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移民新村的新气象
□记者 杨霏
去年11月28日,彭阳县古城镇皇甫移民新村锣鼓喧天,鞭炮齐鸣。那天,古城镇西沟村村民马秀恩一家和其他171户群众一起离开了世代居住的大山,搬到这里开始新生活。
搬到了新地方,移民群众寻思着新生活得有新气象,居家过日子不能总靠山吃山,这样下去依旧是一穷二白。“搬迁靠政府帮助,这过日子还得靠自己。”村民马秀恩说。
马秀恩是村里的致富能人。2004年,既没有高学历又没有一技之长的他,同当地政府组织的务工人员一起进入宁夏惠冶镁业集团公司务工。从最苦最累的装卸工干起,马秀恩凭借勤奋努力和刻苦工作,很快得到了公司领导的赏识和同事的信任,收入也水涨船高。为了使家乡更多的人能富起来,2007年1月,他带领同村的20名乡亲到陕西省榆林市宁夏惠冶镁业集团神府一分公司上班,当年每人收入4万元左右,并逐渐过上了好日子。在外务工的几年中,他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务工人员不仅要有胆识,还要能吃苦,勤奋才是迈向幸福生活最坚实的脚步。2011年,彭阳县开始实施生态移民搬迁,当时很多群众都不愿意搬,马秀恩带头第一个搬了出来,并将老家的10亩地全部种上了树苗。搬出来后,妻子马君梅便在新村附近的工地打零工,一天能挣80元,夫妻一个月的收入有5000元左右,让村里人羡慕不已。在马秀恩夫妇的影响下,村里人开始陆续搬迁,其中大部分人也都开始外出务工。开始了他们的新生活。“我是在马秀恩的带动下才搬出来的,今后再也不用过靠天吃饭的生活了。”村民马海军说。他在老家的20亩地也全部种上了树苗,还买了两头牛,进行短期育肥,妻子姬佩兰在新村开了个小卖部,生意红火。
“我在这儿干了大半年了,以前儿子在外打工挣钱养家,没想到我这个年纪也能挣钱。”六盘山景观苗木示范园工人海正莲说。今年47岁的海正莲在老家每天早上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去几里外的沟里挑水,从十几岁开始,她就在山路上来回担水,担了多少水,行了多少路,她自己也数不清。如今他们一家3口搬出来都用上了自来水,海正莲也卸下了肩上的扁担,在园区干着捡苗、锄地的活,一天能挣60多元,加上在外打工的丈夫和儿子挣钱,他们的好日子就在眼前。
“现在我们每户不但有一个牛棚,还有一头牛,政府还有政策扶持。这么好的政策和条件,要是自己再不努力,就说不过去了。”马秀恩笑着说。
(原载2012年9月27日《固原日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