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思考与分析

思考与分析

时间:2023-03-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最后,也与当地留守儿童父母就近打工的现象有关。
思考与分析_甘肃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现状研究

3.思考与分析

以上调查结果显示,本文的研究发现与以往关于留守儿童研究结论有差异。笔者试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3.1从研究地区的区域特征维度分析

榆中县位于甘肃省的中部,属于国家级贫困县,是省会兰州市的卫星城镇、兰州市重点建设区域。其中桑园峡至定远镇,属国家小城镇建设和省内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而和平开发区则被农业部命名为“全国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区”,是全县经济发展的龙头。同时,作为兰州市的近郊县,榆中交通便利,距市区也较近。

以上这些区位因素为当地的剩余劳动力就近打工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大多数留守儿童其父母是在市区以及周边的地区打工。由于他们打工的地点距老家较近,回家的次数也相对较多,大多数留守儿童父母可以每个月回家一次或几次。

已有研究证明:留守儿童离父母越远,所获得与父母的交流机会也就相对越少,对他们心理的影响也就相对越大。而榆中地区的留守儿童,由于其所在地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得他们与其他地区的留守儿童相比离父母较近,获得交流的机会也就较多,从而使他们存在心理问题的可能性较其他地区的留守儿童少,与当地非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相比也就不存在明显的差异。

3.2从儿童的心理特点及导致儿童心理健康产生问题的因素维度分析

儿童时期心理的发展在一个人一生的心理发展进程中占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儿童的心理发展有它自己的特点和规律,这也就决定了在这一时期儿童有他们独特的基本心理需求,如被爱、被关怀的需要,归属感的需要,指导的需要等。只有这些基本的心理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获得满足,他们才会有机会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

实地调查发现,留守儿童确实存在制约这些需要充分得以实现的因素,导致这些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未能获得应有的满足或是这些需要在获得满足的过程中受到了一定的阻力。这并不是说他们现有的生活环境剥夺了他们实现这些需要的所有条件,他们缺失的仅仅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有些条件是可以通过其他条件或方式进行弥补的。也就是说留守儿童在健康的心理环境下成长,身心获得良好的发展是完全有可能的。以下依据这些条件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可能性作以探讨。

第一、亲情缺失问题

有研究认为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不能从父母那里找到感情支撑,容易出现心理危机。父母的关爱是留守儿童在实现其被爱、被关怀需要的过程中的一个缺失条件,但这个条件的缺失可以通过其他条件进行弥补。有研究表明:与同伴的亲密关系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由于缺乏母亲(或类似母亲的人,无论其性别如何)而可能造成的破坏性的影响。如安娜·弗洛伊德和索菲.丹恩的研究。他们报告了六名有此种经历的学龄前儿童的情况,这些儿童在集中营中始终在一起,彼此之间形成了非常牢固的亲密关系,尽管他们遭受了极度的剥夺(出生后几周内就失去了父母),但由于同伴的存在而使他们克服了“母性关怀”的缺乏。

留守儿童虽与其父母分离,但他们多数与兄弟姐妹生活在一起,与社区及学校里的儿童在一起,他们年龄相近,境遇相仿,共同的语言较多,在学习和生活上能够相互帮助,在情感上也容易形成相互依恋和获得归属感。这种亲密的关系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克服父母不在身边所造成的亲情缺失,从而有效地满足他们被爱、被关怀及归属感的需要。

第二、家庭教育的缺失问题

留守儿童其父母外出打工的实际情况,形成了对他们的特殊抚养方式,如单亲抚养、隔代抚养、由亲戚朋友代为抚养等。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尤其是监护人能力、精力、时间等有限,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无暇顾及,或采取的方式不当。这些都不利于他们实现其指导的需要、成就感的需要以及满足好奇心的需要。因此,有研究认为留守儿童其监护人对其教育的忽视,会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

实地调查中发现,留守儿童的抚养方式呈现出各种单一抚养方式相互交叉和融合的趋势,即父母双方都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他们的抚养不完全是由其祖父母或是亲戚朋友中的一方单独进行,而更多的情况是由这二者共同承担的;父母一方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他们的抚养也不光是由另一方来单独承担,多数家庭都是由父母中的一方及其祖父母共同进行,也有一部分是由父母中的一方与其他的亲属共同进行。

一般来说,其祖父母拥有较多的时间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对他们的日常生活也较为关心;而其父母或亲属对留守儿童更能采取相对恰当的教育方式。以上提到的这种相互交叉的抚养方式,就能使双方在对留守儿童教育上形成互补,从而有效地避免由单一的抚养方式所造成的不利影响。由于这种交叉型抚养方式,使得留守儿童指导的需要、成就感的需要以及满足好奇心的需要能够得以实现。

第三、社会环境影响问题

父母外出打工不在身边,老师、同学和其他社会上的人有可能对留守儿童产生某种歧视和偏见,使得他们长期处于一种弱势地位,在有效地实现其自尊心的需要以及活动的需要时遇到相当多的困难和挫折。有研究者曾指出:社会对于这种替代性照料以及所选择的替代性照料的类型所持的态度,会对替代照料的儿童的心理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这一点在很多关于留守儿童、单亲家庭的儿童的研究中都有明显的体现。

学龄期留守儿童的社会生活,很大程度上就是其学校生活。本研究发现,留守儿童所在的学校中,绝大多数的教师、学生以及教育管理人员对留守儿童都不存在明显的歧视和偏见。留守儿童自己也没有明显地感觉到由于父母外出打工而使其他人对自己产生某些偏见。这与其他相关研究得出的结论不符。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有这么几个方面:首先是当地外出打工的现象较为普遍,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有亲属在外打工,不会对留守儿童存在歧视和偏见。其次,当地的留守儿童在学习、心理和日常的行为习惯上与非留守儿童不存在明显的差异,也就不会使教师和其他同学对自己产生某种歧视和偏见。最后,也与当地留守儿童父母就近打工的现象有关。

3.3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水平略优于与非留守儿童的原因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水平上不存在显著差异,甚至还略优于非留守儿童。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如前述,教师在与留守儿童的交往过程中没有明显的歧视和偏见,反而由于他们生活环境的特殊,对他们在学习、生活和心理上的关心比非留守儿童更多一些;其他的一些亲属也会因为他们生活的特殊性而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照;他们自己也能感受到这些额外的关怀和照料。

其次,实地研究发现,在留守儿童的家庭中,由于有家庭成员外出,家庭的劳动力较之非留守儿童的家庭会有所不足,这些家庭中留守儿童往往不仅要负责自己的饮食起居,有弟弟妹妹的还要照顾其弟弟妹妹的生活,在农忙时还要为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这些都有利于他们形成勤劳的品质和坚强的意志与性格。同时,他们也比非留守儿童获得了更多参与家庭事务的机会,经过锻炼他们发现自己能够照顾自己,能够为父母分担一定的家庭负担,这对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起到很大的帮助。勤劳的品质、坚强的意志和自信心对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最后,从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有67.5%的留守儿童认为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很了解或比较了解他们的心事,比率高于非留守儿童。这或许是由于其监护人认为自己平时家务劳动繁忙,对他们在生活和学习方面的关心不够而更多地通过情感上的交流来进行弥补。而这种与孩子的情感交流,有利于培养他们良好的情感,使他们的心理向健康的方向发展。在我们对留守儿童的访谈中也注意到他们能够认识到父母外出打工是为了自己能有更好的生活条件。如在调查问卷的开放性问题中问到他们对父母外出打工的看法时,绝大多数的留守儿童都对父母外出打工持支持的态度并表现出对在外打工父母的关心。从小使他们产生对父母和他人的关心,也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帮助。

总之,父母就近打工的留守儿童,其心理健康状况与当地的非留守儿童相比,不存在显著的差异,而且略优于当地的非留守儿童。也就是说,父母就近打工对儿童的心理健康不会带来负面的影响,反而会对其心理健康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鉴于本次研究主要是以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作为调查研究的对象,同时人的心理是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中的。因此,对这些留守儿童来说,他们童年时期的这种留守经历会不会对他们今后心理的健康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