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没有令人羡慕的学历背景,凭借初中的基础顽强学习,成为精通业务的“工人教授”;他没有拜过名师大家,却从一名学徒工成为拿得起放得下的“技术大拿”;他没有“关系”和“靠山”,却靠自己的实干,成为全国劳动模范、党的十八大代表。这个无数次排除锅炉故障、做过大量技术革新、堪称“锅炉医生”的人,就是宁夏发电集团银仪检修公司六盘山检修维护基地检修维护部主任尤天军。
在2010年的自治区劳模、全国劳模表彰活动中和劳模上海看“世博”活动中,记者曾与尤天军有过一些接触,感觉他话不多,不张扬,朴实憨厚,是一个很务实的人。
务实、不张扬,正是尤天军的一贯作风和品格。
1986年,17岁的尤天军初中毕业,到宁夏中宁电厂锅炉运行车间当了一名学徒工。
锅炉是火力发电的主要设备,每天要吞吐大量的煤、渣、水、烟、气,因为负荷大、磨损严重,常常故障频发,甚至需要停机抢修。而锅炉检修,常常要在高温闷热、煤灰粉尘飞扬、分贝超标的噪音环境下作业。尤天军当的是锅炉检修工,被人称作“火头军”。虽然这个工作始终离不开“苦”“脏”“累”,但尤天军从不叫苦喊累,每次接到设备抢修任务,都是毫不犹豫地抢先干。工友们都记得,打开人孔门,第一个钻进磨煤机室的总是他。这时,磨室刚刚停机,里面热浪袭人,还没有完全散热的磨煤机不断散发余热,即使有厚厚的鞋底,也不得不频频挪动脚步。但为了不耽误生产,他们总是抢时间、赶进度,以最快速度抢修。这种作业非常艰苦。每次抢修完毕,尤天军的全身都被粉煤灰“武装”了。粉煤灰毫不客气地钻进他的安全帽里、脖子里、耳朵里、鼻腔里、鞋袜里、衣服兜里。一时间,连朝夕相处的同事也难以认出他。但他从没有叫苦,下次还是冲在最前面。
尽管只有初中学历,但尤天军坚信:只要刻苦学习,苦干实干,就能成为业务骨干,就能实现人生价值。为了尽快适应工作,他刻苦学习锅炉检修专业知识,查资料、看图纸、摸设备,研究存在问题,查找设备缺陷,每天都过得紧张而充实。就是下班了,他还要去车间观察、揣摩、钻研。很快,他便成为锅炉辅机专业检修的“技术大拿”,被人称为“工人教授”。他也先后被任命为机组巡检、主检、远行班的技术员、班长和锅炉辅机检修班班长。2008年,他又被选调六盘山基地,担任更重要的工作。2010年后,他又被破格提拔为六盘山检修维护基地检修维护部副主任、主任。
由于掌握了过硬的技术,他和工友们一起对磨煤机拉杆进行了技术改造,消除了磨煤机频繁漏粉的缺陷,将拉杆填料环的使用寿命由过去的三个月延长到一年以上,每年节约燃油费用近百万元。这项技术改造被集团公司授予节能减排一等奖、宁夏“创双优百项成果奖”,并在宁夏同类机组推广,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近年来,六盘山检修维护基地开展技术革新,改良设备和检修工艺,完成技术改造项目24项,“五小”创新项目14项,节约资金200多万元,尤天军在其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0年,尤天军相继被授予“自治区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今年,他又当选为党的十八大代表。当上“劳模”后,尤天军仍然坚守在生产一线。他不仅自己亲自顶班上岗、参与技术攻关,而且把自己的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人。
尤天军说,基础差不可怕,学历低也不必自卑。只要苦干实干、刻苦学习,就可以成为技术能手。
(原载2012年9月17日《光明日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