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机遇要抢抓
一、“重要战略机遇期”时不我待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我国正处在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机遇期”是指机遇存在并能发挥作用的时期,如果条件和环境变化了,机遇期也就会随之消失或错过。有时机遇就是一种选择,机遇具有客观性,是受必然性支配的偶然性。究竟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会出现,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机遇就是天时地利人和,有时又有些可遇而不可求的无奈。
所谓“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是指有利于战略实施的历史阶段性及其大的背景、环境和各种条件的总和。它同一般稍纵即逝的机遇期相比,具有时间的长期性,空间的开阔性和影响的全局性。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比一般机遇期对实现战略目标的影响更带有根本性和整体性。历史的教训深刻地告诉我们,能不能敏锐地发现机遇,紧紧抓住机遇,用好战略机遇期,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存亡。
二、丧失机遇就意味着丧失发展
机遇是一笔战略资源,好机遇胜过一大堆计划。机遇稍纵即逝,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机遇是客观的,抓机遇是主观的,抓机遇的本事就是抓发展的本事。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往往是潜在的,挑战都是现实的。化危为机,应对得当,就能在挑战中抓住机遇;应对失当,有机遇也抓不住。机遇易失不易得。机遇必须抓紧,抓不紧等于不抓。机遇要抓实,要把它变成优势和胜算,必须付出艰苦努力。目前,我国正面临经济全球化、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等难得机遇。我们要认真分析新的宏观环境,潜心研究新矛盾、新挑战,以机不可失、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披金拣沙发掘机遇、见微知著发现机遇、雷厉风行抓住机遇、科学务实用好机遇,不断找准发展机遇的突破点、创新点、制高点,努力在激烈的竞争中抓得先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三、临夏州抢抓机遇还面临着不少困难
临夏州作为民族贫困地区,社会分工粗简,商品经济不发达,市场发育程度低,要抢抓机遇,还面临不少困难。
一是生产力要素质态低。首先是劳动者素质低,主要表现在观念陈旧、文化程度低、生产技能差等方面。其次是劳动资料(生产工具、能源设施和基础设施)十分落后。再次是劳动对象除一部分是粗加工的以外,大部分是自然物。地理生产力结构层次低。民族地区生产力结构和配置水平低,具体表现在产业结构、部门结构和产品结构的低层次和粗配置以及比例失调等方面。如农林牧业和乡镇工业生产中,生产力要素简单组合的现象十分普遍,纳入生产过程的劳动对象主要是土地和可再生的动植物资源。二是生产力布局不够合理。就是说生产力要素在空间组合和分布上,没有形成内在的有机的整体联系。
四、临夏州抢抓机遇应解决的问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西部大开发战略,保护长江上游退耕还林等生态环境保护战略,稀有少数民族率先发展战略,所有这一切,为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空前的机遇和广阔的前景。只有做好以下工作,我们才能抢抓机遇,乘势而上,顺势而为。第一,要把提高劳动者素质当作一项长期的根本任务来抓。提高劳动者素质,首先要强化市场经济观念的教育,以增强其发展的内在动力;其次要强化文化知识的普及教育,以改进其知识结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再次要强化科学技术的培训,以提高其生产技能。第二,要发挥资源,健全和完善资源再配置机制。从而以最少的资源耗费创造更多的产出。第三,要努力调整产业结构的和产品结构,以适应生产力结构优化的需要。调整必须立足本地优势扬长避短,面向国内外市场寻找最适合本地生产的主导产业和拳头产品,从而建立合理的地区性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实现区域性比较经济效益。第四,要继续增加科技投入,提高科技含量,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推动作用。对于这项工作,必须采取战略措施,抢时间、争速度、求效益,把近期效应与长期效益结合起来,以便科技投入得到稳步发展。
要积极协调有关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扶持政策和配套措施,加快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加大对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的支持力度,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实现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做好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工作,加强教育培养,推进选拔使用。进一步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