沮卫正话反说保性命
春秋时期一位名叫沮卫的使者,曾使用相反应对的技巧,救了自己的命。www.guayunfan.com有一年,楚国攻打吴国,吴国势单力弱,吴王派沮卫给楚军送一份厚礼,顺便了解一点军情。谁知沮卫给楚兵抓住了,把他绑得紧紧的,说要杀了他,拿来衅鼓(杀牲口,用血涂新鼓上的缝隙)。
面对死神,沮卫不慌不忙,面无惧色。楚将惊奇地问他:“你出发前占卜过吗?”
“占卜过的。”
“吉凶如何?”楚将望着被五花大绑的沮卫,洋洋得意地问道。
“大吉。”沮卫的答案正和楚将问话的原意相反。
楚将高声大笑:“如今就要杀掉你了,还有什么大吉啊!”
沮卫的答话仍和楚将想的完全相反:“吴王派我来,目的就是要试探你们的态度。如果你们对我以礼相待,那么,吴国就会放松戒备;如果你杀了我,还拿我的血衅鼓,吴国一定会百倍警惕。这对吴国不正是件天大的好事吗?”
“然而你自己完蛋啦,这怎么能说是大吉呢?”楚将追问道。
沮卫的第三次应答还是和问者的意思相反:“我占卜是为国家前途,并非为我个人。如果杀了我就能保全整个国家,这怎么不是大吉呢?更何况人死了便没有知觉了,拿我来衅鼓,对你们有何好处?要是人死了仍有灵魂,那么,我肯定要附在你们的鼓上,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显灵,让你的战鼓发不出响声,使你们一败涂地!”
沮卫的话人情人理,铿锵有力,说话时毫无惧色,稳如泰山。楚将听后束手无策,思考再三,总感到杀沮卫衅鼓已无好处,只得长叹一声说:“算了,放了他吧!”
沮卫对答如流,口若悬河,舌似利剑,以语言的力量保护了自身。他善于听取对方的话,及时抓住中心,判明意图,然后从反面作鲜明的答复,威慑对方,并以精辟的分析逼使对方放弃原有观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