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发展交通要畅通

发展交通要畅通

时间:2023-03-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交通便利,为自治州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这种布局对自治州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外开放和公路交通运输的发展发挥基础性作用。这是对多年交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对交通工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
发展交通要畅通_民族地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25要

发展交通要畅通

康乐县莲花山花儿“十唱家乡好”(作者为莲花山人)里面唱道:“四唱交通大改观,东到会川和渭源,南通油路莲花山,西到景区冶力关,北到兰州只半天,东南西北十字连。”纯朴的语言道出了当地老百姓对交通发展、道路畅通的称赞,也唱出了公路交通事业在老百姓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交通运输业是支撑经济良性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息息相关。交通运输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支撑和保障作用,对生产力布局有引导作用,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发展交通的区位优势和面临的挑战

临夏回族自治州位于省会兰州与甘南藏族自治州之间,是通往甘南和青海、四川少数民族地区的门户与通道。首府临夏市自古就是交通重镇,久享“旱码头”的美誉。甘肃省城镇体系规模的“一心、一轴、两翼”城镇空间布局中的“一心”就把临夏纳入以兰州为中心,交通便捷、联系紧密的兰州都市圈的外围圈层城市。从临夏北经兰州可抵内蒙、宁夏,南过甘南与我国西南地区相通,东达定西、天水通往我国中、东部经济较发达省份,西走河西或西宁进入新疆、西藏地区,区位优势极为明显。

临夏州交通运输公、铁、水、管齐备。交通便利,为自治州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一)铁路

州内永靖县境内有兰刘铁路支线56公里,向北与陇海、甘南干线铁路相接,并与兰新、包兰干线铁路相通。正在动工修建的兰渝铁路也要经过临夏州东南部。

(二)公路

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临夏市为中心,内通各县、连接乡、镇、村,外通周边地区的公路网络体系。到2009年底,全州公路网总里程已达1999公里(不含村道),其中二级公路188公里,三级公路756公里,村道已达2380公里。

(三)水路

自治州境内河流多,水域面积大,发展水运条件较好,截至2009年底,已有航道297公里。

临夏州公路网由国道、省道、县道、乡道、村道和专用道构成。国、省、县、乡、村、专用道路占总里程的比重依次为5.14%、7.28%、17.20%、15.21%、54.35%、0.82%,基本符合金字塔形结构。

出口路布局已基本完善。东出口主要有省道309、省道310,可通自治州东面的定西、天水、平凉、庆阳及东部各省。北出口主要有国道213、国道309,可抵兰州、白银、银川、内蒙,并可去河西、新疆。西出口主要有省道309、省道310,通达青海。南出口主要有国道213、省道311及临合路直达甘南藏族自治州及四川、云南等省。

近年来,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抢抓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通过全州交通系统广大职工的共同努力,建成了一批道路交通基础设施项目,使全州交通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至2007年底,全州通车总里程达4303.9公里(含村道),其中二级212.3公里,三级759.4公里,四级953.5公里,全州98%的乡(镇)实现了通等级公路,87%乡(镇)通了油路,35.9%的行政村通了油(水泥)路。道路通行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广大人民群众行路难、出行难的问题得到了有效改善。特别是在国家和省上有关部门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康临高速公路正式开工建设,它将结束临夏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

综上所述,临夏回族自治州州域公路网已基本形成了较为合理的、以临夏市为中心通达各县,以县城为中心通达各乡镇,外连周边地区的布设格局。这种布局对自治州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外开放和公路交通运输的发展发挥基础性作用。交通运输的发展,对自治州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发展、经济结构调整、旅游业的兴旺、中国西部“旱码头”功能的发挥、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和谐、便捷、平安的交通运输条件,从而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但是由于自然的、历史的、地理的原因,从总体上看,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相比,临夏州的发展速度还不快,质量还不高。2007年底,全州高等级公路只有212.3公里,仅占通车总里程的4.3%,与全国、全省二级以上高等级公路比重10.2%、6.4%相比,分别低5.9个和2.1个百分点,而三级以下公路比重占95.7%,比全国、全省三级以下公路比重高出5.9个和2.1个百分点。高等级公路比重低,通达深度不够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目前全州还有16个乡镇不通油路,737个行政村不通油(水泥)路。农村公路缺桥少涵、晴通雨阻的现象仍较严重,实现农村公路通达通畅的目标,任务还十分艰巨。同时,社会经济快速增长,对交通运输提出了新的需求。“十一五”期间自治州经济年均增长11%(全省为10%),对以公路运输为主的临夏州,就要求加快公路交通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交通运输保障并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农村公路的数量、质量提出了更新更高要求,农村公路发展面临巨大压力。

归根到底就是要实现全面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因此,要正确处理发展度、协调度、可持续度三者的关系,正确处理局部与全局、眼前与长远的关系,正确处理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保持交通健康稳定的发展态势,认真解决好发展速度与建设质量、规模,标准、合理经济的工程方案,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改造和养护管理等诸多矛盾,实现质量型、效益型、功能型和可持续的跨越式发展。由于临夏州经济落后,基础薄弱,交通基础设施历史欠账多,在公路建设中存在着片面追求数量增长的问题,特别是在农村公路建设中,普遍存在好字不够、管理粗放、质量标准低下的问题,这与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极不相符合。为此,我们要正确处理在公路建设中“好”与“快”的关系,坚持好字当先,好中求快,更加注重质量和标准,把工程质量作为项目建设的首要目标,贯彻于整个建设过程中,使全州公路建设质量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构筑便捷、畅通、高效、安全的交通运输体系,提高“三个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交通部提出交通工作要做好“三个服务”,提高“三种能力”,即:提高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的能力,提高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全局的能力,提高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能力。这是对多年交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对交通工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作用和地位的充分肯定,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交通发展规律的深化,也是交通工作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交通部门要从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推进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从州上提出的“打民族牌、走民营路、谋富民策、建和谐州”的高度,进一步增强做好“三个服务”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提高做好“三个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一)提高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的能力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存在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另一方面,马克思和恩格斯还提出,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供应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这里讲到的“其他东西”当然包括人们便捷安全的出行。

无论经济建设、社会建设,都是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它们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包括生存的需要和发展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交往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而这些需要的很大一部分就要靠我们交通运输行业全体干部职工辛勤的工作来提供、来保证、来满足。提高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的能力,就要求车站、码头、车船、收费站、养管站等交通“窗口”单位,要坚持服务至上、顾客至上的理念,全面推行标准化管理和规范化服务。在交通基础设施设计、施工、运营、养护、管理等各个环节充分体现人文关怀,人性化设计,比如残疾人无障碍进站、母婴候车室等。强化安全监管,确保交通设施安全、优质,提供延伸服务和增值服务,让人民群众出行放心、安全、满意。真正做到交通发展为了人民,交通发展依靠人民,交通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二)提高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全局的能力

人类社会是由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相互联接的各个层面构成的有机整体。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社会全面发展,首先是指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诸方面综合发展,社会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共同进步。它要求在注重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社会其他各项事业的共同协调与发展;在注重社会当前发展的同时,注重社会长远与持续的发展。

提高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全局的能力,就是要坚持服从大局,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的决策部署,把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与发展抓项目有机统一起来,更好地发挥交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先导和支撑作用。要把抓好投资增长和项目建设作为交通工作的重要任务,抓紧争取和实施一批重大交通项目、以项目来解决临夏州交通基础设施总量不足和技术标准不高的问题。同时要加强公路养护管理,强化运输组织协调和行业管理,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交通运输保障。

(三)提高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能力

“要想富、先修路”,这是农民群众多年总结出的一条经验。实践证明,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改善农村交通条件是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有效途径。临夏州广大农村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交通落后,信息闭塞。加快农村公路建设不仅可以打破农村地区的自然封闭状态,有效地促进农村的资源开发,使广大农村蕴藏的土地、水电以及旅游等资源潜力转变为现实生产力,而且还可以畅通和扩大农村的信息、商品流通渠道,使农村的自然物产和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从而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无论是“以工促农,以城带乡”,还是“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实现“社会发展一体化”,都离不开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

提高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能力,就是要坚持统筹兼顾,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关于建设新农村的部署和要求,统筹城乡区域交通协调发展,最大限度地扩大农村公共交通服务。要在加快国省干线公路和重要运输枢纽建设的同时,加快以通达、畅通工程为重点的农村公路建设,解决好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的具体问题,加快乡镇客运站和行政村汽车停靠站点建设,积极发展农村客运,促进城乡客运一体化,为全州农村经济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提供有力的交通条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