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会政策与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政策,一般是指政府或其他组织在一定社会价值的指导下,为了达到其社会目标而采取的各种社会性行动的总和。[25]具体而言,社会政策是政府或其他组织基于人们的基本需求,将资源再分配,并针对个人福利要求进行集体干预的参照标准。它通过干预社会生活、宏观调控社会市场来平衡社会关系,促进其和谐稳定发展。社会政策强调国家和政府是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中的主要责任承担者,即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主体角色。
社会保障是社会政策的产物,体现的是有关公众福祉的制度安排,特别是有关收入转移和收入维持的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制度安排。同时,社会保障也是政府社会政策的核心部分,是福利国家的核心内容。[26]就我国目前的社会政策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来看,在城市公共安全社会心理方面还存在诸多缺陷。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改进:
首先,加强心理咨询投入,增加心理调试的社会政策,完善社会心理治疗资源的分配。我国社会发展一直坚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注重经济的增长速度,在社会领域是一个“短板”,忽略了很多其他关键点,社会心理即为其中一项。随着生活节奏加快,社会压力增大,越来越多的社会心理问题呈现在人们面前。从开始以个体为单位出现的心理问题逐渐转变为以群体为单位,出现相同或者相似的表现形式,进而使得这些问题发展为社会整体特征。所以,我们必须及时遏制处于个体化状态的心理问题,防止其扩大和传播。通过加强心理咨询投入和增加心理调适政策,将心理治疗上升到一个层面,从而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健全心理专家队伍的建设和扩大人才储备库,同时使社会心理问题的主体得到有效及时的治疗和安抚。另外,社会心理治疗的资源在目前的社会中是稀缺且分布不均的。为了能使现有资源利用最大化,必须合理分配这些资源,使更多更广泛的人群接受心理治疗,得到心理层面的帮助和正确的价值观引导。
其次,增强精神方面的社会保障。从制度框架上看,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以及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城市医疗救助等社会救助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框架,还有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医疗救助、农村五保供养等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27]而社会政策强调的是以人为本,从人们最基础的需求出发,满足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基本要求。就目前的社会保障体系而言,为了达到社会政策的最低要求,社会保障主要偏向于物质方面的保障,而忽略了精神层面的保障。例如企业员工的“五险”和城市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都只强调了经济财力等物质内容对人们的帮助。而在形成这种物质匮乏局面的长期过程中,人的精神状态难免受到影响甚至被扭曲,从而逐渐转变为社会心理问题。所以,在注重物质保障的同时,还必须加强对精神层面的监控和帮助。
第三,设定相应的休闲减压政策以疏导社会心理。面对生活、工作等方面的重重压力,人们难免会心力不济甚至心力交瘁,长时间的重压环境下,其心理防线最终会瓦解崩溃。对此,需要通过设立相应的减压政策作为外部强制力来减轻人们的过重心理负担,削弱重压环境带来的副作用。例如增加公共节假日,设立一定时间的带薪假期,旅游日免票等等一系列政策,促使人们利用假期主动放松自己,缓解压力带来的过度影响。当然,这些政策的实施要求得到政府大量的资金投入和人力监管的保证,并进一步改进一系列相关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