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汉地佛教在西夏

汉地佛教在西夏

时间:2023-03-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华严宗,因推尊《华严经》为佛说的最高佛典,并按照此经立宗,故得名“华严宗”。《华严经》是佛成道后在菩萨场等处所宣讲的各种教义和各级菩萨的因行果得如同杂华庄严,有着广大圆满、无尽无碍妙旨的要典。华严宗,又称“贤首宗”,以标榜贤首大师法藏为周备华严宗所建立的功德。
汉地佛教在西夏_西夏人的精神世界

二、汉地佛教在西夏

1.华严宗

汉地佛教之华严宗,深受党项羌上层的重视,成为西夏王国国家意志的重要寄托。

华严宗,因推尊《华严经》(具名《大方广佛华严经》)为佛说的最高佛典,并按照此经立宗,故得名“华严宗”。《华严经》是佛成道后在菩萨场等处所宣讲的各种教义和各级菩萨的因行果得如同杂华庄严,有着广大圆满、无尽无碍妙旨的要典。华严宗的学统传承是:杜顺—智俨—法藏—澄观—宗密。杜顺(557~640),雍氏万年(今陕西临潼西北)人,著有《华严法界观门》《华严五教止观》等。智俨(602~668),天水人,著有《华严经搜玄记》《华严一乘十玄门》《华严五十要问答》《华严经内章门等杂孔目章》等。法藏(643~712),康居国(今乌兹别克)后裔,生于长安,曾参与玄奘译场,武后授予“贤首大师”(贤首,《华严经》中菩萨名),曾在太原、洛阳讲授《华严经》,著有《华严经探玄记》《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华严游心法界记》《华严经旨归》《华严金狮子章》《华严文义纲目》《华严三昧观》等,晚年撰《新译华严经略疏》,开创贤首一宗。澄观(738~839),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曾在五台山大华严寺讲经,著有《华严经疏》《华严经随疏演义钞》《贞元新译华严经疏》《华严经纲要》《华严法界玄镜》等。宗密(780~841),果州西充(今四川成都东)人,曾北游五台山,居终南山事佛,著有《华严经行愿品别行疏钞》《华严原人论》《华严纶贯》《注华严法界观门》等。

华严宗,又称“贤首宗”,以标榜贤首大师法藏为周备华严宗所建立的功德。华严宗视“一真法界(或称“一心法界”,即真如佛性)为世界万象之本原。它以“法界缘起”,解释现象之间的关系,认为法界是事、理及其相互关系的总相,总称缘起。它以“四法界”“六相”“十玄”等法门,阐发缘起的意义。

“四法界”是: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无碍法界和事事无碍法界。事法界指现象世界,说宇宙万有事法,彼此差别,各有分齐。理法界指本体世界,说平等的理性是真如,它是一切事法之所依。理事无碍法界指理事相互依存,二而不二,圆融和谐。事事无碍法界指宇宙万法之差别事相,皆由平等的理性所显现,故能一一称性融通,一多相即,大小互容,重重无尽,自在无碍。

“六相”是:总相(每一种缘起中,具足各种成分)、别相(总相中的各种成分有其差别)、同相(各种成分相依相待,同成一相)、异相(同成一相的各种成分随自形类,各自差别)、成相(各种成分缘法得以共同成名)、坏相(成相中的各种成分仍各具自相)。以上六相,两两成组,对立统一,相辅相成,说明一切事物之间,存在圆通无碍的辩证关系。

“十玄”,又叫作“十玄门”“十玄缘起”,包括:“同时具足相应门”(十方三世一切诸法,彼此照应,成一大缘起,无前无后,无欠无阙,互为缘起),“广狭自在无碍门”(一切诸法至大者与极小者,互相包容,任运俱现,各不相妨),“一多相容不同门”(一法与多法互为缘起,一能容多,多能容一,且一多历然可别,各不坏体相),“诸法相即自在门”(一法融己同他,则全同于他;一法摄他同己,则他全同于己。一法即一切法,一切法则一法,互融互摄,相即无碍),“隐密显了俱成门”(事物同具隐显两种形象,隐显同时,并存无碍。此全摄彼,则此显彼隐;彼全摄此,则彼显此隐。一法摄一切法,则一法显而一切法隐;一切法摄一法,则一切法显一法隐),“微细相容安立门”(微细事物能被其他事物所含容,也能含容其他事物;微细事物之间,也能彼此含容,安然并立,齐头显现),“因陀罗网法界门”(万物互相包含,体相自在,犹如印度传说中的因陀罗网,悬有无数宝珠,层层叠叠,融为一体,珠影重重,无穷无尽),“托事显法生解门”(随托一事而观,便显一切无尽之法,一枝一叶即是甚深微妙的法门,体现共同的教义,使人产生正解),“十世隔法异成门”(纵观时间,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每一世各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总计九世。九世一刹那间,不出人心一念,所以实即一世。这一世加九世,合称十世。诸法遍布十世,而十世前后相隔,相即相入,互有区别,相由成立),“主伴圆月具德门”(诸法相即相入,成一大缘起,故随举一法即可为主,余一切法悉可为伴,主体交辉,彼此隐显。可知,任一事物都圆满一切功德)。

在季羡林先生所列举的通过搬用印度的佛教传说而形成的中国佛教圣地中,有所谓文殊菩萨显灵弘法的道场所在地——山西五台山。《华严经》卷二十七《菩萨住处品》说:“东北方有菩萨住处,名清凉山。过去诸菩萨常于中住。彼现有菩萨,名文殊师利,有一万菩萨眷属,常为说法。”《佛说文殊师利法宝藏陀罗尼经》说:“于此瞻部洲东北方,有国名大振那,其国中有山号五顶,文殊师利童子游行居住,为诸众生于中说法。”唐·澄观于五台山所作的《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四十七《诸菩萨住处品》,将佛经中的“清凉山”“五顶山”附会成了五台山,说:“清凉山,即代州燕门郡五台山也,于中现有清凉寺。以岁积坚冰,夏仍风雪,曾无炎暑,故曰‘清凉’。五峰耸出,顶无林木,有如垒土之台,故曰‘五台’。表我大圣五智已圆,五眼已净,总五部之真秘,洞五阴之真源,故首戴五佛之冠,顶分五方之髻,运五乘之要,清五浊之灾矣。”

在佛教信仰者的心目中,无比完美又异常崇高的佛,是难以亲即的,而寻访莲花宝座中“道心众生”的菩萨(菩提萨),却是一件相img76对容易又很感快乐的事情。于是,四大菩萨(文殊、普贤、地藏、观音)“定居”的四座名山——五台、峨嵋、九华、普陀,便成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

五台山位于今山西省东北隅,是四大佛教名山中唯一的一座北方佛山。相传东汉永平年间(58~75),五台山已有了寺庙建筑,其第一座寺庙(今称显通寺)曾因与印度灵鹫山相似而得名大孚灵鹫寺。隋唐时,五台山香火旺盛,僧尼上万,佛寺300多座,是当时中国佛山之最。文殊菩萨,音译名“文殊师利”(或“曼殊室利”),略称“文殊”。其含义是“妙德”,“妙首”,“妙吉祥”等。他在诸大菩萨中智慧辩才第一,有“大智文殊”的尊号。他是释迦牟尼专司“智慧”的左胁侍,与专司“理”的右胁侍普贤并称。今人所见之《华严经》,即是当时佛成道后,藉文殊、普贤诸大菩萨显示佛陀因行果德如杂华庄严的要典。据传,文殊菩萨在五台山建立了宏大的道场,他于此修行佛道,也是善男信女供奉祭祀之所。唐时,武则天曾将五台山的花园寺(即今显通寺)名为大华严寺。五台山与华严宗关系极为密切。

鉴于对五台山的向往之情,西夏在自己的圣山——贺兰山的拜寺口,建有规模宏大的“佛祖院”。西夏文《圣立义海》云“五台净宫”(众神菩萨生化,寺显合禅修经,民庶依旧处也。寺庙野兽,见人不骇)(13),俗称为“北五台山”(14),“五台山寺”(15)。西夏僧人慧真所说的“大清凉寺”(16),又见于莫高窟444窟汉文题记中的“北五台山大清凉寺”(17),还有见于西夏僧人慧觉所作的西夏文《金光明最胜王经序》中的“慈恩寺”,都应是西夏建于北五台山(北山)即今贺兰山的佛教寺院。

正如《华严经》与五台山的密切关系一样,《华严经》与西夏的五台山也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西夏僧人李慧月,曾在贺兰山佛祖院印施了《华严经》50余部(其中有金银字书写《华严经》一部),以及汉文《大藏经》12部。西夏僧人、护法国师慧觉,曾在石台岩云谷慈恩寺编集了《大方广佛华严经海印道场十重行愿常遍礼忏仪》(《华严道场忏仪》)四十二卷,为《华严经》的忏仪(脱罪祈福仪式)的规范和流传,作出了贡献。

西夏僧人抄印《华严经》者众。如有案可稽(见俄藏黑城文献TK-88)的,惠宗时的大延寿寺高僧、演妙大德沙门守琼,木刻印制了“四十卷本”的汉文《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子装。于大安十年(1084)八月散施,发愿:“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普施尽法界,万类诸含识。依经行愿行,广大无有尽。灭除恶业罪,俗证佛菩提。”

从俄藏黑水城汉文文献中,可以得知,有多种译本的《华严经》(具名《大方广佛华严经》)流传于西夏境内。如:“八十卷本”,即唐武周时由于阗国三藏法师实叉难陀主译的本子(又作《大周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简称《新译华严》《八十华严》);“四十卷本”,即唐德宗时img79宾国三藏法师般若主译的本子(全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说境界普贤行愿品》,简称《普贤行愿品》《四十华严》);以及由“四十卷本”的最后一章抽出单印,而形成的《普贤行愿品》(又名《华严经行愿品》等)。仅据这些不同译本的《华严经》看,印制时间有8种,版本数为14种:其中1084年1种,1091年1种,1161年2种,1189年2种,1196年3种,以及11世纪上半期1种,12世纪初期2种,12世纪中期2种。印刷地点,涉及西夏、宋、金等。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围绕《华严经》,西夏佛国与周边地区存有频繁的民间交流。

在黑城西夏文献“经部”中,原藏录号为TK-261、TK-185、TK-246、TK-255、TK-256的残片,均来自“八十卷本”的《华严经》。其中,有11世纪上半期的宋刻本,残页是“八十卷本”第九卷,即《华藏世界品》之二。有“八十卷本”第十七卷即《梵行品》的单印本,木刻,经折装,“题记”末,注有施主“太原王简”,及时间“辛未”(1091)。还有“八十卷本”第十七卷即《梵行品》的单印本4件,是12世纪中期的金刻本。其中一件有施主署名为“净信弟子李”,“首题”后有小字注:“唐于阗国三藏实叉难陀译”。

原藏录号为“B62”的散页,是几件不同的北宋(12世纪初)卷子装写本《大方广佛华严经》。各页背面有圆形黑印,印文是中亚的婆罗迷文(古印度文)。其中,有的来自《大周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即唐武周时实叉难陀的译本(八十卷本),也有的来自“四十卷本”,即唐贞元中般若的译本。有一页上有署名:“天册金轮圣神皇帝制”。

原藏录号为“TK-147”的,是首尾残缺、附有经文以外补充内容的四十卷本《华严经》,木刻本,卷子装。原藏录号为“TK-142”的,是12世纪中期的金代木刻本《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即“四十卷本”),宋体字,经折装。施经人是“安亮”,出版者是“储协赞”,出版地点是“千秋”(河南渑池)。

原藏录号为“TK-243”的,是12世纪中期的金代木刻本《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即“四十卷本”),宋体字,经折装。

原藏录号为“TK-72”的,是西夏天盛辛巳十三年(1161)的木刻本《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即“四十卷本”),宋体字,经折装。刻工署名“京市周家寺僧雕字王善慧”。

原藏录号为“TK-61”的,是西夏乾img80二年(1189)仁宗皇后罗氏所施的木刻本《华严经》般若译本(即“四十卷本”),宋体字,经折装。此印本不仅有形式不同的版本,分“甲种本”“乙种本”,且印刷数量较大。

原藏录号为“TK-98”的,是西夏天庆三年(1196)桓宗太后罗氏为纪念仁宗仁孝逝世三周年而木刻印刷的《大方广花(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般若译本(即“四十卷本”之末章),宋体字,经折装。此印本有3种不同的版本,分“甲种本”“乙种本”“丙种本”。

2.净土宗

汉地佛教之净土宗,在西夏王国有着极为庞大的信仰群体。

西夏仁宗仁孝曾怀着虔诚的心情,在其《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发愿文》中,称赞净土信仰:“莲花秘藏,总万法以指迷;金口遗言,示三乘而化众。世传大教,诚益斯民。”

净土宗,因这一宗派专念“阿弥陀佛”(“阿弥陀婆佛陀”,“阿弥陀庾斯佛陀”)名号,以期“往生”(死后前往,得以化生)西方“净土”(又作“佛土”“佛门”“佛界”“佛刹”)为宗旨,故得名“净土宗”。印度大乘佛教宣称:十方到处有佛,佛的数量极多,犹如恒河之沙;每一位佛都拥有自己的“净土”(“清净土”),那里莲花香洁,鸟语雅音,黄金铺地,以宝为器,众生幸福,没有痛苦,是充满美妙、安详、快活的“极乐世界”;因为佛有无数,所以净土也有无数;人们只要内心清净,便可自由进入净土。

传入中国的净土经典,主要是“三经一论”:《无量寿经》(又称《大无量寿经》《大经》《双卷经》),是宣说阿弥陀佛的殊胜功德和西方极乐世界的妙相庄严的经典;《阿弥陀经》(又称《小无量寿经》《小经》),是宣说阿弥陀净土的功德庄严和劝念佛往生的经典;《观无量寿佛经》(简称《观经》),是宣说观想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美妙庄严,修行往生法门的经典;《往生论》(全称《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又称《净土论》),是宣说阿弥陀净土的庄严功德并劝人往生净土的经典,作者为古印度人世亲,又译为“天亲”。

东晋时,慧远在庐山成立“白莲社”,倡导弥陀净土法门,被后世奉为净土初祖。由是,净土宗又称“莲宗”。

净土宗的学统传承,是昙鸾—道绰—善导—少康—怀感—法照—延寿。昙鸾(476~542),雁门(今山西代县西北)人,在并州(今山西太原西南)、汾州(今山西汾阳附近)专弘净土,提出心即是佛,著有《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注》(简称《往生论注》)《略论安乐净土义》《赞阿弥陀佛偈》。道绰(562~645),并州汶水(今山西太原)人,专修净土法门,倡凭借弥陀愿力往生极乐国土,著有《安乐集》。善导(613~681),临淄(今属山东)人,曾入长安慈恩等寺宣扬净土,专心念佛,以往生净土为期,著有《观无量寿佛经疏》(又称《观经四帖疏》)《转经行道愿往生净土法事赞》《观念阿弥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门》《往生礼赞偈》《般舟赞》等,被日本净土宗奉为高祖。少康(?~805),缙云仙都山(今浙江缙云)人,在洛阳白马寺得读善导之《西方化导文》后,始到处宣扬净土义,竟以散钱诱人念佛,人称“后善导”,与人合著《往生西方净土瑞应删传》。怀感(?~?),经善导启迪,虔心念佛,关注往生净土的各种疑难,著有《释净土决疑论》。法照(?~821),曾在庐山结西方道场,习修念佛三昧,后至衡山,专心念佛,创“五会念佛法”,以5种缓急不同的音声念佛,著有《净土五会念佛诵经观行仪》《净土五会念佛略法事仪赞》等。延寿(904~975),丹阳(今属江苏)人,迁钱塘(今杭州),专修净业后,曾在灵隐寺、永明寺(今杭州西湖净慈寺)等处,广度弟子,行道念佛,著有《宗镜录》《万善同归集》《唯心诀》等,其“立心为宗”、“心能作佛”的主张,影响波及高丽国。

净土宗以念佛为修行法门,其念佛法门原有3种:第一种是口念佛名,第二种是观想念佛,第三种则是实相念佛。从实际情况看,净土宗越来越侧重纯乎称名念佛,说若有善男信女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乱,即得往生阿弥陀净土。净土宗“行生净土”的行业,虽有诸善万行,但强调“正行”,即专门依照净土经典修业,如:诵读净土经典,思念净土庄严,礼拜弥陀一佛,专称弥陀名号,赞叹供养弥陀等。道绰、善导都以称名念佛为主,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念念不舍,以往生净土为期。

净土宗的教义,主要有“二门二道”“三辈”“三福十六观”。

“二门二道”,源自印度龙树《十往毗婆沙论》:“至阿惟越地者,行诸难行,久乃可得。……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地者。”这说明菩萨欲求“不退转法”有难行,易行两道。昙鸾《往生论注》(为印度世亲《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作注)说,在五浊恶世(充满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的现实世界)无佛之时,求“不退转法”致名为“难门道”;但以信佛因缘愿生净土,由佛力住持入于大乘正定之聚名为“易行道”。这说明,是佛的本愿力住持与否,决定了往生净土时的难行、易行两道。道绰《安乐集》以“易行道”指净土宗,谓靠阿弥陀佛之“力”相助,可达“往生”;而以“难行道”指其他教派。

“三辈”,出自《无量寿经》。云:在无量寿佛(即阿弥陀佛)的安乐净土,有七宝严饰的各种建筑,随意取用的百味饮食,传送法音的万种伎乐,以及端庄而智慧的众多国人。这些国人都是“往生”,即一心念佛者死后前往净土而化生于莲花中的。行生的行相各自不同,有上辈、中辈、下辈之分,即“三辈”。这说明,西方净土是广泛接纳净土宗信徒的。

“三福十六观”,出自《观无量寿佛经》,讲的是往生净土的修行方法。三福是:“世福”——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img81恚,不邪见);“戒福”——受持三皈(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具足众戒,护卫威仪;“行福”——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诵读大乘,劝他人行。“三福”是三种福业,称作“净业正因”,是往生净土的基本条件。十六观是:“日想观”(观日轮没处的西方净土)、“水想观”(观清水结冰化为琉璃宝物)、“地想观”(观极乐世界土地庄严)、“宝树观”(观极乐世界宝树庄严)、“宝池观”(观宝树之间宝池庄严)、“宝楼观”(观宝池旁边宝楼庄严)、“华座观”(观阿弥陀佛莲花台座庄严)、“像观”(观极乐世界各种庄严)、“真身观”(观阿弥陀佛相好庄严)、“观音观”(观观音菩萨身相庄严)、“势至观”(观大势至菩萨身相庄严)、“普观”(观莲华上普现以上依正庄严)、“杂想观”(观阿弥陀佛及两菩萨或其首像庄严)、“上辈生想观”(观上品上、中、下生三种往生的行相)、“中辈生想观”(观中品上、中、下生三种往生的行相)、“下辈生想观”(观下品上、中、下生三种往生的行相)。

在黑水城出土的原藏录号为TK-58的汉文遗书中,于《弥勒上生经》经文前面,绘有几幅相关意义的版画。其中,有一幅25位神簇拥着坐佛的画面。在坐佛左前方,跪着一位弟子。右上角榜题是:“释迦么祢佛于给孤独园”,“内与弥勒菩萨授记处”。弟子上方的榜题是:“波离发问”。显然,这一画面是对弥勒信仰的形象表现。

还有一幅似乎是表现向往兜率天净土神秘境界的情景:在新画的一低台之上,有坐佛居于中央。低台前的云彩中各有两身天神,下方有4侍从。座前有两位舞女。两侧各有4位菩萨。往下,是中国式回廊,每边各有5位忏悔者。佛座向4个方向,都飘散出象征吉祥的云气之带。而佛座下方正中处,有一位下跪的天王首领,他的两旁各有一支乐队,每队9位乐人;其次,两旁各有5位弟子,9位天神。佛的上方榜题是:“牢度大神额宝珠”,“中化四十九重宫”,“殿供养弥勒之处”。各组弟子上方榜题是:“声闻众”。每组天神上方榜题是:“八部众”。右边天神上方有榜题:“五百亿天子”,“奉施宝冠”。左边天神上方有榜题:“花德大神”“花音大神”“喜乐大神”“正音大神”“宝幢大神”。

更值得回味的是六幅德行图,榜题曰“花香供养”“深入正受”“修诸功德”“读诵经典”“威仪不缺”“扫塔涂地”。显然,这是对于《弥勒上生经》内容的图解。

从西夏皇帝所作施经发愿文中,可以看出,求兜率内宫弥勒的广大法会,是极为隆重和虔诚的。仁宗仁孝是首先“恭请宗律国师、净戒国师、大乘玄密国师、禅法师僧众等”,才得以举行施经法会的。在神圣的净土信仰面前,西夏皇帝同样具有一名信徒应当具有的自知之明,他是不敢凌驾于宗教组织之上的。仁宗仁孝极力尊奉净土宗,将施经法会的成功,看作是“所成功德”,并表示“伏愿一祖(指西夏太祖继迁)、四宗(指西夏太宗德明、景宗元昊、毅宗谅祚、惠宗秉常)证内宫之宝座,崇考(指父亲崇宗乾顺)、皇妣(指母亲曹氏)登兜率之莲台。”

仁宗仁孝散施《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时,在所作陈述心志的发愿文中,表达了自己对净土信仰的虔诚,以及利用净土信仰教化民众的决心。他颂扬净土信仰道:“莲花秘藏,总万法以指迷;金口遗言,示三乘而化众。世传大教,诚益斯民。”仁宗仁孝以为,导引人们进入美好的莲花胜境为宗旨的净土经典,是充满神秘韵味的;它是万法唯识(即一切现象源自人的认真活动)的结晶,为人们指点着迷津;它是佛祖金口遗留的真言,昭示出闻佛道声而悟道(声闻),独自观察而悟道(缘觉),具有佛性可成佛(菩萨)这样三种解脱的途径(三乘),以拯救有情众生得以解脱;作为传世大乘佛教之一的净土宗派,的确是有益于西夏万千民众的。

仁宗仁孝极力推崇《观弥勒菩萨上生经》,是“义统玄机,道存至理,乃启优波离之发问,以彰阿逸多之前因。具阐上生之善缘,广说兜率之胜境。十方天众,愿生此中”。这无异是宣称,《弥勒上生经》统领着奥妙的机运,内存着至高的道理,它启发着释尊十大弟子之一的优波离,发出深刻的询问;它彰明着成为僧团领袖的阿逸多,叩问自己的身前之因。经文中,周备地阐述了实现上生的美善缘分,广泛地解说了在那六欲天之一的兜率天,有着何等不同的美好境界;以至于散布十方之天众,如梵天、帝释天、毗沙门天、韦陀天等天部护法神,全都愿意生存此中。

为此,仁宗仁孝将《弥勒上生经》所提出的上生妙方,展示予西夏的民众:“若习十善而持八斋,及守五戒而修六事,命终如壮士伸臂,随愿力往升彼天。宝莲中生,弥勒来接。未举头顷,即闻法音。令发无上不退坚固之心,得超九十亿劫生死之罪。闻名号,则不堕黑暗边地之聚;若皈依,则必预成道授记之中。”希望得以上生弥勒胜境的人,必须严格修炼,方可如愿。条件有四:一是“十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离间),不恶口(说恶语),不绮语(说秽语),不贪欲,不img84恚(瞪目发怒),不邪见(使坏心)。二是“八斋”(八关斋戒,在家信徒每月六天斋日中需要遵守的)——不杀生(尊重生命),不偷盗(也作“不与取”),不邪淫(尊重异性),不妄语(实言待人),不饮酒(利于保持正常心态),不娱乐(不乔装打扮自己),不卧睡华丽大床,不食非时食(应准时用餐)。三是“五戒”——即“八斋”的前五项,是出家信徒每天以至终身需要受持的。四是“六事”——一说为供奉,学戒,修悲,勤善,离谊,乐法。另一说为六种德行,即花香供养,深入正受,修诸功德,读诵经典,威仪不缺,扫塔涂地。只要有了以上修炼,往生自然成功,犹如壮士伸臂,轻易便进入兜率天中,尽享“宝莲中生,弥勒来接”的幸福了。当聆听着无比庄严的法音时,便拥有了一往无前的坚固之心,并得以超脱了最为严重的生死劫难。仁宗仁孝叮嘱广大弥勒信徒,谨记住呼喊佛之名号,便使你不会堕入黑暗边地之聚会;如若皈依入弥勒胜境,则一切成道者都必然会得到佛陀极为隆重的接待。

从黑水城出土汉文遗书中,可以得知:西夏流行的汉文《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不但有手写本(册页装),还有木刻本(经折装);木刻本有多种版本。仅仁宗仁孝己酉版本,就至少有甲、乙、丙、丁4种版本,它们在字型、排版、页码标注等多方面,都有所差异。西夏的弥勒信仰,具有自己的民族特色,他们常配之以诵读陀罗尼《慈氏真言》《生内院真言》《弥勒尊佛心咒》《弥勒尊佛名号三皈依》等。

从现有资料(俄藏及国内考古所得)看,西夏流传的净土宗经典,至少应有西夏文本8种,汉文本10种,梵文本3种,总计21种。如不计重复,至少也有17种。

西夏文本8种——

《无量寿经》
《佛说阿弥陀经》
《无量寿宗要经》
《净土求生顺要论》
《净土求生顺要语》

《西方净土十疑论》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膏药疏》
《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

汉文本10种——

《无量寿经》
《无量寿生经》
《佛说阿弥陀经》
《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
《密咒圆因往生集》
《无量寿佛说往生净土咒》
《慈氏真言》
《生内院真言》
《弥勒尊佛心咒》
《弥勒尊佛名号三皈依》

梵文本3种——

《密咒圆因往生集》
《阿弥陀佛咒》
《圣王无量寿一百八名陀罗尼》

西夏人的净土信仰,是对异国别境的净土信仰加以吸收,并力求显密合一的结果。西夏中书相贺宗寿,于桓宗纯佑天庆七年(1200)孟秋望日(农历七月十五),为甘泉师子峰诱生寺出家承旨沙门智广和北五台山大清凉寺出家提点沙门慧真共同编集,兰山崇法禅师沙门金刚幢译定的《密咒圆因往生集》作序说,该书之编印,“欲事广传通,利兼幽显,故命西域之高僧,东夏之真侣,校详三复,华梵两书,雕印流通,永规不朽云尔”。(19)可见,该书确为显、密教之净土信仰,在西夏境内发生融合的结果;“西域之高僧”,指西域即中亚、西亚、南亚等地的僧人,最有可能是先祖是西域龟兹人的回鹘僧人。他们在西夏佛事中奉力最大,他们的净土信仰,以“幽”(密教)的形式呈现,代表了印度佛教——藏传佛教的系统。“东夏之真侣”,指中原一带的僧人,首先是宋朝的僧人,或许也有辽、金的僧人。他们对西夏佛事也有很大贡献,他们的净土信仰,以“显”(显教)的形式呈现,代表了印度佛教——汉地佛教的系统。用“华”(汉文)“梵”(印度文)“两书”(两种文字书写),不仅说明西夏拥有精通汉文和梵文的高级佛学人材,也说明西夏佛教远绍印度佛教(含藏传佛教),近继汉地佛教的发展轨迹。

西夏人对净土信仰十分推崇,西夏具有丰厚的净土信仰知识,这可以从贺宗寿的《密咒圆因往生集序》中看出。序中说:

一字包罗,统千门之妙理;多言冲邃,总五部之旨归。众德所依,群生信仰。持之则通心于当念,诵之则灭累于此生。妙矣哉,脱流幻之三有,跋险趣之七重。跻莲社之净方,扫云朦之沙累。促三祗于顷刻,五智克彰;圆六度于刹那,十身顿满。其功大,其德圆。巍巍乎不可得而思议也。以兹秘典方其余教,则妙高之落众峰,灵耀之掩群照矣。(20)

这一“谨录诸经神验密咒,以为一集”的净土信仰著作,被推为经典,信其“一字”之精当,更信其“多言”之威力。言“众德所依”,“群生信仰”,透露出西夏净土宗信徒之众多。“持之”,“诵之”,道出净土信仰的方便及灵验。“三有”,指欲界、色界、无色界之生死,皆有因果。“七重”,指“七地”,即远行地。菩萨十地之七,在此阶位可成就方便智慧,远离三界生死烦恼。净土信仰予人顺利、平安,去除了一切不利因素,闯过“三有”“七重”,走入“莲社之净方”,扫清“云朦之沙累”,卸掉了不明不白的尘世之劳顿。从此,获得的是“三祗”(许多的阿僧祗,即无限的时间),以及“五智”(密教具有的清净法界智、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六度”(六波罗密,实现涅img85的六种途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十身”(即十力之身,具有深心力、增上深心力、方便力、智力、愿力、行力、乘力、神变力、菩提力、转法轮力)。净土信仰予人的巨大恩惠,自然博得了“功大”“德圆”“巍巍乎不可得而思议”的惊叹。

从现有西夏史料中,没有发现系统描述西夏人净土信仰的著作,但反映西夏人热衷净土信仰的断篇,确有不少。

例一,西夏惠宗秉常天赐礼盛国庆五年(1073),陆文政在其所印施的汉文《大般若波罗多经发愿文》中,有言:“荐资考妣,离苦得乐,常生胜处,常悟因果。愿随弥勒以当来,愿值龙华而相见。”(21)据传说,弥勒在龙华树下成道,并开三番法会,普度人天,佛界称之“龙华三会”。陆文政借助弥勒上生成道的传说,表达了希冀过世父母得以享受净土胜境的心愿。

例二,敦煌莫高窟第65窟西壁龛外南侧有一则乙丑年即西夏惠宗秉常大安十一年(1085)的墨书西夏文题记,有言:“我城圣宫沙满。为得福利,故弃二座众宫沙。我法界有情,一切皆共聚,当西方净国之深。”(22)

例三,西夏仁宗仁孝天盛十九年(1167),以“奉天显道耀武宣文神谋睿智制义去邪img86睦懿宗皇帝”自认的仁宗仁孝,有其所印施的汉文《佛说圣佛母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发愿文》中,有言:“恳请追荐之仪,用答勤劳之德。仰凭觉荫,冀锡冥资,直往净方,得生佛土,永往不退,速证法身。”“六庙祖宗,恒游极乐;万年社稷,永享升平;一德大臣,百详咸萃;更均余祉,下逮含灵。”(23)不仅希望神妣皇太后曹氏,借助这次“追荐”(诵经祈祷)的仪式,获得勤劳之德的报答;还希望她凭靠佛者觉悟的荫护,给予她冥中的帮助,使她“直往净方,得生佛土”,永享安乐幸福。进一步说,希望净土信仰大显神通,能使“六庙祖宗(太祖继迁、太宗德明、景宗元昊、毅宗谅祚、惠宗秉常、崇宗乾顺),永远欢游于极乐中;使西夏国家,永远享得歌舞升平;满朝大臣皆为贤良,百种祥瑞全部荟萃;无尽的福气,还惠及到一切有生命者。

西方净土信仰对于西夏各个阶层的人们,犹如生命救星一样,几须臾不能离开。不仅从政的皇帝、皇后、太后、大臣凭依它存世为生,连各有所务的普通百姓也凭依它存世为生。除前面所举几例之外,还有许多类似的发愿文,发出“早生净土”(24)“祈早往于净方”(25)“驾龙轩以游净方”(26)“同往净方”(27)等呐喊。

考古发现的众多的西夏人的净土信仰遗存,是西夏人热衷净土宗的明证。以下较为典型的实例,颇值得回味。

《接引佛》,壁画,2幅,位于今甘肃省安西县东南的东千佛洞第7窟前室左、右两壁之上。画面内容表现的是,阿弥陀佛接引净土信仰的众生,在临终之际,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场面。因《接引佛》在洞窟中的突出地位,东千佛洞曾名为“接引寺”。“接引佛”的形象,在今宁夏贺兰县宏佛塔出土的彩绘绢质佛画中,也有发现,惜已漫漶不清。

尤其值得重视的是,从黑水城出土的唐卡(藏语音译词,意为卷轴画)中发现,描绘阿弥陀佛像和西方净土场景的作品数量最多。如现存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的编号为X2343、X2345、X2349、X2350、X2410、X2411、X2412、X2415、X2416、X2419的唐卡,都是西夏人精心绘制的阿弥陀佛题材的作品。这些作品中所绘的或坐或站于莲台之上的阿弥陀佛,神情慈祥,多为右手施着与愿印,左手施着安慰印,是“接引佛”的形象。图中供养人的肖像、衣饰,带有党项人的特征,甚至有的阿弥陀佛的内容,也被赋予了党项人的五官特征。

《弥勒菩萨上生经变图》,壁画,位于今甘肃省酒泉市东南的文殊山石窟前山万佛洞东壁之上,画面内容表现的是,弥勒菩萨在兜率天宫内院(弥勒净土)宣说往生佛法。该壁画所绘兜率天宫建筑精美,气势堪称壮大。

更令人惊叹的是,西夏人的石窟壁画中,有极其宏伟壮观的《西方净土变》。如安西榆林窟第3窟北壁中部的一幅(3.84米×3.15米),殿阁耸立,廊庑连绵,烟云缭绕,伎乐起舞,端坐于莲台之上的主尊阿弥陀佛目光透露睿智,法相无比庄严,泰然自若地统摄着林林总总的生命情态。在敦煌莫高窟的27窟、81窟、84窟、87窟、367窟、460窟等洞窟中,也有繁简不一的西夏《净土变》壁画。

3.天台宗

西夏人对天台宗的教义宗要《妙法莲华经》极为崇拜,以为“《妙法莲华经》者,如来之秘藏也。……文才高广,与须弥山等;义趣幽深,与大海水同”。(28)

天台宗,因宗派开创人智img87于陈隋之际常住天台山(今浙江境内),后世便称此宗派为“天台宗”。天台宗以《妙法莲华经》(简称《法华经》)为宗要,故又称为“法华宗”。

该宗派的中心理论是“诸法实相论”。诸法实相,指的是一切诸法的真实体相,真实不虚,谓之“实”,事物的本性、状貌,谓之“相”。《大智度论》卷五说:“除诸法实相,余残一切法,悉名为魔。”慧思据《法华经·方便品》,特举唯佛与佛乃能穷尽的境界,建立了其“实相说”,即“十如”(“十如是”的简称)。“十如”是诸法实相所应把握的十个方面,包括“相”(形貌)、“性”(本性)、“体”(体质)、“力”(功力)、“作”(构造)、“因”(业因)、“缘”(助因)、“果”(结果)、“报”(报应)、“本末究竟”(从本相至末报,究竟平等,没有差别)。“实相说”认为,实相既互有差别,又有一致,它们都是为了显示法相真如的本相。

所谓“一念三千”,说的是“一心”(心念活动的一刹那)“三千”(世间与出世间一切人物的总称)。智认为,一心具有“十法界”,即具有img92“六凡四圣”,共计十类生命体的十法界。天、人、阿罗修、地狱、饿鬼、畜生为“六凡”,而声闻(觉悟者)、缘觉(得道者)、菩萨(后补佛)、佛(大彻大悟者)为“四圣”。十法界互相可变换,构成“百法界”。而十法界所依之体,是“色”(物质)、“受”(感受)、“想”(概念)、“行”(意志)、“识”(觉了并分别)等“五蕴”(蕴,积集同类),称“五蕴世间”;由五蕴又构成了动物一类的“有情世间”,而五蕴依住之处所为“器世间”。如是,十法界各具这三种世间,则共有三十种世间;而百法界各具这三种世间,则共有三千种世间。可见,众生一念心,就有三千性相;心就是一切现象,而一切现象也就是心;一念之中,包括了整个宇宙。

天台宗在西夏王国的传播,以西夏毅宗谅祚时代将汉地《妙法莲华经》译为西夏文本为重要标志。笃信佛教的毅宗谅祚及母没藏太后,承续着景宗元昊开创的以西夏文翻译汉文佛经的事业,于是,《妙法莲华经》被译成为西夏文本。西夏人旺普信作序,歌功颂德道:“风角城皇帝(元昊)以本国语言,兴起蕃礼,创造文字,翻译经典,成功特出,德行殊妙,治理民庶,无可比喻。先朝所译众多经典,法译中未含此《莲华经》。今圣母子(母没藏太后和子毅宗谅祚),已继王位,敬信三宝,正国行德。令先祖礼兴盛,为后帝所习取。依德行行,与日月同光;以孝治民,总万国皈依。发出大愿,以贤手译,年面未转(未过一年),一部已毕,国中传行,各处受持。是故众生逐日兴盛,患难永代绝离。”(29)

旺普信在序文中,表达了对《妙法莲华经》的崇奉心情:“《妙法莲华经》者,如来之秘藏也。因其法显,佛出其间。集二藉乘,入一真中,文才高广,与须弥山等;义趣幽深,与大海水同。先演三周,诸乘一乘中集;后宣七喻,五性独性中入。”所谓“如来”,是佛陀的十大名号之一,据《成实论》卷一:“如来者,乘如实道来成正觉,故曰如来。”这“如实道来”,即循真如(绝对真理)之道来,而成圆满正觉。这里的“如来”,代表着“佛陀”(觉者,智者),简称为“佛”,是取得最高成果者。试想,《妙法莲华经》来自于具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三个修习品位的佛陀之秘藏,其价值则不言而喻了。正是因为《法华经》的“法显”(佛法成效显著),才有“佛出世间”,即是说,此经造就出佛,威力无比。所谓“二”,意指世人和佛僧两种不同的认识体系,“乘”,本意指修行方法和途径,此处指成佛唯一的教法。《法华经》能够“集二藉乘”,即汇集不同的认识,并借助其神秘的修行方法,“入一真中”,进入到融摄一切万法的“一真法界”中。据《三藏法数》卷四:“无二曰一,不妄曰真,交彻融摄,故曰法界。”因其能引导人们进入这种唯一真实的、平等无差别的“一真法界”,所以称赞“文才高广,与须弥山等;义趣幽深,与大海水同”。须弥山是帝释天、四大天王等的居地,是最为高广、无比美好的神话圣境。大海水是动静兼容,充满情趣,其源极深,其量无穷的自然景观。以此山水称赞《法华经》,充分表达了衷心钦慕仰望之情。如果聆听此经,在多遍反复地讲解中,人们不同的认识先是逐渐趋同;而后,在此经充满比喻的宣说中,人们的各种感官便会产生宗教特有的美好感情。

西夏仁宗仁孝人庆三年(1146),以御史台正嵬名直本为结缘之首,由王善惠、王善圆、贺善海、郭狗埋等法友,共同刻印了一部汉文版的《妙法莲华经》。该经书发愿文,对《妙法莲华经》大加赞颂:

粤以《莲经》者,入不思议之妙法也。故衣珠设譬,谓自性之无知;火宅导迷,言宦心之罔觉。以慈悲喜舍之旨,启开示悟入之门。难焚于烈焰之中,永转于法轮之内。二十八品,皆觉皇演之书;七万余言,成真圣玄微之理。洞究而须推七喻,力穷而在毕三周。诵之则舌变红莲于亿年,供之时帙放华光于满室。诚释门之扁钥,真苦海之津梁。

佛教云“不可思议”,指的是思想、言语所不能达到的境界。《维摩诘所说经义记》卷一:“不思据心,不议就口,解脱真德,妙出情妄,心言不及,是故名为不可思议。”《法华玄义序》说:“所言妙者,妙名不可思议也。”可见,《妙法莲华经》宣说佛理达到极其神妙的地步。为了使深奥难解的佛法义理变得晓畅明白,《妙法莲华经》中多用譬喻,并专设“第三品譬喻”。其中,以衣中之珠宝设喻,说明自性为空;一切法性,非佛所作。这是对独立实在性的否定,说明世上没有不待因缘的孤立事物。还以火中之宅设喻,说明世俗世界之欲界、色界、无色界,充满种种痛苦,诸如贪、、痴“三毒”,生、老、病、死“四苦”,色、img98声、香、味、触“五欲”,以及除现实之苦外,还有地狱、畜生、恶鬼之苦,甚至再生天上也有贫穷困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等等。这些宣教,是对奔波宦途之上,“心之罔觉”者的“导迷”(引出迷途);无异于佛与菩萨和颜悦色地赐予大慈大悲之旨,“启开示悟入之门”。所谓“开、示、悟、入”,是就信徒而言,这是佛陀现世后带来的“佛知见”。如果信奉了《法华》,就会免受火焚之中,而“永转于法轮之内”,得到佛法的保护。既然如此有益,那么,这部28品计7万余言的经典,给人的感觉就是“皆觉皇宣演之书”(全部是先觉祖先显示讲述之书),“成真圣玄微之理”(凝成了真圣伟人的深远微妙之理)。“七喻”,指七种方式的比喻;《法华经》靠其推演,洞察探究佛经。“三周”,指法说周,譬喻周,因缘周。“周”,周到,周密至极。《法华经》为求“三周”而“力穷而在毕”。“毕”指用力到了尽、全的地步,最好的境地。因《妙法莲华经》经名以莲花作喻,言其经典的纯洁美丽;经中夸言日月灯名佛历时六十小劫讲说《法华经》(一小劫为八万四千年),妙光菩萨历时八十小劫演说《法华经》……故有“诵之则舌变红莲于亿年,供之则帙放华光于满室”的说法。

这次印施《法华经》,与祈求国泰民安紧密相联系。发愿文说:“以兹功德,伏愿:皇基永固,同盘(磐)石之安;帝寿无疆,逾后天(即“后天易”,指《易经》)之img99(计算所用的筹,有谋划之意)。几隶有生之庶类,普□罔极之洪德。”可见,在西夏佛国中,《法华经》已成为人们共同的精神力量了。

天台宗在西夏有着广泛的影响,这从传世的汉文与西夏文《妙法莲华经》有着各种版本种类的情况中,可以推知。从黑水城出土的西夏时期汉文《妙法莲华经》看,不仅有仁宗仁孝人庆三年(1146)的经折装,每卷有首题和尾题,带有版画,以及使用汉文或西夏文的纸块作封皮裱糊的宋体字木刻本;还有作为卷子一部分的各种写本。如:面幅为34.5厘米×27厘米,天头上带有藏文,内绘有阿弥陀佛像及写有回鹘文的楷书写本;面幅为12厘米×24厘米的折面,带有四句五言诗或四句四言诗,以汉文或西夏文的纸块裱糊破损处的楷书写本;面幅为14厘米×25厘米,带有四句五言诗的楷书写本;面幅为22厘米×24厘米的楷书写本;面幅为11.5厘米×24厘米的折面,带有四言诗、五言诗的楷书写本。今存国家图书馆的,有西夏文刻本一种《添品妙法莲华经》,前有佛像,后有祝赞,是西夏皇帝御印本。今存敦煌研究院的,有西夏文刻本二种,同名为《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一种卷首绘有水月观音图,全书绘图53幅;另一种是印制有异的出图本。今存甘肃图书馆的,有西夏文写本,蝴蝶装的《妙法莲华经》。德国所藏,也有带佛像的西夏文刻本《妙法莲华经》。法国所藏,还有泥金字写本的西夏文《添品妙法莲华经》。法国人毛利瑟对其所得之三卷西夏文本《添品妙法莲华经》,曾描绘说:每一卷都装在一个厚纸板的封套里,内衬一层黄色的薄绢,正面覆以带花朵和金箔饰缘的蓝绢。书卷本身以绿绢封面,高33厘米,广12厘米,绀青色厚纸经折装。经文为界线分明的金书写本,每半页6行,行19字。文字用致密而柔韧的毛笔写成,清晰工整,极其秀美。(30)

由《法华经》原25品抽出并单行的《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或径称为《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简称为《普门品》),在西夏王国也有流传。黑水城出土佛经中,就有此经的几种宋体字木刻本。书中带有多幅有关观世音帮人脱难的版画,还有“img100哆利咄哆利”“咄咄哆利萨婆诃”等《真言》,多处折缝用汉文或西夏文纸条予以裱褙。(31)

1.禅宗

大概是由于高远、空阔的生存环境和坚韧、沉稳的民族性格的原因,西夏人对禅宗怀有一份特别的情感。

禅宗,因主张以禅定概括佛教的全部修习而得名。“禅定”,是佛教的一种宗教修养活动。“禅”是梵文音译词,意为“静虑”,“思维修”,“弃恶”等。“定”是梵文音译词,音译为“三昧”“三摩地(提)”,“定”是指专注于一境,不昏沉、不散乱的精神状态。“禅定”,即是先禅后定,修行者静心止虑、专注一境,从而获得了身心愉悦,以至特别的幻觉或幻象。根据“禅定”的程度深浅,有“四禅定”(简称“四禅”,又叫“四(定)静虑”“四色界定”)的区别。“四禅定”,包括:尚存思虑的“尚禅”,内心形成坚定信仰的“二禅”,获得妙乐并产生智慧的“三禅”,以及全然超脱而进入涅img101境界的“四禅”。禅宗以彻见心性的本源为主旨,自称是“传佛心印”,故又称作“佛心宗”。唐代因北方神秀(606~706)主张“渐悟”,而南方慧能(638~713)主张“顿悟”,所以形成“南北(禅)宗”。后来,南宗取代北宗,成为禅宗的主流。南北禅宗同中有异。他们都肯定人的佛性(“真心”“本心”“本性”“自性”),并认为人皆可成佛,可人又有“妄心”(虚妄不实的意念)、“无明”(愚痴无知,不明事理),都有烦恼,而掩盖了佛性。在如何去妄存真的问题上,北宗主张“离念”,即杜绝妄念发生;南宗主张“无念”,即直接发现真心,就是除去妄念。在具体方法上,北宗强调“住闲静处,调身调息”,而南宗认为“外离即相禅,内不乱即定”,“在家亦得,不由在寺,自家求清净,即是西方”(《坛经》)。

禅宗(主要是南宗)有“不立文字,不加言说,明心显性,见性成佛”的主张。禅宗认为,正如释迦牟尼说法时捻花示众,摩诃迦叶破颜而笑等心领神会一样,修禅者重在用自己的智慧去观照自己的本来面目,并不在意怎样用语言文字加以表现。

南宗又分两系:一为南岳禅(宗主怀让居今湖南之南岳,故名),后又分“沩仰宗”(宗主灵佑居今湖南之沩山,慧寂居今江西之仰山,故名),“临济宗”(宗主义玄居今河北正定之临济院,故名);二为青原禅(宗主行思居今江西吉安之青原山寺,故名),后又分“曹洞宗”(宗主良价,曾居今江西宜丰之洞山,其弟子本寂曾居今江西宜黄之曹山,故名),“云门宗”(宗主文偃曾居今广东乳源之云门山,故名),“法眼宗”(宗主文益得南唐中主李img102赐谥“大法眼禅师”,故名)。以上五宗,合称禅宗五宗。

禅宗的典据,是菩提达摩的“二入”“四行”学说。“二入”指入道的途径有理入、行入二种。“理入”即是观壁,内心无惴,心如墙壁,可以入道。而“行入”,又分四种,即“四行”:抱怨行(由怨进道),随缘行(苦乐得失随缘),无所求行(有求皆苦,无求及乐),称法行(任运与法性之理相称而行)。对禅影响较大的经典,主要是:《楞伽经》(宣说世界万有皆有心造,一切存在的诸蕴都是心中的想象之物),《金刚经》(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宣说世上一切事物空幻不实,不必执著、留恋),《大乘起信论》(主旨是说,众生心即如来藏心,万法源于此,最终复归于此)。禅宗的代表性经典,是达摩学说继承人慧能的传法记录《六祖坛经》(全称《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简称《坛经》)。慧能有名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他以“真如”(意为真正如实,即“佛性”“法性”“实性”等)视为最高的世界本原,并认为“自性”就是“真如”,自性中具有佛教智慧“般若”,“般若常在,不离自性”。他说:“万法尽在自心,何不从自心中,顿见真如本性?”“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世人性本清净,万化从自性生。思量一切恶事,即生恶行;思量一切善事,即生善行。”禅宗以为,人的言谈举止中,都应渗透禅意:随缘任运,本色自然。

禅宗的代表性经典《坛经》,汉文版本较多,至西夏时代,其所行本主要有3种:一为唐五代敦煌抄本(一卷),原为慧能弟子法海集记。二为唐宋之交刻本(二卷十二门),由僧人惠昕改编。三为北宋刻本(一卷十品),由僧人契蒿据曹溪古本编定。西夏文《坛经》,是据汉文版《坛经》译写的。俄罗斯圣彼得堡东方学研究所藏有西夏文本《坛经》,其残页分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国家图书馆、北大图书馆、日本天理图书馆。据日本学者宇井伯寿在其《禅宗史研究》一书说,西夏语译《坛经》译写所据,是接近法海本的另一版本。(32)

《金刚经》(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作为禅宗所依的重要经典,在西夏有着广泛的影响。现知西夏文《金刚经》藏于多处,如俄国圣彼得堡东方学研究所,甘肃敦煌研究院等。从黑水城出土的汉文佛教经典中,发现有对《金刚经》进行综合注释的《金刚般若经钞》。

西夏仁宗仁孝天盛十九年(1167)西夏重臣任德敬印施汉文《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并发愿说:

故我世雄,顿开迷惘,为除四相,特阐三空。辟智慧之门,拂执著之迹。情波永息,性水长澄。乘般若之慈舟,达涅

img103

之彼岸者,则斯经之意也。然此经旨趣极尽深玄,示住修降伏之仪,显常乐我净之理。人法具遣,声色匪求。读诵受持,福德无量。书写解说,果报难穷。诚出佛之宗源,乃度生之根本。

禅宗修持方法较为简单,故在西夏民众中受到普遍欢迎。西夏人修禅之踪,大量遗留在敦煌莫高窟、安西的榆林窟和东千佛洞。莫高窟285窟北壁有4个小禅室,可能曾是西夏人修禅之处。在西起第一禅室北壁画有白描佛塔1座,塔东侧白描4人礼佛,塔下有墨书西夏文题记。大意是,西夏崇宗乾顺雍宁乙未二年(1115)九月二十三日,西夏皇族姓嵬名氏等8人,来此山寺庙中烧香云云。(33)榆林窟29窟比丘尼供养人像旁,有西夏文榜题,其意有“出家禅定”“一心皈依”等。尤其应特别说明的是,在安西东千佛洞,有西夏所建的石窟群。而此处环境幽静,远居避野,是西夏人修禅的重要场所。(34)据专家考证,武威下西沟岘的一些发现了佛经、佛像等文物的山洞,可能是西夏时期的修禅窟。

从黑水城出土所见,有多种西夏禅宗经典,如西夏文《修禅要语》《禅源诸诠集都序之解》《禅源诸诠集都序择炬记》《禅源诸诠集都序纲文》,还有,收入汉文《慈觉禅师劝化文集》的《坐禅仪》,以及一些有关“禅师”的著作,如《真州长芦了禅师劫外录》《中华传心地禅门师资承袭图》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