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利益表达渠道的疏通与群体性事件的平息
值得深思的是,从某种程度上说,重庆出租车司机“罢运”的集体行动达到了预定的效果:正是“罢运”事件迫使相关部门很快地主动寻求与出租车司机的协商和沟通,在这期间整个出租车行业的利益表达渠道空前畅通。事件发生后,重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都及时与出租车司机、市民代表展开座谈,积极听取当事各方的诉求,并迅速出台了多项出租车行业利益分配调整措施,为平息此次群体性事件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11月6日,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亲自召开了有67名市民、出租汽车司机、加气站和出租车公司代表等参加的座谈会,就此次出租车罢运事件反映出来的问题同代表们展开面对面的对话。上午10时,重庆电视台临时中断了正常播出节目,现场直播市委书记薄熙来与出租车司机、市民代表的座谈会。这场长达两个半小时的电视直播,首开国内电视媒体参与公共危机应对先河。专业统计数据显示,这档电视新闻直播的收视率为1.07,收视份额为12.12,在重庆电视同时段历年收视份额排名第二位。(6)其间,薄熙来强调指出,群众利益诉求反馈机制不健全,群众没有地方讲话,反映的情况得不到处理,是这起冲突事件带给广大领导干部的一个重要教训。因此,为数众多的出租车驾驶员应该有一个协会之类的组织,以便及时向政府反映诉求,经常与主管部门对话、协商。
尽管重庆一些出租车司机数年前就提出过要成立“出租车司机联合工会”的要求,但重庆市总工会认为其没有企业工会为基础,无法组建。2008年11月的出租车罢运事件后,重庆市总工会等部门很快联合下发通知,要求重庆市155家出租车公司在11月底前建立工会组织。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厅亦发出通知,要积极推进出租车企业组建工会,这让出租车司机看到了依法集体维权的希望。
在目前大多数城市的出租车行业系统中,基本都有出租车公司的行业协会组织,但并没有代表出租车司机利益的协会组织。可以说,成立能代表出租车司机权益的协会组织,将是形成利益表达的均衡机制的基本保证。出租车集体罢运事件发生后,重庆市交通运输管理局在已经存在的出租车行业协会中,增加了一部分出租车司机会员,同时还设立了“经理接待日”,以拓展出租车司机与公司的沟通渠道。
需要指出的是,出租车行业的利益矛盾是长期积累的,现在各地的措施有些只是暂时解决了一些表面问题,更多实质性的问题尚有待进一步解决。首要问题在于以规范化的劳动合同来界定出租车司机与出租车公司之间的关系,而从长远来看,推进出租车企业组建工会,帮助企业建立健全职代会制度、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畅通职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渠道,仍然是最为有效的选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