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民俗文化的活化石——陇南白马人民俗文化研究总序
邱正保
早在上古时期,陇南就具备了适宜人类童年阶段生存繁衍的优越自然条件,是农耕文明、渔猎文明与游牧文明文化圈的交汇区,比仰韶文化半坡类型还要早千余年的大地湾文化在陇南大地也有遗存;大地湾文化之后的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寺洼文化、周秦文化在陇南均有广泛而密集的分布。
陇南又是伏羲、女娲、黄帝等有重大影响的远古神话人物传说的流行区域。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厚重的人文积淀,造就了陇南特殊的历史地位,既有扼陇蜀咽喉、控南北要冲的自然地理形势,又有碰撞融合、百花竞放、多姿多彩的文化奇观,并由此衍变形成了丰富的民俗文化。正是由于历史的、地理的特殊环境,孕育、产生和传承了陇南独有的白马人民俗文化,也正是由于陇南白马人民俗文化的承载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基因,使其成为我们研究民族民俗文化弥足珍贵的“活化石”。具体而言,白马人民俗文化的珍贵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鲜明的民族文化个性。白马人民俗文化首先表现在其独特的服饰、色彩、舞蹈、语言和曲调以及生产劳作、生活习惯、宗教信仰、自然崇拜诸多方面都有一定的规范和“约定”,与羌、藏等其他民族存在明显区别。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和民族斗争中,这种文化个性起到了连结、凝聚民族精神的积极作用,直至今天,仍然是白马人民族情结与文化的纽带。
(二)民俗文化传承的相对完整性。没有文字的民族,其民俗文化往往以口传身授为基本传承方式。综观各少数民族历史,由于种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许多民俗文化在这种简单易讹、蜕变无常的传承过程中,或遗失,或变异,大多难以完整传承下来,但陇南白马人,却较多地保存着相对完整的民俗文化形态。究其原因,不外乎地理因素和民族心理因素两个方面。所谓地理因素,是指白马人长期生活在高山峻岭之间,环境比较封闭,受外界文化的渗透和影响较少,利于传统民俗文化的完整保存;所谓民族心理因素,是指白马人民俗文化说到底是一种民族情结,具有极大的凝聚力和极强的传承需求。在民俗文化传承过程中,这两者有机地结合了起来,给民俗文化的完整保留提供了可能。
(三)民族民俗学意义的活化石标本。内涵丰富的陇南白马人民俗文化,不论是物质民俗、社会民俗还是精神民俗,都基本处于原生状态,这就给我们研究其产生、发展、演进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关于白马人的族源,学界有多种观点,但比较倾向于氐人说。古氐人是一个古老而强悍的民族,曾叱咤历史风云,建立过仇池国、前秦、后汉等政权,对我国历史产生过重大影响。然而,在历史巨流的激荡中,氐民族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尤其遗憾的是,由于氐民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其民俗文化资料的保存仅散见于一些历史文献,且显得异常支离破碎,给研究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从这个层面说,作为古氐人民俗文化的直接继承者陇南白马人,其保留至今的民族民俗文化无疑对研究氐族历史与文化具有化石般的意义。
然而,陇南白马人民俗文化传承的现实形势却并不容乐观。首先,白马人传承后续乏人。陇南白马人集中聚居在文县铁楼藏族乡的13个村寨和石鸡坝乡的3个村寨,总人口仅有3000余人。据陇南市政协2007年9月的调查,在整个白马人族群中,具备民俗文化完整传授能力的70岁以上老人只有4人,且3人身体状况不佳,民俗文化传授面临濒危之境;同时,许多白马人尤其中年人和年轻人的民族心理随着现代信息文明的强力渗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表现在生活习惯、宗教信仰、衣着服饰,甚至语言、歌舞形态等多方面,都极力向非本民族化演进,且势头愈来愈烈,民俗文化传承后继乏人。其次,白马人的民族语言在快速消失。白马人虽然没有创立自己的文字,却有自己的语言。然而,现在相当一些词汇已经无人能够解释其意义,成了“呆词汇”,而且随着和外界接触领域的不断扩大,这种“呆词汇”数量还在快速累加。再次,白马人生存的生活环境在迅速改变。“5·12”汶川特大地震,给距震中直线距离只有百余公里的白马村寨造成了毁灭性的灾难,全乡95%的房屋倒塌或成为危房,百分之百的公路被毁,十余人受伤。这一毁灭性灾难,使许多白马人民俗文化元素迅速消失,有些已经难以完全恢复。
传承的现实危机和自然灾害的共同作用,严重威胁着白马人民俗文化的传承。这一现象,使我们感到震惊和担忧,如果不及时采取切实有力的保护措施,白马人民俗文化将随时存在从历史上彻底消亡的可能;而这种局面的出现,将是中华民族文化难以挽回的损失。基于对民族文化高度的社会责任心,2007年冬,我们组织了有市、县两级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参加的视察组,对白马人民俗文化进行全面、细致、深入的专题视察,之后形成了视察报告,提出了抢救、挖掘、保护、利用白马人民俗文化的意见和建议。这个报告引起了陇南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作了重要批示。挖掘、抢救、保护白马人民俗文化的工作由此拉开了序幕。
随着工作的深入发展,我们适时地提出了《关于文县铁楼藏族乡在“5·12”地震中受灾情况的调研报告》、《关于支持白马人村寨在灾后重建中注意保护和体现民族民居建筑特色的建议案》、《关于支持文县搞好白马人民俗文化保护工作的建议案》,其中,《关于文县铁楼藏族乡在“5·12”地震中受灾情况的调研报告》被甘肃省政协《甘肃政协信息》和全国政协《人民政协报》分别刊载。这些意见和建议,引起了中央和省市县有关方面对白马人民俗文化保护的广泛关注。
特别是2008年陇南市白马人民俗文化研究会成立后,一批有关白马人民俗文化保护的文章见诸报端和学术刊物,作为调研首批成果的《陇南白马人民俗文化研究·调查资料卷》和《陇南白马人民俗文化研究·论文卷》已由甘肃人民出版社于2008年8月正式出版发行,白马人傩面舞“池哥昼”也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白马村寨有4人被授予“文化传承人”;一批宣传白马人民俗文化的文艺作品也纷纷涌现,由陇南师专编演的舞蹈《白马河之恋》被评为“全国大专院校优秀节目”,搬上了中央电视台。白马人民俗文化研究在省市有了一定影响,在学术界有了声音。
在陇南白马人民俗文化调查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坚持“保存资料、探索路子、培养人才、推进学术研究”的工作思路,将着眼长远研究与着手眼前发掘、保护有机结合起来。所谓保存资料,是指根据白马人民俗文化传承的严重危机,在第一时间着力抢救现存的资料,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留住正在快速消失的文化资源,同时为白马人民俗文化的传承提供资料支持。前述两本书的出版,便是其阶段性成果之一。所谓探索路子,是根据陇南大文化研究的需要提出的。陇南民俗文化十分丰富,发掘、保护、传承、利用的任务相当艰巨。我们应认真总结白马人民俗文化研究的实践经验,将其有益有效的方法、措施推广到对其他文化现象的研究实践,以提升知行水平,促进陇南整个文化事业的发展。我们将要开展的陇南秦文化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要借鉴白马人民俗文化研究业已成熟的经验。所谓培养人才,一方面是为白马人培养理论人才队伍,提高陇南现存白马人的综合素质,为传承白马人民俗文化奠定扎实的基础;另一方面,要为陇南民俗文化的研究培养人才队伍,这支队伍必须具有无私的奉献精神、强烈的钻研意识和优良的工作作风。有了这样的队伍,整个陇南的民俗文化研究才会走上新台阶,达到新水平。所谓推进学术研究,是指对资料的采集,必须做到真实、准确、完整、全面、科学,为专家学者开展深入的学术研究提供翔实的基础性资料,以便将白马人民俗文化研究推向新的高度。
基于此,陇南市政协、陇南市白马人民俗文化研究会和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合作拟将研究成果编辑为《陇南白马人民俗文化研究》丛书,其中的《调查资料卷》和《论文卷》已经出版发行,其余《服饰卷》、《歌曲卷》、《舞蹈卷》、《传说卷》和《语言卷》也将陆续与读者见面。我相信,随着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展,必将会有更多的优秀研究成果问世;我更相信,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白马人民俗文化这朵中华民族民俗文化的奇葩,一定会在中华文化的百花园里更加璀璨夺目!
是为序。
2010年春于武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