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自卫反击献青春

自卫反击献青春

时间:2023-03-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自卫反击献青春张宝江 男,汉族,隆德县凤岭乡丰碑村人。1986年5月,在中越老山前线自卫反击战中牺牲。张宝江见两战友受伤,便跃出堑壕前往救助,在接近受伤战友时,不幸触雷,身负重伤,在送往团部卫生队途中牺牲。1986年7月25日,隆德县党政干部、农民、学生2000多人在县城隆重集会,为张宝江同志举行了追悼大会。张新学得知部队赴云南参战的消息后,给支部、党委写信,坚决要求上前线。
自卫反击献青春_文化隆德

自卫反击献青春

张宝江(1966~1986年) 男,汉族,隆德县凤岭乡丰碑村人。高中文化程度。1984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某部七连七班当战士。1986年5月,在中越老山前线自卫反击战中牺牲。所在部队党委根据其生前表现和要求,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并追记二等功一次。

1986年初,张宝江所在部队缩编参战,他恳求组织让他上前线,并写了请战书和决心书。战前训练中,他发挥军事技术过硬的特长,密切配合班长搞好战前演训,并帮助其他同志过好苦乐关、生死关。在团队的几次考核验收中,其战术技术均取得好成绩。

进入阵地后,张宝江建议班长,拟定了防敌偷袭措施。为了让战友适应环境,减轻疲劳,他抢先冒着敌人炮火,背水做饭,帮助战友修工事,洗衣服。战友生了病,他便守在猫耳洞里喂饭递水。夜间他陪新战士坚守哨位。他还与战友一起,抗敌骚扰36次,挫败敌方两次偷袭,两次规模性进攻。

5月18日下午8时许,张宝江在哨位监视敌人,掩护副班长韩成刚上前沿设置障碍。当韩潜出前沿20米处时,突然遭到敌人炮火袭击,被气浪抛出两米多远。班长贺成旺上前抢救,又触地雷受伤。张宝江见两战友受伤,便跃出堑壕前往救助,在接近受伤战友时,不幸触雷,身负重伤,在送往团部卫生队途中牺牲。时年20岁。

1986年7月25日,隆德县党政干部、农民、学生2000多人在县城隆重集会,为张宝江同志举行了追悼大会。

张新学(1965~1987年) 男,汉族,隆德县城郊乡张士村人。初中文化程度。1985年元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

张新学得知部队赴云南参战的消息后,给支部、党委写信,坚决要求上前线。

1985年11月调某部八连开赴云南前线。

在为时3个月的有线兵集训中,张新学苦练放线、接线及线路故障排除技术。为了提高放线速度,他坚持每天背22公斤重的砖块练长跑,接线既快又准,以全优成绩通过考核。

1986年4月,部队接防。张新学向连队提出申请,要求由他来负责前沿阵地的有线线路。他说:“通讯设备是战争的神经,一旦遭敌破坏,就会影响整个战斗。请让我去156高地,我保证这根‘神经’的畅通。”连领导批准了他的要求。156高地是某部八连据守的最前沿阵地,处在敌人各种火力的直接控制范围内,随时都会遭受袭击。4月28日,敌人在炮火掩护下,向我方前沿阵地发动进攻,张新学冒着枪林弹雨6次查线,保证了线路畅通,使战斗得以胜利进行。

1986年10月,部队换防,张新学所在班撤离156高地,他请求再上156高地,连长考虑到他已在阵地上守御了3个月,家中也比较困难,不答应他。张新学说:“杀敌立功,报效祖国是我最大的愿望,机会不能放过。我熟悉156高地的地形和线路,工作顺手。要说家里有困难,人人一样。即使我牺牲了,组织也会妥善安排的。”他的话感动了连长,连长便答应了他的请求。

张新学重上阵地共维修线路150多次,总长达70余公里。1987年7月7日,团队打响了“拔点”战斗。战斗激烈异常,伤员一时运不下来,张新学便参加接救小组,冲上167高地抢送伤员。在他第四次冲上167高地时,不幸被敌人炮弹击中,壮烈牺牲。时年22岁。所在部队根据其生前要求和表现,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追记二等功一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