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近年来陇南市的经济发展
(一)经济发展基本战略思路
加快发展要有好的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思路只要符合实际,就要在实践中完善发展。1992年以来,陇南地委、行署进一步解放思想,根据陇南实际,提出了“双带整推、重点突破”的经济发展思路:以西成小区开发带动全区工业和流通的发展,以“两江一水”流域50万亩水浇地建设带动全区农业和扶贫综合开发,重点突破、整体推动陇南经济发展。此后,陇南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1996年,陇南地委、行署又调整了经济发展战略:按照“两点一线,带动全面”的总体格局,加大开发力度,辐射和带动全陇南的经济发展。
进入20世纪以来,陇南地(市)委、行署(市政府)以加快发展为第一要务,以西部大开发总揽工作全局,坚持小康建设与扶贫开发“两手抓”的方针,实施“六大战略”(追赶式发展、特色立区、工业强区、民营富区、科教兴区、非均衡发展),加快“一路四化”(以公路建设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化、产业化、生态化、城镇化)建设,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总体思路。
2006年4月以来,新一届陇南市委、市政府认真总结过去陇南发展的实践,立足市情,审时度势,科学制定了陇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举特色旗,走富民路,建小康市的发展战略,坚持“发展抓项目,改革抓创新,和谐抓民生,保证抓党建”不动摇,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总纲,以优化结构为主线,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围绕生物、矿产、水力和旅游四大资源,主攻以特色经济为主的支柱产业,以有色冶金为主的矿业基础工业产业,以水力综合利用为主的能源产业,以生态旅游为主的新型产业四大产业。实现加快科学发展的思维方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工作作风三个转变,全力推进工业化、产业化、城镇化三化建设,努力实现经济实力增强、财政快速增长、城乡居民增收三增目标,建设生态陇南、文化陇南、和谐陇南、富庶陇南,把陇南建设成特色产业的富市、有色冶金工业的大市、绿色食品工业的强市、陇上江南旅游文化的名市。
这一阶段改革开放迈出了新的步伐,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国有企业改革、农村税费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住房分配制度的改革、财税体制改革等重大改革相继实施,使经济管理体制逐步优化合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日渐增强。
(二)近年来的经济发展成就
1.1989—2005年的经济总体增长
改革开放大大推动了新阶段陇南经济的发展。从1989年到2005年,陇南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01%,人均生产总值2005年2730元,比1988年净增2296元。1991年至1995年,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6.7%、16.4%、17.6%、10.3%。1996年至2000年,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7.4%、37.7%、13.18%、2.3%、11.7%。2001年至2005年,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0.38%、17.48%、17.9%、9.72%、7.19%。2006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陇南经济快速发展的一年。
2.1989—2005年的分产业发展。
农业。农业生产稳步发展,特色产业产量大大增加。粮食总产量达到76.54万吨,比上年减产9.6%。药材57667吨,油料29499吨,蔬菜281894吨,花椒7655吨,核桃17275吨,肉类总产量84400吨。农用拖拉机11470台,农用运输车24666辆,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82.25万千瓦。
工业和建筑业。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8.01亿元,比上年增长23.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4.22亿元,增长25.9%。有色冶金工业、水电能源产业产品产量增长较快,铁合金达46902.2吨,金属铅24234.7吨,金属锌88878.5吨,黄金2236千克;原煤产量180610吨,发电量185738.8万千瓦时。建筑业生产平稳增长,全市建筑业实现增加值5.03亿元,比上年增长11.6%。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5.96亿元,比上年增长20.5%。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0.25亿元,增长15.8%。重点建设项目建设良好。
服务业。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继续保持稳步增长。2006年,全市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实现增加值6.26亿元,比上年增长12.7%。全年完成货运周转量71058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6.3%,客运周转量48227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8.4%。年末,全市民运汽车保有量3475辆,其中桥车2284辆。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1772万元,比上年增长2.4%。年末电话用户46.43万户,增长35.8%。电话普及率达17部/百人,每百人拥有电话比上年增加4部。旅游业较快发展。全年旅游收入2.62亿元,比上年增长16.4%。全年市外旅游人数77.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0.2%;市内旅游人数92.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6%。消费品市场销售稳步增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9亿元,比上年增长14%。餐饮业零售额增速特快,比上年增长21.67%。对外贸易有所下降。2006年进出口总额为544.4万美元,下降14.5%。其中:出口总额为147.4万美元,下降57.9%。
财政和金融业。财政收入增长迅猛,全年实现大口径财政收入11.58亿元,比上年增长74.5%。其中,市县级财政收入为3.89亿元,比上年增长44.5%。财政支出30.92亿元。金融机构存贷款规模继续扩大。2006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为135.87亿元,增长3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3.3亿元,增长25%。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52.23亿元,增长19%。吸收外资规模有所扩大。招商引资签约资金33.98亿元,到位资金11.72亿元,均比上年有所提高。
就业和社会保障。2006年末,全市总人口为274.12万人,常住人口为261.02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95‰,比上年上升0.19个千分点。就业形势有所好转。2006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中从业人员172.75万人,其中农村149.9万人,城镇22.85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比上年末下降0.4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增加。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71元,比上年增长12.2%。农民人均纯收入1464元,比上年增长8.2%。社会保障进一步增强。年末全市参加失业保险4.6万人。参加医疗保险7.3万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4.5万人。
(三)2008年的经济变化
2008年是陇南发展进程中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历史罕见的地震自然灾害的严峻挑战和考验,他们坚持一手抓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在大灾之年迈出了科学发展的坚实步伐。
1.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果
面对突如其来、百年不遇的特大地震灾害,该市沉着应对,科学调度,果断决策,正确指挥,迅速组织开展抗震救灾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了灾害造成的损失。坚持以人为本,把抢救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不惜一切代价救治伤员6134人。搭建帐篷20.23万顶、活动板房3.17万套,发放面粉4.66万吨、衣被266.07万件,临时转移安置受灾群众98.7万多人。落实“三无”、“三孤”人员救助政策,及时下拨受灾困难群众临时生活补助资金12.05亿元,灾区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妥善安排。坚持把受灾群众越冬安置作为最大的民生问题,全市需要安置的127752户51.21万人得到妥善安置。组织人力、物力,迅速抢修交通、电力、电信、水利、供水等基础设施。加强对地质灾害和次生灾害的预防治理,及时有效排除重大安全隐患。通过搭建帐篷、简易房和活动板房等办法,在震后较短时间恢复教学医疗秩序,确保了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保证了伤员救治和大灾之后无大疫。采取多种形式在市内市外开展募捐活动,得到了各方大力支持,共收到捐助资金1.64亿元,其中市内8952万元。适时启动灾后恢复重建,结合陇南实际,编制了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和6个专项规划,上报恢复重建项目8209项。实行领导干部联村帮建责任制,抽调万名干部驻村核查灾情,开展帮建,市县区各级领导干部多次深入灾区重建一线进行督查指导。成立了深圳对口援建服务协调办公室,全力支持配合援建工作。加强市场物资供应和建材生产,实行价格临时干预措施,平抑市场物价,使大灾之年物价没有大起大落。制定出台了《陇南市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监督管理实施细则》,强化救灾资金物资监督管理,建立严格的监管制度,基本做到了公开、公平、公正、透明,确保了灾后恢复重建的有序进行。全市共筹集各类资金70.22亿元,中央和省上下达资金69.16亿元,市财政向九县区下拨资金64.16亿元,其中灾后重建资金45.37亿元。深圳投入到陇南的援建款物折价达8.9亿元。金融机构发放农村居民房屋重建贷款12.34亿元。全市共开工灾后恢复重建项目2797项,完成投资85.48亿元。农村233917户重建户中开工174299户,占重建户的74.5%;106165户基本竣工,占重建户的45.38%,占开工户的60.9%;加固维修的186459户已经全部完成。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尤其是居住条件得到显著改善。
2.全市经济在大灾之年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面对地震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他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使全市经济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2008年实现生产总值121.6亿元,比上年增长8%。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8.34亿元(其中正常项目形成固定资产投资65.48亿元,灾后重建形成固定资产投资52.86亿元),比上年增长139.2%。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16.7亿元,比上年增长3.63%;完成地方财政收入7.67亿元,比上年增长33.01%;财政支出达到122.07亿元,比上年增长184.59%,净增79.1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696元,比上年增长13.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998元,比上年增长24.9%,净增398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0.1亿元,比上年增长19.4%。万元GDP能耗比2007年降低4.5%的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全面完成;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完成了省上下达的人口控制计划。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取得新成效。
3.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全市开工投资50万元以上的建设项目1089项(其中市列重点项目188项),完成投资84.3亿元。武都、西和330千伏送变电工程,文县苗家坝电站、橙子沟电站,成州锌业公司锌冶炼三期工程,康县独一味公司二期扩建等一批重点建设项目取得较好进展,装机11.1万千瓦的文县麒麟寺电站建成发电,兰渝铁路西秦岭隧道工程进展良好,武罐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全市上报中央扩大内需项目六大类486项。到2008年年底,投资15.9亿元的68个灾后恢复重建项目集中启动开工,投资20.3亿元的53个项目于3月22日集中开工建设。全年签约招商引资合同项目138项,资金92亿元,实施229项,到位资金35.25亿元,签约资金和到位资金分别比上年增长19.6%、42.2%。
4.农业结构调整和特色产业开发迈出新步伐
启动实施了促进农民增收的“六大行动”,各项农业补贴政策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市新增特色产业基地面积184万亩。粮食产量达到92.58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畜牧养殖业规模和效益同步提高,水产养殖取得突破性发展。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相继建成或进行了改扩建,农产品专业市场建设取得新进展。注册农产品商标13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绿色食品认证、有机食品认证迈出新步伐,文县纹党、康县黑木耳、两当狼牙蜜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武都油橄榄正式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组团参加和举办了各类农产品节会,茶叶、油橄榄等52个特色农产品获得“农高会”后稷奖,祥宇牌橄榄油、田园牌橄榄油、玉兰牌茶叶、独一味胶囊、兴源牌核桃仁等12个注册商标被认定为“甘肃省著名商标”,特色农产品知名度进一步提升。
5.工业经济平稳发展
在灾后恢复重建中全力恢复工业生产。积极应对铅锌市场价格持续走低的严峻形势,调结构,上项目,拓领域,增效益,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20.3亿元。原煤、黄金、发电量、铜精矿等工业产品产量稳步增长;铅锌冶炼和水泥分别新增生产能力29万吨、116万吨;水电工业新增装机容量60万千瓦。康县独一味公司成功上市,成为全市第一家上市企业。金徽酒业集团“金徽牌”酒类商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围绕灾后重建,新建砖瓦厂232个,累计达到685个,以水泥、砖瓦为主的建材工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环境保护取得新的进展。
6.旅游和商贸流通取得新成绩
积极推进陕甘川旅游区域合作,重点景区规划编制、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宣传推介、旅游质量规范与管理进一步加强,旅游综合竞争力不断提高,被第二届中国旅游发展论坛评选为“中国最佳生态旅游城市”。全年共接待游客204.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75亿元。商贸流通日益活跃,市场建设明显加快,新建市场45个。市场秩序整治扎实深入开展,清查问题奶粉和液态奶工作取得较好成效,消费者权益保护得到加强。“以路为市、占道经营”专项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粮食流通企业经营效益有较大提升,全市供销企业连年盈利。
7.以城市建设为重点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
城镇建设完成投资13.69亿元。《陇南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完成,各县城市总规修编取得新进展。市区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东江新区、钟楼滩新区建设明显加快,长江大道、莲湖广场开发等重大项目正在抓紧实施。相继完成了一批城市道路、供水排水、集中供热、垃圾处理、环境卫生、生态绿化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8县县城都发生了新变化。坚持开展交通大建设,新修乡村公路3753.2公里,建成通乡油路18条449公里,新修通乡通村等级公路3360公里,新建乡村客运站104个,交通瓶颈制约不断缓解。积极实施能源建设、生态建设、农田水利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和通讯建设,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
8.社会事业发展步伐加快
2008年是陇南市社会事业投入力度最大、实施项目最多的一年,一批教育、卫生灾后恢复重建和援建项目开工实施。全市教育“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89.4%。由于国家教育部实行了延考和单独录取优惠政策,全市高考录取人数达到10578人,比上年增加3544人,其中本科生4925人,比上年增加2355人,高考录取率达到53.12%,创历史最高水平。卫生事业不断发展,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灾后卫生防疫和问题奶粉患儿排查救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科技工作稳步推进,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文化事业日益繁荣,建成文化大院14个,在建44个,建成“农家书屋”600家;广播电视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数字电视整体转换进展顺利。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完成了5个县132个乡镇的“千乡镇农民健身工程”。人口计划生育各项扶持政策得到落实,农村计划生育率达到87.66%。积极推进就业再就业,城镇新增就业1.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城乡社会保障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全市参加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人数有较大增长,各项社会保险资金按时足额拨付,全市发放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保险金1.07亿元,发放城市低保资金、农村低保资金、“五保户”供养资金分别为8025.3万元、14006.05万元、1837.83万元,筹集补助资金3500万元,133户关闭破产国有企业的5618名退休职工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安全生产工作得到有效加强,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好转。以民兵预备役工作为中心的武装工作、国防教育、双拥工作、民族宗教、残疾人事业等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9.改善民生办实事取得新成效
多方筹措资金13.21亿元,省委、省政府确定的14件实事和市委、市政府确定的16件实事基本完成。建成便民桥103座,解决了56个乡镇、518个村、110所学校、41.46万人过河难的问题;3个民族乡实现了通油路;实施扶贫整村推进120个,完成移民搬迁1.45万人。培训农民11.61万人,输转劳务62.07万人;建成沼气池2.3万户,配备太阳灶5.17万台,解决了110个乡、120个村、5.17万户群众的生活能源问题;完成农村安全饮水工程153项,解决了11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完成困难户房屋改造1000户;为4490户城市低收入家庭发放了廉租住房补贴;启动建设经济适用住房11.78万平方米,解决了1963户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新增通有线电视乡镇100个,解决了185个村、10万户、50多万群众看电视难的问题;3201个村的9831名村干部纳入养老保险范围;农村居民最低保障补助水平由上年的月人均15元提高到45元,城市低保人员补助按标准发放,物价补贴由上年的月人均28元提高到58元;五保户保障资金实现了按月发放,人均每月增加临时物价补贴20元;8所中心敬老院、100所“五保家园”全面建成;筹集专项资金6708.94万元用于校舍建设,48万多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了学杂费和教科书费,为8.3万名寄宿学生提高了生活补助标准,发放了寄宿生活补助;建成市级示范学校300所;新建和改建县乡医疗机构12所,解决了12个乡镇、180个村、2800多户、13.2万群众看病难的问题;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加率达到87%;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2.2%,参合农民补贴翻一番的任务全面完成。全市九县(区)均已建立了农民工工资保障制度。全市195个乡镇建立了乡镇民政工作办公室,配备专兼职民政工作干部888人。向45万户农民家庭发放了《物权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学习宣传资料,开展了法律宣传和“关注民生法律援助”活动。全面完成了党政机关公务员登记和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套改工作,积极落实职工体检制度、年休假制度。
10.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加强
“11·17”群体性事件发生后,我们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决策部署,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依法、果断地对事件进行处置,维护了社会大局稳定。我们深刻吸取教训,举一反三,改进工作。抽调8000多人深入乡村、社区,开展以法制宣传教育、矛盾纠纷排查为重点的群众工作,成功调解矛盾纠纷8326件。充分听取群众合理诉求,抓紧解决拆迁户、失地农民和开发商的困难和问题,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质量不断提高,办成了一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实事。深入推进依法行政,不断改进行政执法,落实了行政执法责任制。组织全市干部职工近5万人参加学法用法考试考核,“法律进灾区”、“法律进农村”、“法律进社区”活动取得较好成效。加强基层民主建设,积极推进政务、村务、厂务公开和村民自治。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加大惩治和预防腐败工作力度,查处了一批大案要案,解决了一些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
表3-1 2003—2007年陇南市非公有制经济比重统计 单位:%
资料来源:《2008陇南年鉴》。
但是,由于2008年陇南市的经济发展受到重建启动的影响,所以带有恢复性的特点,许多地方的产业受到破坏,许多企业不能开展经营,大多数已经外出打工的农民后到家乡投入重建工作。所以,在这一年必然的是经济增长放慢,增加收入放慢。不仅如此,在整个陇南市的经济结构和发展机制当中,有两个最明显的特点:一是经济发展主要还是靠政府投资,靠国家投资,经济的计划性比较强;二是经济发展的非公有制经济比重和作用又比较大,在全省比较靠前。2008年,陇南市的非公有制经济比重高达45.68%,而甘肃省只有37%。所以说,该市的经济恢复和产业启动,在很大程度上要靠民间投资和民营经济的支持。
四、陇南市的贫困依然十分严峻
(一)贫困成因在于整体经济实力比较弱
陇南的贫困从现实原因上看,主要是与整体经济实力不强有关。可以这样说,在改革开放的32年当中,陇南在经济发展方面实际上总在处在起步、启动的阶段。企业个数少、工业比重低、贫困面积大、农民收入少、消费上不去、政府调节力弱等,是长期存在的现象。2008年,全市各类规模以上企业只有118家,工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不到30%,企业负债严重,利税总额低。这些都是贫困长期存在的最为直接的原因。
表3-2 陇南市工业发展现状和结构情况 单位:万元、个、%
资料来源:根据《陇南统计年鉴2008》整理,其中,企业个数为规模以上企业,利润总额中亏损无负值。
陇南市的投资能力比较低,2006年资本形成总额为46.3亿元,2007年为57.5亿元,2008年为59.2亿元。在2008年的资本形成总额中,工业的形成比重最高,达到43%,农业只有15%,第三产业是42%。如此低下的资本形成能力影响了自我投资的选择余地,从而导致全市的投资发展能力比较低。
表3-3 陇南市重点年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根据《陇南统计年鉴2008》整理。
陇南市的财政状况在全省都是比较困难的,2008年,全市大口径财政收入16.7亿元,其中,最高的收入县区是成县和徽县,分别达到3.89亿元和3.43亿元,最低是县区是两当和宕昌,分别只有1657万元和4241万元。如果考虑到在甘肃省的市县财政收入中,国税与地税的大致比例是5.5∶4.5的情况,那么,两当和宕昌的地方财政收入实际上只有700多万和2000万元。一个地方的财政收入低与金融融资的能力是匹配的。
表3-4 2006—2008全市财政金融发展现状分析
资料来源:根据《陇南统计年鉴2008》整理。
3.陇南市的财政状况非常困难,是甘肃省地方财政最困难的地区之一。在地震前的2007年,全市9个县区的地方财政总收入是5.77亿元,地方财政总支出为42.89亿元,地方财政自给率只有19.51%。2008年,全市9个县区的地方财政总收入是7.67亿元,地方财政总支出为122.07亿元,地方财政自给率只有20.53%。市级财政由于市级财源比较出租,自给率高些,2007年为34.66%,2008年为48.89%。由统计可见,2008年,在陇南市地方财政最困难的是两当县,只有6.41%,大多数县区在10%左右。
表3-5 2007—2008陇南市县区地方财政自给率统计 单位:万元、%
资料来源:陇南市财政局,2010年7月。
(二)贫困状况
陇南历史上就是很贫穷的地方。由于自然条件差,与全国、全省农村发展相比,长期以来农民收入处于相对落后状况。上世纪,陇南先后有武都、宕昌、礼县、西和、文县、康县6个县被列为国家级贫困县。进入新世纪后,经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查和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定,于2001年将陇南市的武都、宕昌、礼县、西和、文县、康县、两当等七个县(区)列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比上世纪国家贫困县增加1个县;省上审定的扶贫开发工作重点乡镇224个,占全省919个的24.4%,占全市乡镇总数的92.6%;审定扶贫开发重点乡镇以内的重点村2433个,占全省8790个的27.7%,占全市总村数的71%;核定贫困人口128.88万人,其中绝对贫困人口38.37万人,相对贫困人口即低收入人口90.51万人,贫困人口占全省的18%,占全市总人口的48.57%,占全市农村人口的83.6%。陇南市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乡、村和贫困人口均居全省各市州之首。在“十五”期间,市委、市政府加大扶贫攻坚力度,使全市贫困人口逐年减少,农民生活有了较大改善,但陇南无论是贫困程度,还是贫困发生率,仍然是全省第一。
根据陇南市的统计分析,截至2006年年底,陇南市经过撤乡并镇,现有195个乡镇中仍有182个乡镇是贫困乡镇,3237个村中有2106个村仍是贫困村。贫困人口79.71万,贫困面高达32.27%。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1464元,比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低2123元和670元。陇南贫困人口和村社均占全省的四分之一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列全省十四个市州之末。
陇南市的财政状况非常困难,是甘肃省地方财政最困难的地区之一。在地震前的2007年,全市9个县区的地方财政总收入是5.77亿元,地方财政总支出为42.89亿元,地方财政自给率只有19.51%。2008年,全市9个县区的地方财政总收入是7.67亿元,地方财政总支出为122.07亿元,地方财政自给率只有20.53%。市级财政由于市级财源比较出租,自给率高些,2007年为34.66%,2008年为48.89%。由统计可见,2008年,在陇南市地方财政最困难的是两当县,只有6.41%,大多数县区在10%左右。
(三)贫困成因
1.自然条件约束。自然条件差,灾害频繁,是陇南贫困人口产生和存在的一个重要因素。陇南地处秦巴山区西部,青藏高原东侧边缘,整个地势自北向南由黄土丘陵向峡深山高的土石山区过渡。境内海拔550~4187米。全市总面积2.79万平方公里,93%是山地。目前,全市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高寒山区、半山干旱、石山林缘地带,这些区域的贫困人口占88%以上。这些地方自然条件严酷,资源缺乏,人均占有梯田、水浇地、水资源等生产资料量少质差,这些因素作用在农户生产经营上的直接结果就是表现为农业生产力低下,靠天生产,靠天吃饭,导致一部分人口常年处于绝对贫困状态。而且这些地方灾害频繁,以干旱、冰雹、暴洪为主,灾害年年交错发生,扶贫开发呈现出丰年见大效,常年见微效,灾年失效返贫的波动式局面。据调查,近年来返贫一般在25%~35%。
2.基础设施约束。基础设施薄弱,信息匮乏,也是导致陇南贫困人口产生和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基础设施薄弱,集中表现在水电路三个方面。在贫困地区,交通不便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特征。陇南山大沟深,交通困难,现在有许多村仍不通车,干线公路基础建设发展比较慢,夏秋之季受暴洪冲击和泥石流侵袭,交通时有中断,对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产生不利影响。农村水利设施落后,尚有许多人畜饮水存在问题。有许多山区农民用不上电,用不起电,部分县城供电不足不稳的现象依然存在。在农村,最基本的通讯需求基本得不到满足,农村贫困人口往往处于信息边缘状态,难以及时把握市场机制带来的发展机遇。在选择农作物品种和种植方法、调整产品结构、农产品销售等各个环节上具有盲目性,农产品的增值率相对比较低。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观念陈旧不善创新,最终造成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与市场经济的要求相距甚远,许多干部群众主观上对摆脱贫困缺少信心,对政府的依赖思想很严重。
3.政策制度约束。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实行的是重工轻农、重城市轻乡村的倾斜政策,各级政策向城市倾斜。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和政策倾斜问题,导致农村软环境——社会的政策、政务、法制、教育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建设滞后,这也是形成陇南贫困人口的一个客观原因。而在同一时期,国家对农业的投入相对于第一、三产业少得可怜。在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型的过程中,国家对城乡二元经济、政治和文化结构进行过多次调整和改革,但仍然没有使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相反,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现在越拉越大。由于对农村的投入不足,贫困的农村地区教育落后,卫生保健条件差,人力资本的质量很低。在这种大气候下,陇南作为一个贫困的农业大市,自然不能例外。不仅如此,而且由于陇南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二元结构更为明显。据调查统计,2008年陇南城乡居民收入比为4.5∶1,高出国际规定4∶1警戒线;农村的消费水平,文化、教育、卫生发展,都远远低于和落后于城市。这些问题的存在,对农村的发展无疑将产生不利影响。
4.地理区位约束。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紧密相连。相对于城市的区位差异和对城市资源可利用的机会差别,决定着农村发展的快慢。随着城乡二元结构政策一定程度的松动,非农经济成为农村家庭增收的主要希望,城市成为最佳的可利用资源场所。一个地方城市发展水平的高低,城市对农村辐射带动作用的大小,直接影响到该地区农民的增收和农村的发展。陇南作为西北偏僻落后的农业地区,与各大城市相距较远,就连距离最近的兰州、西安、成都三市,与陇南市相距均在1000里以上,由于道路不好,交通不发达,这些城市对陇南特别是农村的发展辐射、带动作用十分微弱。陇南当地城镇化发展滞后,全市城镇化率分别比全国、全省低26.2个、13个百分点,全国已进入城镇化加速发展的中期阶段,全省步入城镇化的起步阶段,而陇南还处于城镇化的基础阶段。当地城镇化发展滞后,限制了传统服务业的发展空间,削弱了第三产业在其结构推移过程中吸收农业劳动力的能力,影响了工业经济聚集优势的发挥和规模效益的提高,阻碍了产业化的发展。因此,与城市化发展水平高的发达地区农村家庭相比,陇南市农村家庭在地域上缺乏发展优势,农民增收显得十分困难。
5.科教文化约束。英国著名社会学家吉登斯(AGiddens,1979)认为,物质剥夺的条件会导致可形容为低层次教育和职业成就的行动,而低层教育和职业成就又会导致未来进一步物质剥夺的条件。其他多项研究也已表明,劳动力的文化程度与其收入表现出强正相关,即文化程度越高,获得收入的可能性就越大;反之,则越小。陇南教育文化落后。2006年,全市人口270多万人,居全省第4位,占全省1/10。而初中、小学文化程度人口占总人口的55.16%,粗文盲率为25.09%,即1/4人口不识字,分别比全国、全省高18.37个、10.75个百分点。每10万人口中拥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942人,比全国3611人、全省2665人,分别少2699人、1723人。平均受教育年限不到6年。大专以上人口比重不到1/100,远低于国际社会所公认的15%的现代化标准。每万人口中有技术人员107人。由于劳动力素质较低,造成效率低下,全员劳动生产率为4084元/人,不到全省的40%。同时劳动力的转移,农村中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年龄结构趋于老化,对农业推广的新技术、新方法难以掌握和运用,农民难以充分享受科技进步带来的成果。文化水平低,科学知识贫乏,不但导致了生产力水平低下,而且导致了愚昧和迷信活动的泛滥,给社会平添许多不安定因素。因此,教育、科技落后,文化水平低,人力资本的质量低,是导致陇南贫困的重要根源。
6.资本等约束。经济学家纳克斯,在“贫困恶性循环论”中认为,资本短缺是阻碍经济发展和导致贫困的关键因素。陇南由于自然条件差等原因,全市整体经济发展缓慢,经济内生性储蓄和投资能力有限,发展资金严重不足。目前全市9县(区)均为赤字财政,财政自给率仅为25%左右,连给干部职工发工资都要靠国家转移支付,很难给农业、农村投入大量资金。因此,经济发展水平低,资本短缺,投入不足,也是导致陇南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随着教育产业化的加速推进,学费日益昂贵,成为多数农民的沉重负担;由于社会养老体制还不够完善,仍以家庭养老为主,使贫困农村部分人视“生儿子”为头等大事,超计划生育给农村带来沉重的人口压力,给家庭造成负担;因为我国现有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很不健全,农民没有医疗保险,看病贵、看病难成为压在农民头上的大山。还有目前农村愈演愈烈的人情风——结婚、生子、乔迁新居、升学、参军、拜寿、送葬、做风水等,盲目攀比,大操大办,均需“凑份子”,增加了额外负担。
(四)扶贫成效
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自进入新世纪以来,全市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认真贯彻国家和省上扶贫开发纲要精神,坚持把扶贫开发作为党政工作和农村工作的重点,以扶贫开发总揽农村工作全局,坚持一手抓扶贫开发、一手抓小康建设,继续坚持和完善开发式、开放式、带动式、推动式、异地式扶贫开发的路子,突出整村整片整流域综合开发,有力地推进了扶贫开发的进程,扶贫工作也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
1.贫困人口数量大幅度下降。2001年至2005年,全市共有39.18万贫困人口实现基本和稳定解决温饱,占2000年底贫困人口总数的30.4%,其中:有8.33万绝对贫困人口基本解决温饱,占2000年底绝对贫困人口的21.71%;有30.85万低收入人口稳定解决温饱,占2000年底低收入人口的34.08%。
2.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5年中,扶贫开发新修梯田32.57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9.72万亩、集雨补灌面积11.04亩,架设农电线路1100.2公里,新修乡村道路3766.5公里,实施农村人饮工程1200处,解决饮水困难4.42万人,改造危房13700户,修建沼气池2700户,安设太阳灶25000台,改圈、改厕、改灶14500户,极大地改善了贫困地方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贫困乡村面貌大为改善,群众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3.产业开发成效显著。实施产业扶贫工程,加大对贫困乡村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的扶持,促进了贫困片带产业结构调整。5年中新发展经济林果68.23万亩,用材林9.3万亩炭林7万亩,蔬菜4.35万亩,畜牧养殖27.28万个羊单位;推广洋芋、玉米等农作物良种13.56万亩,中药材良种及先进实用技术推广14.23万亩。通过产业扶贫,贫困群众在特色产业中的收入逐年增加,年增长7%以上。
4.科技扶贫取得新进展。进一步重视科技在扶贫开发中的作用,努力提高科技对扶贫开发的贡献率。5年中,投入资金2608.07万元,实施科技扶贫“六大工程”,重点实施了良种、种畜、种苗和新技术的引进推广,促进了贫困地方农业科技普及、应用和推广工作;围绕产业开发、劳务输转,加大劳务技能和科技培训,提高贫困农户的科技素质和就业能力,5年来开展科技培训35.82万人(次),使项目农户和贫困群众的科技素质和生产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5.整村整片整流域推进有了新突破。5年中实施整村推进216个村,覆盖4.04万农户和18.19万人;市、县(区)领导办扶贫示范点27个,共开展整村、整片、整流域扶贫综合建设78处。扶贫整村整体推进,充分体现了强化领导、部门协作,整合资金、集中投入,突出重点、综合开发和项目互补、措施配套的特点,它以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开发、劳务移民、科技推广为重点,配之以生活、生态条件改善和社会事业项目,实施“五通”(通水、路、电、广播电视、电话)、“五改”(改灶、炕、厕、圈、房)、“三建”(建学校、培训室、沼气池)、“两配”(配卫生设施、配太阳灶)工程,使生产生活条件大为改善,村容村貌明显改观,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
6.移民安置和劳务输出工作取得实效。5年中,共向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场和省内的灌区、移民点输送移民15043户、54583人;采取有组织和自发输送相结合的办法,共输出劳动力160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32亿元。在生产生态条件严酷的地方,贫困群众劳务收入占到总收入的45%以上,劳务输出已成为群众增收的一大产业。
7.世行项目工作水平效益有大的提高。全市西部扶贫世行贷款项目工作紧紧围绕项目建设总任务、总要求,以项目建设为中心,以提款报账为重点,以项目管理为突破口,以项目户受益为目标,按照技术标准,依据项目计划,精心组织实施每年的计划项目;加强软件管理,完备有关资料,加快提款报账,落实债务,确保到期贷款的回收;积极论证项目,探索回补资金的使用方式,加快回补资金的滚动使用,积极做好世行终评验收的有关基础工作,世行项目工作的管理更加规范,项目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截至2006年6月,全市累计完成项目投资73183.2万元,完成原评估目标的101.3%;申请世行支付金额35156.87万元,占核定总额的99.0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