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民俗文化的解释
民俗文化是存在于民间生活之中的文化,它的产生和存活都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民众之所以重视民俗,就在于它既是“我们”自己的文化,是“我们”自己的生活,也是“我们”区别于其他区域或其他民族的标志性文化形态。
民俗文化的存在通过民俗的解释获得生命力,并成为它继续存在的支持;民俗文化的解释也是一方民众对于文化意义自我肯定的呈现,虽然许多时候这种解释可能既不权威,也不令人信服,也许还存在多义性或歧见,但民众信之为真,坚持并无条件地服从。
第一节 民俗文化解释的概念
民俗文化的存在与民俗的解释紧密相连。换句话,只要有民俗出现就有民俗的解释,哪怕这种民俗文化可能还处于雏形阶段,相关的解释就已经成为民俗存在的一种重要的支撑,成为人们顺从并认同这种文化的“信仰”,成为民俗普遍存在的催化剂。
一、民俗文化解释的概念
在民俗文化的研究中,人们并不十分重视民俗文化解释的研究,在民俗志等搜集中,虽然民俗文化解释是学者所关注的,但它对于民俗文化存续仅仅是一种支撑性的文化形态,有时也会被忽视。学者们重视民俗文化的内容和仪式,却没有将民俗文化解释作为民俗文化整体加以关注,也没有将其纳入民俗文化存在的组成部分看待。
民俗文化的解释也是对于民俗的解释,是一个区域的民众在民俗存续期间对于民俗产生、意义、认同和民俗内容、仪式、起源的说明性文化。这种说明性文化的主要目的就是给出一个当地人认为合理的解释,以保证这种民俗文化并不是没有来由的编造或没有道理的强制规定,而是具有历史渊源的延续、具有文化价值的存在、具有合乎信仰的认同、具有民众共同认知的文化。
民俗文化的解释是基于民俗文化多样性、多源性和历史存续过程中多种文化交融或交错而使民间文化复杂化的真实再现,是对于民俗文化存在和发展过程中民俗意义多样性的尊重,是民俗文化原真性得以保存和呈现的保证。所以,在民俗文化的搜集和研究过程中,必须尊重区域之中民众对于特定民俗文化的解释,以使生活的真相和民众美好的愿望成为学术殿堂的基石,让民俗文化的学术研究回归生活的真实而不是异化民间的生活,从而为学者想象和文献资料证明的生活服务。
二、民俗文化研究的解释
民俗文化的解释是指存在于民间的对于具体民俗形态或内容或仪式的解释,是民众对于民俗文化历史在朴实性理解基础上所作出的一种“聪明”而又智慧的解释。因此,它与民俗文化研究中的解释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只注重并记录民众对于具体民俗文化形态、内容、意义或仪式的口头解说,是一种民众对于自己文化的认同和归顺;后者则通过研究者从文献到理论思考而得出的结论,是一种个人的结论和学者探索。
闻一多对端午节起源进行考证证明,它所涉及的节日民俗文化不是特定的端午节,而是关于各地相关的端午节。所以,闻一多关于端午起源的结论只有一个,即起源于吴越地区的有关对鱼虫水兽的敬畏和祭祀活动。非常有意思的是,闻一多却考察了存在于中国不同地区或不同历史时期的关于端午节起源的异文解释,像起源于介子推的,主要是存在于北方地区;起源于曹娥的,主要在浙江宁(波)绍(兴)地区;起源于伍子胥的,主要在钱塘江流域的杭州、海宁等地区;起源于屈原的,则主要是在两湖地区。但后来由于历史传承过程中各种文化交错或交融的影响,屈原与端午节的关系成为大部分中国人认同的源头。学者的研究是在众多起源的解释中寻找一种认为合理或具有学术逻辑价值的源头,甚至排除或不介意具体民俗文化解释的内容,在历史的迷雾中找到所谓“真相”的源头。而事实上,关于端午节起源的民间解释至少有四种,不同区域的民众在当时都相信自己关于端午起源的解释是真实而可信的,甚至是唯一的。于是,学者的研究与民俗文化的解释就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性。
学术研究的解释常常需要提出一源性的结论,与民俗文化解释的多元并存,存在着文化起源意义上的歧义。一种文化的起源可能有最初的源头,但文化的存在或对于不同民众的需求来看,它则是多元或多义的,多元或多义更适合民众在不同场所需要不同文化意义支持的价值观和文化观。
吴越地区文化在历史上曾经存在断发文身,它与中原地区文化有着巨大的差异,曾为中原文化区的民众所低看,被视为文化之低端。有关的解释,今天见诸文献的就有“避害说”和“求荣说”两种[1]。所避的是蛟龙之害,即鱼虫水兽之害,这与吴越地区民众生活环境及与之相伴随的一些特殊生物等是相一致的。顾颉刚就曾引申避害之说用生物学的方法解释,认为:“楚越一带因林木的繁茂,土地的卑湿,人类与龙蛇同居,饱受了损害。又可知当时吴越人之所以断发文身,乃是起于保护生命的要求,其效用与动物的保护色相等。”[2]当然也有不同观点,认为对于蛟龙之类从敬畏到崇拜,就形成了龙崇拜的雏形,是祖先图腾崇拜的一种发展。岑家梧就指出:“纹身起源于保护生命之要求,可视为合理的解释,惜顾氏不解图腾同样化的意义,而取生物学的说明,尚距真理一步。原来图腾民族的黥纹,以图腾对象附身于身体之上,即代表图腾祖先的存在,赖此发生魔术的保护力,避免蛟龙之害。”[3]所求之荣则语焉不详,有人认为是荣华富贵,但我以为它与原始社会就存在的断发文身文化不相符合。因为那个时期没有阶级和等级的差别,当然也就没有荣华富贵的概念,最大的可能是通过断发文身上的差异追求荣誉感。[4]不过,有关这些解释都不是学者希望得到的最终结论,学者通过自己的学术梳理和研究,得出的结论常常与之不同,顾颉刚、岑家梧以及其他人,都提出了自己的观念,但这种探索没有终结。通过综合研究,学者将断发文身的最原始起源定位于成人礼,并对其他相关的源流演变也做了一番个人的解释。③
上述两个事例,可以非常清晰地告诉我们,“民俗文化研究的解释”与“民俗文化的解释”是两个不同概念,虽然它们都是对民俗具体事象的真相或意义所做的解释,但民俗文化解释的直观性与民俗文化研究解释的复杂性完全是两个维度上的讨论。我们要重视学者的研究,但我们更需要认真对待民众的民俗文化解释,因为民众深信自己的解释是对于原始或意义真相的揭示,否则将无法理解民众为何如此执着于自己的文化,并将它长期地传承延续下来。
第二节 民俗文化解释的方式
民俗文化的解释方式多种多样,其中绝大多数都是约定俗成的,甚至大量的民俗文化存在都不需要做什么解释,但每一位生存于其中的人都认为,它本来就是如此的。因此,在许多情况下,当一位做田野的民俗学家对于一种习俗进行调查,询问为什么有这种民俗时,他们的回答就是:“我们一直(本来)就是这样的。”原因很简单,从祖上开始,他们就已经存在这种民俗,而继续这种民俗不需要其他任何解释,祖上传下来并将它保存下去就是最根本的原因,也是最重要的继续传承的动力。
当然,也有许多民俗文化存在多种不同的解释,并因不同的人或不同场合而对同一民俗文化内容做出不同的解释。这种解释大都以故事的形态出现,并因这类故事的长期存在和重复讲述具有了地方文化话语的权威性,成为民俗继续存在的心理支持。
一、对民俗文化内容的解释
民俗的组成常常并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多个不同的内容综合而成。比如,春节习俗由祭祀祖先,吃团圆饭,贴春联、门神、年画,放鞭炮,穿新衣服,拜年,舞龙舞狮,上坟等许多内容组成。而端午节则有吃粽子、划龙舟、挂菖蒲艾叶、饮雄黄酒、吃五黄、悬五色丝、挂香囊等内容,同一节日民俗各地还有着不同的内容,存在巨大的差异。这些内容是节日民俗丰富性、多样性或差异性的表达,是节日民俗文化综合性和节点的具体表现,不同的内容,往往有着一些自己独特的民俗文化解释。
闻一多关于端午节有关起源的研究,其中就涉及许多对端午节不同内容的具体解释,当然那是文人研究中的起源性解释。而事实上,民间对于端午节中的一些具体内容,往往存在自己的解释。关于吃粽子和划龙船,就有这样的传说:
屈原投江以后,楚国的人民对他非常痛惜怀念。为了悼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每逢端午节那天,大家都驾着船,带着饭,划到汨罗江中流,把饭投入江里来祭祀屈原。
这样过了一年、两年。一天晚上,他们忽然梦见屈原来了:头上戴着高高的砌云冠,腰间挂着一柄长长的宝剑,身上还佩着一些珍珠和美玉。大家非常高兴,一一向他行礼。屈原笑着赶上来,对大家说:“乡亲们,非常感谢你们对我的好意。从你们的行动可以看出我们楚国人民都是爱国的,也都是爱憎分明、坚持正义的。”大家见屈原仍很清瘦,就关心地问他:“三闾大夫,我们给您的米饭,您都吃到了没有?”
“谢谢你们!”屈原感激地说,可是,接着又叹了一口气,“你们送给我的米饭,都被那些鱼蚌等水族吃了。”
大家听了都很气愤,说:“不能让它们吃呀!”
屈原苦笑了一下:“我总不好和它们争着吃啊!”
大家就问:“要怎样才不至于被水族吃掉呢?”
屈原说:“如果你们用箬叶包饭,做成有尖角的角黍(即粽子),水族见了,以为是菱角,就不敢吃了。”
第二年端午节,人们就照着这样做了。可是,在端午节过后,屈原又给人们托了一个梦,说:“谢谢你们送给我的角黍,我吃到了不少;可是有不少仍被水族的败类吃了。”人们又问他:“那还有什么法子没有呢?”屈原说:“有,你们用船送角黍的时候,可以把船装扮成龙的样子,因为一切水族都属龙王管辖,它们看见是龙王送来的,就一个也不敢吃了。”
以后,人们一年一年就照着这样去做。于是就留下了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船的风俗。[5]
非常有意思的是,在这样解释性故事的后面,还有一个附记,这个附记其实就是关于端午吃粽子与划龙舟两项内容的另一种解释。附记是这样的:“关于吃粽子、划龙船,当地还流传着另一种说法。吃粽子是端午节那天,人们把粽子投到江里,叫鱼吃粽子莫吃屈原;划龙舟是象征着打捞屈原的尸首,如果是用一种普普通通的船去捞,水中妖怪太多,捞不到,把船装扮成龙的样子,打起锣鼓,这样就会把水中的妖怪赶走,把屈原的尸首捞上来。”由此可见,在同一地区对于相同民俗事实也存在对于具体内容的不同解释。这样解释从一个方面或多个方面表达了民众对于一个民俗内容的感情,寄托着民众对于具体民俗的爱憎、理想或追求。
对于民俗文化具体内容的解释性故事非常丰富多样,各地针对自己民俗文化中的一些具体存在或独特内容,常常都有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增加人们地方知识的传说。
在汉族民间的许多地方,婴幼儿都有穿虎头鞋的习惯,它是民间养儿育女系列民俗文化中关于服饰民俗的一种具体内容。关于为什么会有穿虎头鞋的民俗,民间流传着这样一种解释性的传说:从前有一个善良的杨大,以渡船为生,但他从来不标价,帮人渡河,随人出钱,有则出,多寡不限,没有则白渡。一次,杨大在风大雨急之日帮助一个要饭的老奶奶渡过了河,还帮她第二次取了忘在对岸的破棉被。老奶奶以一幅画作谢。杨大把画贴在船舱中,画上是一个美女,一到晚上就从画中下来与他做夫妻,一年后还给杨大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小宝。一晃七年过去,此事被知府知道了,就将画霸占了。小宝见不到妈妈,就吵着要妈妈。无奈之下,杨大让小宝穿上妈妈给儿子做的虎头鞋去寻找妈妈。小宝通过艰难曲折的过程,在府衙找到了画,拉着妈妈往回跑时,知府追来了。小宝情急之下用虎头鞋踢知府。奇迹发生了,一只老虎从虎头鞋上跑了出来,叼着知府跑进了深山,小宝拉着妈妈回到了金河堆下的小渡屋里,和杨大一块儿过日子。从此,小孩出生后,就有了穿虎头鞋的民俗,表达吉利与平安。[6]
民俗文化内容非常丰富,因此,这类解释也非常丰富。由于有许多民俗文化内容在历史的传承过程中长期存在,在传播到不同的地区或民众之中后,往往形成不同的解释或增加一些新的内容,所以,对民俗文化内容的解释,不仅丰富而且异文也多样。
我们大家都知道中秋节有吃月饼的习俗,其中一种解释是元末汉族民众不堪元朝统治者压迫,以朱元璋为首的农民起义军,便约定八月十五将起义的纸条放入饼中,通知各地在八月十五共举义旗,推翻元朝统治。此事果然获得成功,人们推翻了元朝统治,建立了大明王朝,为了纪念这一独特的日子,从此,在八月十五中秋节就有了吃月饼的习俗。不过,除了这一解释外,还有与董永及儿子有关的解释,也非常有意思。
相传,七仙女回天宫时给董永撇下一个儿子。有一年八月十五,这个儿子见同村的娃子们在村头的桂花树下闹着玩,心里痒痒的也想去凑凑热闹。哪晓张三不理他,李四也不理他,还骂他说:“你是个没妈、没教养的野小子,我们不跟你玩!”他一听,扭头跑到村外的槐荫树下,号啕大哭起来。他一边哭一边喊:“妈妈呀!你在哪儿呀?快来接可怜的儿呀!”这哭声惊动了天神吴刚,急忙扮成村夫来哄他。可咋哄也哄不住,他硬是哭死哭活地要妈。吴刚心软了,一边给七仙女捎信,一边悄悄地拿出登云鞋,交代他说:“你想见亲妈,穿鞋圆月下。”
董永的儿子依照村夫的嘱咐,眼巴巴地盼到了日头下山,星星眨眼。等到月亮刚露脸,就赶紧在月光下穿上了登云鞋,飞到了天宫。
七仙女见亲生儿来到身边,真是又悲又喜,又亲又抱。众姐妹也都迎上去亲热这个远道而来的姨外甥,这个给他送苹果、柿子、石榴,那个给他端板栗、花生、核桃……七仙女更忙得不亦乐乎,她亲手把嫦娥送的桂花蜜糖,拌上花生米、核桃仁,做成馅儿,又按圆月的样子,做成了甜蜜蜜、香喷喷的仙饼,给儿子吃。
哪晓得这事传到了玉皇大帝的耳朵里,气得他七窍冒火。马上下令把吴刚罚到月宫里砍桂花树,永世不得离开。又命令天兵脱下董永儿子的登云鞋,打发麒麟把他驮回人间。
董永的儿子简直像做了一场梦,对天宫中的仙境记得模模糊糊,只记得他妈做的可口的仙饼。后来,他当了官,就叫各州各县的百姓到八月十五这天,都来仿做这种饼子,摆在月亮下,表示对亲人的怀念。因为这种饼子像一轮圆月,所以后人就称它为月饼。[7]
对民俗文化内容的解释是民俗解释中非常有意义和价值的,是人们对于民俗内容在理解或想象基础上的一种具有浓厚地方文化特色或民族特色的想象文化,它的存在,给民俗内容增添了光彩,也使民俗文化内容具有了生命力。
二、对民俗文化仪式的解释
民俗文化仪式是民俗赖以存在并传承的模式化表达,民众在民俗文化中存在的认同,主要是通过仪式这一独特的形态来完成的。而仪式则由一个个可以确认的民俗内容共同组成,民众通过具体的民俗内容串联并完成节日、婚丧、喜庆或祭祀等民俗文化,并因为仪式的崇高和神圣性而使民俗本身具有地方文化的权威性和不容置疑性。
可以确证的是,民俗文化仪式在存续期间不仅具有权威性和不可置疑性,还对一些仪式的内容或仪式存在做出独特的解释,通过这种解释让青年人建立民俗文化认同的价值指向。同时,这类民俗文化的解释还让人们深信民俗本身具有地方或民族文化的特征,使民俗的存在符合人们的心理期待和文化传统。
我们知道,春节或过年有许多民俗内容或民俗仪式,它是春节或过年民俗存续期间人们必须完成的,每一个仪式或内容都是春节或过年民俗的有机组成部分,不可或缺。如守岁,是大年三十晚上一个非常重要的仪式,传统的守岁让全家人围坐在厅堂处,点上火燎或火堆,说着吉利话如来年收成好,合家平安等,欢天喜地等待新年的到来。为什么有这样的习俗或仪式呢?民间有许多解释。有一则《熬年》的传说是这样解释的: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老天爷为了使天下的百姓都过上好日子,每逢大年三十晚上,就把天门打开,把库里的金银财宝撒往人间。到了那个时辰,遍地金灿灿,银闪闪,所有的砖头、瓦块、石头蛋都变成了金银。但是,有一条规矩必须遵守,就是谁都不能贪心,捡到的金银还一定得放在屋里,等天亮才能开门。
李家庄有兄弟俩,老大叫狗崽,为人尖酸刻薄,爱财如命,老二叫五子,心地善良,勤劳诚实。这年三十晚上,弟兄俩都坐在屋子里等待天门开。等啊,等啊,天门老是不开。狗崽想,我得生个法,等天门一开就能不费力地多弄一点金银。于是,他将一大堆大石头和大石磙、大磨扇都弄到自己门口,准备天门一开就把这些东西搬进屋里。五子却一动不动地坐着,望着蜡烛,耐心地等待着。
三更时分,天门开了,院子里的砖头瓦块,果然都变成了金银。五子把金银放进筐里,搬回屋内,关上房门。狗崽他拼出全力,才把预先准备好的东西搬进屋内。他看着这满屋的金银,像吃了蜜糖似的甜透了心。他想,从今往后自己就是天下最有钱的人了。他焦急地等待天明,天却老不明。他耐不住了,便开门出去看天,竟忘了“不到天亮不开门”的这条规矩。等他回到屋里时,他发现所有金银又都变成了石头、石磙、石磨。他气得痛哭起来。五子呢,天大亮了才开了门。哎呀,一筐子的金银财宝把人的眼都照花了,五子高兴得跳了起来。
后来,老天爷发现像狗崽那样贪财如命的人越来越多,一生气,就再也不开天门了。但人们希望能过上幸福富裕的生活,总是存着侥幸的心理,痴心地等待着。虽然,等了一年又一年,天门总不见开,但这天晚上,人们还是全家团聚在一起,点上蜡烛,守到天亮。就这样,慢慢形成了“熬年”的风俗。这种风俗一直传到现在。[8]
这个解释性故事不仅解释了熬年即守岁是如何形成的,而且还将人性的贪婪淋漓尽致地作了表达:民众对于贪得无厌者用让他什么也得不到的方式进行了惩处,而知足并遵守规矩者则得到了回报。由于民众对于财富的痴心,因此在大年三十晚上总是等待着天门大开,所以就形成了熬年守岁的习俗和仪式。当然,这种解释仅仅在一些区域获得了民众的认同。所以,不同的地区常常还会出现一些不同的解释,甚至更多的仪式都糅合在了一起。如《祭灶、守岁的来历》就是这样解释守岁和其他相关的过年期间的一些仪式的。
年年农历腊月廿三到三十这几天,我们河南地方家家户户都要依次地烙灶干[9]呀,扫房子呀,熬百岁呀。这些风俗习惯是怎样形成的呢?传说是这样的:
玉皇大帝的小闺女贤惠善良,十分同情天下的穷人,她偷偷地爱上了一个给人烧火帮灶的穷小伙子。玉皇得知后,十分恼怒,就把小闺女打下人间,跟着“穷烧火的”受罪。王母娘娘疼爱女儿,从中讲情,玉皇才勉强给“穷烧火的”封了个灶王的职位,人们就称“穷烧火的”为灶王爷,玉皇的小闺女自然就成了灶王奶奶了。
灶王奶奶深知百姓的疾苦,就常常以回娘家探亲为名,从天上带些好吃的、好喝的给穷百姓们。玉皇本来就嫌弃穷女婿、女儿,察觉此情后,非常恼火,就只准他们每年年底回去一次。
第二年,眼看快过年了,可穷百姓们还缺这少那的,有的人家连锅也揭不开了。灶王奶奶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腊月廿三这天,她决定回娘家,给穷百姓们要点吃的。可自己家连点面星也没有了,路上没有干粮咋办哇!穷百姓们知道后,便想方设法烙了些馍团,送给灶王奶奶路上做干粮。
灶王奶奶回到天上,向玉皇讲了人间的苦情,可玉皇不但不同情,反而嫌女儿带回来一身穷灰,要她当晚就回去。灶王奶奶气得当即就要走。可转念一想,两手空空,回去咋向穷乡亲们交代哇?再说也不能这样便宜了狠心的父亲。这时,正好王母娘娘过来说情,她便顺势说:“不走了,明天我要扎把扫帚带回去扫穷灰哩!”
廿四这天,灶王奶奶正在扎扫帚,玉皇来催她回去,她说:“催啥哩,眼看要过年了,家里没豆腐,明日我要拐豆腐哩!”
廿五这天,灶王奶奶正在拐豆腐,玉皇来催她回去,她说:“催啥哩,家里没肉吃,明天我要去割肉哩!”
廿六这天,灶王奶奶割肉回来,玉皇又来催她回去,她说:“催啥哩,家里穷得连只鸡也养不起,明天我要杀鸡哩!”
廿七这天,灶王奶奶正在杀鸡,玉皇又来催她明日回去,她说:“催啥哩,路上要带点干粮,明天我要发面蒸馍哩!”
廿八这天,灶王奶奶正在发面,玉皇又来催她明日回去,她说:“催啥哩,过年要喝点喜酒,明天我去灌酒哩!”
廿九这天,灶王奶奶刚刚灌罢酒,玉皇又来催她明日回去,她说:“催啥哩,俺们一年到头连顿饺子也没吃过,明天我要包饺子!”
三十这天,灶王奶奶正在包饺子。玉皇大动肝火,要她今日必须回去。灶王奶奶的东西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就不再多说话,只舍不得离开王母娘娘,一直挨到天黑才离开天宫。这天夜里家家户户都没有睡觉,坐在火炉边等灶王奶奶。人们见灶王奶奶回来了,都点起香纸,放鞭炮迎接她,此时已到初一五更了。人们为了纪念灶王奶奶的恩德,年年腊月廿三都要烙灶干,廿四扫房子,廿五拐豆腐,廿六去割肉,廿七杀灶鸡,廿八把面发,廿九去灌酒,三十儿捏饺子,夜里不睡觉叫“熬百岁”,实际上是等着迎接贤惠、善良的灶王奶奶回到人间哩![10]
这个传说将民间为过年而必须完成的一些具体仪式或内容,串在一起进行了捆绑式的解释,通过这个故事人们知道原来我们过年之中的一些习俗或仪式是基于这种原因。但这个传说与前者不同的是,它是通过女儿向富裕的父家“揩油”的方式来表达的,也是民间诙谐幽默的象征。而父母嫌贫爱富在现实生活中是常见的行为,人们无法改变,只能通过这类故事来达到心理自我平衡的目的。因此,它不仅解释了守岁仪式的由来,还通过故事让一部分人得到内心愉悦。
对于民俗文化仪式的解释,有时仅仅是人们对一种仪式寄予美好愿望的一种情怀抒发,而有时则是一种对无奈的现实的写照。如人死后有一个仪式是烧纸钱,有定时烧,有不时烧,一般与祭祀仪式紧密结合在一起。为什么要烧纸钱呢?最主要的解释是蔡伦发明了纸之后,没有销路,于是便自导自演了一出苦肉计,从而让纸销量大增。这好像是一种营销策略或策划,却形成了一种丧葬中必须进行的文化活动,成为丧俗中非常重要的仪式。不过,这一故事流传到全国各地或各民族之后,蔡伦就不再是唯一的主角,而有蔡伦哥哥或弟弟,当然,也有造纸匠等。解释故事形成一种固定的模式之后,重要的是表达这类故事与烧纸钱的关系,主人公则随时都可以替换。与之相关的还有一些更为传奇的解释性故事,把烧纸钱与神奇的效果或急中生智的应对结合在一起。
《砖丘墓和烧纸钱》讲的是北宋年间一商人的媳妇名叫常盼春,在丈夫司路远赴波斯做生意期间,她被府台公子杨少辉看中并逼婚。盼春誓死不从,上吊身亡。司路回来后见妻子被逼死,痛不欲生。一日他妻子托梦,让他多送些钱给她。第二天司路就把做生意所赚的交子(纸币)在妻子的砖丘墓前焚烧,妻子居然奇迹般地复活。于是用砖丘墓和给死者烧纸钱流传成俗。[11]《汉民为什么要烧纸》讲的是一对卖纸的老夫妻为求生子,根据算卦人的指示长年烧纸,在阎王爷那里积蓄了大笔的金钱。后来阳间的一个皇帝去世了,这笔钱给皇帝在阴间派上了用场,这个皇帝转世后为报答他们,给了这对老夫妻许多金子。“阴世和阳世一样,钱都能存下来”,于是烧纸钱在民间流传开来。[12]《烧纸的来历》讲的是有一户做官人家在大热天里死了老娘,这位当官的怕别人说他不孝,只能守孝,但又嫌弃尸体放家里会发臭,于是转移到一个庙里。庙里的小和尚用烧纸来驱散臭味,见做官的来了就说是“给老太太送钱”,做官的一听有道理,就把烧纸的习俗推广开来。[13]
以上三则解释性故事的结构相同,但主人公所表达的中心理念却有着巨大的差异。一是纸钱最后让死者复生,这有点类似于基本的解释型故事,就是蔡伦设计的原型。但这个故事可是“死去活来”,原因是纸钱的神奇作用。二是纸钱可以让生者在去世后继续享用财富,证明阴阳是可以互通的,同时,用好人有好报来突出故事的主题。三是一次偶然的事件,由于危机处理得当,反而将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转化为美好的行为。当然,这三则故事都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烧纸钱仪式的缘由,把人们可以或值得信赖的理由通过一个独特的故事加以表述,企图让民众相信烧纸钱的仪式是必须的和重要的。
民俗文化仪式的解释与其他解释一样,是民俗文化存续期间民众施行民俗仪式的经典依据,是一个地方或民族口头传统中至高无上的经典。民众就是依托这种解释而传承民俗并将它与自己的传统融为一体。
三、对民俗文化起源的解释
所谓民俗文化起源的解释是一种追源性的解释,主要是指通过这种解释性的故事或传说明确告诉受众有关民俗文化内容、仪式等最早的源头。这类解释性故事或传说既有寄托着美好愿望的,也有非常凄美的,还有浪漫想象的,总之各有特色,突出了民众对于自己文化传统的深切认知和无限情感。有关民俗文化起源的解释最为丰富,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形态。
(一)生产及生活习俗起源解释
生产及生活习俗非常丰富,这类习俗因其与人们的关系仅仅是体现在一些特殊的时间点上或特殊的人群中,所以,有时解释的故事或内容,并不为所有的人知晓,有些则随着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而逐渐淡弱。
对于以传统农耕为主的中国农民,春天的到来就意味着农耕生产的开始。以前,从皇帝到官员到百姓都非常重视农业生产,一到立春就举行立春的祭祀和打春牛仪式。关于为什么要举行这样一个仪式,《打春牛》的故事是说通过打去春牛的懒惰,迎来一年的丰收。“把土牛当春牛,也不知打了多少年,后来开始打纸牛了。用纸糊头牛,里面装着五谷,就把这条纸牛叫‘春牛’。在打春的前一天,叫‘句芒神’举鞭狠打。牛倒了,纸烂了,五谷四下流,象征打出了一年的五谷丰登。”[14]地方性的生产习俗解释,常常蕴含着一些地方性的知识。在浙江温岭市,对长了树枝不结橘子的情况,有一种特殊的打生的解释。故事是这样说的:
以前,王老五在自己家门口种了一株橘树。夫妇二人十分勤劳,三日两头浇水、施肥,这棵橘树倒也长得枝繁叶茂。但是,它只开花不结果。老王看别人与他同时种下的橘树,橘子挂满枝头,自己的橘树上一个橘子都没有,心里非常焦急。老王对妻子讲,我们去问问三叔公,三叔公是种橘的内行人,看看他有没有办法。二人来到三叔公家,三叔公听后,对老五夫妇讲:你在正月十五夜,去给橘树“打打生”。并告诉老五妻子说:到了十五夜,你用柴刀在橘树离地面尺把高的地方,四周砍上四五刀,要边砍边喊“生不生,生不生,生多少”,又告诉老五说:你要在橘树边上答话“生、生、要生千萝(箩)万担”。同时还嘱咐老五:开春后,要把橘树疯长出来的枝条剪掉。老五夫妇得到秘方,高兴地回家。
等到来年正月十五夜,王老五夫妇按照三叔公的吩咐做了。开春后,又照三叔公的吩咐,把疯长的枝条剪掉了。晚稻熟时,老五夫妇看到自家橘树上的橘子差点没有把树枝压断,高兴得不得了。橘子采摘了,老五提了两筐橘子到三叔公家里表示感谢。[15]
从此民间就以这种方式来整治不会长橘子的橘树,据说都是像王老五一样非常灵验的。而事实上,百姓相信的就是这类传说,把事物神秘化和传奇化的传说。民间的一些独特的生产方式,也因为这种传说的解释,而得到代代相传。
不同的生产或生活有着自己不同的文化,并对这种文化做出独特解释。在浙江洞头等地,渔民有在渔船船尾画一种独特的鱼的习俗,这种鱼样子像鳗鲡,又比鳗鲡粗壮,满身血红,颈带白练,眼睛乌黑。为什么要画这种鱼?它与一个神奇的传说有关。
老早,浙江沿海有只木帆船,装运货物到了南洋去。一日,日头高照,风平浪静,船只在大海上驶,平平稳稳。忽然一下,洋面无风起浪,船被大浪一掀,摇晃起来。船员们看看四周,一片平静。咦,大浪哪里来的?
有个船员指着左手面说:“看!那是什么?”大家顺着他指的地方看去,只见远处横着一道“城墙”,雪白雪白,正向木帆船这边推来,来势很快。这浪,就是那墙激起来的。大家横看竖看,看不出这是什么物事。
过了一会,这道“城墙”离船越来越近,海浪也越来越大。这时,有人惊叫:“啊,一群大鲨鱼!”大家仔细一看,果真是一群鲨鱼!排成一字形,摇头摆尾冲过去。这道“城墙”,就是鲨鱼群游动溅起的浪。
这情景真是唬人,船上人一个个唬得“格格”抖。老讨海人都晓得,这种鲨鱼土名叫“摆鲨”,出游时成群结队,十分凶猛,船只遇上它,不赶紧躲开,就会船翻人死。今日这群鲨鱼又不同一般,青鳍竖起足有帆船桅杆那么高,张着大嘴,发出“哧——呼——”“哧——呼——”的吼声,在吞吃鱼虾。那些小鱼小虾,相隔蛮远就被吸了进去。看到这凶狠的来势,船员们统统跪在船板上,磕头求拜。但是,有什么用呢?那群大鲨鱼还是一直向货船这边冲来。
正着急,从横边斜刺条鱼。这鱼身长五六尺,油光闪亮,摇头甩尾,像箭射一样,游到船与大鲨鱼当中。还没等船上人看清楚,“呼”的一声,这条鱼被领头的大鲨鱼吸进嘴里去了。怪,大鲨鱼吞吃了这条鱼,威风顿减。过了一会儿,就在水里打起滚来,没滚几滚,肚向上,背朝下,不动了。这条鱼从鲨鱼嘴里钻出来,甩着尾巴,又向鲨鱼群游去。
那群鲨鱼失了领头的,早唬得六神无主了,又见怪物向它们游来,都没命地掉头逃。
木帆船脱了险,船员们平安回家。为了答谢神鱼的救命之恩,船员们备办了祭品在海边遥祭,还把这条鱼的样子回想起来,画在船上作为纪念。画在别的地方怕会磨掉,就选在船尾的两边。
说来也怪,自从船上画了这条鱼,出海后就没再遇到这样的大鲨鱼啦。船上人高兴地说,大鲨鱼被神鱼唬跑了。消息传开,邻近的船也照这个样子画上了。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越传越远,船尾上画鱼就一直传下来了。不过,大家只晓得按照样子画鱼,却晓不得这条鱼叫什么名字,大家觉得它勇猛无比,连大摆鲨都不怕,就把它叫作“猛”了。[16]
这个故事解释了渔民对生产方式中作为工具的船进行的一种独特装饰的习俗由来,虽然有一些荒诞和神奇,但渔民却将它作为一种真实的存在看待,从而形成了一个区域中非常有个性特征的文化形态。
(二)节日及节俗起源解释
节日及节俗起源的解释也是非常有意思的话题。由于各个民族节日多样,节俗文化丰富,这类起源的解释不仅蕴含了民众对于节日及节俗的美好期待,也寄托了民众对于生活的美好希望和鲜明的爱憎观念与道德理想。
节日及节俗起源的解释主要包括节日的起源和有关节俗的起源两部分内容,节日起源的解释侧重于节日的由来,而节俗起源的解释则侧重于相关节日中一些独特习俗形态形成的由来,两者有着较大的差异。
春节是汉民族最重要的节日,过春节也叫过年。有关为什么要过年的解释性故事,其实各地非常多样。而每一个故事都在叙述春节是如何形成的,即侧重表达的是它的起源。通过故事告诉每一位传承春节的人,节日最初是如何来的。如关于《年的传说》就是其中之一,它讲述的是“年”是一种怪兽,会在农历大年三十晚上出来吸人,“谋害生命”。据说“它张开大嘴,一吐一吸,就能吸死无数的人”。后来,有一个仙人叫洪钧的让“年”把毒蟒、猛狮、恶虎等都治得躲进了深山老林,自己也把“年”骑着上了天。从此人们平安地过年,欢度这个节日。[17]
与春节相似的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七夕等汉民族的重要节日,都有独特的、有时也是多样的解释性传说。事实上,不仅汉民族是这样,我国其他五十多个民族也同样如此,对于自己的重要节日都有独特的起源解释。像傣族的泼水节,傣族人说,“年年有个泼水节,看得起谁就泼谁。”为什么会有泼水节呢?非常重要的一个解释是这样的:
很早以前,有一个凶恶残暴的魔王,他的本领很高,不怕水淹,不怕火烧,弓、剑、刀、矛也休想把他伤害。他十分猖狂,常常出外抢掠金银财宝、奴隶、美女。
他已经抢了十一个妻子,一个比一个长得好看。他的妻子们恨死了他,都想把这万恶的魔王除掉,但又没有办法。
那天,他又去抢了一个最美丽的姑娘,做他的第十二个妻子。这个姑娘不但长得漂亮,而且非常聪明,因此魔王特别喜欢她。她虽然同样痛恨魔王,却不露声色,反与他十分相好。
一天夜里,她趁魔王高兴的时候,试探着问道:
“大王,听说你本事大极了,水火刀剑一样也不能损伤,永远活在世上,多么幸福,多么好啊!”
“可是,我也有短处呢。”魔王听了姑娘的甜言蜜语,高兴得忘乎所以。
“你有这么大的本事,还怕什么呢?”姑娘抓住时机,进一步试探。
“这,我只告诉你一个人,千万不准说出去呀!”魔王贴着她耳朵悄悄地说,“世界上只有一个办法能弄死我,就是拔下我的一根头发,勒住我的脖子。”
姑娘心里暗暗欢喜,但还不十分相信。等魔王睡熟时,她轻轻地从他头上拔下一根头发,试着往他脖子上一勒,想不到魔王的头真的“咕咕噜噜”地滚下床去,魔王就这样死了。
魔王抢来的十一个妻子和老百姓们听说魔王死了,高兴得不得了。从此,她们不再受他的糟蹋和迫害,可以自由快乐地生活了。
十二个妻子想把魔王的头用火烧掉,但是火一触着头皮便到处飞起烈焰;她们又把它埋在地下,不料地面上却发出了极其难闻的臭味;把它抛到河里,河水马上滚沸成灾。不管怎么做都会造成世间的灾难。于是十二个妻子只好轮流抱着魔王的头,虽然自己受一点苦,但世间就不会有灾难了。她们每天轮换一次,轮换时用水洗一次魔王的头。
傣族人民感谢这十二个姑娘除掉了世间祸害,为了对她们表示敬意,在每年清明节后的第七天,给她们泼一次水。
泼水节就这样一代传一代,一直传到现在。[18]
至于节俗方面由来的解释,事实上除了“本来就如此”“祖上传下来的就如此”等一类完全相信传统的正当性和不可否定性存在的理由之外,还存在大量的优美的传说性解释。
我们大家都知道,中秋节的时候都有吃月饼的习俗,但在东南沿海等地还有吃芋艿的习惯,为什么会有吃芋艿的习俗?有一个这样的解释性故事:
据说,在明朝年间,倭寇侵犯东南沿海,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百姓苦难深重,朝廷派抗倭英雄戚继光带兵抗击倭寇,在军事上取得了很大胜利。这时正值中秋,依山驻扎的戚家军在营地里庆贺胜利和欢度佳节。半夜里,狡猾的倭寇偷袭得逞,并乘势把戚家军团团围困在山上。……戚继光传令加紧防守,伺机突围,同时派出部分士兵在山里挖野菜、草根来充饥。士兵们在山里挖到了不少野芋艿,由于当时大家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煮熟试吃后感到味道很好,又耐饥,就把它拿给戚继光看。戚继光吃了后很高兴,他感慨地说:“由于我的麻痹大意,造成了今天的危难,为了纪念遇难的士兵,我建议给它取名叫‘遇难’。”
当晚,全军饱餐一顿美味的“遇难”后,一声炮响,个个奋勇,如天兵天将杀入敌阵。倭寇们在梦中惊醒,仓皇应战,全被歼灭。
据说,从此之后,人们在中秋节时就形成了吃芋艿的习惯。类似节俗中独特的习俗,它因独特原因而形成的解释,是非常普遍的。而且地方化的倾向非常明显,原因是大量的节俗,都是地方性的文化,它形成于地方并传承于地方,是民俗个性特点或生命力之所在。
(三)人生礼仪习俗起源解释
人生礼仪主要是指婚丧喜庆等相关的习俗,它是每一个人在人生过程中不同阶段需要经历的文化洗礼。对于个人和家庭来说,人生礼仪都是习俗,因此长期在民众中传承,形成了具有大量民众认同的共有解释。
中国人结婚时有一个习俗是贴红双喜(囍),不管是知道或不知道为什么要贴红双喜的人,在举行结婚仪式时都会将红双喜贴在门口、新房中的许多地方及各种结婚时使用的器物上。为什么要贴红双喜?有这样的解释:
一年王安石进京赶考,住在舅舅家。当时是正月十三,京城在试灯。王安石没事,就到处走走。一会儿来到了一处很热闹的地方,许多人都挤在一起。王安石也凑过去看。原来是马员外家在试灯时挂出了一副对联的上联,让人对下联,谁对出了,如果尚未婚配,就能做马家的女婿。而且坊间还说,马小姐不仅人聪明,而且还非常漂亮。所以,这试灯第一天就传开了,门前是人山人海。这副对联的上联是“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这联看上去不难,其实很不容易对。王安石看了,一时也对不出,没放在心上,就到别处去看灯。马员外家门前的人也是看热闹的多,一个都对不出来。
第三天,王安石进场考试,三天下来,场场考得非常顺利,第一个交了卷。考官看了王安石卷子,觉得他才华横溢,便有意要再试他一试,就把王安石叫住,让他对一个对子。这对子,考官在许多场合考过考生,没有人能对上。叫作:“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王安石本来就是聪明人,立马想到了马员外家的招婿对联,随口而出,答以“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考官看王安石未经思考就对出了他多年难倒过许多考生的对子,内心已经非常喜欢王安石,夸了两句就让他走了。
王安石回到舅舅家,是正月十七,这灯还点得非常热闹,十八才收灯。王安石考得顺手,心里开心。一到晚饭后就又出去看灯,立马就到了马员外家门口。马员外家还是非常热闹,原来,那对子还是没有对出来。王安石挤进人群,高声对以“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他一对完,人群就大声喝起彩来。门房就把这事报告了马员外。马员外出门一看,是一位青年才俊,也是喜欢,便把他请到客厅,一打听,知是王安石,也是尚未婚配。你道这马员外是谁?原来是王安石舅舅的好友。
马员外找到王安石的舅舅,两家一商量,便将婚事定了。古话说,择日不如撞日,第三天便举行婚礼。王安石是满心欢喜,便写了一个大大的喜字,贴在门上。正要拜天地,忽听门外锣鼓喧天,报子来报,说是王老爷高中状元。王安石那个高兴,提起笔就在喜字边又添上了一个喜字,成了“囍”。正所谓“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双喜临门。从此之后,人们竞相模仿,贴红双喜就成了一种风俗。[19]
类似的故事还有许多,只是对联的内容有所改动,流传得比较广的,如上联是“玉帝行兵,风枪雨箭,闪旗雷鼓,天作证”,下联是“龙王设宴,月烛星灯,山食海酒,地为媒”。总之,解释性的故事透出的是中国人传统的观念、理想和追求,是一种浪漫的想象和对婚姻缔结的中国式浪漫的期待。
另外,除了流传较广泛的习俗的解释之外,一些人生礼仪的习俗则在传承过程中地方化,并给出了地方化后的地方性解释。如在河南过去办喜事都要漆红门,但河南的卫辉府就是今天的汲县,却不漆红门。为什么呢?有一个这样的解释性故事。说是明朝时,卫辉府街上住着贤惠善良的母子俩,儿子到了20岁时说上了一房山里人为妻,新娘长得是人见人爱,都夸她是“山中凤凰、园里牡丹”。结婚这天漆了大红门,喜事办得非常热闹。这事便被卫辉府的潞王知道了。这潞王荒淫无道,专抢人家办喜事时的漂亮新娘。得知小伙子的新娘漂亮,便准备到夜里去抢。此事让王妃知道了,就让宫女把消息告诉了这家人,让全城人家都把门漆成了黑色。这样,小伙子家在哪,潞王的手下也找不到了。从此,卫辉府家家户户都漆黑门,办喜事也漆黑门了。[20]
(四)民间信仰起源解释
民间信仰是民俗文化中比较复杂的一个内容,不仅它所涉及的面没有可以确定的范围,一些具体的形态是否归入民俗文化,也存在争议。在术语的使用上也存在多义性就可以证明这一点,如民间宗教、民间俗信、民俗信仰、信仰民俗、俗民信仰、迷信等等。民俗信仰的解释主要是对一种民俗信仰由来或独特信仰的解释,既可能针对信仰本身,也可能针对信仰的一些独特形态,但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都是对信仰的具体存在而做出的民间想象或所谓真实性的解释。
大家都知道,在中国民间的许多地方都有泰山石敢当的信仰,为什么有这种信仰,在民间会有自己的一些解释。有的是对于石头的崇拜,但更多的是将石头拟人化后的一种人格形象的崇拜,因而,也就成了一种神的崇拜。有一个故事是这样解释泰山石敢当信仰的:
泰山有一个人,姓石名敢当。他家住徂徕山下桥沟村。
这个人在泰城给人家测字,他很勇敢,什么也不怕,在泰山一带很有名,大家都知道他很厉害。有些人被欺侮了就找石敢当替自己打抱不平。
泰安南边五六十里地,有个汶口镇,有户人家。他家的闺女自己住在一间房子里。每到太阳压山的时候,就从东南方向刮来一股妖风,刮开她的门,上她屋里去。这样天长日久呢,这个闺女就变得面黄肌瘦,很虚弱。找了许多先生看病,也治不好。这时有人说:“看来病很重。”
他家闺女说:“你们给我找人治也治不好,我妖气缠身,光吃药是治不好的。”
两个老人就想怎么办呢?听说泰山上有个石敢当勇敢,就备上毛驴去找他。
人家一请,石敢当就来了。说:
“这事好办,准备十二个童男,十二个童女。男的一人一个鼓,女的一人一面锣。再就是准备一盆子香油,把棉花搓成粗灯捻,准备一口锅、一把椅子,只要把东西准备齐了,我准能把妖气拿住。”
这样喝了酒,吃了饭,他就用灯芯把香油点着了。他用锅把盆子扣住,他坐在旁边,用脚挑着锅沿,这样虽然点着灯,远处也看不见灯光。
天黑了,听着呼呼响。一瞭呢,从东南方向来了一阵妖风。石敢当用脚一踢,踢翻了锅,灯光一亮,十二个童男童女就一齐敲锣打鼓。妖怪一进屋,看见灯光一亮,急忙闪出屋,朝南方跑了,传说上了福建。所以福建有的农户又被妖风缠了身了,怎么办呢?人家就打听。后来,听说泰山有个石敢当,他能治妖,就把石敢当请去了。他又用这个方法,妖怪一看又跑了,就上了东北。东北又有个姑娘得了这个病,又来请石敢当。他想:
“我拿他一回,他就跑很远,全国这么大地方,我也跑不过来。这样吧,泰山石头很多,我找石匠打上我的家乡和名字——‘泰山石敢当’,谁家闹妖风,你就把这石头放在谁家的墙上,那妖就跑了。”
以后就传开了,说妖怪怕泰山石敢当,只要你找块石头或砖头在上面刻上“泰山石敢当”,妖怪就不敢来了。所以现在盖房子、垒墙的时候,总是先刻好“泰山石敢当”几个字垒在墙上,就可以避邪。[21]
由于泰山石敢当是一种几乎全国性的信仰,因此不同的地区有时出现了不同的解释,但主旨是差不多的。浙江洞头县是一个海岛县,这里也存在泰山石敢当的信仰,但所流传的民间解释却有着自己的特色。一方面,石敢当名字谐音为石敦讲,另一方面,还牵扯进了孔圣人的后人名叫孔生、吕洞宾、观世音和玉帝,把孔生、吕洞宾、观世音都奚落了一通。最后是观世音诬告,又通过玉帝的金口,把石敦讲硬硬地弄到了三岔路口,理由是“石敦讲不敬父母,欺辱仙师,刁难圣人。他的嘴恁利,好,就到三岔路口去,专门向妖魔鬼怪回话!”并封他为“泰山石敢当”,从此形成了这一民间信仰。[22]
许多情况下,民间信仰的解释是一种功利性很强的解释,比如为什么要祭祀某某神,人们会认为这个神对某某有什么特别重要的作用,因为有作用就需要祭祀。也是这种原因,因为有生活的需要就创造了这类神灵。像海上捕鱼的渔民大都信奉妈祖娘娘,为什么信奉妈祖娘娘,就是因为妈祖娘娘是渔民的保护神,她可以保护渔民出海打鱼时平安、顺利、丰收等等。而平安、顺利、丰收是海上生产时非常重要的目的,尤其是平安,如果不平安那就是大危险。虽然从今天的科学角度看,神灵信仰仅仅是一种心灵上的安慰,但这种安慰可以使渔民一心一意从事工作,从而保证打鱼的顺利和有足够多的收获。
(五)民间娱乐竞技起源解释
许多民间娱乐竞技习俗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如春节和元宵节的舞龙舞狮子,端午节的划龙舟,重阳节的登山活动等,关于它们的由来,也有着自己非常独特或寄托着美好愿望的解释。
但这些解释仅仅是一种解释,有时,同样的民俗文化形态,被传播到不同的地方或不同的民族时,有关解释就会发生变化,成为一种新的解释,并保证人们对这种文化历史的权威性。像划龙舟,在汉族中主要是与屈原相关,但实际上还包括与曹娥、伍子胥等相关。在傣族中,也有着自己的赛龙舟由来的解释,[23]但非常有趣的是,这个解释也是为了纪念一个英雄式的人物岩洪窝。
有些解释还非常富有智慧。拉祜族每年在过小年时村村寨寨都要荡秋千,为什么要荡秋千呢?有这样一个解释故事。
拉祜族每年过年,村村寨寨都要扎一个架子,将大肥猪吊起来宰年猪。宰时,大肥猪噘着大嘴,高声怪叫:“不合,不合。”意思是这样太不合理。人们不理它,每年过年仍照杀不误。大肥猪不服,就跑到厄莎天神那里告状,诉说人间如何将它吊起来,任意宰割;请求厄莎天神,每年也要照样把人们吊起来一次,以示惩罚。主宰人间吉凶祸福的厄莎天神,欣然同意了大肥猪的祈求。他向人们宣布:在过大年的时候,你们可以照旧吊杀年猪,但是在过小年的时候,你们也要自己把自己吊起来,以示认罪。大肥猪一听,张着个大嘴,“嘻嘻嘻嘻”地笑了起来:“这个状我告赢啰,你们做人的也尝尝被吊起来的滋味吧!”它忽扇着两只大耳,洋洋自得。人们听了以后,非常愕然,认为厄莎天神的决定违背了人情。人们默默无语,都在思考。对策终于想出来了:每年当人们杀了年猪,过了大年以后,在过小年时,村村寨寨,便在宽敞平坦的场地上,搭起一个架子,吊上两根绳索,拴好坐板,男女老幼,聚拢在一起,荡起秋千来。忽而悬空,忽而向下。欢声笑语,充满拉祜山寨。人们凭着智慧,将天神的惩罚,变成了欢快的娱乐。这就是拉祜族人民每年过小年都要荡秋千的缘由。[24]
从这则解释可以看到,民间娱乐竞技民俗,不仅是民间创造力的表达,其解释也是民间智慧的结晶,充满了人们对于娱乐的理解和对于创造或形成这种娱乐竞技者的崇拜和纪念。
第三节 民俗文化解释的文化学意义
民俗文化的解释是开启人们对民俗文化事项理解非常直观的一把钥匙。在历史过程中,民俗文化的存在一直是没有文字的底层民众作为最核心和基础的主体,由于他们缺乏接受教育,他们只能使用语言而基本上不能使用文字的形式来保存和传承自己的文化。因此,民俗文化的解释,在作为文化存在的经典,作为文化自我确认的依据,作为文化传承的动力,作为文化自我内聚的标识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文化学意义和价值。
一、民俗文化的解释是一种民俗文化存在的经典
一种学说,一个宗教,常常有自己的经典。它们常常以文字的形式保存,后来者只要研读这种经典就可以熟悉或理解这一学说或宗教,从而使一种学说或宗教得以认同、传承和信奉。这是进入文字时代之后,民族或国家的主流文化或上层文化得以保存或传承的主要方式。但是,与之不同的是存在于民间的民俗文化,它们从一开始就以口头语言和行为方式的形式被发明,并以口头语言和行为方式的形式被保存和传承。因此,对于一些重要的民俗形态,在行为方式传承或保存存在不足的情况下,就以口头语言的形式进行保存和传承,并作为自己的传统长期保留了下来。
民俗文化的创造和传承,需要多种因素,尤其是自身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独特的自然环境等,而人们认同并传承这种民俗,也需要多种因素。其中,民俗文化的解释就是很重要的一种。人们通过民俗文化的解释获得对于民俗文化存在的意义、价值的认识,从而保存或传承这种文化。因此,民俗文化的解释就成了一种民俗文化存在的经典,人们信奉这一民俗文化作为自己的文化,就来自于对这一解释的充分理解和深信不疑。虽然有时对这种解释有多种不同的版本和歧义,但这与用口头语言形态完成的经典在传承时的变异一样,是一种正常的现象。
二、民俗文化的解释是一种民俗文化自我确认的依据
文化是在不断确认的过程中完成传承发展的进程的。文化自我确认是文化个性和自我完善的重要形式,民俗文化作为一种具有鲜明地方或民族或国家文化特色的文化形态,自然也需要这种自我的确认。
文化的自我确认可以提高文化个性化的“纯度”,也可以强化“我”的特色,还可以突出“非我”的差异。其中,民俗文化的解释对于表达上述方面的功能是非常直观和有效的。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或不同国家存在同样的民俗,但其解释则存在很大的不同或根本性的差异,其实完成的就是自我文化特色、个性或差异的确认。人们通过这种解释告诉具有相同或相似民俗存在的区域,其实即使是相同的民俗形态,我们从源起或文化认知角度看,也是不同的。
民俗文化的解释通过文本的差异,完成了同一民俗文化在传播过程中而形成的一些细节性的差异到文化本质差异的自我救赎,从而完成了一种民俗文化的自我确认过程,成为一种独特民俗文化存在的依据,从而上升为某一地区或民族或国家民俗文化传承的经典依据。
三、民俗文化的解释是一种民俗文化传承的动力
一种民俗的普遍存在是因为在某一地区或民族或国家被共同认定为自己的文化,它之所以被传承也是因为它是这一地区或民族或国家在生活中的共同需要。因此,从心理上满足这一地区或民族或国家的民众对于这一民俗文化的传承需求,是民俗文化的解释得以存在的最重要的原因。换句话说,民俗文化的解释是一种民俗文化传承的内生性的心理需要动力。
我们知道,被民众信奉的民俗,常常具有强大的传承动力并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得以保存。作为经典的民俗文化解释,在其中就起了巨大的作用。人们相信并信奉自己的解释,就在于从心灵上归化一种民俗或文化,从而建立起强大的文化认同,完成文化的自我确认并融入这一文化进程之中。因为“我”相信这一解释,所以“我”传承这一文化,因此,这种民俗文化的解释就成了一种民俗文化传承的动力。就像“我”相信贴红双喜这一婚俗文化可以带来双重的喜事和吉祥,所以“我”传承这一民俗一样,它的原生动力是对贴红双喜的民俗文化解释。这一解释符合“我”的文化期待和文化养成的价值认同,因此它反过来更强化了这种传承的内生动力,从而使贴红双喜的民俗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民众中传承。
民俗文化的解释让我们深信一种民俗文化由来的独特和美好,它是民众千百年对于这一文化理解和传承的心灵写照,深植于一个地区或一个民族的民众内心深处。因此,它成了一种民俗文化长期传承的动力,一种其他文化形态不可替代的动力。
四、民俗文化的解释是一种民俗文化自我内聚的标识
文化的标识除了外在,诸如语言、饮食、服饰、信仰等之外,大部分都是通过内心对于一种文化的认同而完成的,有时并不是直观可以看得见的。民俗文化的解释在很大程度上对于民俗文化存在的强化和认同是内在的。但同时,它又可以通过外在的形态得到确认。就像我们相信屈原或曹娥或伍子胥的原因而形成了划龙舟的竞技文化一样,龙舟竞技成了一种外在的直观的文化形态,它是对相信龙舟起源于屈原或曹娥或伍子胥是紧密相连的。因此,它就成了端午龙舟竞渡的一种文化自我内聚的标识,而这种标识是可能通过民俗文化的解释得到表达的。
一个地区或一个民族的民俗文化存在通过对民俗文化的解释得到文化上确认的同时,也完成了自我文化内聚的过程,实现了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从而使一种文化得到传承和保护。因此,哪怕是实行了相同或相似民俗文化的不同地区或不同民族,有时它们的民俗文化解释也有着极大的差异。人们因差异建立文化认同的心理区分,从而在文化自我内聚中建立不同的标识。有时同一民族中的不同地区民众也同样存在这种解释的差异,其实质也是相同的:建立一个地区民族文化自我内聚的标识。人们通过解释来完成文化差异的自我确认并达到心灵上差异的文化归化,从而建立地区文化自我内聚的精神归化,达到“我”与“非我”的差异识别。
民俗文化的解释作为一种民俗文化自我内聚的标识是心灵皈依的象征,也是文化归化内心被塑造的生命进程。只要生命不止,标识就永存,而民俗文化的解释也就会长久地传承。
【注释】
[1]《汉书·地理志》载:“粤地(粤、越同)……其君禹后,帝少康之庶子,方封于会稽,文身断发,以避蛟龙之害。”这是避害说;《淮南子·泰族训》对文身的解说是:“剜肌肤,镵皮革,被创流血,至难也,然越为之以求荣也。”这是求荣说。
[2]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23页。
[3]岑家梧:《图腾艺术史》,学林出版社1986年版,第37页。
[4]③ 参阅陈华文:《断发文身——一种古老的成人礼俗及其标志的遗存》,《民族研究》1994年第1期。
[5]徐伯青搜集,原载《民间文学》1959年6月号。
[6]朱廷宏讲述,沈延栋整理,载《民间文学》1981年第8期。
[7]陈文道整理,见吉星编:《中国民俗传说故事》,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176—177页。
[8]张国兴、段段合整理:《河南民间文学》第二期,见吉星编:《中国民俗传说故事》,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5年,第224—225页。
[9]灶干是一些地方烙的干面饼,送给灶王爷吃。
[10]张子亮、习诏整理,见吉星编:《中国民俗传说故事》,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219—220页。
[11]罗子全口述,罗务本搜集:《砖丘墓和烧纸钱》,文彦生编:《中国鬼话》,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701—703页。
[12]《汉民为什么要烧纸》,《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宁夏卷),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1998年版,第222—223页。
[13]《烧纸的来历》,吉星编:《中国民俗传说故事》,中国民间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363页。
[14]吉星编:《中国民俗传说故事》,中国民间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7页。
[15]应三妹讲述,林星球整理,温岭文广新局编:《温岭民间文学》,西泠印社出版社2009年版,第142页。
[16]杨国振、黄志才讲述,蔡庚尧记录:《船尾为什么画鱼》,载《中国民间故事全书·浙江·洞头卷》,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年版,第199—200页。
[17]吴林森、方苑整理:《年的传说》,载吉星编:《中国民俗传说故事》,中国民间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26—227页。
[18]林木讲述:《泼水节》,见吉星编:《中国民俗传说故事》,中国民间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64—65页。
[19]陈昌远讲述(武义县白姆乡中宅村人,当年75岁,已去世),陈华文1998年记录。
[20]孙捷搜集整理:《卫辉府办喜事为啥不漆红门》,见《民间文学》1981年第5期。
[21]马宗奎讲述,吴绵采录:《泰山石敢当》,见吉星编:《中国民俗传说故事》,中国民间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547—548页。
[22]陈阿银讲述,蔡庚尧记录:《泰山石敢当》,见《中国民间故事全书·浙江·洞头卷》,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年版,第188—190页。故事大意是这样的:有一个石老老叫石敦讲,一次他在海边听到两个孔门弟子对对子,上联叫“潮涨沙滩千层浪”,下联是“水溅碓石万点润”。但石敦讲批他们不通,给改为“潮涨沙滩层层浪”和“水溅碓石点点润”。孔子后代也是老师,孔生不服气,上门要给学生出出气,结果,因为他刚刚从外地游学回来,而家中又有年事已高的父母,被石敦讲以“父母在,不远游”这话怎么解给弄得只得低下头走人。路上碰到吕洞宾,说了缘由,吕洞宾就要给他出气,结果,石敦讲以吕洞宾远游治病救治天下百姓,却救不了自己父母为由,把个吕洞宾也气得说不出话。正在闷闷不乐,路上碰到观世音,事儿一说,观世音就要为吕洞宾出气,但也被石敦讲气得七窍冒烟,最后到玉帝那儿告了石敦讲一状。玉帝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把石敦讲封到三岔路口镇鬼怪去了。
[23]这一解释出自《民族文学研究》1982年第3期,主要讲述的是从前西双版纳有一个叫勐巴拉纳西国的,国王是个暴君,有7个女儿。6个都嫁给了邻国的王子,国王想把小女儿嫁给宰相的儿子,将来好继承自己的王位。但小女儿不同意,非得在赶摆时抛花环选婿。最后,选了一个又丑又穷的小伙子岩洪窝,国王不同意,就想尽各种办法想把小伙子害死,都未成功。最后,让小伙子在7天内造出龙船与国王进行比赛,国王是想用自己的龙船撞死小伙子,但聪明、勇敢的小伙子得到了龙王的帮忙,龙王则用巨浪吞没了国王的大船,为民除了暴君。人们为了感激岩洪窝,最后就形成了在新年赛龙舟的习俗。
[24]石云宵搜集整理:《荡秋千的由来》,见《山茶》1982年第3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