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一手抓抢救 一手抓传承
——在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首批成果出版暨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调查认定命名项目启动发布会上的讲话
两年前,也是在这庄严的人民大会堂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召开了实施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新闻发布会。曾记得许嘉璐副委员长在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给了我们热情的鼓励和殷切的期望。他认为这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定会获得伟大的成果。这是一个极高的标尺。两年来,中国民协从冯骥才主席到各位副主席,从分党组到驻会全体干部到各地各级民协组织,未敢懈怠,竭尽全力来践行这一伟大的历史使命和文化责任。
我们的抢救,是一次有声有色的文化行动。舆论热点此起彼伏,社会各界热情支持。两年来,我们分期分批地启动了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抢救工程,启动了全国的民间文化调查和专项普查,实施了中国木版年画、中国民间故事全书、中国民间剪纸、中国民间美术图录、中国民间泥彩塑、中国民俗调查等重点抢救项目;我们召开了全国年画抢救工作会议、全国剪纸抢救工作会议、抢救保护和开发民间文化遗产县长论坛、中国民间故事全书编纂工作会议等等;我们组织专家小分队进行个案示范调查,出版了《普查手册》。与此同时,我们以极其严格严谨的科学标准和全面创新的文化追求,着手各种示范本和首批成果的整理和出版工作。当全社会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关注和支持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时候,我们知道,人们在猜测和期盼:他们会拿出什么样的成果来证明他们工作的重要和必要呢?
今天,我们给出了我们的回答,我们奉上我们的成果,让社会来检验。这就是我们的首项重大成果:《中国木版年画集成·杨家埠卷》。它是年画集成的首卷和示范卷,紧随其后,三年内,我们将全部出版18卷,囊括17个著名年画产地,将中国木版年画著名产地的年文化、代表作、艺人、作坊、技艺等尽收其中。《杨家埠卷》体现着我们的科学追求:全面普查,活态记录,科学整理,立体描述,图文并茂,影像同步。这就是我们和前人的不同,也是我们今天工作与昨日做法的不同,实现了全面性、科学性、艺术性、生态性、活态性、终结性。
与《杨家埠卷》同时展示的成果还有近两年来中国民协和全国各地民协的各种抢救成果。有的是学术成果,有的是普及读物;有的是个人著述,有的是国家项目或集体成果;有的是前沿课题,有的是田野报告;它们展示了各地民协组织卓有成效的抢救业绩。
在《中国木版年画集成·杨家埠卷》出版之际,我要代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对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委区政府在我们开展年画抢救工作中给予的全力支持与配合表示衷心感谢。他们不仅有效地组织了本地年画的全面普查,还实际地支持了我们对全国各著名产地开展的组织工作。我们还要感谢中华书局,他们那种学术至上,不计经济得失的崇高的出版精神,使我们的学术追求能够变为现实。他们斥资数百万甚至上千万来整体承担《中国木版年画集成》18卷的出版经费,令我们深深的感动!
两年来,还有很多感人至深的事情在我们的抢救工作中发生,这是我们工作不断获得伟大助力和推力的重要原因。所以,虽然经费拮据,但我们抢救的声势不减,成果不断。我们在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中,寻找抢救工作中的最核心、最关键、最有效的环节。这就是我们今天发布会的另一项重要议题:实施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调查认定和命名的抢救项目。
根据我们两年来抢救工程的实践,一个最突出的感受就是:紧急开展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调查认定和命名,时不我待、迫在眉睫、意义重大。目前,我国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濒危情状,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杰出传承人高龄且后继乏人,从而导致人去艺绝、人亡歌息。民间文化是传人文化,作为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它是口传心授、世代传承的活态文化。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其文化记忆和艺术技艺大多历经数代、数十代传承,堪称“国宝”。一名杰出传承人,就是一部民间文化大典,一座民间文化宝库,把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的技艺记录下来,保护好,整理好,是抢救民间文化遗产最重要的措施和手段,也是对民间文化遗产的一次别开生面的系统整理。所以,当我们提出这一课题和项目设想后,立即得到中宣部领导和中国文联的支持,中宣部还给予了有效的资金保证。
本项目最基本的目的是:围绕杰出传承人及其技艺,用文字、录音、图片、摄像等手段科学记录他们的文化背景、技艺传承历史、技艺程式与特征、技艺民俗、代表作、民族性、地域性、口述史等。首批调查认定100名,并建立和出版《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名录》,为每位杰出传承人建立档案与图文数据库。给予隆重的命名和表彰,展览、展示、展演他们的文化成就并给予充分的学术研究与学术总结,扩大其社会影响,提高其社会知名度和荣誉感,促进其文化传承的自觉,实现对中国民间文化的全面整理发掘和展示。
我们认为,开展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的调查认定和命名工作,记录、保护和传承他们的杰出技艺,对全面整合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民族团结,建设先进文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系统开展此一工作,是我们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保护重要民族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要求的一项重要措施,将填补我国文化史的一项空白,在全球性保护民间文化遗产行动中也将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我们将一如既往,以一流的学术水准和一流的工作业绩来完成这一重中之重的抢救任务。
谢谢大家!
2005年3月21日人民大会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