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邯郸古代的埋葬方式

邯郸古代的埋葬方式

时间:2023-03-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 埋葬过程在邯郸,人死以后,先要净身净面。邯郸有个传说,说人死以后,猫和老鼠从死者身上一过就要诈尸,压上犁铧可以避免诈尸。所以邯郸有个风俗,给活人舀饭时,手忌向外翻,筷子忌插在饭上,否则是对吃饭人的一种侮辱和诅咒,吃饭的人会因此大发脾气。邯郸有个风俗女人生孩子时,把炕席去掉,在干草上生孩子,生完把干草埋了。刹好口,就要油漆,邯郸油漆棺材有两种颜色,一为黑色,一为棕紫色。
埋葬过程_邯郸民俗录存

三 埋葬过程

在邯郸,人死以后,先要净身净面。所谓净身净面,就是用湿毛巾把死者脸上、身上擦洗一遍。擦洗完了就换衣裳,所换的衣裳叫寿衣。寿衣男女各不相同,男的除棉袄、棉裤外,还要穿一件棉大衣,颜色一般为蓝色。女的要穿棉袄、棉裤、大袄、裙子,头枕元宝枕头,脚登莲花,意思是女菩萨要到西天。也有的脚登“落子”,谐音快乐的意思。

死者穿好衣裳以后,要请来阴阳先生确定死者去世的时间,阴阳先生确定死者去世的时间有个固定的办法,他们认为“子午卯酉掐中指,辰戌丑未手掌伸,寅申巳亥拳握定,子午卯酉张着口,寅申巳亥眼又睁,亡人死时定不错”。他们就根据死者的这些情况,确定亡人所死时间。

死者穿上寿衣之后,一般就不在原地方躺着了,有的是在地下铺上干草,把死者抬到上面;有的是在地下放只床,把死者抬到床上。死者头朝北、西、东均可,但不能头朝南,南方和“难”谐音,犯忌,怕死者到另一个世界遭难。也有说南方属火,火为阳,死者为阴人,不能到阳方去。死者停放期间双脚要用麻绳拴住,据说是怕死者去串门;还要在胸脯上压块犁铧。邯郸有个传说,说人死以后,猫和老鼠从死者身上一过就要诈尸,压上犁铧可以避免诈尸。人死以后,嘴里要放个金币钱,它穿了眼儿,两边系上绳,套在耳朵上,这叫口金钱;此钱表示死者是吃皇粮的,野鬼游魂不得阻拦。此钱一般要从口中取出放到手心,个别地方也有不取出的。头前要放盏灯,不管黑夜白天,经常着着,这叫长明灯。据说是怕死者走路路黑,这是照明用的;头前还放一只碗,里面放着死者喜欢吃的东西,这叫遗饭碗。据说这是来世托生后的饭碗,有这饭碗来世就有饭吃,没有这饭碗,来世就没有饭吃。邯郸一带,有的孩子生下来没奶吃,人们就说:“转世时没带你的遗饭碗。”就是说前世停尸时棺材前没放遗饭碗。给死人舀饭时,手要向外翻,所用的筷子要插到饭上。所以邯郸有个风俗,给活人舀饭时,手忌向外翻,筷子忌插在饭上,否则是对吃饭人的一种侮辱和诅咒,吃饭的人会因此大发脾气。死者在停尸时,脸上盖块白布,身上盖个被单,把全身盖住,要看的人,掀开被单看。看的人多是掀开下身被单看看穿的是什么寿衣,不看上身,只有亲人才掀开上身被单和盖脸布看看。

人死了,孝子要报丧,报丧的内容很多,首先要向本家报丧,报丧先向最长辈报,以后逐渐推下去。本家报完,就向总理报丧,让人家知道本家死人了,准备来办丧事。这些报完,就要向亲戚报丧,向亲戚报丧很复杂,需要孝子亲自去的是老娘家,孝子到老娘家先磕头,然后说明家里谁死了,再征求意见,问丧事怎么办。父亲死了,老娘家也管,但管的不那么严;若母亲死了,老娘家管得很严,如果儿子不孝,或男方对这女子不好,这时正是女方家里出气的好时候,他们常常提很苛刻的埋葬条件,让死者一家倾家荡产,以示报复。孝子明知苛刻,也得执行,否则就是不孝,要受到惩罚。如果儿子孝顺,女子在世时家人对她很好,这样两家关系就好处理,老娘家会根据死者家庭情况,穷就穷办,富就富办,办完事还让他家能生活下去。也有死者家属不听老娘家的劝告,简化埋葬手续的,这时老娘家的人常常会在灵棚中痛打孝子,或把孝子家砸个稀巴烂。此时,孝子绝不能还手或阻拦,只能磕头求情。事后,世人便把孝子被打被砸当做耻笑的材料到处传扬闺女孙女家不用孝子亲自报丧,但必须套了车去叫。孝子报丧途中,不管长幼,不管认识不认识,见人就要磕头。因此报丧常选在早起和晚上,这样路上人少,避免没完没了的磕头在邯郸漳河故道以西,报丧不许穿鞋,不论春夏秋冬,全是如此,夏常将脚烫伤,冬常将脚冻伤,犹如酷刑。

亲戚得到死讯,都要来吊孝,近亲吊孝都叫热孝。吊孝的人不同,吊孝的方式也不同。闺女、孙女得到死讯,先要给婆婆磕头,告诉婆婆谁死了。然后再去给祖母、婶子、大娘磕头报告死讯,报告完了,坐了车一路哭着到死者跟前;男亲戚不坐车,旧时一般步行,现在一般骑自行车,路上不哭,到亲戚家也不打招呼,到死者跟前,跪下痛哭。女亲戚吊完孝,穿上孝回去,到家门口就脱掉,不能把孝衣穿到婆家;男亲戚不用穿孝,吊完孝也就马上回去了。

从死者断气时起,孝子就不能坐椅子板凳,不喝酒,不娱乐,只能坐在死者身旁的干草上,不能铺席。邯郸有个风俗女人生孩子时,把炕席去掉,在干草上生孩子,生完把干草埋了。在死者身旁坐干草,意思是不忘大人的生育之恩。

在停尸期间,要扯孝,因为人员不同,孝的规格也不同,孝子要扯一个很大的白帽子,这叫孝帽子,孝帽子的两个角上缀着棉花,帽顶上还缀两条很长的白带子。侄子和孙子也有孝帽子,但比孝子的要小些。侄子们的帽子上有个青疙瘩,孙子们的帽子上有个蓝疙瘩,现在简化了,侄子和孙子的孝帽子上什么也没有。穿孝的人都要护鞋,护鞋就是在原来穿的鞋上缝上一层白布,因为穿孝的人不同,护鞋的规格也各不相同,孝子护鞋要把鞋口包住,是光边的,这叫重孝。如果一个老人去世了,在鞋后跟留一条缝不护;如果两个老人都去世了,就不留缝,全护住。侄子和孙子只护半截,不包鞋口,布是毛边的,这叫穿花孝。闺女要穿孝衣孝裤,全是毛边的;闺女也要护鞋,她们护鞋时,除了按男子护鞋标准外,又多了一个标准,如果有公婆在,即使亲爹娘都死了,鞋后头也不能护严。如公婆都死了,父母也都死了,也可护严,不留缝。侄女、孙女有扯孝衣孝裤的,也有不扯孝衣孝裤的,这要根据孝子的家庭情况来定,条件好的扯,条件差的就不扯。侄女、孙女护鞋都护半截,不护鞋口,这是因为侄女、孙女是隔了一辈的人,她们的父母一般还在,不能全护。他们有的父母全不在世了,为了表示对祖父母尊重,也可全护。

停尸一至两天,就要入殓。入殓前先要备好棺材,如果没有合好棺材的,要合好棺材。如果合好棺材了,这时开好榫,合好口,这叫刹口。刹好口,就要油漆,邯郸油漆棺材有两种颜色,一为黑色,一为棕紫色。过去黑色多,棕紫色少;现在棕紫色多,黑色少。棺材前方要写个“寿”字,棺材两旁各有四个字,常写的有“驾鹤仙游”,“荣归西城”,“一毕千秋”等。

停尸是在屋里,入殓就要抬到院里。入殓时,脸上仍要盖着白布,因为死者已是阴人,不能见阳,从屋里往外抬时,必须打上伞。棺材中铺着褥子,把死者放进去。除死者原来的全套东西移入棺材内,现在还要增加一些东西,要在死者袖口里放些麸子,放几个酵锅饼。放麸子,是说死者到阴间要过蚂蚁山,怕蚂蚁钳人,撒些麸子让它们吃,就可以顺利通过;放酵子,是发家的意思;死者身下放几个钱,叫垫背钱,女七男八;头下放个己枕子,所谓己枕子是一个小袋子,里面放五样粮食,如小米、黄豆、芝麻、麦子、黑豆等,一般不放高粱、绿豆,因为大红大绿表示喜,犯忌。还要在棺材盖上钉个钉,拴上十条线,十块布,这是给死者用的。死者手里都要拿个钱意思是死者在阴间遇到野鬼拦路,可以给他们点儿钱。另外还要在死者身上撒些花籽。死者的头两旁要放几块坯坷垃这没有深意,是怕死者的头将来滚到一边。入殓后,棺材盖要错个缝。

入殓以后棺材停放的方向和停尸时同。停放棺材的地方要搭个棚,因死者为阴,忌阳。棺材不放在地下,用凳子支起从死者一断气,家人就要商量排几埋葬。现在用的有排三、排五、排七,所谓排三、排五、排七,就是从人死的那天起到埋的那天止是几天的时间就叫排几,排几只用单数,不用双数。过去有些豪富也有停丧四十九天的,在四十九天以内埋葬,只要单数天数就行,双数天数不行。四十九天以外埋葬,就必须找阴阳先生选择黄道吉日,不能随便埋葬。

究竟排几埋葬,一要本家来确定,二是和老娘家商量,双方商量好了,基本上就能确定。

如果排三埋,第二天要移灵;排五埋,第四天要移灵;排七埋,第六天要移灵。移灵前,首先要“封口”,封口就是把棺材盖钉住。封口前要抓起死者身上的花籽往外扔,这叫撒子意思是子孙盛旺。封口时孝子必须都到,先烧纸箔,接着全家痛哭。封口时子孙要喊着让老人躲钉。封口的风俗各地不同邯郸县南文庄是封单,不封双,即单数日期封口,那里的人认为封双要死两人,所以忌双。距南文庄五里的北泊村封对时即今日下午一点死,明日下午一点封口。曲周封口日子是双男不双女,即男子双数日封口,女子单数日封口。

在封口前后,阴阳先生要把引魂幡子、雪柳、哀杖棍子糊好。引魂幡子是孝子扛的,它的制法因兄弟的排行不同而略有区别。在农村一般是在一根棍上,用双面花边白纸贴在上面,在它的顶端绑几根短柳枝,柳枝多少由弟兄多少来定,有兄弟几人就有几根柳枝。每根上面贴两朵白花,每根柳枝上还要系一条白纸环套成的白纸绦子,长长地拖着。顶端柳枝最多的老大扛,以下依次排列。据说人死了,要到阴宅去住,但阴宅是他(她)的新家,怕他们不知道路,所以孝子打了引魂幡子给他们引路,要他们跟着到阴宅去住。再是雪柳,雪柳是侄孙们扛的,它也是用一根棍,糊上双面花边白纸制成,顶端绑两根柳枝。侄子们扛的,每根上贴两朵青花或蓝花;孙子们扛的贴两朵红绿花。不管侄子们扛的,还是孙子们扛的,都不绑白纸绦子。还有哀杖棍子,它很短,只用双面花边白纸贴上,顶端不绑柳枝,不贴白花儿,孝子、侄孙每人一根,那是怕孝子们哭得太恸不能走路,当拐杖用的。

在旧社会,豪富埋人,要举行“堂祭点主”。即人死之后,要写个牌位,牌位写上×××之神位。堂祭点主的牌位,不写×××之神位,而该写×××之神“主”,但神主的“主”字,不写成“主”,而写成“王”,然后请人往“王”上点一红点儿,成为“主”字,就叫堂祭点“主”。这个仪式十分隆重,所请的人必须是本地地位最高的人,即使有地位,也要三番五次才能请到。堂祭点主起码请两人,一个叫主祭,一个叫主宾。死者家属要专门为主祭搭个台子。主祭、主宾要坐在台上三番五次给孝子讲话,讲的内容是,养子如何辛苦,儿子应该如何报答老人,以及为啥穿孝等等,主祭、主宾讲话,孝子们跪在台下痛哭,再三讲话之后,由主祭在牌位“王”字上边用红笔点一点,写成一个“主”字,这样就完成了堂祭点“主”的程式。

埋葬的头天,总理都要上班,总理到后,先要了解情况,问丧事打算怎么办。这时死者家属常常十分慷慨,表示要尽最大努力办好丧事,不要因为节俭失了儿孙之礼等。旧社会有的孝子还把房产地产证拿出来,让总理办丧事。总理办丧事需要很多人,他有一个比较固定的办丧事班子,这个班子有总理、柜房、帮厨、男女知客、买办等。总理一上班,这套人马就全上了班。办丧事时,总理的权大得很,他想花多少钱就花多少钱。不过,一般说来,总理是根据死者家属研究的方案和财力情况来办的。也有的因为种种原因,总理要多花钱,以示对死者家属惩罚,遇到这种情况,死者家属办一次丧事常常三年五年不能翻身。

总理上班以后,丧事中所有事情就由他来主管。他一上班先问明有多少亲戚、多少朋友、多少响艺、多少本家,然后根据人数多少说明丧事需要多少钱、多少粮、多少菜、多少肉。如主家准备好这些东西了,就拿出来交到柜房;如没准备好,总理就派人去买。

丧事的伙食一般有四顿饭,头天上午开伙,这顿吃饭的人不多,有本家人、亲戚、总理和总理所带的那一班人。晚上吃饭的人就多了,响艺班、唱戏班、放映电影的都来了,这些人都要在这儿吃饭。第二天早起部分忙客也都来吃饭。第二天上午吃饭的人最多,这一顿有亲戚、朋友、所有本家人、所有的忙客以及所有的与丧事有关的人员都要来吃饭。

总理上班后,除把吃的东西准备好外,还要赶紧给所有亲戚下帖告诉他们哪一天埋葬。下帖前必先写帖,写帖有专人来写,旧时丧帖帖式十分讲究,它分四折,第一折写一个“讣”字,第二折写报丧内容,第三折写“讣闻”二字,第四折写报丧人姓名。

除报丧帖外,丧仪中还有许多帖,如雇用响艺帖,租赁大棚、架子帖,孝衣帖,收头帖等,这些帖就简单多了,除各种帖外,还有一种奠礼单,这是亲朋上礼用的,因篇幅所限这里只写一幅报丧帖。帖式如上面:

img6

这些帖写好以后,总理就要派人去下帖,亲朋均送,亲朋接到帖,要及时准备祭礼。

雇用响艺、戏班、电影的帖,下帖时就套了车,帖到人、物都来。租赁大棚、架子、孝衣的也同样,帖到物来。

这些东西都来了,要及时搭好戏台和灵棚。如果响艺和戏班是一班人马,就搭一个戏台,如果是两班人马,就搭两个戏台。

灵棚地方较大,一般都搭在街里,有的灵棚分两层,有的灵棚分三层。分两层的,有外屋内屋,中间一道白布隔开。在外屋前边有两层吊挂,写在白纸上面。吊挂内容是:

南北山头多墓田,  清明祭扫各分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  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  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  一滴何曾到九泉。

天上北斗共南辰,  日月消磨多少人。

青山绿水依然在,  不见争名夺利人。

东海年年添新水,  西山岁岁长白云。

白骨为入三尺地,  灵魂几上九重天。

林中哪有千年树,  世上稀少百岁人。

夜更归梦三千里,  一日思亲十二时。

人生在世有死生,休将闲气与人争。

灵棚两旁多是三国人物、西游记人物,或其他戏中人物作为两屋隔墙的白布前放一张桌子,桌子上有个牌位,写着×××之神位。隔墙两边能通后屋。前屋还要放纸折,纸折一般有车马,车上坐一个赶车的,赶车的还要起个名字,春天就叫春来,秋天就叫秋来;还有童男、童女、金斗、银斗、仙鹤、背楼等。分三层的灵棚,在纸折吊挂后边靠布墙的地方还挂两块布,布上画着秦琼和敬德两个门神站岗,这两块布中间仍是敞开的。

灵棚搭好以后,就要移灵,把棺材从家中移到灵棚里,移灵前要烧纸,移灵时儿孙痛哭。移到灵棚后,一切仪式仍如停丧时,面向前方,男左女右坐在干草上守灵。

移完灵就要去挖墓穴。墓穴在过去是很讲究的,只要家中像点样的,都要用砖打墓,墓穴的大小也因为家穷富不同而不同。在邯郸一带,有一种大圆筒子墓,高二米至三米,这种墓都是一个墓穴放两具棺材;还有一种比较小的墓,这种墓男女墓室分开,中间留一个小门。现在都不砌砖墓了,挖坑土埋。挖坑前要放些吃食,在挖坑的地方往地下洒些酒祭祀土地神灵。挖墓时,头三锨土必得孝子挖,挖时阴阳先生先看准喜神方向,孝子挖的那三锨土就扔向喜神方向。喜神方向怎么定呢?他们有个口诀:“甲己在艮乙庚乾,丙辛坤位喜神安,丁壬支在离宫座,戊癸原来在巽间。”艮是东北,乾是西北,坤是西南,离是正南,巽是东南,它们分别代表了这几个方向。前边几句口诀是说甲己日喜神在东北方,乙庚日喜神在西北方,丙辛日喜神在西南方,丁壬日喜神在正南方,戊癸日喜神在东南方。五天过后,又从头开始。喜神的方向就是根据这个顺口溜定的。葬仪进行到此时,开始走向高潮。一般来说这天下午响艺开始吹,戏班要开始唱戏,晚上很晚才散。过去晚上没有电影,现在晚上一般还要上映电影。前几天给死者烧纸早晚各一次,这天晚上给死者烧纸七次。

埋葬的这天,葬仪达到了高潮。这天,响艺要吹起来,戏班要唱起来,听吹的,看唱的,人来人往十分热闹,从外表看,俨然是办喜庆事情。埋葬的这天上午,灵棚前要放一张收礼的桌子,这时乡亲们纷纷前来上礼,有的送布,有的送钱,有的又送布又送钱。近门本家的都送大饭。不管送什么都要记在礼单上。以便将来人家有了同样的事情,自己可以参照回送。

乡亲们上礼的同时,亲戚们也陆续赶来,亲戚来后,有人专门迎接。亲戚送的礼有钱、大饭、鲜桃、鲜果。亲戚送的礼因远近亲疏不同多少也各不相同。一般来说,闺女女婿送的礼最多。闺女女婿送礼多的为一百至二百元。除送钱外就是上祭礼,祭礼品种很多,总的来说有素有荤。素有盘卷,也叫大饭。它用白面蒸成,一块长圆的面上,左右各有四个手指样的面条贴在上面;也有的不蒸盘卷而蒸大窝子的,大窝子形状如窝头,但它比窝头大得多,有的如升,有的如斗。亲戚中不管亲疏远近,这两种祭礼中必有一种。此外就是鲜桃鲜果,所谓鲜桃鲜果,它们不是真的,而是假的,它们有的用白萝卜做成,染成红、绿、紫、黄各种颜色,有的用红萝卜做成,还有的用老白菜帮子切碎染成各种颜色。做鲜桃、鲜果,粗细各不相同,细的做得形象逼真,水灵可爱;粗的白萝卜切成片,染上色即可。鲜桃、鲜果绝不用真的,因为用真的,还没上祭,接亲的就抢着吃了。还有荤饭,荤饭有的上一刀肉,有的上一个猪头,也有的上全猪。所谓全猪不是一个整猪,而是一个猪头四只蹄子,一个尾巴。亲戚送来了礼,迎接的人接住,抬到灵棚前。仪式隆重的,有洋鼓洋号导引,十分威武。大饭、鲜桃鲜果都要放在灵位桌上祭奠。大饭祭奠后收起来食用,鲜桃鲜果祭奠后,倒进筐子里扔掉。灵位桌前有张席子,男亲戚就在这张席上叩首哭祭,男亲戚哭祭时,要有人陪亲,陪亲的多是死者的侄孙担任,亲戚叩头哭祭,陪亲的也要叩头哭祭。女亲戚来了,不在灵桌前哭,而在棺旁的内屋哭。不管内屋外屋,只要有亲戚哭,孝子都要陪哭。在亲戚中一般人三叩首女婿是四叩首。这一带还有个风俗,女婿上礼,一般不能顺利通过,大家不接不抬,逼他们拿出好烟好酒,他们一般都有准备,讨价还价以后,他们就拿出来,接亲的才接他们的东西这些亲戚中,后代来得最晚,后代不来不能起灵,因此,他们不怕误事,而且以来得晚显示他们的身份。儿女亲家一方有人去世,另一方的亲家要去祭吊,以示尊重,并且要送殡至村头。在亲戚中还有熟亲和生亲之分,比如儿女亲家,儿女已经定亲,但没有过门,这叫生亲。生亲中如果亲家中有人去世没过门的女婿或媳妇也要去祭奠。这种祭奠更复杂,祭奠前要先认亲,认亲也有一种形式,它必须有一个长辈人领着先见岳父,如果是岳父死了,就见岳母,磕头认亲,再去灵棚哭祭。公婆死了,没过门的儿媳也要去哭祭,形式和女婿到岳父家相同。

埋葬这天,本家的人,亲戚忙客都在死者家中吃饭。先忙客吃,再亲戚吃。吃饭还有许多礼节,后代来客,忙客上饭,上了饭都不吃,这时响艺吹奏着引导孝子进来,有人喊:“谢礼。”后代站起,表示还礼。谢完,后代才吃饭;如果不谢,他们不吃。后代中的男亲由孝子谢;女亲,孝女谢;不是后代的,孝眷谢就可以了。亲戚吃完饭,本家人吃,本家人吃完孝子吃,孝子好歹一吃就起灵了。

起灵前要有许多准备工作。这时有个司仪img7着篮子,里面放着牢盆、遗饭碗、纸钱。盆有两种:有男牢盆、女牢盆。男牢盆盆底钻五个眼儿,女牢盆盆底钻七个眼儿。据说牢盆是死者到阴曹地府喝水用的。死者在世时,不论男女都要用水,人在阳世间用多少水,到了阴间阎王爷就让他喝多少水。因为人一生在阳间用水很多,怕死后到阴间撑着,所以在盆底上钻上眼儿,这样阎王爷让他(她)喝水时,用盆一舀水就漏了,看样子是喝,实际没喝到肚里,这办法是骗阎王爷用的。又因为在阳世间女的用水比男的多,所以女的钻七个眼儿,男的钻五个眼儿。遗饭碗要带到坟地放到棺材盖上埋掉。纸钱是怕野鬼拦路,在路上撒给野鬼用的。

这时孝子们要穿好孝衣,戴好孝帽,扛好引魂幡子或雪柳,拿好哀杖棍子。孝衣过去都是自家白布制成,现在都是租赁的。孝衣按人租来,全部穿走不得丢下;引魂幡子、雪柳、哀杖棍子按人制成,也必须全部拿走,不得丢下。这些事情做完以后,孝子要排队,顺序是这样的,孝子:老大、老二、老三,依次排列,之后是侄子,侄子完了是亲孙子,然后是外系孙子。也有不这样排列的,他们排法是:孝子、直系孙子、侄子、外系孙子。女眷在丧后,她们坐车,排列顺序是:老大媳妇和大闺女,老二媳妇和二闺女,老三媳妇和三闺女,她们并排坐在车上,之后是侄女、表侄女,再后是直系孙女、旁系孙女、表孙女,她们以这样的顺序坐车。

男女孝子排好队以后,下一项就该收头披孝。男的收头,有的就在孝帽上缀两根白带儿,把它系到脑后,有的是用青带系到脑后,防止头发散落下来;收头以后披孝,披孝也有讲究。如果是男长辈死了,从左肩披到右臂下;女长辈都死了,从右肩披到左臂下;男女长辈都死了,就左右都披。披孝的人一般是后代家的人,男亲女亲都可。女的收头是叠成一块长白布,从眉上系到脑后。女子披孝和男子相同。给儿媳妇披孝的人,一般是她的姐妹或她娘家的嫂、弟媳;给闺女披孝的一般是她的妯娌。被披孝的人是孝子、闺女、媳妇。男孝子披完孝,要回过头,跪在那里。

孝子在披孝时,抬架子的也在忙,抬架子的一般为八人前边四个后边四个,再加上一个喊架子的共九人。起灵前,抬架子的要把棺材放到架子上,罩上彩棚。这些工作都准备完了,司仪就把牢盆放在大孝子面前,这时,阴阳先生手里拿着一块瓦,上面写着“勒命”二字,还画着符,阴阳先生看抬架子的和孝子都准备好了,就敲一下瓦,他一敲,大孝子就摔碎牢盆,这时送殡的人就放声痛哭,前后一片,哀天恸地。这时孝子打着引魂幡子,拄着哀杖棍子,由两个亲戚搀着往前走。在大孝子摔碎牢盆后,喊架子的大声喊道:“抬架子往前上啦。他看抬架子的都准备好了,然后大声喊:“起!”抬架子的一起用劲,将架子抬起。喊架子的一路负责指挥,直到棺材入墓。

在送殡队伍最前边的,是用大车拉的纸折,纸折多少不同,用的车辆多少也不同,一般人家都是一辆车。再后是吹手响艺,如果哪家丧事办得大,吹手响艺好,送葬队伍走得就慢多了。这里有个习惯,在办丧事或喜事时,不论任何人,都可以把吹手响艺拦住,让他们吹打一阵子,什么时候放行什么时候走,如不放行,就得一直吹。三步一截,五步一停,因此常是三点起灵,五六点钟还出不了村,如果响艺班子很小,没人拦,那送葬队伍走得就快了。

有些送葬的上坟,有些送葬的就不上坟,比如儿女亲家送葬但不上坟,送葬队伍到村头,停下来,亲家到棺材前上些祭品,孝子们回过头跪在地下,祭完,亲家离去,送葬队伍继续前进。

到了坟上,棺材放好,遗饭碗放在棺材顶上,前三锨土要孝子来埋,孝子埋时,要把这三锨土埋到遗饭碗上。孝子扔了三锨土,就要忙客来埋,忙客把墓埋平就算完了。忙客埋土时,孝子要转墓,沿逆时针方向转三圈儿。女儿怀孕的不转墓,转墓墓要塌。转完墓,引魂幡子、雪柳、哀杖棍子要插到墓前。有的地方,这时就可以脱掉孝衣,沿原路回去;有的地方这时不脱孝衣,也不能沿原路回去,必从另一条路回去,回去后到天爷台前磕了头再脱孝衣。

孝子回到家门口,不能直接进家,门口放着一个盆,盆里放着水,水里放着刀,旁边有个筐子,里里放些碎馒头。这时孝子们要拿起刀,沾沾水用刀背砍一下,再进家。为什么这样做?据说:引魂幡子把死者引到阴宅以后,孝子们回来时,怕他(她)又跟着回来了,刀刃属阳,刀背属阴,刀背沾水,都属阴,这样砍一下可以砍断阴路,意思是说,阴路斩断,死者魂灵就不要再回家了。那碎馒头是给鬼魂吃的,孝子用刀背斩路之后,抓起馒头咬一口,向后扔去,这意思是让鬼魂享用。孝子吃一口表示亲情,和生时一样一起用饭。据说这馒头能治咬牙病,所以向后扔时,许多妇女在旁接着,拾回去给孩子吃,让孩子治咬牙病。

忙客回来,灵棚的棚主早把灵棚拆了,这时忙客把棚中的铺草点着,把上坟所用的家具全过过火,邯郸称此为燎祟,这些家具不燎祟不能进家。意思是避免把阴气晦气带入家中。曲周埋人回来把锨放在死者家中,过一夜再去取,意思也是怕把阴魂带到自己家中。

孝子回来要谢阴阳先生和司仪,给他们些钱、大饭、布。晚上,要把总理请来,好酒好菜,对他们表示感谢,也有的停一两天再请。第二天img8了大饭到后代家走走。

第三天,孝子要穿孝衣去圆坟,把坟添起来,圆好。

埋葬以后,还有些重大祭奠日,从人死那天算起,每七天一次,共七次,这叫七数,三七、五七是重大祭奠日,一七一般不专门祭祀,如果排五埋,一七和圆坟正好是同一天;排七埋,一七过去;只有排三才过一次。过完七数。再有一个百天大祭,这样这次埋葬仪式就算全部结束了。

丧俗中有几点不好插进去,这里再说一说:

①给死人掘墓时,在墓坑中做的饭,小孩吃了能成人。

②有的地方送葬到坟上,只能哭新埋葬的人,不能哭早埋葬的人。人们说,哭新坟,不哭旧坟,哭旧坟还死人。有些人不知道,无意中到旧坟上哭去了,常因此引起打架斗殴。

③埋葬的人不知是男是女,邯郸一带的阴阳先生常用坟头的草辨认,他们认为青草为黄色、曲折,草头向西是女性青草根为白色、直生、草头向东是男性。

④侄子侄女穿孝叫花孝,花孝穿到三七、五七即可脱去儿女给父亲穿孝一年半,给母亲穿孝是三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