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调桄桄剧种的生存现状之我见[1]
崔 雅
汉调桄桄是汉中的地方剧种,它既保留了秦腔高亢激越的特点,又融入了川剧和汉调二簧的柔美婉转之长,形成自己鲜明的地方色彩和独特的演出风格,是陕西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稀有剧种之一,已于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07年6月9日,我国第二个文化遗产日,汉调桄桄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亮相后,受到首都观众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还兴致勃勃地观看了汉调桄桄木偶剧《李彦贵卖水》。
这个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和智慧的艺术珍宝,在当地文化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在艺术工作者们大量辛勤地保护和挖掘工作中,取得的成果还是十分丰富的。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汉调桄桄剧种受到文化市场多元化的冲击,其生存状况变得不容乐观。作为当地的一名艺术工作者,对此现状感到十分担忧,笔者试图通过对汉调桄桄戏剧生存现状的分析和呼吁,企盼能引起有关方面和社会各界的关注。
一、汉调桄桄的现状分析
经过调查走访,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秀地方剧种汉调桄桄,其成果主要有1995年编辑出版的《汉调桄桄音乐》一书,其中收入代表性唱段56首,包括文场曲42首,武场曲129首,折子戏代表剧目两个;传统剧目约一千二百多本。1959年到1960年省地组织挖掘出大小剧目723个,整理脸谱一百多幅,由省剧目工作室出版传统剧目集11集,发表剧目81个;另外,一部分民间文化人士,自发抢救录制了八名退休老艺人的演唱音像资料。这些资料和素材,为抢救和保护汉调桄桄戏提供了可贵的文化资料。
目前,存在的危机主要是受多元文化的影响和人们欣赏角度的变化,在众多文化艺术形式中,汉调桄桄显得剧目陈旧、节奏缓慢、亮点不足、演员匮乏、观众减少。这样的生存状态不仅不利于这个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更不利于这个文化艺术形式的发展和光大。笔者认为,主要存在着硬件建设和市场需求不相适应、口传身授和后继乏人等矛盾,具体分析如下:
(一)保护还未“活”起来
对于文化遗产和艺术成果最有效的保护,就是让它活起来,流行和传播于广大人民群众中。汉调桄桄被列为国家级保护项目之后,受到地方各级文化主管部门的重视,成立了“汉调桄桄”传承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剧种传承保护工作方案,建立了“汉调桄桄”资料室,也编印和出版了《汉调桄桄音乐》等。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应该让它“活”起来,避免将这些成果收录于集册中,沉寂于高阁上。只有让它真正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才能流行和传播开来,这才是对文化遗产最好和最有效的保护,也才真正达到保护和传承的目的。可喜的是,陕西省文化厅已下达了《汉调桄桄保护工作责任书》,为我们进一步优化保护工作方案、落实经费、调配人员指明了方向。
(二)专业院团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
汉调桄桄鼎盛时期,也曾班社院团林立、艺人济济、剧目繁多、演出频繁,是一个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备受观众喜爱。这都离不开专业院团的精彩演绎,更离不开技艺优秀的桄桄艺人的精湛表演。因此,文化艺术的流行和传播,离不开专业院团的艺术展演示范和推广宣传。专业院团是文化艺术传承与保护必不可少的有效载体。由于时代的变迁,汉调桄桄不仅受到多种文化艺术形式的冲击,同时也受到文化机构变革的影响。例如,承担汉调桄桄演出和传承的唯一实体南郑县桄桄剧团,推向市场后出现了经费缺乏、剧场破旧、设施陈旧。尤其是人员改为聘用制合同工后,演员流失严重,许多艺人纷纷改行,另谋他路。这个曾经坚持送戏下乡,并于2002年获陕西省第三届艺术节大赛优秀剧目奖等十项奖励的剧团,出现了观众日渐减少、演员青黄不接的危机。而戏剧这种艺术形式,没有了专业院团的展演和推广,就很难传承下去。
(三)传帮带学出现危机
戏剧艺术的传承是要靠一代一代演员的口传身授,靠戏剧艺人师徒的言传身教而得以保护的。不传、不保,就势必会失传、就会销声灭迹。汉调桄桄剧种唱腔繁多、伴奏风格细腻、悠扬,所有的特色、技巧和方法,是很难用文字和音像记录记载的,也很难通过看录像、听录音来模仿,如果没有一代代戏剧艺人师徒的口传身授,就不可能将这些演唱技巧和方法学到家、学到位。也就很难做到对汉调桄桄戏剧的完美传承。
但是,随着人事制度的改革,学员的思想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再加上年长艺人的先后辞世,汉调桄桄的一些表演绝技,诸如吹火、吹面灰、耍獠牙、燕式空翻、空翻扭提、唢呐曲牌、吹腔、丝弦曲牌、开场锣鼓谱等面临失传,经典剧目《镔铁剑》《夕阳山》《水灌晋阳》等难以复排。传统剧目和表演技艺的生存危机日益显露了出来,使我们不得不警醒这一严峻的问题。
二、对汉调桄桄保护的思考与建议
(一)树立正确的保护理念
对历史文化遗产的认识,决定着对文化遗产保护的程度。我们要从守护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高度来看待“汉调桄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增强保护意识,更新保护理念。
首先,汉调桄桄戏剧凝聚着世世代代汉中人民的心血和智慧,它承载着丰厚的文化和精神财富。把它保护下来,传承下去,是我们艺术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其次,要让文化艺术活起来,传起来,就要尽快从保护性挖掘整理转到复排经典剧目上来,让演出传统剧目和保护整理同步进行;第三,对全社会加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的宣传教育,帮助全体市民树立并形成“保护汉中历史文化资源就是保护汉中的未来”的共识,使人人都来关心和支持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事业。
(二)建立完善的保护机制
多元化的文化思维和多元化的文化审美促使人们在艺术欣赏上产生多元化。因此,汉调桄桄剧团作为产业发展,其自身存在着很多先天不足,所以,建立完善的抢救保护机制就迫在眉睫。
首先,应建立与遗产保护相适应的桄桄剧团管理机制;其次,从“汉调桄桄”口传身授的实际出发,尽快建立剧团招收学员的有效机制,巩固、扩大桄桄戏演员队伍;第三,依靠政策和社会力量多方筹集资金,宣传推广汉调桄桄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形式;第四,适当发展演出团体,将东路(洋县)桄桄戏的专业剧团也调动起来。
(三)确立具体的保护目标
首先,优化保护方案,确定重点保护项目,包括对汉调桄桄梆子声腔剧种的整体性保护,使东路、西路两大流派薪火相继,对汉调桄桄唱腔音乐、板式,以及管弦乐,打击乐曲牌的挖掘整理等;其次,收集整理剧本、音乐、脸谱等艺术资料,尽最大可能保护濒于失传的技艺;第三,为汉调桄桄老艺人建立声像档案,对传统表演技艺、绝活进行抢救式挖掘与传承。第四,要在出新、复排、上演上下功夫,一方面,复排经典剧目,另一方面,培养编剧、创新剧目,探索开发文化演出市场,在本市和周边地区巡回演出,不断扩大汉调桄桄的演出场次和范围,使这一具有鲜明特色的稀有剧种发扬光大。
三、结语
作为汉中乃至整个陕南地区独特的戏剧剧种代表,汉调桄桄是当地人文历史、民族民俗和生产生活的艺术化再现,也是当地特色文化的重要表现。古老而又丰富的汉调桄桄音乐反映了秦巴山区、汉水流域的劳动人民对大自然的无限崇尚,也反映了陕南汉中地域艺术文化的一种价值取向,保留着当地人民生存过程和劳动生活中最基本、最精练的文化信息,具有很高的学习和研究价值。同时,积极研究汉调桄桄,对研究汉中乃至陕南戏曲剧种的渊源流向、演变规律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然而汉调桄桄的生存状况并不容乐观,急需我们音乐界的有识之士,尽快做好各项研究、保护和传承工作,避免留下“吾欲学而歌不存”的遗憾。
【注释】
[1]该文原载《当代戏剧》,2011年第5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