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春风化雨,十年振兴路

春风化雨,十年振兴路

时间:2023-03-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一时期,沈阳大力实施结构调整、项目牵动、工业立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工业立市”战略指引下,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初步建立起新的以工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以铁西区成为“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暨装备制造业发展示范区”为标志,沈阳取得了新的“辽沈战役”攻坚战的胜利。2011年9月国务院批复《沈阳经济区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沈阳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
春风化雨,十年振兴路_振兴沈阳10年成就图文志

春天的北运河(王毅 摄)

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2003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全面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掀起了东北振兴大潮,为沈阳振兴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乘中央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的东风,沈阳不仅“杀出了一条血路”,冲破了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矛盾束缚,彻底摆脱了“东北现象”困扰,实现了跨越赶超,更闯出了一条新路,发展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明显增强,步入了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的新轨道。

装备制造业展览(靳军 摄)

二、攻坚,转型,振兴——腾飞之路

攻坚:大调整,大改造,大转化

2003年—2007年是沈阳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最艰难的时期,也是沈阳攻关克难、突破重围,大调整、大改造、大转化时期。如同当年在这块土地上为中国前途命运展开的决战一样,沈阳又精彩地上演了一场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新的“辽沈战役”。

在这一时期,沈阳大力实施结构调整、项目牵动、工业立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国有经济战略性布局和国有企业改制改组取得了重大突破,一批企业在改制重组中“脱胎换骨”,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性难题基本化解。在“工业立市”战略指引下,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初步建立起新的以工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老工业区更新与新区建设联动共生,铁西区成为我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暨装备制造业发展示范区”,成为老工业基地改造的典范。

三菱发动机生产线[东陵区(浑南新区) 供图]

经过这一阶段的艰苦奋战,沈阳经济发展实现历史性的跨越,200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59.7亿元,是2002年的2.4倍,经济发展质量、城乡居民收入等经济社会发展指标明显提升,标志着沈阳老工业基地走出了最艰难的时期。以铁西区成为“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暨装备制造业发展示范区”为标志,沈阳取得了新的“辽沈战役”攻坚战的胜利。

转型:构筑新的产业体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2008年—2012年,沈阳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全面推进经济转型、社会转型和体制转型,由单一经济发展走向全面的综合发展,致力于进一步探索老工业基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有效途径。

中华汽车下线图(靳军 摄)

沈阳机床(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高精数控机床(资料片)

这一时期的振兴取得重大进展。体制创新取得新的突破,体制机制改革向纵深发力,由工业领域的国有经济改革向产业聚集区、县域、城区、城乡一体化等经济社会综合配套改革拓展。空间优化和产业布局联动实现了重大进展,形成了以构筑先进装备制造业为主体、以战略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柱、传统产业和信息产业深度融合的产业结构;建立起装备制造、汽车、电子信息、医药化工、农副产品、航空、现代建筑等新型产业体系。

沈阳飞机制造公司制造的高空高速战斗机歼-8(资料片)

沈阳地铁盾构施工(李雪松 摄)

城市发展空间全面拉开,沈阳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进一步凸显。2011年9月国务院批复《沈阳经济区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沈阳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

(苗凤舞 摄)

2012沈阳法库AOPA国际飞行大会上飞机编队(关英志 摄)

组图:金廊夜景(陆兵 摄)

振兴:永不停歇的脚步

未来十年,是沈阳老工业基地实现全面振兴的关键时期,沈阳面临着更加艰巨的任务。胜利向我们招手,希望无处不在,前进的脚步永不停歇。

新的历史,新的征程。沈阳市委、市政府已明确实现全面振兴的发展目标和历史任务:围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生态宜居之都“三大目标”,深入推进做优发展空间、做大中心城市、做强县域经济、加强生态建设和着力改善民生“五大任务”,谋取在科技创新、经济结构、区域合作、环境保护、社会民生、对外开放、体制机制等多方面取得新的更大胜利。

到2020年,实现沈阳老工业基地在科学发展道路上率先实现全面振兴,国家中心城市地位基本形成,成为东北亚商贸物流服务中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成为竞争力强、功能完善、生态良好、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国际性大都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