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党建”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中央党建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 自治区党委政策研究室
彭阳县是2003年中央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确定的农村党建工作联系点。十年来,县委历届班子团结带领各族群众,发扬领导苦抓、部门苦帮、群众苦干的“三苦”作风,形成了“勇于探索,团结务实,锲而不舍,艰苦创业”的彭阳精神,用抓党建的手段抓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效检验农村党建工作,不仅打造出了“党建彭阳”品牌,而且实现了农村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把‘五位一体’和党建工作融为一炉”,
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大党建”路子
十年来,彭阳县以发展农村经济为重点,以农民脱贫致富为目的,努力探索党建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融合,逐步形成了符合彭阳实际、体现时代特征的“大党建”工作思路。
2003年,县委根据中央领导同志“彭阳县应与时俱进,不断巩固与提高”的重要指示精神,围绕如何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着眼提高执政能力,深入开展“三级联创”,坚持从严治党,提出了“思想政治建设要有新提高,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要有新进展,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要有新突破,党的作风建设要有新加强”的农村党建“四个新”目标要求。2005年,彭阳县紧紧适应农村经济加快发展的需要,提出了用抓党建的手段抓经济,用经济发展的成效来检验党建工作,努力把党建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把党建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把党建成果转化为经济成果。2006年,县委又深化提出了以党建“四个新”做好地、水、人和环境“四篇文章”,实现“三个转化”,建设山川秀美、经济繁荣、社会和谐新彭阳的“四四三”党建工作思路。党的十七大以来,县委按照中央“五位一体”的党建工作部署和“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的要求,确立了“抓党建,促发展,帮民富,惠民生,保和谐”的农村党建工作主题,形成了农村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生态保护等各项工作相互融通、互相促进的发展格局。
“执政能力就要体现在带帮扶上”,
扭紧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
彭阳县各级党组织牢固树立“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意识,把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村党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形成了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生动局面。
依靠“领头雁”领致富。“一个好支书,带富一村人”。彭阳县通过实施“双培双带工程”,着力打造致富带头人队伍,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村党支部书记。目前,全县156名村党支部书记中,90%以上是致富带头人。
依靠共建帮扶包致富。彭阳县各级党组织积极探索组建城乡、村村、村企联合党组织,促进党建资源要素在城乡之间有序流动,实现城乡共建,强弱联合,村企结对,协调发展。在全县深入开展“3+1”捆绑式联动互助活动、城乡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手拉手”活动,帮助农村群众脱贫致富。采取“抓两头,带中间”,从资金、技术、项目上对先进村进行重点扶持。确定县级领导包扶,乡镇和帮扶部门指定专人对后进村进行蹲点帮扶。推行县级领导干部联系点、机关部门和乡镇干部包村、村党支部和农村致富党员包户等制度,下派农村党建工作指导员,选派年轻干部到乡镇和村挂职。把党支部和群团组织建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链、基地园区、专业市场上,探索组建“党员+农户”“协会+党员+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党员+农户”等党群共富联合体,带领农民共同致富。
依靠“双带”基金助致富。针对农村党员在生产发展上缺乏资金的问题,彭阳县从2007年开始,采取上级拨、党费补、财政拿、部门帮、企业捐等途径,建立农村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发展基金,在资金、项目上优先扶持党员,让党员先富起来。随着形势的变化,“双带”基金的范围和作用不断扩大,在产业扶持上,“双带”发展基金由原来以扶持养牛为主,逐步扩大到林果、蔬菜、菌草、药材、烟叶等特色产业发展上。在对象扶持上,全面推行党员群众“1+N”结对帮带办法,“双带”发展基金由原来以扶持党员为主,扩大到团员、青年和妇女,并覆盖到产业基地、村集体经济、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目前,“双带”发展基金已扩大到3000万元,覆盖全县所有乡镇,涉及80个村2378户,受益群众11028人。
依靠引领示范带致富。彭阳县地处贫困山区,群众思想观念相对落后,自我发展能力较弱,每一个大项目的实施,每一种新技术的推广,每一个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党组织的引领与党员的示范。十年来,在党组织和党员的带领下,全县共培育优势经济林示范基地30个,养殖示范村34个,养殖园区24个,设施农业示范园区6个,辐射带动农户5万户,形成了支撑彭阳经济发展的特色优势产业群。
“群众的愿望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坚持民生在哪里党的工作就跟进到哪里
彭阳县各级党组织始终把人民群众对生活的美好愿望作为奋斗的目标,精心谋划民生大计,狠抓民生措施落实。
在生态移民中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彭阳县作为自治区移民的主战场之一,生态移民成为难啃的“硬骨头”。针对迁出难、管理难、致富难等问题,彭阳县坚持移民搬迁到哪里,基层组织就建到哪里,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就发挥到哪里。各级党组织坚持做到深入一线,靠前指挥;机关党员干部争当移民群众的政策“宣传员”,解民忧兴民利的“联络员”,情系移民奉献爱心的“服务员”;基层党员干部带头做思想工作,带头实施搬迁,带头发展生产,带头帮贫济困,出现了“村干部带领党员搬,党员带动家族搬,党群互助整体搬”的喜人局面,初步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目标。实施生态移民三年来,共建设县内移民安置区16个,安置移民3232户13781人,向银川市兴庆区、金凤区、西夏区移民4064户17058人。
在劳务输出中发挥党组织的管理服务作用。彭阳县是劳务输出大县,劳务产业已成为彭阳的“铁杆庄稼”。针对人员多、分布广、管理难的实际,彭阳县各级党组织都把农民工和流动党员的管理和服务作为重要职责,在相对集中的务工地设立临时党支部和驻外党小组,把管理融入服务中,为务工党员群众提供服务。先后在新疆、北京、“长三角”和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成立了劳务管理站,建立了临时党组织,加强管理服务,协调解决务工人员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成为农民工在外地的“娘家”。仅2012年,全县转移劳动力5.5万人,劳务收入5.2亿元,劳务提供农民人均纯收入2200多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6%。
在社会事业建设上发挥党组织的服务监督作用。彭阳县各级党组织在服务窗口积极发挥思想政治核心作用,引导党员立足岗位创先争优。在教育系统,推行中小学党政班子主要成员交叉任职制度,创建品德教育、教学研究、安全巡查、关爱留守儿童等功能型党小组,设立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为努力办好人民教育服务。在医疗系统,成立民主监督、新农合、医技科室等业务型党小组,开展文明科室、党员挂牌、拒收红包等活动,让群众享受到方便、便宜、快捷的医疗服务。在社保系统,广泛开展党员“强化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效益,打造‘阳光社保’”主题活动,克服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问题,为群众办事提供高效、便捷的“一站式”服务。
“托载着群众心中的梦想”,
着力建设美丽彭阳
彭阳县立足少数民族地区和生态脆弱的实际,坚持把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生态文明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创新社会管理,加强生态建设,丰富文化生活,努力建设美丽彭阳。
化解矛盾纠纷。彭阳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始终把党建工作渗透到化解矛盾纠纷中,在排查调处、化解矛盾、处理纠纷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凡是涉及群众利益和困难的事情,各级党组织都竭尽全力去办;在遇到矛盾和纠纷时,党员干部带头顾大局,做到不起事、不跟风、不挑头、不争利;群众有意见、闹纠纷,党员干部主动做好细致的思想工作,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难事不出县,矛盾不上交”。
尊重群众意愿。“老百姓的事,老百姓说了算”。彭阳县采取逐层清权、科学确权、准确述权、规范用权措施,积极推行事务公开,重点对选人用人、就业安置、土地征用、城市拆迁、社会保障等群众关心的重大事项进行公开,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在农村积极推行党务公开“六步工作法”“四议两公开”“民主议政日”“民情村务评促会”“五牙子章”等做法,推行“阳光村务”,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保障了党员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表达权和参与权。
淳化乡村文明。在全县以树道德模范引领社会风尚,连续多年开展了“感动彭阳十大人物”“最美彭阳人”评选活动。在机关以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为载体,广泛开展“创诚信机关,做诚信模范”实践活动,推进政风行风民主评议,以好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在农村以党组织阵地为依托,成立秦腔剧团、花儿演唱队、回族武术队、篮球队等,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体育活动。从2008年开始,每年举办一届“文化艺术活动月”活动,连续举办了4届“全民读书月”活动,“搅活”了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如今,在彭阳县打麻将赌博的少了,晒太阳说是非的少了,参与封建迷信活动的少了。
打造生态彭阳。多年来,彭阳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生态立县”的实践中,打头阵、做表率,以自身的行动带领各族群众积极投身到建设生态彭阳的热潮中。每年春秋季节,在小流域治理、退耕还林还草、沟道治理的工地现场,到处都有机关党员干部埋头苦干的身影。经过多年努力,构建起了具有彭阳特色的“山顶林草戴帽子,山腰梯田系带子,沟头库坝穿靴子”的美丽画卷,森林覆盖率由建县初的3%提高到如今的24.8%,先后荣获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县、退耕还林标准化建设先进县等荣誉。
“用心服务才能赢得民心”,
在党和群众之间架起一座“连心桥”
“心中想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这是彭阳县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最大体会。他们通过面对面贴近群众,心贴心帮助群众,零距离服务群众,赢得了群众的衷心拥护。
让群众有地方办事。彭阳县山大沟深,交通不便,群众办事往往要跑几十里山路。针对这种情况,彭阳县大力推进服务网络建设,建立了县有服务中心、乡镇有服务大厅、村有服务室、组有服务点的四级便民服务网络体系,把行政服务延伸到最基层,让群众不出村就能办成事。十年来,先后投资4000多万元,新建、维修、扩建、改建村级活动阵地和城市社区170个,配套建成了党员活动室、农民培训室、卫生室、图书阅览室等,积极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积极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在12个乡镇建成“农信通”服务平台,通过短信形式及时宣传政策、发布信息、收集意见、解疑释惑,极大地方便了群众。
深入一线为群众办事。彭阳县注重在实践中探索创新符合实际的有效方法和途径,让党员和群众面对面、零距离联系,满足群众利益诉求。全面推行“领导在一线指挥,干部在一线工作,情况在一线了解,感情在一线融合,措施在一线落实,作风在一线转变,问题在一线解决”的工作方法,推动党员干部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访民情,解民忧,帮民富。认真落实县级领导干部包乡镇、乡镇领导联系户制度,大力推行“一把手”下访、走访、接访和机关党员干部“下基层”活动,先后建立县乡领导干部联系点316个和下乡驻村联系点145个。深入开展党员承诺制、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评星定格和“四亮四创四评”等活动,促进了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广泛开展机关和农村、党员与群众“1+1”结对帮扶、互助共建活动,选派了1000名机关党员干部到156个村帮助开展工作。
用制度保证为群众办事。彭阳县全面建立党员干部和部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双带”能力建设、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城乡党建“六联”双进共建机制。坚持党员干部大走访、信访事项“双向承诺”以及党内情况通报、党员议事会等制度,畅通民主监督渠道。制定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联系群众实绩考核办法,推动联系服务群众活动深入开展。建立基层组织建设经费保障机制,增加基层组织建设投入,提高村干部待遇,有效激发了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和活力。
“打铁还须自身硬”,
努力锻造干事创业的基层干部队伍
面对改革发展稳定复杂艰巨的任务,彭阳县委在实践中深刻认识到,一支思想坚定、素质过硬、作风优良的基层干部队伍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坚强保证。
把能干的人选进来。坚持从改革干部选拔机制入手,采取差额选任、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方法,大力培养选拔乡镇干部,一批政治素质高、熟悉农业农村工作、群众工作能力强的优秀年轻干部走上了乡镇领导岗位。特别是结合撤乡并镇,以配强乡镇党委书记、优化班子结构为重点,在全县范围内交流调整乡镇干部,并全面推行了“两管三评一推优”管理考评机制,使乡镇领导班子活力明显增强。全面推行村“两委”班子“两推一选”“公推直选”,注重从优秀的乡土人才、致富能人、农民经纪人、回乡知识青年、农民企业家、复退军人中选拔村干部,一大批政治素质强、发展能力强、“双带”能力强的优秀人才当上了村干部。
把干部的能力提起来。针对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思想观念落后、整体素质不高的实际,大力实施基层党员干部素质提升工程,采取抓培训助学、请进来讲学和走出去求学等形式对党员干部进行“大培训”,建立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任职资格培训制度。自2008年以来,先后选派185名乡镇干部赴上海、江苏、山东等发达省(市)观摩学习。建立上海展望学院培训基地,每年选派村党支部书记外出培训学习。每年都举办村干部培训班,学习贯彻中央和区、市、县党委的决策部署。选送村党支部书记公费参加宁夏党校经济管理专业学历教育,目前已有46名村党支部书记完成了学业,并获得了文凭。
把党员干部的形象树起来。党员干部的形象直接体现着党的形象。彭阳县通过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中开展“四联双定双评”“三创三评十个一”“党组织和党员双向承诺”“讲诚信、扬正气、转作风、树形象”等主题实践活动,在群众中树立起了良好形象,涌现出城阳乡长城村党支部书记李玉荣、白阳镇陡坡村党支部书记徐文奎、县林业局造林队队长杨风鹏等一批在全国和全区有影响的先进典型。去年对全县各行业涌现出的60名英模人物的事迹进行展出宣传,进一步展示了党员干部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原载2013年第5期《学习与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