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参观的烦恼
大朝结束十天后,团里组织大家到米那、努勒山、扫尔洞和拉哈曼山等处参观。这几处古迹都曾发生过重大的历史事件,在伊斯兰历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同时均是先知莅临的地方,是先知为圣23年间为伊斯俩目鞠躬尽瘁的见证。其中任何一处遗迹,在全世界穆斯林的心中,都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听说要去参观,大家一个个激动不已,乘上大巴车后,我主动担任讲解员,向大家介绍每一处古迹所发生的历史事件及我们的先知在处境极其艰难的情况下,如何运用智慧妥善处置,化险为夷,从而使伊斯兰逐步走向了成熟和壮大。大家聚精会神地听着,只有了解了重大历史事件的背景和来龙去脉,当自己置身于其中时才会触景生情,对先知当时的处境及展现的美德与胸襟有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
讲话间,我们已来到了拉哈曼山。我与司机商量了在此停车的时间后,指着窗外对大家说:“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就是拉哈曼山,山顶上高大的白色方形碑,就是当年先知发表辞朝演说时所站立的地方,大家可以到山上亲身体验一下这个特殊的环境。”
穿过马路,是一片宽阔的广场,全部使用彩砖铺地,广场四周耸立着一排排的灯柱,显得极为大气。近年来,沙特政府在这些遗迹的硬件建设方面确实下了一番工夫。
走过广场,便来到拉哈曼山的脚下。在这里,站着几头骆驼,身上安放着扎有各种彩花的轿子,在微红色山石的映衬下,显得特别耀眼。骆驼的主人有的还手拿相机,在不停地招揽顾客。
我们顺着山间小道向山上走去。当快到山顶时,一位女哈吉气喘吁吁地说:“你快去看看,几个人拦住李哈吉不让走。”我和程哈吉顺着她指的方向快步回到山下,果然有三个男的拦住一位女哈吉的去路,我急忙问她发生了什么事。李哈吉气愤地说:“他们让我骑骆驼照相,非要100沙币,这不是敲诈吗?”
原来,先下车的十几个女哈吉经过这里时,这些人正在招揽生意。她们也想在此做个留念,就骑着骆驼照了张相。当时她们也没问价格,想着在圣地不会有乱七八糟的事情,但没想到照完后每人竟要100沙币。其他几个人只好掏钱,想息事宁人,而这位李哈吉生性倔强,就是不给那么多,这可惹恼了这帮人。
我从李哈吉手上接过照片看看,就是一张普通的快照,我说:“给你们20沙币,这已够多的了,你们也不要太过分。”
没想到他们仍不罢休,坚持要100沙币。这时程哈吉他们见状,怒气冲冲地向这仨人逼近。这帮人也是软欺硬怕的,见势不妙便一步一步向后退。看时机已到,我从李哈吉手里接过20沙币,高声说:“今天就放过你们,拿着钱走人!”三个人接过钱让开了道。
已快到约定时间,山上的人陆续回来。坐到车上,大家仍议论纷纷,经核实照相的共有13人,全是上年纪的妇女,大家极为气愤。那些人就在山下,还在继续招揽客人。如果再停留,很可能有人会控制不住情绪而冲下车去找他们算账。这是在圣地,任何纠纷都会给圣地抹黑,我示意司机开车,赶快离开此地。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仍在不停地议论。我闭上眼睛一言未发,思考着应如何妥善处理此事。
到了驻地,我把事情经过整理一份材料,连夜到总团向领导作了汇报,请求总团向沙方有关部门反映,尽快做出处理。我尽力控制着情绪,但仍言辞激烈地说:“此事件如果不加制止,他们将继续伤害那些善良的哈吉,不仅如此,更严重的后果是,那些抱着虔敬之心来到圣地的人们,当受欺骗后,圣地的尊严将大打折扣,这无疑对圣地是一种亵渎,必须严肃查处。”
总团领导对此事极为重视,当即表示尽快向有关部门反映。
一周后,一个分团的白团长来找我说:“那天参观时,由于对各处遗迹不了解,只是走马观花。在努勒山时有人竟发牢骚,‘光秃秃的山有啥好看的’,虽身处圣地,却对此一无所知,没能受到应有的教育。后来听说你在其他车上讲解,所以大家商量准备租车再去一次,想请你陪我们一起去,看你有没有时间?”
听白团长说完后,我深深地被他们的诚挚所感动,当即表示同意。上次参观时,我尽管每到一个点就换一辆车,但由于各车相隔有一段距离,我并没顾及到他们,也算欠他们一个情,这次就当是弥补吧。
第二天晌礼下来我们一起出发,当再次来到拉哈曼山时,广场四周被打扫得干干净净,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络绎不绝,山上山下人来人往,重新恢复了圣地本来的庄严与肃穆。广场上原来那些被打扮的“花枝招展”的骆驼和他们的主人已被赶到马路对面,显得冷冷清清。看到他们没有了生意,也觉得挺可怜的。
实际上,他们没一个是当地人,全是周边国家并不富裕的人们。他们积极融入市场经济大潮,欲脱贫致富过上好日子,本无可非议。但随着金钱至上等价值观念的侵入和影响,他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却不知如何遵守规则,再加上对无序竞争没有及时到位的监管,以至于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却进行着既伤害他人又伤害自己更伤害圣地的行为。
仍处在发展中国家的人们,如何大力发展经济,尽快脱贫致富,快速跨入可持续发展的行列,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实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