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祀风俗】
打醮(醮jiào) 汉族民间祭祀风俗。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起源甚古,宋玉《高唐赋》中已有“醮诸神,礼太一”的记载。后又吸收道教一种通过祭祀消灾求福、超度亡魂的仪式,逐渐演化成俗。据清顾张思《土风录》卷二“打醮”考:“似汉武时已行醮法,但不见所出。”《竹书纪年》:黄帝五十年七月,天雾三日三夜,昼昏。帝游洛水上,见大鱼,杀五牲以醮之,是黄帝时已有醮矣。唐时此风最盛。姚灵犀《金瓶小札》载:“陆游家训:黄老之学,本于清净自然,地狱天堂,何尝言及?黄冠辈见僧获利,从而效之,送魂登天,代天肆赦,谓之练度,可笑甚多,如罗天大醮、平安大醮,名目不胜记述,即今之打醮也。”因人生病或一般的祈福禳灾而举行的打醮仪式谓“打平安醮”。民间为驱瘟疫、除灾害(虫灾、旱灾、火灾、水灾),就求神拜佛,许愿打醮。有时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也打醮酬谢,请道士打三、五、七天清醮(吃斋),一些庵堂寺观也有打七七四十九天大醮的。民间丧葬的人家,也有延请道士打醮的,传说亡人的灵魂即可升入天堂。丧葬人家要付给道士一定数目的报酬。亲友亦为丧葬人家送礼。打醮时,要设斋堂,杀牲祭祀,丧家要将亡人的神主牌送入供案,道士披道袍,击鼓、诵经。有的还要演戏娱神、放焰火等。
修禊(禊xì) 即“禊事”。古代祭祀风俗。一种在水边举行的祓除不祥之兆的祭仪。晋王羲之《兰亭集序》:“永和九年,字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每年两次,即夏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以后始固定为三月三日)为春禊,七月七日为秋禊,人们到水边嬉游、沐浴并举行祭祀,以消除不祥。
祭天 ❶宋代端午节前的祭祀仪式。流行于中原地区。自夏历五月初一到初五止,家家以团粽、蜀葵、桃柳枝、杏子、林檎、李子等焚香,或作香印,向天空遥拜,故名。❷祭祀天神的活动。旧时我国许多民族如汉、满、彝等族所共有的风俗。汉族祭天,亦称“郊祀”,为古代帝王隆重祭祀活动。《公羊传·僖公三十一年》:“鲁郊何以非礼?天子祭天,诸侯祭土。”注:“郊者,所以祭天也,天子所祭,莫重于郊。”汉代祭天在夏历正月举行。彝族的祭天则为民间祭祀活动。流行于云南。当地民间以为天是神灵之所在,天神主宰着世间的祸福,故腊月有祭天之举。清道光《云南通志》引《大理府志》:当地彝族(罗武)“腊月宰猪;登天顶以祭天神”。武定、禄劝等地的彝民在山林中建庙以作祭天场所,庙中天神的神位以竹筒制作,长约4寸,一端削尖,中贮竹节、草根,草上以红白丝线扎羊毛少许,放入米十数粒,与其他4个神牌供在一起,逢节日进行祭献。
关帝庙会 亦称“老爷庙会”。汉族祭祀风俗。流行于全国各地。为祭祀三国时名将关羽所举行的庙会。关羽,字云长,三国时蜀汉大将,后被佛教神化,尊为关公、关帝,列为伽蓝神之一;道教亦尊称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简称“关圣帝君”。各地先后建有关王庙、关帝庙、老爷庙、关庙、武庙等多种庙宇。每逢夏历五月十三日举行关帝庙会。民间传说这天是制造旱灾的怪物旱魃经过的日子,因于祀典关帝时祈其显灵,驱邪避灾,普降甘霖,以解农忧。是日又称“雨节”。若逢降雨,则因传说是日为单刀会之日而称“天降磨刀水”。民谚所谓“大旱不过五月十三”即本此。关帝庙会各地均有,祭祀的方法、内容各地不一。据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等记载,清代北京关帝庙尤多,地安门外西步量桥白马庙和正阳门月城右之庙,春秋致祭。除夕开正阳内门,由内城居人瞻拜;子夜后开西门,城外居人瞻拜,香火极盛。殿祀精严,朱楹黄覆,绮槛金龛,中奉圣祖御书之“忠义”匾额,西庑下有明董文敏书焦太史所撰碑记,传为二绝。祀典中鞭炮之多与新年无异,可知当时盛况。据清顾禄《清嘉录》记载,江苏吴县(今属苏州)当时人烟稠密,贸易极盛。各省商贾多建关帝祠于城西,为主客公议规条之所,栋宇壮丽,号为会馆。每逢夏历五月十三日庙会之前,已割牲演剧,华灯万盏,拜祷唯谨。而且行市又家为祭献,鼓声爆响,街巷相闻。可知江南当时亦盛况不凡。
祭门神 古代汉族祭祀风俗。流行于长江中游一带。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夏历正月十五日,作豆糜,加油膏其上,以祠门户。”祭时,煮豆粥,加些油脂在上面,插上筷子。先用水杨枝插在门上,随着杨枝受风飘动所指的方向,便用酒肉食品和豆粥祭祀之。
祭黄帝陵 亦称“祭黄陵”。汉族传统祭祀风俗。流行于陕西黄陵。相传轩辕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生前曾教蚕桑、制衣冠、造舟车、定算术、制音律、创医学、发明指南车,缔造了中华古国最初的文明,最后乘龙归天。当他经过住过的桥国(今陕西黄陵桥山一带)时,臣民依依不舍,拽掉了他的一片衣襟、一只靴子、一把宝剑,将其葬于桥山之巅,作为衣冠冢,尊称为“黄帝陵”。历代帝王及以后的各届中央政府,在清明节时都要派官员前往隆重祭奠。
财神诞 即财神生日。汉族民间祭祀风俗。流行于全国各地。民间对财神及其诞辰各有多种说法。道教所奉财神,相传为赵玄坛。中原一带,又有五路财神之称,相传财神姓何名五路。商界及企望财源亨通的人均在平日及财神诞辰虔诚敬祭。中原一带财神诞有3种说法:(1)农历正月初二。商界多于此日举行祭礼庆祝。一般大小商号,同日开市。(2)夏历正月初五。是日例必起早迎之,谓之“接路头”(迎财神)。(3)夏历七月二十二日。例必祭祀庆贺。一般商号一年至少祭两次。有的祭品,以鱼供为主,取“吉庆有余”之意。
祭财神 汉族民间祭祀风俗。流行于全国许多地区。指对财神赵公元帅的祭祀活动。各地祭法不同。每至春节前,北方的纸店即售卖纸印赵公元帅像,更有贫穷小孩除夕晚持之到各家叫卖“送财神爷来啦”,人即买之,如已买了则和气地说“已经请了”。除夕乃供财神像,烧香上供品(糕饼、蜜供、馒头之类),正月初二日晨祭化。还有的去财神庙烧香祈求。青海河湟地区大都在正月初一举行。面对各自的财神神位,除一般燃烛、点灯、烧香、献盘供、献牺牲外,加献铜钱、纸币、绫绢、布帛等神供。富户则陈元宝、银元,特别用木刻印制的“龙凤钱马”,则为必备之品。祭祀进行之时,有些地区边行礼祷告,边口诵“香红灯明,尊神驾临,体察苦难,赐福万姓,穷魔远离,财运亨通,日积月累,金满门庭”等偈子。有些地区则诵“招财童子至,利市仙官来,穷神永离去,富贵花常开”的祝词。
请财神 汉族祭祀风俗。流行于全国各地。每年夏历元旦至初五,各商铺五更开门,敲锣打鼓,供财神菩萨神像,祭品有猪、羊、鸡、鹅、鱼等5盘。猪与羊多摆头尾,中放一刀猪肉和羊肉,称“全猪全羊”;鸡、鹅、鱼必须成双成对。点上龙凤烛,祈求财神菩萨,并焚烧财神菩萨神像,故名。之后,全家欢宴。
迎紫姑 亦称“迎厕姑”。汉族民间祭祀活动。流行于全国各地。紫姑,厕神名,亦作“子姑”,俗称“坑三姑娘”、“扛三姑娘”。每年夏历正月十五日夜,奠设酒果,迎其降临,谓之“迎紫姑”。早在南北朝时已见此俗。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五:“世有紫姑神,古来相传云是人家妾,为大妇所嫉,每以秽事相次役,正月十五日感激而死,故世人以其日作其形,夜,于厕间或猪栏边迎之。”民间相传,迎紫姑可以占卜即将到来的蚕事好坏及其他事的吉凶(见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此俗历代相传,至唐时乡村犹盛行。唐李商隐《正月十五夜闻京有灯恨不得观》诗:“羞逐乡人赛紫姑。”宋时,则更为风行,时间亦不限于正月十五,儿童有以此作为游戏者(沈括《梦溪笔谈》卷二十一)。至清,此俗仍存,俗称为“接坑三姑娘”,唯时间多半定于正月十六日夜。光绪《川沙厅志》:“元夕,以荠菜作糯米团,燃爆竹以迎灶神。小女子以饭箩蒙帕,插花胜,邀紫姑神问休咎,曰‘扛三姑娘’。”其做法:在松江一带,青年女子备一米箩或竹畚箕,箩上戴女帽,箩边中央插一骨簪或筷,以为“轿”。两女子各以一指抬箩至厕边,焚香烛元宝,口诵敬辞,请仙姑上轿。请得仙姑后回室。室内置一桌,上铺一层糠或沙。两女子分立桌子左右,各以一指轻抬米箩,如扶乩状。祈请仙姑降坛,在沙上判示休咎。
荐新 亦称“献新”、“见新”。汉族民间祭祀风俗。流行于东北、华北、华东、中南等广大区域。源于春秋战国。有酬谢神灵、祖宗,喜庆新物丰收之意。因地域不同,其祭日和祭品亦不同:皖南山区一般在立夏日举行,用苋菜馅饼、樱桃、青梅祀祖敬神,俗称“立夏见三新”;芜湖则在夏历四月初一举行,将鲥鱼、玫瑰花、金银花、雨前茶、青梅、蚕豆、大麦、小麦、油菜籽等10种刚刚见到的时新物,拿来祀祖敬神,俗呼之“见十新”;和县、含山等地渔民,夏历四月初一“开网”打鲥鱼,将第一网捕获的鲥鱼祭天地、祖宗,亦名曰“荐新”;徽州绩溪等地的荐新日,则是在夏历七月十五(中元节)举行,将刚刚收获的新稻谷,供献至土地神神位前,祭毕,再将稻谷与土地神泥塑像,一并抬着巡行,由多人扮诸鬼卒,前呼后拥。
增封 亦称“封坟”、“添土”。汉族民间祭祀风俗。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每年清明节,民间祭扫祖墓时,除带供奉的祭品食物和纸钱外,还带铁锨抬筐。因风吹雨淋的侵蚀,加上人畜的破坏,土堆的墓冢封土层往往剥落、下陷,祭扫毕,众人总要抬土数筐,加增于坟上,增添墓冢的封土层,故名。有的地方,是将墓冢的封土层普遍包上一重,故又称“包坟”、“盘坟”。淮北地区包坟时故意将坟包得像圆圆的馒头形,意味着本年度将获得小麦大丰收。
标祀 俗称“清明吊子”。汉族民间祭祀风俗。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每年清明节,各家各族扫墓祭祖。祭扫完毕,往往插一竿于墓前或坟头上,标志已行祭祀。标竿上糊以长条白纸,亦有挂以楮钱的,还有既糊白纸又挂楮钱的。标竿南方是以竹为之,北方则用柳枝。这些柳枝每每有意无意成活为树的。
挂社 亦称“挂青”、“挂清明”、“插青”。汉族祭祀风俗。流行于全国各地。《春秋公羊传注疏·哀公四年》:“社者,封也。”注云:“封土为社。”后引喻为祭祀之意。每岁清明,民间都要郊游扫墓,焚纸钱,列祭品,祭奠祖先亡灵,同时剪纸为幡插于墓上,用以寄托哀思,故名。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载:“世族之祭扫者,于祭品之外,以五色纸钱制成幡盖,陈于墓左。”湖北《来凤县志》云:“清明先三日祭墓,以纸为帛,植诸竿,插墓上,曰挂青。届期复祭于家。新冢则祭于社日前,一切同清明,曰挂社。”《长乐县志》载:“清明节祭扫坟墓,以丝棉纸配杂色纸制为彩幡,挂于墓上,曰插青。”
挂纸钱 亦称“挂纸”、“挂钱”。汉族民间祭祀风俗。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每年清明节,家家祭祖扫墓。扫墓时,于墓前焚纸钱,或悬纸钱于墓树、墓碑。悬挂楮钱于墓的举动,称之为“挂纸钱”、“挂纸”。安徽《歙县志·风土》:“(清明)悬纸钱于墓,名曰挂纸。”也有于寒食节(清明节前一日或前二日)挂纸钱的,如清道光山东《陵县志·卷九》:“寒食(节)祭墓,挂纸钱。”
挂喜神 亦称“供帧子太公”。清代汉族岁时祭祀风俗。流行于江南地区。指春节挂祖先画像祭祖。《吴中岁时杂记》:“是日(夏历正月初一),每家悬挂祖先画像,摆列香蜡、茶果、粉丸、糍糕,全家人依次叩拜。少则持续三日,或五日,多则达十日,也有至上元节夜,祭拜后才予收藏。”故名。在此期间,至好亲友前来贺年,也有展拜尊亲遗像者,谓之“拜喜神”。浙江有些地区,于除夕悬挂历代祖先画像于中堂,享以酒馔。之后,改设香茗果饵,朝夕礼拜,俗称“供帧子太公”,直到正月十八停供。
拜七姑娘 汉族祭祀风俗。流行于浙江、福建、台湾等地区。七姑娘,即七仙女。民间相传,七月七为其诞辰。未出嫁女子,往往7人结伴,前往神前结为盟姐妹。祭拜时,以青粳饭装入绿蒲囊内,外用红丝绕扎,并挂松枝柏叶供献,祷祝家中吉祥。以后按年行香,设祭祝福。如家中顺利、安详,则加倍酬谢。有的人家还制作精巧的七姑亭,设筵食礼拜。民间有专门庙宇供奉七姑娘,俗称“七姑娘宫”。
拜斗 亦称“拜星”、“礼斗”。汉族祭祀风俗。为祈寿而举行的一种仪式。流行于江南地区。道家以夏历九月一日至九日为拜斗之期。后传至民间,又与佛教思想结合,成为民间风俗。俗谓南斗主生,北斗主死,故人们祈求南北斗两星君赐寿。其仪式庄重肃穆,在场院设坛,坛上设案,案上供彩斗两尊,斗上标以南北斗星君字号,斗俱用竹篾麻秸扎制,裱以锡箔色纸,制作精工。案前设桌,桌摆灯台、香炉、祭品。礼用三牲及各种菜肴果品,极为丰盛。坛立一女司仪,手执木鱼而敲。坛下众女念经诵佛,俯身而拜,长久方休。拜毕焚烧纸钱,并串演《西方乐》、《目连救母》等佛戏,劝人去恶扬善,皈依佛门。戏毕,鸣放爆竹送神。司仪者捧斗送于设祭之家,放于床前,谓之“送寿”。事毕,主家重新设祭,以谢南、北斗两星君赐寿之恩,然后焚化彩斗,家人分享馂余。
送灶神 亦称“祭灶神”、“送灶”、“谢灶”、“辞灶”。民间岁时祭祀风俗。流行于全国各地。以汉族为主,与汉族杂居的满、仡佬、白等少数民族也行此俗。相传灶神掌一家祸福,每年夏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告人间善恶,故民间各户于该日置酒、糖、果等,陈于厨房灶神牌位下祭祀,随之将灶神像焚之,俗谓送灶神上天,并换以新像。灶龛两侧贴有“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联语和“一家之主”的横批。各户全家老小都要参加祭祀,磕头、行礼。有的则由长子奉香、送酒,并为灶神的坐骑撒马料,从灶台直撒到厨房门外小路。其俗因时代、民族、地区而异。多用酒、肉、糖、糕等物作祭品。俗传为防灶神升天乱揭人间短处,供奉胶牙糖、年糕,谓可将其牙齿粘住,不能发声;或敬以酒(或用酒糟抹灶门),谓可使其酒醉不能言语,称之“醉司命”。江浙一带,祭灶日以饴糖拌米粉成锭状,名曰“糖元宝”;以米粉裹豆沙馅为饵,名曰“谢灶团”;僧尼分贴檀越灶经,填写姓氏,焚之,俗说可禳灾;穿竹箸作杠,为灶神之轿,抬神“上天”,焚之门外。山东“祭灶日”,夜间撒草豆、置清水于门外,意为饲神马,好让灶神乘之升天。河南祭灶,家长为主祭人,身后跪一幼童抱一雄鸡,鸡代灶神之马。家长叩头祷祝毕,一手握鸡颈,一手向鸡头洒凉水,并将鸡头草、豆推送3次,鸡若惊战,即示灶神将马领受;然后焚灶神像,将草、豆、水泼于地;晚餐喝豆腐汤,食祭灶所用的“灶火烧”(烧饼的一种)。苏州送灶神,民间则摘松柏枝,副以石楠、冬青,扎成小把,沿门叫卖,谓之“送灶柴”,藉为送神马之需。今民间尚留传“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西天”、“灶君爷上天,有啥说啥”等俗语。
接灶神 亦称“迎灶神”,简称“接灶”、“迎灶”。汉族民间祭祀风俗。回、满、仡佬、白等少数民族亦通行之。流行于全国各地。一般是在除夕(极少数在腊月二十四日)。除夕夜,家家守岁不眠。待时过午夜零点,家主燃烛、焚香、叩头、净手贴新灶神像于厨房神龛,于像前供祀品,意谓迎接灶神从天上再回人间。从腊月二十三送灶至除夕迎灶,共7天。故清人张朝墉《燕京岁时杂咏》诗:“纸旛甲马到厨东,司命遄行薄醉中。天上去来才七日,凡人无此大神通。”为尊灶神,是日禁恶声谩语,忌弃污水于地。旧时辽阳(今属辽宁)所供灶神,画在红绿纸上,像旁绘犬、马,下刻本年日历。焚香叩头后,人们即观察犬嘴的张闭,俗传犬口张本年所生婴儿必不能长大;犬口闭,婴儿则易发育健壮。苏北民间接灶神,每户先置豆腐一块于釜,俗谓灶神见大年夜唯豆腐在釜,知其户必贫,顿生怜悯心,次年必保佑致富。苏州迎灶,有“灯挂挂锭”习惯,用锡纸糊成锭形,以绿牌方段串成串,悬灶神龛两角,为来年获利之兆。
送寒衣 汉族民间祭祀风俗。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夏历十月初一(十月朔日),祭扫祖墓。祭扫时,于坟前焚烧纸糊竹扎的衣服鞋帽,谓冬季来临,气候日冷,为阴间的鬼魂送衣取暖,故名。此俗流行甚早,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描述北宋京城汴梁(今河南开封),在夏历九月下旬,即有“卖冥衣靴鞋席帽衣段,以十月朔日烧献”的。元代在夏历七月进行。《析津志》云:“都(今北京)中人民七月祀先,用麻秸奠酒为诚,买纸钱冥衣烧化于坟,谓之送寒衣,仍以新土覆墓。”明代在夏历十月进行。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十月朔日,纸坊剪纸五色,作男女衣,长尺有咫,曰寒衣。有疏印缄,识其姓字辈行,如寄书然,家家修具夜奠,呼而焚之其门,曰送寒衣。”又演化为把衣服式刻板印在纸上。清张英《渊鉴类函》:“时俗刻板为男女衣状,饰文五色,即以出售,农民竞以(十月)初一日鬻去,焚之祖坟,名曰:送寒衣。”清代仍有此俗。
送瘟神 汉族民间祭祀仪式。瘟醮中的一个活动。流行于四川川西一带。东汉蔡邕《独断》中说:瘟神本是颛顼的儿子。民间相传他青脸红发,面目可憎。通常在举行了驱逐疫鬼的仪式后,便于江边以长1丈余的纸船送走“瘟神”。有的地方让纸船舱中坐瘟神数个。后面是划船的艄公,前面则摆以戏剧场面,如“林尚品船舟收子”、“刁南楼杀船”等,人、神都用纸扎成,以利在江边火焚之。
请观音 汉族祭祀风俗。流行于黄河中下游、淮河流域、长江中下游等地。因地域不同,请观音的具体时日不同。江浙一带,以夏历二月十九为观音诞辰。俗传是日求子最灵。士女云集观音庵,焚香祈祷,向观音施舍长明灯油,或供长幡,以求观音菩萨保佑安康,无子者求其赐子。若生子,则抱至观音菩萨座下,皈依寄名,以求长寿。僧尼于是日建“观音会”,做道场。信奉观音的妇女,是日吃素,称“观音素”。安徽江淮地区,以每年夏历六月十九为“请观音”日,妇女集聚观音庵,烧香燃烛,施舍财物,向观音菩萨祈福求子。各街坊供大士(菩萨)像,搭灯棚。是夜,召艺人弹唱、说书等,以娱观音。俗传观音菩萨欢乐,可保农业丰收。也有的地方,一年之中,于夏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3次“请观音”,以示对菩萨的虔诚。
斋孤 亦称“荐孤魂”、“送孤魂”、“祭孤魂”、“拔孤魂”等。旧时汉族民间节日祭祀风俗。流行于全国各地。俗传夏历七月十五中元节(又称鬼节、冥节)为中元地官赦罪之辰,观音菩萨(一说城隍老爷)率无依无靠之孤魂、饿鬼,拦路就食,以待赈者。士庶皆于路边道旁置食品、焚冥衣、烧纸钱,意为向孤魂、饿鬼施舍,解其苦难。清光绪《和州志》:“中元节僧舍设盂兰盆会,坊民夜设灯棚,著毘卢高坐,放焰口,施食,放灯,沿路烧松香包,纸扎银库、银船,焚于路口,散给野鬼之无依者,谓之‘斋孤’。”六朝时已行此俗。宋时更加盛行。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吴自牧《梦粱录》、周密《武林旧事》中,对此俗均有记载。南宋的临安(今杭州)斋孤时,屠门还为之罢市。
天齐庙会 汉族祭祀风俗。流行于全国各地。为祭祀东岳大帝及碧霞元君而举行的祀典庙会。天齐庙会通常在每年夏历三月二十八日祀东岳大帝,至四月十八日祀碧霞元君时举行。庙会祀典庄重,杀牲祭祀,求签祈愿,求神庇护平安。据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载,旧时京师,每至三月,自十五日起,开庙半月,士女云集,至二十八日尤盛,俗谓之撢尘会,实乃东岳大帝诞辰。庙有七十二司,司各有神主之。相传速极司之神为岳武穆,最为灵异,凡负屈含冤心迹不明者,率于此处设誓盟心,其极最速。后阁有梓潼帝君,亦颇灵异,科举之年,祈祷相属。神座右有铜骡一匹,相传能治病,有耳病者摩其耳,有眼病者拭其目,有脚病者抚其足。据清顾禄《清嘉录》载:旧时吴县天齐庙会,或子为父母病危而焚疏假年,谓之“借寿”;或病中语言颠倒,令人殿前关魂,谓之“请喜”;祈恩还愿,终岁络绎,至诞日为尤盛。虽村隅僻壤,多有其祠宇。庙会时张灯演剧,百戏竞陈,游观若狂。尤以单独供奉的娘娘庙为盛。人们向碧霞元君祈授福寿,热闹非凡。
祭谱 汉族祭祀宗谱的仪式。流行于浙江等地。一般每隔10年举行一次。届时,全族男女共聚一堂,同吃斋饭,延请道士打“清吉醮”。打醮时,在庭中立带土的毛竹一根,俗谓“树幡竹”,意谓给漏登记的阴间同宗列位登记名字,并在附近山头点“通天烛”(由毛竹筒塞入松明点燃)以示红火。3日3夜仪毕。
告祖礼 汉族祭祀风俗。流行于全国各地。每年清明节扫墓,中元节(夏历七月十五)为祖先烧纸钱,或嫁女、娶亲,都要举行告祖仪式,故名。在堂屋神龛前摆上酒席供果,点燃香烛,鸣炮奏乐,由4位礼宾喊礼,宣读告文(又称祭文),以示对祖先的崇敬和怀念。
祭社稷 汉族祭祀风俗。流行于全国各地。对社稷两大神祇的祭祀活动,在我国由来已久。社为土地神,稷为五谷神。东汉班固《白虎通·社稷》:“王者所以有社稷何?为天下求福报功。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土地广博,不可遍敬也;五谷众多,不可一一祭也。故封土立社示有土尊;稷,五谷之长,故立稷而祭之也。”全国大部分地区,以市县为单位,建有社稷坛。每年立春后五戊日为春社日,立秋后五戊日为秋社日,进行春、秋祭祀活动。在青海河湟地区西宁、湟中、乐都、大通等建制早的县市,直到19世纪末,于社稷坛隆重祭祀,春秋两祀不辍。届时,地方长官亲临主持祭仪,率领同僚,穿朝服,列队坛前。祭祀陈设物品,据《西宁府新志》卷十四记载,清雍正三年二月礼部奏定,“社稷坛祭品:羊一、豕一,钘(古酒器)一,笾(盛果脯竹器)四,豆(古食器)四,簠(青铜圆食器)二,簋(青铜或陶制古食器)二”。自始至终所行仪礼,亦有系统的规定:“凡遇祭祀,随处俱长官一员,行三献礼,余官止,陪祭。其斋戒,省牲,更衣,签祝,瘗毛血,降神,迎神,盥洗,奠帛,初献,读祝,亚献,终献,饮福,受胙,谢神,撤馔,望瘗,送神等礼。”官府祭奠毕后,附近男女群众盛装,携茶、酒、香表等,进行群众性的祭祀活动。20世纪伊始,秋祀渐衰,春祀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前夕。没有社稷坛的地区,各家各户于播种开始之日——破土耕种日,分别在地头烧香、点灯、奠茶、酹酒、田头致祭,以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寄库 旧时汉族民间祭祀风俗。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当地上了年纪的人做生斋,请僧道来家中诵经3~5日,然后以纸制作“金(银)翘宝”,叩拜焚烧,寄给阴间的冥吏,以备死后使用,故名。
插筷 汉族民间祭祀风俗。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牲醴祭祀,在祭品上插筷子一双或数双,以备神灵举箸享用,取阴阳一理之意。
腊日 先秦祭祀风俗。流行于各地区。古时腊祭,即指岁终祭祀百神及先祖之日。《史记·秦本纪》:“十二年,初腊。”张守节“正义”云:“十二月腊日也猎禽兽以岁终祭先祖,因立此日也。”汉许慎《说文·肉部》:“腊,冬至后三戌,腊祭百神。”以“腊八”为“腊日”亦早形成,如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所载:“十二月八日为腊日。谚语:‘腊鼓鸣,春草生。’村人并击细腰鼓,戴胡头,及作金刚力士以逐疫。”其时,已由祭祀百神及先祖衍入驱疫禳灾之俗了。后来,食用“腊八粥”则成了腊日习俗的主要内容,各地大同小异。南宋周密《武林旧事》载:“寺院及人家用胡桃、松子、乳蕈、柿栗之类为之作粥,谓之‘腊八粥’。”清顾禄《清嘉录》载:“(十二月)八日为腊八,居民以菜果入米煮粥,谓之腊八粥。或有馈自僧尼者,名曰佛粥。”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所记北方腊八习俗较为典型:“腊月八日为王侯腊,家家煮果粥。皆于预日拣簸米豆,以百果雕作人物像生花式。三更煮粥成,祀家堂门灶陇亩,合家聚食,馈送亲邻,为腊八粥。”关于腊八粥制法,当属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为详:“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江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瓤、松子,及白糖、葡萄,以作点染。切不可用莲子、扁豆、薏米、桂圆,用则伤味。每至腊七日,则剥果涤器,终夜经营,至天明时则粥熟矣。除祀先供佛外,分馈亲友,不得过午。并用红枣、桃仁等制成狮子、小儿等类,以见巧思。”腊八粥营养丰富,有益健康,并有御寒作用。
蒸尝 亦称“祖尝”。冬祭曰蒸,秋祭曰尝。旧时汉族祭祀风俗。流行于全国各地。《后汉书·冯衍传》:“春秋蒸尝,昭穆无列。”《石窟一征》:“俗称祭田为蒸尝,也叫祖宗血食。”当父母在世时,子女先行分家析产,其中一部分田地留为父母生活费用。父母死后则作祭田,由宗祠掌管,俗谓“生领死尝之田”;为专供岁时祭祀费用的特置田产。也有父母死后才分家,但也要将一部分田拨充祭田。因祖尝产业限于一姓一族,故有大尝、小尝之分。这些遗产,代代相传,其后代子孙按年轮值经营,收益作为祭祀之用,也可作为其他公益事业之用。
寝祭 汉族民间祭祀风俗。周代,民间一般没有自己的宗庙,其祭祀活动多在住屋里举行,故名。《礼记正义·王制》云:“庶人祭于寝。”寝祭一般有两类:一是丧葬,一是祭祀。因丧葬而举行的寝祭,也叫“堂祭”,即开吊时的祭奠活动。湖北《通山县志》:“前一夕,请礼生赞引致祭,俗谓堂祭。厥明,设奠于堂,族戚分祭,无服者皆免。”一般祭祀活动的日期均在节日时,如清明、中元、中秋以及父母生忌日等。寝祭陈设肴馔,燃香烛焚烧纸钱,或邀亲朋相聚饮酒,或延僧道设醮诵经,讲究一些的还以歌乐相助。
福龛 亦称“神龛”。一种用来供神像或祖宗牌位的阁子。家中设福龛,为汉族民间的一种祭祀风俗。流行于四川等地。当地民间所设“龛”通常置于居室的中堂。系为一长条形的木柜,长约5尺,宽约1.5尺,高约4尺。紧挨墙壁,内有许多小阁,阁中供放盛有香灰的碗、纸钱、香烛、土地或木雕菩萨神像、磬等祭祀所用的物件。堂的墙壁上方贴有大幅红纸书写的“×氏堂上”或“天地君亲师”等。下方则祀土地神、灶神或菩萨。也有的贴“释迦牟尼”、“老子”、“文昌帝君”像于堂上,旁边书写所要祭祀的神位,也是用大幅红纸书写。民间平时朝夕焚香;元旦、端午、中秋、除夕及每月朔望则要行一跪三叩礼;现仅在除夕、七月十五才举行焚香烛纸钱,以猪肉、鸡等祭祀神灵祖先的活动。
演神戏 亦称“酬神戏”、“社戏”、“口彩戏”、“会戏”、“愿戏”等。汉族民间祭祀风俗。流行于全国各地。娱神的戏剧形式之一。一般均在庙宇、祠堂或野台演出。演出费用由庙产、族产或会社组织筹集开支。演出剧目多属神仙戏,象征吉祥,适合祈年庆丰或可以满足种种酬神之目的。
祭龙神 汉族民间祭祀风俗。流行于黄河中下游、淮河流域、长江中下游等地。夏历二月初二,俗称“龙兴节”、“青龙节”、“龙抬头”。民间在这一天祭龙神。祭法因地而异。山东民间,是日早起“引龙”,以麦糠引至井,以草灰引至家中水瓮间。或取灶灰围屋如龙蛇状,名曰“引龙钱”、“小龙填仓”。安徽民间,则是在水畔或井边焚香、叩头,祭祀龙神,祈求龙神保佑一年内风调雨顺,农业丰收。农家多以是日之阴晴,来测全年之旱涝。龙之抬头,是吉庆事,故二月初二被视为吉日,农民多于是日开始春耕,学校于此日开学,商人也多取这一天为开张日。
灶马 印有灶神像的纸质供品。祭灶时供灶马,为汉族民间的一种祭祀风俗。流行于中原等地。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十二月》和清顾张思《土风录·祭灶》均有记载。祭灶时,焚香、烧黄纸。拜祭之后,在铁鏊子上盛以谷草节、麸料,说是喂灶君马的,供于灶君像前。祭过之后,将灶马取下,放在鏊子上焚之,便认为灶君已乘马上天。
祭井神 汉族民间祭祀风俗。流行于北方各地。古称“祀井”,系古代“五祀”之一。汉王充《论衡·祭意》云:“五祀报门、户、井、灶、室中霤之功。门、户人所出入;井、灶人所饮食;中霤人所托处,五者功钧,故俱祀之。”后世传说井神为一童子,盖溺于井而死者。今甘肃河西走廊地区农家祭井神的仪式在每年夏历正月初一早晨举行。届时,当地民间各户担水桶,携香、表纸、馒头、油果子等物前往村头井旁祭井神,焚香、表纸,叩头毕,将馒头、油果子投入井中,打水时顺便捞出带回家中,全家分而食之,以为可禳灾病。
祭仓神 汉族祭祀风俗。流行于北方地区。即祭祀谷仓神。每年夏历正月二十五日填仓节(填仓日),粮食行业必祭祀仓神。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每至(正月)二十五日,粮商米贩致祭仓神,鞭炮最盛。居民不尽致祭,然必烹治饮食以劳家人,谓之填仓。”在黑龙江、吉林等地区,人们于该日清晨先行焚香点烛,向粮仓礼拜,祈神保佑来年丰收。拜毕用草木灰在庭院虫画仓廪状,民间认为画得越大越好,以征丰年。
烧包袱 ❶汉族祭祀风俗。流行于北京等地。每年清明、七月十五日、十月初一日,各户供包袱,内装烧纸、银锭,上写三代名字,供毕焚化,谓之“烧包袱”(见《北京民间风俗百图》)。❷赫哲族祭祀风俗。流行于黑龙江赫哲族地区。在每年夏历十二月三十除夕,将金箔、银箔制成的元宝与打印有铜钱痕迹的黄表纸,共同放入纸口袋中,在垃圾堆或灰堆的旁边,以茅草或劈柴烧之,再洒些饭汤,以祭奠该日晚上白城(金朝的上京会宁府)陷落时的亡灵。
接玉皇 汉族民间祭祀风俗。流行于南方一带。夏历十二月二十五日,相传为玉皇下降察人善恶之辰,民间各家各户均设香案迎接,故名。
做周年 亦称“周年祭”。汉族民间祭祀风俗。流行于江南等地区。逢高祖、曾祖、祖父母、父母等死后第一个忌日,在中堂设祭桌,备菜肴,燃香烛,焚纸锭,以示纪念。亦有邀请亲戚的,谓之“吃周年”。
吊天灯 汉族民间祭祀风俗。流行于南方地区。夏历正月十三日开始点路灯,即在三岔路口竖一竹竿,悬挂纸皮灯笼一盏,每日黄昏时刻去敬香点烛,供祭“青神”(瞎眼菩萨),并为夜间行人照明。一月将满时,向邻舍挨户乞讨“愿头米”,以后将讨来的大米做成年糕或米饭,于满月这天黄昏时,在天灯下再供祭“青神”,祭后分发给左邻右舍的孩子吃,民间以为这可保“眼目清亮”。
龙蚕会 汉族民间的一种祭祀蚕神的庙会。流行于浙江杭嘉湖蚕乡地区,桐乡芝村一带尤盛。每年清明节,蚕农用两只农船并列,搭成一体,船上搭佛台,将芝村龙蚕庙中的蚕神置于其上,以千张、豆腐干等素食作供品。蚕农们则从四面八方摇船汇集,向蚕神朝拜,祈求蚕花茂盛。祭毕,复将蚕神抬回龙蚕庙。各地来的船只就在水上开始表演各种节目,如“摇快船”,每船八桨二橹,比赛快慢;“龙灯船”则在船上舞龙灯;“台阁船”上搭大型彩台,由少儿妆扮演戏;“标竿船”,在船上表演爬竹竿;“打拳船”,在船上表演各种拳术、武术等等。会期3~5天,尽兴而返。
拦街福 亦称“平安福”。汉族祭祀风俗。民间春节祈求幸福之祭。流行于浙江温州等地区。据《永嘉县志》载:“二月朔,通衢设醮禳灾,名拦街福,以后循次诹吉为之,至三月望日为止。”在各街轮流举行活动时,街头竖起一对高牌,上书“闾里康宁”、“春祈良愿”字样。街尾搭高台,供福礼祭神,祈天降福。街上张灯挂彩,并有大寿桃兀峙街心,高与屋齐,用10担米粉制成。桃上装饰的米制人物、鸟兽、花卉,精致毕肖。有些人家在洁室陈列花卉、古玩、书画,任人赏玩;有些殷实商户,邀请说书、鼓词、弹词等民间艺人,在门前搭台演唱。各店铺竞相出售货品。全街红幔遮天,鳌山喷水,焰火四射,灯火辉煌,弦管高奏,游人络绎,丙夜方休。除有滚龙、舞龙、高跷、戏法等活动外,还有各种戏曲和木偶戏演出。
妈祖生 汉族民间信仰风俗。流行于福建、台湾、广东等东南沿海地区。相传指航海女神妈祖的生日,时间为每年夏历三月十三日。各地多于此日前后,举行隆重妈祖祭典。海外华侨,港澳、台湾同胞以及福建、广东等地人们纷纷前往福建蒲田妈祖庙(公元987年建)朝拜。社社迎神赛会,各寺庙举行绕境游行,家家户户于门口排桌,供祭品烧纸钱,进行祭拜,谓之“迎妈祖”。该日,聘请戏班演戏祝贺,犹如过节。
祭白虎 汉族民间岁时祭祀风俗。曾流行于广东各地。现只盛行于香港。传说惊蛰日蟾蜍开口,污秽伤人;白虎星君亦在此日开口咬人,故祭之。祭时把一小块生猪肉沾上猪血,塞入纸制白虎口中,让它吃饱不再伤人。祭完或用鞭打,或将纸虎的头斩掉。
打小人 亦称“秤小人”。香港民间祭祀风俗。原在惊蛰时与“祭白虎”同时进行,现则以夏历每月的初六、十六、二十六为“打小人”日。“小人”即自己意念中的仇敌,它与白虎精一样,是邪恶害人之物,故要祭而打之。广东东莞、顺德、番禺、南海等地曾流行。主要仪式是在三岔路口或桥底、路旁,烧香祭拜,禀告神灵,把小人的姓名写在小人纸上,还附有此人照片、衣物及其象征物,祭时加以诅咒、践踏、痛打,以解心头之恨。
祭山神 ❶汉、藏、土等族祭祀风俗。流行于青海河湟地区。此祭大抵在夏历正月初一拂晓和四月初八“青苗会”举行。祭时,或以自然村为单位,或杂居各民族联合举行。其地点大都在本村靠山顶处,通常叫“护坡顶”。集体收集香、表纸、祭饩等物,请道士、喇嘛或本卜子诵经。届时,将各种香、表纸、桑切(藏语,指柏叶、柏香青、酥油、糌粑等物)煨起,山头烟雾缭绕。僧、道、本卜子设席,置经案,敲钹摇铃,各自诵经。与此同时,山侧支茶锅,为诵经者、参加者献茶。除汉族地区外,请主祭官、祭官,设祭案,陈献豚容(猪头)、德禽(鸡)、时果、时馐等,由主祭官行三拜九叩飨神礼,跪读告山神文。祭祀目的有二:(1)祈祷山神默佑,豺狼虎豹远遁,骡马羊牛兴旺。(2)山林茂盛,百草浓郁,五谷丰登,以达到“靠山吃山”的目的。20世纪40年代后期,祭山神(“青苗会”除外)改为一家一户举行。届时,个个携带香火,集在一起,各自将香火、祭饩、油香等,投入集体已燃的火堆上,叩头后返回。❷汉族民间祭祀风俗。流行于黑龙江、吉林等山区。“山神”,俗称“老把头”,其含义有二:(1)进山人对开山祖的敬称。每次进山必先祭之;(2)进山人对老虎的别称即“山神爷”。每次入山必先祭祀山神“老把头”。祭祀方式有繁有简,但都强调心诚。隆重的祭祀,在入山前要杀猪,选一大树,敬为山神,将杀死的整猪放在供桌上,桌前烧香,祭者在桌前跪拜,求山神保佑平安,跪拜后,参加祭祀者将猪烧熟吃掉。简单的祭祀,不备供品,在一棵大树下,撮土为台,插草为香,叩头礼拜,请山神保佑平安发财,祝愿后即可入山采挖人参或伐木。❸汉族祭祀风俗。流行于浙西山区。山民开山时一般先举行祭祀山神仪式。有用白公鸡的血绕山淋于地上,俗谓补偿龙山龙脉的元气。并请道士巡山驱妖除凶;有用3块石头在山脚下搭一小庙,奉请山神。祭时用三牲(鸡、鱼、猪),也有用豆腐饭素食等,点香烛,烧利市等。❹普米族祭祀风俗。流行于云南、四川普米族居住地区。每家均奉一棵松树或麻栗树为本家的山神,以为能保佑全家兴旺,庄稼丰收。夏历七月和十二月祭祀,祭时禁吃荤。❺独龙族祭祀风俗。流行于云南贡山等地。“山神”,独龙语称“拉”。独龙族人认为山神掌管着山林的动植物,为获取猎物,每年都得定期集体祭祀山神。通常多在村庄外的山坡上举行。仪式隆重,祭时各家将粑粑、牲畜等祭品供放在前面,男人靠近祭品而立,妇女则只能站在最后边。然后男女老少围着火堆跳舞唱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