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暖山野话陡坡
□记者 李慧
秋天的早晨,金色的阳光洒满陡坡村一座座山头,绿色植物高低相间,高的是桃树、杏树、核桃树,低的是苜蓿、柠条和青草。驱车驶过彭阳县城,越往东走,越是绿色弥漫,绕过两座山头,就到了彭阳县白阳镇陡坡村。2007年4月12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来到陡坡村,进村入户、嘘寒问暖,与村民亲切交谈,特别关心解决好这里群众的饮水问题。2007年岁末,胡锦涛总书记收到了陡坡村群众的来信,陡坡村全体村民为宁夏军区给水工程团官兵帮助他们打出三口甜水井,专门给总书记写信报喜。
怎能不自豪?虽说村里已于2009年通上了自来水,但是之前宁夏军区给水工程团打出的三口甜水井让陡坡村群众结束了没水吃、吃“苦水”的历史。从早年开始享受退耕还林政策,到军区官兵来到村里帮助解决实际困难,陡坡村群众的生产生活从此变得“顺风顺水”。靠着漫山遍野的退耕地,陡坡村群众种草、发展经果林、养牛养羊,全村一派祥和景象。在陡坡村开展“三同六送六帮”工作的彭阳县检察院干部王丽体会极深:“干群关系非常和谐,村民之间矛盾纠纷极少,大家都忙着搞生产过好生活!”
大沟圈组孙耀儒老人清楚地记得以前的生活。家里虽说有近90亩地,但都是广种薄收的山地,一年下来肚子都吃不饱,家里养了两头驴用来耕地,给牲口寻草要走很远的路去割野草。从2002年开始,陡坡村开始全面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政府免费提供苜蓿种子,农民在耕地、荒山上种树,在原有的退耕地上种了苜蓿,苜蓿丰收了,收益全归农民自己。孙耀儒家里46亩退耕还林地,一半种苜蓿,一半种经果林,苜蓿除了喂牲口还能变卖一部分,杏子、山桃核都能为家里带来可观的收益,再加上政府发放的钱粮补贴,一家人的日子从此变好了。依靠着退耕还林,老人不仅为三个儿子娶妻成家,也让他和妻子的晚年生活过得幸福安详。
说起这些年的变化,从小在陡坡长大的村支书韩久南心里有一本账。以前三四月间一出门就是漫天黄风,如今四处都是绿茵茵的;以前从没吃过个省心水,现在哪家还为吃水愁?以前给牲口寻草让人犯愁,现在漫山遍野都是苜蓿……“山绿了,雨水多了,粮食明显增产了!”这是陡坡村群众谈起近10年变化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随着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实施,陡坡的山绿了,草长了,雨多了,生活越来越好,人们心情越来越好。初秋,沿着一条平整的沙石路而上,路过一片经果林,就到了陡坡组宋占花家,大门外是宽敞的场院,场上一大片摊晒的苜蓿散发着浓浓的草香,4头牛在牛棚里懒洋洋地晒着太阳。走进院子,红墙蓝瓦房,窗明几净。宋占花说,儿女都成家了,家里就剩下她和老伴,养养牛、种点粮食,日子舒坦得很。“每逢暑假,孙子都争先恐后地跑回老家过假期,说城里不如家里环境好。”宋占花笑呵呵地说。
生态环境好了,雨水多了,饲草产量充足,陡坡村群众开始在种草养畜上做文章,养牛、养羊、养猪、养鸡,有几户甚至养起了梅花鹿。现在陡坡村共有近5000亩退耕还林地,经果林3300亩,牛存栏400多头,羊存栏3000多只,梅花鹿近60只。今年3月,由彭阳县扶贫办建设的大型养牛园区在陡坡杨湾组落地,十几户村民已经入驻园区,开始实现他们的小康梦!
站在陡坡村的高处,满眼绿色。对于陡坡村群众来说,美景在安详的生活里,在宁静的内心里。
(原载2013年10月22日《固原日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