者刻以丑形”,以示褒贬(见《都城纪胜》)。并以表演故事感人。据南宋周密《武林旧事》记载的“诸色伎艺人”中,弄影戏的有贾震、贾雄、尚保义、贾伟、贾仪、贾佑等22人。社会上已有影戏艺人的专门组织“绘革社(即影戏社)”,还有以“镞影戏”(即雕镞影人)为业的专门行业。到清代尤为盛行,各地还产生了不同特点的支派,如河北的“滦丹影”、黄河两岸的“驴皮影”、湖北的“皮影子戏”、湖南的“影子戏”、福建的“皮猴戏”、广东的“纸影”、江浙的“皮囡囡”等,直传至今,仍在民间广泛流行。

纸影戏 古代汉族民间影戏。流行于福建、广东等地区,香港、台湾也有演出。系用灯光照射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或戏剧。演时有白纸为框。配以地方戏曲和民歌曲调。后演变为羊皮戏。始于宋。耐得翁《都城纪胜》:“凡影戏乃京师人初以素纸雕镞,后用彩色装皮为之。”多在民间瓦市中演出。清代极为盛行。所刻纸影人物,脸谱造型夸张,发型、头盔精致,服装花纹细腻,有着色,也有不着色的。有三类:一为圆身纸影,亦叫“活灯”,用竹和纸制成中空的圆柱,内装一纸轮粘纸剪的人马,点烛起焰,煽轮自转。二为竹窗纸影,亦叫“抽皮猴”,艺人持纸影,灯光照影投于白纸框内。三为阳窗纸影,就是捅破纸影窗,向傀儡发展,成为木偶戏的一种。抗日战争时期,“广州芗潮剧社”曾进行改革,运用抗战歌曲,编演抗战题材剧本,操纵方面增加人物关节活动,能点头、开枪、开炮、取物、飞机扔炸弹、房屋倒塌、战舰行进等,并配以音响。全国较有名的有福建龙溪纸影戏、广东潮州纸影戏等。

皮影戏 亦称“影戏”、“灯影戏”、“土影戏”。汉族民间传统娱乐形式。流行于陕西、河北东部、福建龙溪、广东潮州等许多地区。在北宋时已有演出。宋耐得翁《都城纪胜》云:“凡影戏乃京师人初以素纸雕镞,后用彩色妆皮为之。”多在农闲或节庆日子里表演。通常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表演故事。表演时,由演员边操纵边演唱,并配以音乐。剧目、唱腔、伴奏多与当地戏曲有联系。河北唐山一带的驴皮影和陕西的中皮影较为著名。

手影戏 南宋民间娱乐风俗。流行于江浙一带。宋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杂手艺皆有巧名手影戏。”“以手势向灯取影,作种种姿势为戏。”

踏白船 亦称“摇快船”。汉族民间娱乐活动。流行于江南地区,浙江杭嘉湖地区尤盛。这是一种由蚕桑生产引起的竞渡。养蚕时,河道行船,历来有让桑叶船先过的习惯。一旦缺桑叶,则不惜工本,从几十、几百里外买桑叶运回,要求摇船的速度越快越好,后演化成俗。每年夏历三月十六或清明,在嘉兴的运河塘上,进行划船竞赛。旧时各村的赛船以祭祀蚕花菩萨为号召,要按金木水火土五行分别插上红、黄、蓝、白、黑五色龙凤旗,划船手也身穿彩色服装,赛船前先到庙里焚香点烛。赛船狭小灵便,配备橹2支,桨5支,船尾用木板搭出,称为“跳”,供摇橹用;船头1人指挥,每船10—11人,协同摇橹划桨,使船身迅速前进。两岸锣鼓喧天,呐喊助威。辛亥革命后,不再举行祭祀仪式,划手穿普通服装,只在船头插一小方旗或三角旗以示区别。现在已成为群众性的体育活动。

抛绣球 壮、布依等族民间娱乐风俗。绣球,呈圆形、椭圆形或矩形,大若拳头,布面,内装木棉子,外绣花鸟或其他图案,饰以彩带。通常在春节或其他较大节日举行,男女青年分队对垒,中立高竿作为抛球的高度标准,女方先唱一首歌抛一次球。男方接住则女方被淘汰一人;接不住则男方被淘汰一人。胜方唱一首歌抛一次球,由对方接球。如此轮流,直至有一方不剩一兵一卒。胜方奔向负方,抢取对方的头巾、手帕等,追逐嬉戏,尽兴方止。稍事休息后,继续抛掷。

弄潮 汉族民间娱乐活动。流行于浙江杭州地区。指在江潮汹涌的水面作戏。南宋时每年夏历八月十八日钱塘江有观潮之举。当潮水涌来之际,善泅者往往以大彩旗,或小清凉伞、红绿小伞儿,并将彩缎等系于竹竿上,百十为群,执旗泅于水上,称为弄潮之戏。先为迎潮神之举,后逐渐以此博取观潮者的赏赐,发展为牟利行业。苏轼《中秋看潮五绝》:“吴儿生长狎涛渊,冒利轻生不自怜。”这些人称为“弄潮儿”。也有在端午竞渡时弄潮:“父老不知拈屈恨,少年争作弄潮游。”(见苏辙《栾地集》十一“竞渡”诗)

放高升 高升,傣语称“蒙菲”。一种用火药、竹筒、竹竿等制成的土火箭。傣族民间娱乐活动。流行于云南傣族聚居地区。高升大则重数十斤,长7—8米;小则重几两,长1米多。放时,将高升缚在发射架上,点燃导火线,即飞上高空。高升上还装有竹笛,点火飞升时,能发出鸣响。按传统习惯,进入高潮时,要在一个最大的高升里装上五样东西,据说谁捡到这些东西,谁就会交好运。在节日的白天或晚上均可放飞。如今傣族人放高升普遍有两个愿望:一是让高升把火神送走,使村寨免受火灾之苦;二是把人间的疾病、灾难送走,以祈求五谷丰登,人丁兴旺。

孔明灯 民间传统娱乐项目。流行于我国许多地区,云南西双版纳、德宏尤为盛行。一种在节日或欢乐聚会时在夜间燃放的灯。用自制的有韧性的构皮纸84张,糊成一个直径达数米的球,下留一孔,孔之周围垂4条数米长的粗绳,绳端系一篾圈。先由多人将纸球张开,用柴火在孔外熏之,数分钟后,球便膨胀,产生升力,然后将一个缠着浸透生油白布的十字木架引燃,把木架绑于篾圈上,一放手,球便载着一团火冉冉上升进入天空。初如一盏明灯,进而像一颗闪烁的星。球下之火可燃烧10多小时,待油尽火灭后,球仍可完整落下。球下再缀许多火花球,用药线互相牵引,上升时点燃药线,升到半空,火花球陆续爆开,犹如群星乱坠,十分壮观。

二人转 亦称“蹦蹦”、“双玩意儿”。汉族民间传统文化娱乐形式。流行于东北三省及内蒙古部分地区。在当地民歌、大秧歌的基础上吸收河北莲花落等形式逐渐发展而成。一般在农闲或节庆日子里表演。一男一女手执扇子、手帕登台演出。表演上讲究“唱、说、做、舞”四功。传统节目有《杨八姐游春》、《猪八戒拱地》等。现有各具特色的四个流派:以吉林为重点的东路,舞彩棒,有武打成分;以辽宁黑山为重点的西路,受河北莲花落影响较多,讲究板头;以辽宁营口为重点的南路,受大秧歌影响较大,歌舞并重;以黑龙江北大荒为重点的北路,受当地民歌影响,唱腔优美。

二则歌 布朗族民间集体舞蹈。流行于云南墨江。通常在过节、喜庆日跳唱。跳时,男女老少相聚围成圆圈,面向圈内,随着小三弦的乐曲,身体先向右转,右脚迈出一步,左脚跟上踏地,再向前五步,转回身退两步,屈膝,身体稍向后倾斜,挺胸抬头,右脚跟提起踏地。按这套动作循环不断地边唱边跳。曲调不变,歌词即兴而作,多为生产、生活、宗教、历史的内容。跳“二则歌”时,往往邀请外村寨客人参加,舞蹈间隙中,主客举行对歌比赛,往往通宵不散。

十面锣鼓 汉族乐舞结合的艺术形式。流行于陕西临潼。植根于该县零口乡,已有二百多年历史。鼓乐调共分三个乐段,其特点是高昂激扬;舞蹈表演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白马分鬃”,“鹁鸽旋窝”、“剪子交”、“龙摆尾”等。其特点是大方健美。在年节中或游行时,它常被用作开道节目。

十不闲 汉族民间说唱形式。流行于华北大部及黄河两岸。常在花会中出现。主要道具是一个架子,上系大锣、底鼓、钹等打击乐器。一人操作,演员手打脚踩,不得闲,故名。相传形成于清代中叶。民歌曰:“打十不闲的不害羞,背着鼓架子满街溜南京熟了南京去,北京熟了北京游。南北二京都不收,黄河两岸度春秋。”

三棒鼓 亦称“三杖鼓”。汉族民间说唱兼杂耍的曲艺形式。流行于江苏、浙江和湖南等地。表演者用三棒上下交替抛掷击鼓为节,并和以歌唱,故名。源于唐代的三杖鼓。明沈德符《顾曲杂言》:吴下向来有妇人打三鼓棒乞钱者。起唐咸通中,王文通好用三杖打撩,万下失一。但其器有三等:一曰头鼓,形类鼗;二曰聒鼓,三曰和鼓。今则一鼓三槌耳。明代已盛行。在湖南民间,则由两人合作,一人击锣,一人用三根空心木棒(里面穿铜钱),上下舞动击鼓,并唱吉祥赞词。也有用三把带柄的尖刀代替木棒,用刀柄击鼓,近似杂耍。常在春节时游乡表演。

太平鼓 亦称“腊鼓”、“长鼓”、“单鼓”、“羊角鼓”、“羊皮鼓”。满、汉等族民间舞蹈。流行于北京、东北、甘肃、宁夏、陕西等地区。通常是舞者左手持鼓、右手握鼓鞭,边打边舞或边唱。唐代已有,本为乐舞,后用为腊鼓,宋代称为“打断”。明代已很流行。通常在新年花会、社火中演出,以祈太平,故名。鼓以铁为框,有桃形、扇形、圆形不等,绷裱高丽纸或羊皮,直径尺余,柄部有数铁环。演出形式中演者手持太平鼓,边走边敲边演,随转随打,随打随摇,有传统的舞步和队形,分拉抽屉、穿胡同、单蝴蝶、双蝴蝶等几十种打法。北京太平鼓演出有12人、16人、20人者,皆为女童或乡妇。伴有歌唱,曲名太平年。兰州称羊角鼓,表演时,在一人所持大旗指挥下,鼓手、锣手列队呈两行,均着黑色紧身衣,戴英雄帽,用特制的粗绳击鼓。击时,龙腾虎跃、击法多样,有“三点水”、“单条”等名称。甚至抡起鼓身,左手架举,用右手于空中敲击,其声震天,雄壮异常。

莲花落 亦称“莲花乐”、“莲花闹”、“落子”。汉族民间说唱形式。流行于全国大多数地区。演唱者通常为1—2人,多用竹板按拍,其唱白一般和本地方言、民歌小调结合,各有特点。宋代已有关于乞者唱莲花落的记载。元杂剧《金钱池》,明杂剧《曲江池》、传奇《绣襦记》中,均有演唱“四季莲花落”的穿插。明末有称为“文词说唱”的叙事性莲花落。清乾隆后出现专业演员,演唱内容渐以民间传说为主。旧时,除日常演出外,大多在春节期间,由丐儿或艺人登门演唱,内容多吉利语,听者给钱和物。现有江西莲花落、绍兴莲花落等,在广西则称“零零落”。新中国成立后,有些地区的莲花落还增加了弦乐伴奏。在北京等地的莲花落,于清嘉庆后渐与“十不闲”相结合,称“彩扮莲花落”,增加节子、小锣等打击乐器,扮演人物故事。

竹枝 亦称“竹枝词”。汉族传统民歌。流行于四川等地。在唐时,由巴渝一带的民歌演变发展而来。唐刘禹锡《竹枝词九首》小序,对“竹枝”的歌唱情况有所记载:“岁正月,余来建平,里中儿联歌《竹枝》,吹短笛,击鼓以赴节,歌者扬袂雎舞,以曲多为贤。”自刘禹锡据民歌改作新词后,内容多写当地风情和男女爱情,盛行于世。此后各代诗人写《竹枝词》的很多,也多咏当地风俗和男女爱情。形式都是七言绝句,语言通俗,音调轻快。现在“竹枝”在四川民间还相当盛行,近版有《成都竹枝词》、《四川竹枝词》。分为“大竹枝”和“小竹枝”。大者7字4句;小者7字2句。

河南坠子 汉族民间说唱形式。流行于河南、山东、安徽、湖北、陕西等地。后传入京、津、沪、东三省、甘肃、四川、香港、台湾等地,影响遍及全国。形成于清末。由“道情”和“莺歌柳”结合而成。主要伴奏乐器是“坠胡”。演员1、2、3人不等。演唱时手持简板,击节演唱,亦有打单钹或书鼓的。唱腔有主曲体、牌子、大寒韵、小寒韵、滚口白、快扎板、五字嵌、七字韵、十字韵等。演唱曲目有大中小3种。中长篇曲目有说有唱,以说为主;短篇曲目只唱不说,或稍有夹白。演员多属职业或半职业艺人。新中国成立前有民间组织形式,如“长春会”等。尊奉邱长春(即丘处机[1148—1227],道教全真道北七真之一)为祖师爷。师承严谨,师徒行辈字号按道教传统:“道德通玄静,真长守太清”等排列。

花儿 亦称“少年”、“山花儿”、“土花儿”。旧称“野曲子”、“山歌子”。山歌之一。流行于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地区。在对歌时男方称女方为“花儿”,女方称男方为“少年”,故名。约有300年历史。一说由“元曲”演变而来。曲调称“令”,有百十种。旋律高亢嘹亮,婉转舒展。即兴编词,语言朴实,比喻运用自如,为当地汉、回、东乡、撒拉、保安、裕固、土、藏等族口头文学的重要形式。分独唱、对唱和联唱3种,既可抒情又可叙事,长于写景。内容涉及天文、地理、历史、家庭生活等方面,情歌尤多。因流行地区不同,在发展中受各民族文化影响,形成以临夏为代表的“临夏花儿”和以岷县为代表的“洮岷花儿”两大流派,各具特色,除平时演唱外,各地每年都举办“花儿会”,进行比赛。

道情 汉族民间说唱形式。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以陕西、甘肃、江西、浙江、山东、河南、湖北等地尤盛。渊源于唐代的《九真》、《承天》等道教音乐曲调。演唱内容多取材于道教传说故事,宣扬出世思想。南宋时开始用渔鼓和简板为伴奏乐器,时称“渔鼓道情”。元人杂剧中常有穿插演唱。明清以来流传甚广,演唱题材也有所扩大,不再限于道教故事,其他历史演义、民间传说都成为演唱内容。它同各地民间歌谣小曲相结合而发展成为许多地方曲艺,如:“陕北道情”、“义乌道情”、“江西道情”、“陇东道情”、“湖北渔鼓”、“山东渔鼓”、“河南坠子”等。这些曲艺的共同特点是以唱为主,以说为辅,但也有只唱不说的。

大鼓阵 亦称“大鼓弄”。汉族民间舞蹈。流行于台湾、福建等地区。通常在迎神赛会中进行。舞时乐器仅用锣、鼓。中央1人击鼓,四方4人敲锣,2人执旗前导;另有1人手执红纸制成的小凉伞,与鼓手相向。全体进退疾除,悉听执凉伞者指挥。凉伞或前或后,或上或下,或左或右,旋转不止,舞者随之而动。鼓手头缠白巾,身挂大鼓,忽立忽蹲,最为费力。在福建南部地区称“大鼓凉伞”,由若干男演员身上挂着鼓边舞边打,若干女演员手拿着彩伞,为打鼓的演员遮凉。

竹马灯 亦称“跑马灯”、“跑竹马”、“走马”。汉族民间舞蹈。流行于全国多数地区。由汉族儿童游戏“竹马”演化而来。用竹扎纸糊的马头和马尾,分别绑在演员前胸和后臀,里面点燃烛火夜间游行,若干人组成“马队”,成群结伙,边演边唱,载歌载舞。如早期流行“出塞和番”,有宫婢、太监、国舅、番婆、番兵、番王等人物,多至数十人,每逢社火演出在迎神赛会的场合,配合锣鼓乐队游行演唱,每个演员轮换或分组表演,音乐多是“南音”的早期声腔。到明清时代更为流行。在南方一般由10—13岁男孩组成一队,在马头下挂一小铃,跑起来叮当作响,马尾上下摆动。夜间在马头、马尾中部点上蜡烛,光亮透明。表演时,由一个或两个孩子扮演马童,呼引马队出场,后边跑边唱边舞,走成各种队形,并配有乐曲“腊梅调”等,婉转动听。大都在人家住宅或中堂上表演。主人赏物有柑橘、炒米、蜡烛、铜元、银牌等。在关中,陕南一带只做不唱,由人扮作古代战将,演的节目多为武打戏,如《三战吕布》、《保皇嫂》、《长坂坡》等。新中国成立后文艺工作者整理成群舞,搬上舞台,演出时,边舞边歌,表演骑马徐行或疾驰、跳跃,动作轻松活泼、情绪热烈奔放。

提花篮 汉族民间歌舞。流行于江南地区。从串马灯形式发展而成。主要在夏历正月演出,平时如遇重大喜庆活动,也参加演出。演员手提花篮灯,以跳秧歌的舞姿,伴随“秧歌调”、“快乐调”、“无锡景调”等曲调,不断变化队形,来回穿梭舞蹈,称提花篮,在舞台、场地均可表演。演员人数不定,最少12人,一般16人,最多26人,扮演者均是女青年。表演内容一般以花名为主,如六合搭、双百结、五角星、开四门等,也有戏名《断桥相会》等。

跑驴 汉族民间舞蹈。流行于北方地区。多在喜庆节日或庙会、集会期间表演。表演者多为2人,1人扮骑驴之少妇,1人扮赶脚者。用地秧歌的舞蹈语汇表演。新中国成立后的跑驴,一般系由传统的“王小赶脚”、“傻柱子接媳妇”加工而成,曾有一度甚为盛行,民谚曰:“南京到北京,旱船、跑驴、荷花灯。”

老汉推车 亦称“小车舞”、“车仂灯”、“车盘灯”、“小车子灯”、“车灯”、“彩车”、“花车”、“车儿灯”、“太平车”等。汉族民间舞蹈。流行于华北、东北、中南、西北等地。车用竹、木、秫稭和布扎成架,四周围上布,画上车轮,套在舞者的腰上,形如坐车,另有人推车,推车都以老汉居多。民间常以“夫妻观灯”、“回娘家”等内容,表现夫妻2人在路上通过观景,过桥,上山,下山,陷沟等情节,以一问一答的歌舞形式,反映出真挚的爱情和欢快的情绪。现仍流行,在内容和形式上又有新的发展。

斗鸡会 汉族和仫佬等少数民族民间娱乐集会。流行于全国部分地区。因各地风俗不同,举行时间和形式各异。河南开封等地,旧时每年夏历正月初二、十二日举行。会场大小约半亩,围以4尺高的土墙。参加斗鸡的鸡主,各抱斗鸡一只,等候参战。观众则在墙外观看。由囊家(赌博司胜员之头家)视双方斗鸡之强弱,撮合协议,代为配对,商订赌注,放鸡决斗。每斗一次,各为一坑。每坑输赢,钱数不等,而囊家倒抽百分之二十。斗鸡时,观众可凑趣呐喊助威,亦可视情况现场指鸡下赌注,谓之“猜嘴”。每次斗鸡会,辄至掌灯时分方散。此俗新中国成立后成为民间游戏。广西罗城东门等仫佬族地区,每年秋后或春节期间举行。斗鸡场设在空旷地方,人们云集一处,锣鼓喧天,彩旗如林,用竹片编成的竹扁在地下围成直径3—5米宽的斗鸡笼,笼外置计分桌,两只桶装水,一只在下方可放出水,下面用一只有刻度的玻璃瓶接水;另一只水桶内放一竹筒,筒底穿一小孔,准备斗鸡时“计水”用。斗鸡前,选出4名裁判员,分别担任计“积水分”、“横身水”、“游笼水”,计分数、报斗情工作。斗鸡的顺序按鸡的重量排列,从小到大。比赛开始,让水滴进玻璃瓶里。两鸡相斗,一只先退,另一只不追逐,算违例,停止放水(叫停放“横身水”),停放两次,即取消比赛资格。如两鸡相斗,一只先退,另一只继续追斗,就抽“游笼水”,即用竹筒装满水,让水从水孔流出,直到流完两筒仍不还击者,算败笼,把败者拿走,留下胜者与下一只公鸡继续相斗。每斗完一局,计一次水,最后所得水最多者为胜,奖励6名,称为头笼、二笼、三笼、四笼、五笼、结笼。获奖者,尤其是头笼,被看成是全村的光荣,人们敲锣打鼓、放鞭炮上门祝贺。

斗蟋蟀 亦称“秋兴”、“斗蛩”、“斗促织”,俗称“斗蛐蛐”。以蟋蟀相斗为戏的娱乐活动。流行于全国多数地区。每年秋末举行。相传始于唐代,至宋代盛行,传至清代,活动愈发考究。选蟋蟀,首先要求无“四病”,陆丹扆《小知录》:“(蟋蟀)有红铃、月额诸名,吴中养之,以仰头、卷须、练牙、踢腿为四病。”其次要求观蟋蟀的颜色,贾秋壑《促织经》:“虫(指蟋蟀)之色,白不如黑,黑不如赤,赤不如黄。”再次要求选矫健的蟋蟀,两只蟋蟀的重量与大小差不多。引斗蟋蟀的草有日草。须蒸熟后特制才能引斗。也有用马尾鬃引斗,斗时将两虫引入大盆,然后引逗到一处互咬,几经交锋败者退却,胜者张翅长鸣。旧时城镇、集市,多有斗蟋蟀的赌场。据清顾禄《清嘉录》载:“白露前后驯养蟋蟀,以赌斗之乐,谓之秋兴,俗名斗赚绩。提笼相望,结队成群,呼其虫为将军。斗时在台上两造认色,或红或绿,曰标头,台下观者,即以台上之胜负为输赢,谓之贴标斗。分筹马,谓之花,以制钱一百二十文为一花,一花至百花、千花不等,凭两家议定,胜者得彩,不胜者输金。”今以此进行赌博已废除,但民间仍保留此为娱乐活动。

杵舞 亦称“杵乐”。高山族民间舞蹈。流行于台湾日月潭高山族地区。女子舞蹈。舞者三五成群,环绕臼石,双手抱持一根一人多高的长杵,在石臼上作轻匀而有节奏的撞击,发出清脆的声响,随之边歌边舞。表现高山族妇女在石臼中捣谷等劳动生活。

荡湖船 亦称“跑旱船”。汉族民间舞蹈。流行于全国汉族地区。船系用竹木扎成,外蒙彩布或彩纸,套系在男扮女装的舞者腰间,如坐船状,另一人手持木桨,两人合舞,如同行船于水面上。有的边歌边舞,一般表现劳动或爱情生活。旧时在庙会上表演。今作为一种文艺形式经常参加节日游行演出,并被搬上舞台。

拉洋片 亦称“西洋镜”。民间杂耍,流行于全国许多地区。在各地的庙会和社火活动中,艺人摆地摊,将各种画片置于箱中,使观众通过凸镜观看。艺人一边拉动画片,一边唱诵画片内容。唱词通俗易懂,多为七字句,唱腔多为当地的民歌小调。

弦子舞 藏语称“康谐”。藏族民间歌舞。流行于四川、西藏、青海、云南等地。其中以四川巴塘的弦子舞最为著名。每逢节日,男女聚集坝上歌舞,其时,被称作“卓本”的舞蹈领头人站立排头,拉起胡琴,带领众人边唱边舞,唱词是“谐体”民歌。舞蹈时而圆集,时而散开,时而环绕,随琴的颤音,表现孔雀开屏时抖动翅膀及羽尾的形态。男唱女和,歌舞相融,声情并茂,生机盎然。

刀郎舞 亦称“刀朗舞”、“多朗舞”。维吾尔族民间舞蹈。流行于新疆麦盖提、巴楚、莎车、阿瓦提等地。历史悠久,形式完整,动作粗犷矫健。基本上是两人一组的对舞形式。现存四组动作,最后为竞技性的旋转。舞蹈形式别致,歌词感染力很强,深为群众喜爱。

摆手舞 土家族民间歌舞。流行于湖南湘西。有“大摆手”和“小摆手”之分。“小摆手”由各村寨举行,规模较小,以表现农事动作为主。通常在村旁空地上建一小土祠庙,就成“摆手堂”。一般在春节或夏历二三月时举行,又称“二月堂”或“三月堂”。“大摆手”以龙山县马蹄寨、卸甲寨、永顺县双凤溪等村寨为中心,每年正月初九和三月初三后的辰日举行。附近各寨的土家族青壮年都赶来参加,他们手执刀枪,身披“西兰卡普”(土花被面)为甲胄,在鞭炮声中奔向八部大神庙,表演打拳、耍刀枪后,转跳大摆手舞。除了双手摆动舞蹈外,还要模拟军事动作,穿插军事活动内容,围绕敬“八部大王”,分闯驾进堂、纪念八部、兄妹成亲、迁徙定居、自卫抗敌、送驾扫堂等。歌舞活动一连举办三天三夜。

放鹞会 亦称“放响弓鹞”。汉族民间放风筝比赛集会。流行于广东地区。《广东新语》:“南海之佛山,岁九月十日为放鹞会。”是日主持者悬式于鹞场,凡能按规约放出者皆有赏。“鹞”以白楚纸做成,有两翼,广1尺,以平为上。内设鸣响装置,临风而响,故谓“响弓鹞”。放时规约十分严密,线要直,又要飞得高,其飞翔体态还要平稳、自然,声音要清和,节奏要适中,如是者为优胜。

放鸽会 汉族民间赛鸽集会。流行于广东各地。《粤东笔记》卷一:“广人有放鸽之会。岁五六月始放鸽。鸽人各以其鸽至,主者验其鸽”,作好标识,编号列册,每鸽出金二钱,主者贮以为赏。然后由鸽主带往指定地点放还。主持者在佛山市内,初赛场为清远东林寺,二赛场为飞来寺,三赛场为英德横石驿。三场皆中并“最先归者,以花红缠系鸽颈,而觞鸽人以大白。演伎乐相庆,越数日,分所贮金”。此俗近似今日之信鸽比赛。

十三马街会 亦称“马街会”、“马街书会”。汉族民间传统书会。马街位于今河南宝丰县城南15里处。每年夏历正月十三,鄂、皖、鲁、冀、豫等省的民间说唱艺人纷纷聚集此镇亮艺卖书,故此得名。据考此书会早在元延祐年间已成俗,明、清兴盛,此时艺人多达3000人。艺人说书当场不收钱;如看中其艺术者,则邀请他到各处乡间城镇说书三天。书价不等。书价最高者,被誉为当年书会之“书状元”。新中国成立前,曾有“会首”负责艺人公益事务,书会的兴盛和当地群众有唱书还愿的习俗有关。会中所唱书目,旧时多属敬神戏和“三国”、“水浒”、“说岳”、“杨家将”、“包公案”等传统书及一些讲论纲常的家常段儿;现又增加现代题材的书目。据调查,曲种以河南坠子为主。此外还有三弦书、大调曲子、琴书、道情、大鼓书、乱弹等。

打麻将 亦称“搓麻将”、“叉麻将”。汉族和部分少数民族传统娱乐活动。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麻将,即麻将牌,亦称麻雀牌,简称“雀牌”。起源于明万历年间,时称马吊牌,由40叶纸牌组成,故亦称叶子戏,其前身是唐代的叶子格戏,相传为唐代名僧一行为唐太宗所制。后马吊牌顺着丝绸之路和海路传到欧洲,欧洲人后将其演化为扑克牌。在我国,至清代演化为现代的麻将牌,主要的牌有万、索、筒,改变了以大打小的打法,采用斗智力、讲谋略、比速度的和牌作为取胜的标志。清顾张思的《土风录》和金学诗《牧猎闲话》均有记载。早期的麻将牌将图案等印于纸片上,民间称其为纸牌,打纸牌即打麻将,为玩牌的方便,后将图案刻于骨牌上,后又改为骨面竹背麻将牌,如今麻将牌的制作材料逐渐由纸片发展为用竹子、牛骨、象牙、象骨、树胶、硬塑料等制成。一副麻将牌一般包括两粒骰子、136—144张牌、筹码若干等。有素麻将、全花麻将等。玩牌时,通常有4人参加。打法很多,变化多端。和牌的名目繁多,特别是全花麻将有天和、地和、十三幺、清七对、带幺七对等。

对台 亦称“对棚”、“卡戏”、“斗台”。汉族民间娱乐形式。流行于东北与南方部分地区。有钱有势的人家在结婚、丧葬、还愿或庙会上,雇用两个戏班或两伙鼓乐,同时演出内容相同的戏或吹奏同一支曲牌,借以吸引观众,来炫耀财势。在南方,通常在庙会或节日时雇请2个甚至3个戏班在广场上演出,进行比赛,看谁赢得观众多为胜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