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文物之密集、内涵之丰富为国内同时期遗址所罕见
“这里出土的文物相当密集,在石器时代考古中是很少见的。”昨天下午,在宁夏青铜峡市鸽子山遗址的考古发掘工地,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惠民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博士彭菲以喜悦的心情向记者介绍了他们一个月来考古发掘的初步收获。
鸽子山遗址位于贺兰山东麓台地中段,荒漠草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目前已在15平方公里范围内发现了15个文物点。自1984年在文物普查中被发现以来,中美联合考古队曾对其进行过3次调查和小面积发掘,先后采集、发掘各类石器、动物化石2500多件。2006年,鸽子山遗址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王惠民、彭菲等考古人员有理由为这次考古的初步收获而欣喜:因为仅仅发掘了一个多月,仅仅在100平方米范围内发掘了4个地层、纵深也没有超过6米,他们就发现了9000多块被火长时间烧烤、表面已经龟裂变色的烧石,出土了600多件打制石器、70多件细石器类石器、200多件磨制石器和磨盘、磨棒等磨食工具,此外还发现了用水晶、玛瑙、蛋白石、鸵鸟蛋皮制成的工艺品和数量可观的食草类哺乳动物牙齿及其他骨骼。
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大量出土的磨食工具。王惠民告诉记者,以往在各地同类遗址中出土的这类器物很少,一般一处只有三五件,而这里居然出土200余件,堪称蔚为大观了。
彭菲博士认为,这些石器的出土,充分说明当时人类对植物资源的强化利用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人类生存的技术也达到了一定的境界,适应环境的行为和能力都有很大提高,原始农业的技术储备和转型也初露端倪,一些原来不会吃、不能吃、不用吃的东西,经过初步加工已经成为人们经常食用的食物,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环境的变化和人口增长的状况。
耐人寻味的是,这里发现的鸵鸟蛋皮多为半成品,石质工艺品也多为毛坯,其中有部分还有被火烧过的痕迹,考古人员据此分析,遗址附近应该有工艺品加工作坊。
石器所用石料,有就地取材的,也有不产于当地的,至于这里的石器和装饰品是如何传播交换的,尚不得而知。
记者在考古工地发现了几个灰烬遗迹。考古人员告诉记者,这里的灰烬、火塘等遗迹较多,可为测定遗址年代提供依据。他们认为,鸽子山遗址多种生产工具、制作技术共存,应处于旧石器文化向新石器文化转型、狩猎经济向农业经济转型期,距今应在1万年左右。
本次发掘的是鸽子山遗址15个文物点中编号为10的文物点,由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共同实施。文物点中部有常年喷涌的泉眼和由此形成的深达2米的水池。发掘选取水池两侧各一个探方,总共约有100平方米。王惠民告诉记者,这个发掘原计划3年,但由于遗址遗物密度大、文化内涵丰富,对研究人类生存环境、动植物演化与消长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所以会调整发掘计划,适当延长发掘时间。我们期待在此后的考古发掘中有更重要的发现。
(原载2014年10月10日《光明日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