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男孩危机”的社会学思考
一、如何看“男孩危机”现象?
2010年,孙云晓教授新著《拯救男孩》出版后,不少媒体争相转载,并引起社会、特别是教育界的关注,也引发了一场不小争论。支持方观点认为“男孩危机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应试教育对男孩发展更为不利,男孩在学业、体质、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已面临发展危机,“男孩危机是全线的危机”。反对方则质疑“男孩危机是一个危言耸听的伪命题”,即使各级各类学校的女生学习成绩优于男生,也未必表明女生在教育领域已占据优势地位。即便真的是高考状元总是“阴盛阳衰”,至多说明女性地位的提高、社会的进步。由于东方传统文化理念里“男主外女主内”思想根深蒂固,“男孩危机”还未到下结论的时候。
在我看来,“男孩危机”现象揭示了当前中国教育体制、考试制度和评价体系存在的弊端,以期引起社会的关注。这种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对推进当前教育改革具有很强的批判警示作用。当然,伴随对这一问题讨论的深入,有些观点有待进一步论证、厘清和补充完整。比如“男孩危机”究竟是社会危机还是社会进步?“女生学业优势”是否就表明“男孩全线的危机”?“阴盛阳衰”与性别发展差异之间究竟存在哪些联系和区别?等等。本文将就上述问题再作一些展开与探讨。
(一)“男孩危机”:社会危机还是社会进步?
近年来,我国高校男女毕业生的数量在不断增长的同时,性别之间在数量上的差距也日益缩小,女大学生与男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比例基本持平:从大学毕业生的数量上来看,2004年,男性是140万人,女性是116万人,男性比女性高9个百分点,但是到2008年,男性是282万人,而女性接近278万人,两者只相差了1个百分点。中国高校在校大学生的性别已经出现明显变化,无论是本科还是硕士、博士阶段,女生所占的比重都有大幅增长。专家们研究发现,几乎在所有的院校中,女生的整体学习成绩要高于男生。而在成绩较好的学生中,女生也占优势。从就业落实率上来看,2004年男性和女性毕业生的就业落实率分别为78.2%和76.7%,到2008年这一差距进一步缩小,男女毕业生就业落实率为81.6%和81%。
《拯救男孩》一书根据对1999—2008年的数据分析,高考状元中男生的比例已从66.2%下降至39.7%,女生的比例则相应地由33.8%上升至60.3%,除2002年出现波动以外,女生比例呈直线上升之势,增速惊人。调查2006—2007年度、2007—2008年度连续两年约5万名获得国家奖学金的大学生,结果发现女生人数均为男生的2倍左右。各个高校的校内奖学金获得者中,男生也处于显著落后的状态。不仅如此,在高校学习成绩各项指标的比较中,男生远远落后于女生,成绩排名靠前的女生多,排名靠后的男生多。[1]
但也有学者指出,近20年来高等院校女生比例大幅度增长,从1988年的1/3上升到2008年的近50%,应该说性别平等在高校入学率方面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而且这种趋势还将持续。假如我们的招生工作彻底贯彻男女平等原则的话,女大学生比例或许会更高。尽管女生入学率上升较快,但分类统计仍表明,教育层次越高,女生的比例越低。而在中国,从义务教育到高等教育,中国女孩的总体教育机会仍少于男孩,农村地区更是如此。[2]
(二)女生“学业优势”现象,是否就表明“男孩全线的危机”?
在讨论中,有学者指出,即使是各级各类学校的女生学习成绩优于男生,也未必表明女性在教育领域已占据优势地位。实际上,某个时段的高考状元“阴盛阳衰”说明不了问题。即便真的是高考状元总是阴盛阳衰,天也塌不下来。此外,高考实际情况也并不完全是“阴盛阳衰”。最近,据湖北省对10年来高考状元的性别统计发现,“阳盛阴衰”现象依然明显:1979年以来,该省43名状元的男女比例,仍然是男生偏多。43名状元中26名为理科状元,男生23人,女生3人,男生占绝对优势;文科状元共有17人,其中男生7人,女生10人,女生略胜一筹。有趣的是,2000年以后,12名理科状元中,女生只有1人;11名文科状元中,男生却上升到5人。
2010年4月23日《解放日报》记者徐敏提供的一组数据则表明,虽然女生学业成绩不断上升,也不要过多地对男孩表示担忧。以2007年为例,四所市示范性高中录取情况是:上海中学录取男、女生比例为54%和46%,华师大二附中为53%和47%,复旦附中为46%和54%,交大附中为51%和49%。再看2009年几所名牌大学录取情况,复旦大学录取男生422人,女生488人;上海交大录取男生632人,女生407人;清华大学录取男生48人,女生32人;北大录取男生29人,女生36人。由此可见,在十几年前、二十几年前,名牌大学尤其是理工科名校,绝对是男生的天下,而现在总趋势是男女生“平分秋色”,这是社会进步、教育公平的结果。
当然,由于东方传统文化理念里“男主外女主内”思想仍然根深蒂固,一些家长表示,“男孩危机”还未到下结论的时候。男孩子上小学甚至初中都有些落后,这是男孩子比女孩子智力发育晚一年到一年半造成的。但是到高中和大学后男生还是有优势的。而且,目前的评价标准不能以分数论英雄。从长远来看,男性在职场上的成功还是远高于女性,领导力的优势更显著。因此,目前在养育女儿的过程中,满脑子充满危机意识的恰恰是女孩的父母们。即便是女生“学业优势”真的完全超过男生,中国依然是男权传统的社会,以成功发射的“嫦娥一号”为例,为其上天服务的各类专家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有4000多名,女科学家的比重仅占1/10。
因此,我们应该理性、平静地看待女生进入大学比例上升以及女生学业成绩超越男生这一现象。即便是女生学业成绩好,也不一定代表男生下降。更多表明性别差异在缩小,这是社会变化发展的总趋势。
(三)“阴盛阳衰”与男女身心发育的性别差异
支持“男孩危机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的观点认为,除学业危机外,中国男孩还面临着体质危机、心理危机和社会危机。这对成人社会和家庭教育无疑具有批判、反思作用。但“男孩全线的危机”是否确切?“男孩危机”是否意味着“阴盛阳衰”?当代青少年男女体质、心智分化和社会化发展水平差异究竟多大?
先说青少年体质问题。笔者查了一下《全国青少年身体素质调查》公布的数据,过去20年,中国GDP水平增长十几倍,中国青少年平均身高提高了1.45厘米,1985—2005年期间,我国青少年儿童形态发育水平持续提高,并表现出生长速度加快、生长水平提高、青春期发育提前等现象,尤其是城市男女生,身高生长长期趋势的增长方式已表现为成年身高的增长(教育部《关于2002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公告》教体艺〔2003〕12号)。20年来,我国城镇青少年生长发育各个时期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处于“长期趋势”中的快速增长阶段;身高、体重和胸围等指标增长水平提高明显,大大超过了“平均每10年身高增长1厘米、体重增加0.5千克”的世界近百年平均水平(教育部《关于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公告》教体艺〔2006〕3号)。另根据国民体质监测结果,我国男女生的柔韧性、爆发力、肌力、耐力、肺活量均呈下降趋势,城市青少年身体素质下降明显。其中,城市青少年儿童耐力素质下降更明显。2000年与1995年比较,除男子50米跑、立定跳远和女子仰卧起坐的部分年龄组外,学生身体素质指标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其中男子引体向上和男女耐力跑、立位体前屈的各年龄组下降幅度和速度都十分显著,城市学生身体素质普遍下降比乡村学生明显。[3]而2009年,我国大、中、小男女学生的握力和50米跑成绩,均低于近邻日本。因此,体质问题不仅仅是男孩体能素质出现问题,女生同样如此。
再看青少年心理发展状况。这方面研究资料很多。但由于不同研究设计目的、运用量表各异,得出结论差异较大。有研究认为,男性心理发展超过女生,也有认为,女生心理比男生更成熟。在我看来,伴随后工业化社会到来和性别意识主流化进程加快,其实男女生心理和社会性差异是在逐步缩小,而不是相反。以上海社科院青少所完成的《上海市青少年发展指数研究》为例,心理发展指标一项,本市中小学男生平均分值为67.58分、女生为65.22分,男生略高于女生(t=2.269)。
至于青少年智力发展差异。儿童发展心理学一般认为,从胎儿起,男孩在生理和心理发育上都落后于女孩,直到青少年晚期,男孩才能真正追赶上女孩。在动作发展上,女孩的精细运动技能走在男孩前面。在身体发育上,女孩达到成年身高的一半、进入青春期及停止发育的时间都比男孩早。在大脑和神经系统发育上,男孩的大脑要花更长的时间才能够走向成熟。但也有科学家认为,人类大脑的两半球功能有差异,大脑左半球主管高级、抽象的言语思维,而右半球则主要处理空间、图像感知能力等非言语思维。男女两性的智力活动在大脑两半球的反应部位及发展与成熟的快慢是不同的。男性的大脑右半球在6岁左右就已经变得比女性更专业化,更具优势,而女性则要到青春期才出现专门化。因此,男性抽象概括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比女性强,倾向于从全局的角度与用联系的方式来处理矛盾,比较长于逻辑思维和空间思维。由于外在因素,女性的左半球优势被强化,逐渐倾向模仿,喜欢言语类活动,使右半球功能得不到及时开发利用。当然,这种观念只是就整体而言,并不是每一个男、女生都符合这一特征。
脑科学最近研究发现,男女生群体差异却要小于个体间差异。男女生认知风格上的差异,也无人们想象的那样显著。男女在记忆方面差异不显著。根据林崇德等[4]实验证明,青少年学生思维发展上存在的性别特点有:形式逻辑思维发展水平的性别差异明显。在形式逻辑思维内部推理能力上,演绎推理较之归纳推理明显(男优于女);在逻辑法则的运用上,同一律和矛盾律较之排中律明显(女优于男)。而辩证逻辑思维三种形式的发展水平则是同步的。因此,性别差异并不显示思维发展上的“男优女劣”,而是各有发展特色。推理能力发展男生优于女生;逻辑法则的运用能力女生则优于男生[5]。
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佩里曾就男女大脑功能差异问题做了一系列的实验,分语言性和动作性两个部分进行。结果是:在方向和位置的辨识,图形的组合等方面,男性要优于女性;而在语言表达才能,记忆力和处理人际关系上,女性要比男性强。这表明:女性建立执行语言能力的左脑优势比男性早,而男性却会较早地建立右脑优势,善于解决空间识别能力。由于男女左右脑的优势各不相同,反映在智力上的差异一般有如下几点:在知性感觉上,男性视觉能力较强,尤其在空间知觉上。所以男性在辨别方向、寻找道路和线路要略胜一筹。女性的听觉灵敏性较好,对声音的辨别和定位要优于男性;在语言能力方面,女性在语言的流畅性,读写和拼音方面都比男性强,只是在词汇量、推理和逻辑性上稍差;在思维、记忆和想象方面,男性多偏于抽象逻辑思维;女性则多偏于具体形象思维。理解记忆和抽象记忆以男性较强,而机械记忆和形象记忆女性略占上风。男性的想象多属于物与物的关系,倾向于逻辑性;女性想象则偏重与人与人的关系,倾向于形象性;以上说的只是一般差异,不是绝对的。具体到人,就更不能以此为标准了,因为理科偏抽象性和逻辑性,通常情况下学习理科男生更占优势。总之,男女在智力上是有差异的,但这并不是说谁更聪明一点,而是说在大脑左右两半球的功能,男女各有各的优势。
脑科学研究还证实,人的大脑潜能具有“二重性”:大脑潜能既具有生物性,又具有社会性。所谓大脑潜能的生物性,是指潜能是通过遗传因素继承下来的那种关系到生存、繁衍、防范的意识和功能等方面的本能属性。所谓大脑潜能的社会性,则指大脑潜能在本能以外的条件(心理、自然、社会因素)影响下,重新选择和建构,使其不再仅仅是本能的自然流露,而发展为以个性、功能形式表现出来的人的社会属性[6]。
由上所述,是否可获得这样印象与结论:1.两性间遗传学上的生理差异虽存在但不如想象中的大,男女许多差异并不源于一个基因,而是许多基因的相互作用且各种器官的可塑性很强;2.“女生学业优势”逐步显现,但并不直接暗示“男孩全线的危机”;3.当代男女生性别发展“各有千秋”,有些领域女生占优势,有些方面男生占优势,这里既有先赋性因素,也有后致性因素,是“生理决定”与“社会建构”共同作用、影响的结果。随着经济社会进步,男女生差异正在逐步缩小。
二、不同发展阶段中的性别差异
在目前教育体制与考试制度背景下,我们所称的“男孩危机”,其实更多是“男孩学业劣势”现象。尤其在中小学阶段,女生在学业成绩方面总体上已处于优势状态;但到了大学阶段,男女生发展却呈现“势均力敌”和“各有千秋”;而进入职场后,由于不平等的就业和社会分工制约了女性身心发展,女生优势伴随年龄增长将趋于减弱,男生优势却逐渐显露,男女社会性别发展速度上的“剪刀差”现象愈益明显。这可能更符合时下我国男女生性别发展不同阶段的实际状况。
(一)中小学阶段:女生优势明显超过男生
这方面数据《拯救男孩》一书已列举很多。近几年上海中考成绩结果同样显示这一趋势:2007年,男生431.69分,女生449.29分;2008年,男生471.5分,女生491分;2009年,男生483.84分,女生505.19分。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2009年完成的《上海青少年发展指数研究》课题报告则表明,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三个指标上,中小学女生明显超过了男生;而“身体发展指标”,男女生持平;在“心理发展指标”方面,男生超过女生。“综合发展指数”男女生的平均分数分别为64.53分和64.94分,女生略高于男生(t=-.474)。(见表1)
表1 不同性别未成年人在各发展指数维度上的差异(S=1560)
注:双尾检验统计显著度:!P<.10,<.05,<.01,p<.001。
从表1可得知,在各发展指数维度上的具体性别差异。身体健康指数,男女生的平均分数分别为83.23分和82.37分,尽管男生略高于女生,但未达到统计上显著水平(t=.764),这表明男女生未成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无显著差异;学校生活指数,男女生的平均分数分别为52.20分和54.50分,女生分数高于男生(t=-2.591);家庭生活指数,男女生平均分数分别为68.01分和70.10分,女生分数高于男生(t=-2.599);社会生活指数,男女生平均分数分别为72.41分和73.74分,女生分数高于男生(t=-1.819);心理健康指数,男女生平均分数分别为67.58分和65.22分,男生高于女生(t=2.269)[7]。
(二)大学阶段:男女生发展“平分千秋”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改变了性别不平等,导致男女大学生差异缩小。关于在校大学生性别差异研究,国内学界曾有大量调查,不同研究显示,在校大学生性别差异客观存在,男女生发展却更加呈现“各有千秋”的特征。很难说女生已“全面超过”男生。仅举近年来若干大型调研数据为证。
2000年,北京市23所高校6000名“在校大学生心理素质及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显示,女生的心理健康差于男生。对男生与女生SCL90因子比较发现,女生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因子得分均高于男生。男生在敌意因子上得分高于女生,且都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女生的心理症状体验比男生更明显、更广泛。通过对男大学生与女大学生16种人格因素及由此而来的8种综合特征比较发现,大学生个性特征的性别差异明显。男生具有情绪较稳定、主动性和独立性强、责任心和意志力强、敢于向权威挑战、适应能力强、处事果断刚毅、创造能力和专业能力强等特点;女生具有性格外向、富有激情和幻想,敢想敢干、热情开放等特点,但与男生比情绪不稳定、多愁善感、抑郁或焦虑感强、缺乏耐力,心理健康不如男生。这一结果与SCL90的结果相一致[8]。
2005年,一项对“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测量及其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显示,男生内生动机总分显著高于女生,而外生动机总分差异不显著;在两种取向动机的组成成分上,男生在挑战性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而女生在依赖他人评价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这说明男生与女生相比,更喜欢接受挑战,偏爱解决复杂问题,而女生参与活动更在乎的是他人对其行为表现的评价[9]。
湖北省教育厅2005年一项涵盖武大、中科大等全国18所高校大学生的调查显示:男女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差异正在消失。男女大学生除生理、性格等与生俱来的差异外,其他如道德判断、求知能力、共处能力、做人准则、社会适应、交友等综合素质开始趋同。调查发现,女生学习更勤奋,获得奖学金的比例略高,男生则动手能力更强。男女生在交友、恋爱、同学关系及自我控制能力等方面差异缩小。与此同时,学习成绩并非衡量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和女生相比,男生目光更长远,更有冒险精神,实践能力也更强,因此才会不甘于仅仅埋头读书,而把更多精力投入社会实践中去。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在校期间创业的基本上是男生。《2008年上海大学生发展报告》数据也证实上述说法。这项涵盖复旦、交大、同济、华师大等12所上海高校大学生的调查显示,在校大学男生“对学习成绩的在意度”明显低于女生:表示“很在意”,男生占37.6%,女生占39.7%;表示“有点在意”,男生占49.6%,女生占55.4%;表示“无所谓或不在意”,男生占12.7%,女生占4.9%。事实上,由于女生未来职业范围比男性来说相对要窄一点,并还存在隐性歧视的现象,这在客观上使得在校大学女生把对未来的就业担忧转化为内在的学习动力。
另外,在不少选项上,上海大学生也呈现两性特征趋于接近的特征:在问及大学生“进入高校后自身能力的变化”评价时,82%的男生和79.2%的女生表示“有很大提高或有一定提高”;对今后“最高学历、学位期望”选择上,21.2%的男生和22.1%的女生期望获得学士、47.8%的男生和58%的女生期望获得双学位和硕士、17.3%的男生和9.5%的女生期望获得博士。其他选项上,男女生也各“平分秋色”:男生“参加体育运动”(35.3%)高于女生(12.3%),而女生“参加班级活动和社团活动”(40.3%、20.8%)高于男生(27.5%、14.6%);男生“参加过社团”(67.3%)低于女生(78.3%);女生“参加志愿者活动”(67.5%)略高于男生(62.8%);男女生平均每天上网时间基本相同(2.66小时、2.37小时)[10]。
(三)进入职场:男生优势逐渐显现
经验事实表明,在目前中国社会中,男生优势更多是在大学毕业、进入职场后才逐渐显示出来的。2007年,涵盖31个省市2113所高校1276个专业(样本80000)“女性毕业生薪资最高的行业中男女生薪资差异比较”调查显示,同行业内薪资性别差异依然明显,即使在女性毕业生薪资最高的行业中,男性毕业生的平均薪资仍高于或远远高于女性。
据2008年中国教育统计网数据统计,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在校女生占在校生总数47.08%,其中女硕士、女博士比例分别达到46.02%和32.57%。在相同条件下女大学生就业机会只有男大学生的87.7%,女大学生初次就业率仅为63.4%,比男大学生低8.7个百分点。有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投入找工作的时间为正常学习时间的30%~70%,女生高于男生8.6个百分点,但结果却是男生就业率是女生的2倍。调查显示,在控制其他影响因素作用的前提下,签约单位对男生“拟付工资水平”高出女生11%,这些数字和事实都在说明同样一个问题: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性别不平等的现象仍普遍存在,劳动力市场不仅没有向女大学生提供与男大学生同等数量的就业机会,而且“岗位层次”和“工资待遇”存在明显差异。
2009年《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则透露: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男性和女性平均工资的差异逐渐缩小,但差距依然存在。2005年,女性工资与男性工资的比值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为68%,高中阶段的为76%,大专程度的为80%,大学本科及以上程度的为83%。这表明低教育程度的女性面临更大的工资性别歧视,而对高教育水平的女性而言,工资性别歧视相对要小很多。
随着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大学生就业难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往年的就业资料表明,在毕业后的求职就业方面,女大学生的就业率始终低于男大学生。更严峻的现实是,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录取率已上升到25%,整体就业市场供大于求的压力首先落到了女毕业生的头上。2009年全国妇联关于女大学生就业状况调研显示,女大学生普遍求职难,平均投出9份简历,才可能得到一次面试或笔试机会。在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下,女性的既有弱势加上工作后随之而来的婚嫁、生育等问题,导致她们在很多领域不如男生有优势。在目前社会上的领导岗位上,男性更是处于明显优势,学术界科学家中男人占绝大多数,优秀创业者和公司高层管理者中也鲜有女性在位。因此,作一个不恰当的比喻,如果说中小学要“拯救男孩”的话,那么,职场上看来更应该“拯救女生”。
三、“男生危机”现象深层思考
当代性别差异的研究表明,社会环境因素是可能导致性别刻板印象的决定影响变量。社会环境因素不仅通过生理成熟间接影响人的心理发展,而且还直接作用于人的心理,促进不同性别个体的社会化进程。如果说,以往过多强调“女生劣势”是性别歧视的话,那么,现在则要警惕另外一个倾向,防止“刻板印象”对男生的伤害。
当前,推进性别平等、教育公平应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指示器。为了消除当前以升学考试为中心的应试教育倾向对青少年成长危机的危害,亟待改革现行教育评价体制,建立多元评价体系。按照当代多元智能理论,世界上并不存在谁聪明谁不聪明的问题,而是存在哪一方面以及怎样聪明的问题。而改革现行评价体制,应从唯学业成绩评价转向多元综合评估、从以社会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入手,最终实现男女平等、和谐、自由而充分的发展。
(一)改革现行评价体制
在应试教育这种“次优机制”安排下,由于缺乏度量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高考成绩目前依然是衡量中学阶段学习效果的唯一载体。然而,学业成绩并不能代表将来一定能够取得成就。统计显示,改革开放30年来,高考状元在政治、学术、商业方面,几乎没有出现什么杰出人物。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今天,即使考入北大、清华,也不能证明未来就一定成功。考试不等于能力评价。当前考试招生制度面临的突出问题是教育与考试的关系尚未理顺,人才培养的多样性与考试单一性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而现在国际上人力资源评价,光有知识不行,还要看你的能力。还要看你的观察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适应能力,特别是与人合作的能力,现在还有一个“职场能力”。因此,未来改革,一定要尊重人的智能、个性及性别差异,关注学生的成长发展,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
传统的单一分数报告和“一考定终身”已不符合时代和教育发展的要求,应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层次教育形式的差异性需求,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教育考试评价模式,努力实现教育普及与提高的有机统一,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有机统一。加快考试招生制度、评价内容和方法、考试技术服务领域等层面的改革,加快将学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评价并举的探索。
(二)加强“性别教育”
加强“双性化人格教育”。现实生活中个体的性格特征是丰富的。“双性化人格”的特征是既独立又合作,既果断又沉稳,既敏感又豁达,既自信又谨慎,既热情又成熟。它是社会中的个体以天赋的生理性别为基础,同时吸收、学习、糅合异性优秀特征的发展。
性别教育,要注意男女生与社会性别的“原型要求”相适应。当今社会追求的男女平等是在尊重自然性别特征前提下的平等发展,是塑造人格的平等,而不是性别无差异的平等。不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应在发挥自己“性别”优势的基础上,注意向异性学习,克服自己性格上的弱项,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和人格完善。这在心理学研究中叫作“双性化”发展,而不是男人女性化和女人男性化。现在的不少家庭,为了增加社会生存的砝码,将女孩教育得越来越“强势”;而男孩则受到家长无微不至的呵护,养成了文弱、多愁善感的个性,所以,家长对孩子需要进行更多的社会角色教育。
实施“双性化人格教育”,要注意区别“中性化”与“双性化”这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中性化”,从社会化的角度来看,它指的是社会中的个体具有性别不典型的特点,属于贝姆提出的“未分化”类型。近几年来,轰轰烈烈的“超级女声”造就了广大青少年热烈崇拜的“中性化女孩”,日本漫画和韩国影视里面如美玉的“花样男”成为了流行的“明星相”,加上国内出现的“伪娘现象”。这些男孩女性化和女孩中性化都是“中性化”潮流的体现,容易造成青少年“性取向”的紊乱和迷失。因此,在中国独生子女背景下,笔者认为,提倡“双性化人格教育”有其特殊意义。
(三)倡导儿童“右脑教育”
其实每个孩子都蕴藏着不可估量的巨大潜能。一直以来,我们的教育,都是以竞争为目标的教育。现行的学校教育,是针对人的左脑功能进行的,以左脑功能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左脑是产生对立、竞争情绪的区域,而右脑则是产生和谐、关爱、平静等情绪的区域。现在人们对于脑了解、开发还远远不够。长期以来,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均以开发左脑为主,忽视了对右脑巨大潜能的挖掘和利用。研究表明,许多较高级的功能,如具体思维能力、直觉思维能力、复杂关系的理解能力等,都集中在右脑。所以,右脑在创造性思维活动中起主要作用。严格来说,只有将左右脑都很好开发的人,才能真正算得上健康、聪明的人。如果儿童能打开右脑的记忆功能,那么孩子的整体面貌就会发生改变。
在“右脑教育”在内容上,应多发挥图形材料、形象材料的作用;重视孩子自己动手、动脑的实验法、操作法;注重孩子想象、关爱、感恩、责任意识等培养;保护和尊重儿童的好奇心,促进男女生心智平衡、合作分享和全面发展。
(2011)
【注释】
[1]孙云晓等:《拯救男孩》,作家出版社2010年版。
[2]徐安琪:“男孩危机:一个危言耸听的伪命题”,《青年研究》2010年第1期。
[3]何玲、任弘:“当代城市青少年儿童体质与健康状况研究”,《中国青年研究》2007年第11期。
[4]林崇德:《发展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5]徐志伟:“析‘女生学业优势’现象”,《上海教育科研》2007年第11期。
[6]七田真:《右脑革命: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潜能》,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
[7]杨雄等:“上海市青少年发展指数研究”,《社会科学》2010年第8期。
[8]樊富珉、王建中:“北京大学生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年第4期。
[9]池丽萍、辛自强:“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测量及其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年第2期。
[10]于海主编:《上海大学生发展报告》,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