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绿色的情结

绿色的情结

时间:2023-03-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级农艺师吴凤林的几十年工作历程,一直跋涉在绿色的田野里。退休后,依然怀着绿色的情结。他在这里,既学到了、也发现了当时当地农业生产中的技术问题。冬季开办农民夜校,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科技素质。在这样的咨询热情中,吴凤林忘记了寒冷,到夜间才发觉脚已冻得发痒了。这样,不但可以从理论上提高农民的认识,更能增加感性认识,亲眼看到科技含量对增产的意义和作用。
绿色的情结_记高级农艺师吴凤林_沈阳市农业系统老科技工作者服务三农事迹选编

高级农艺师吴凤林的几十年工作历程,一直跋涉在绿色的田野里。退休后,依然怀着绿色的情结。

儿时的梦想

吴凤林出生在长白山脚下的一个小山沟,村庄名叫小弯龙沟。全村人都住在小山沟中间,随弯就弯,由西北至东南排列。村子南北全是小山丘,沟沟岔岔。山上长满各种树木,有柞树、橡树、槐树,沟里长满了各种杂草和山花。在草墩下的那些野鸭蛋、柞树下草丛中的蘑菇和烂漫的野花,叫人流连忘返。在儿时,吴凤林就深深爱上了绿色,爱上了家乡的山山水水。幼小的心灵中,埋下了绿色的种子。他在念小学时,附近有所农科所,每天看到叔叔阿姨在实验田里观察研究,他好生羡慕。

艰难的岁月

52年前,他高考报考志愿时,一、二、三志愿都是“农”,他的绿色事业,大概从这时就已经开始!当他即将走出校园时,正值国家三年困难时期,按当时的规定,毕业生一律去农村基层。

在一个风沙狂吼的日子里,他背负行囊,经过几个小时大卡车的巅簸,终于到了“科尔沁”荒漠南缘的一个边塞小镇。这里一连串的小丘,一片片沙窝。春天风沙大作,可把沙丘移走,可把一片片小苗埋没,看看天,看看地,看看低矮的小房屋感叹到:啊!这就是我奋斗的广阔天地!他的“武器”只有一把卷尺,一个天平,一个算盘。一到基层,立即到农民中,与他们一起播种、拔苗、除草、收获。他在这里,既学到了、也发现了当时当地农业生产中的技术问题。冬季开办农民夜校,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科技素质。夜校办起来了,农民对种田的科技知识需求越来越高了,他与农民一起搞田间试验,让他们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玉米品种田间去雄杂交试验,让农民亲自看到玉米品种间杂交的优势和增产的效果,他们又把几个玉米品种隔行去雄种植。去雄方法简单,易操作,效果明显。另外,还搞了玉米、棉花、高粱三个作物旱田施球肥试验,农民亲眼看到了球肥化肥利用率高,经济效益好。农民亲手做,亲眼看,体会深,在追肥季节,自觉地抽空挖泥土,拌化肥,做球肥。农民说“球肥”是“小水库”、“小化肥库”。

在那个年代,人们正忙于闹革命时刻,他经批准,只身一人携带行囊,奔向海南岛育种。冬天的海南岛,阳光明媚,椰林飘香。人们赤脚露背活动在田野上,由于气候很好,按时播下种子,拔苗、除草、防虫都在顺利进行。在一天夜里,街上有人群走过,边走边喊“要地震了,快跑啊!”他随着由解放军组织的椰林防震人群爬上了万泉河畔的一座山峰,就在山上灶饭夜宿七天七夜。后来知道这个山就“红色娘子军”建连的那个山,他感到十分荣兴。风风雨雨,冬去春来,两年海南冬季繁种试验,人晒黑了,种子熟了。

在中国“科学的春天”到来之际,他胸佩鲜花走出省科学大会会场,毅然决然奔向小麦育种的战场。春天到黑龙江“克山”,秋天到长海县“广陆岛”实地考察,冬季到云南“元谋”繁育小麦种子。冬去春来,两年的云南冬季繁种,终于获得了优良种子和新的希望,特别是有少量种子在云南扎下了根,在那里出苗开花、繁衍,这给他带来极大的喜悦。

随着种植业面积增加和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除应用优良品种、采用先进施肥方式外,如何提高作物光能利用率成为迫切解决的科学课题。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并实施的“三层楼米麦间作技术”,为提高作物光合利用率提供了新途径。实际证明,它是提高作物光合效率的理论创新,经济效益显著,增产8%—15%,很受农民欢迎。他思前想后,认为,这是一生做过的最有意义的和最满意的一件事。

夕阳情怀

十年前,他退休了,离开了曾经为之奋斗的绿色事业的岗位。他回顾37年的历程,风风雨雨,酸甜苦辣。此时盘点一下,翻一下箱底,没留下金钱,没有存折,留下的是一本本金光闪闪的红色证书。这可能就是他37年奋斗历程的见证吧!

从工作岗位上他退休了,但前进的路在继续,在老科协的支持下,他搞起了农业咨询服务。开始的三个年头里,遇上两个寒冬,咨询的场所是冰冷的房屋,寒风袭来,室内滴水成冰,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前来咨询的人流不断,他们提出什么地势、土质、前茬种什么作物、什么品种、施什么肥,怎么施,用什么除草剂,如何使用,还有防虫等好多问题。在这样的咨询热情中,吴凤林忘记了寒冷,到夜间才发觉脚已冻得发痒了。这样的咨询是直接的,面对面的,是零距离的、最好的培训。咨询的人越来越多,询问的问题越来越广,为了让更多的农户掌握科技种田的本领,吴凤林又迈开双脚,走村串户,到田间搞试验,答疑解难。这样,不但可以从理论上提高农民的认识,更能增加感性认识,亲眼看到科技含量对增产的意义和作用。在“多元素复合肥”和“云大120”做顾问期间,把咨询和田间试验结合起来。二年期间对多元素复合肥认识由浅入深,应用的面也越来越广。市场上也有了一定的份额,云大120应用,省工、省事、成本低,经济效益可观,应用面积越来越广。经过试验示范,农民应用云大120的主动性提高了,有的乡镇还主动召集全乡种花生大户推广现场会。

正值“花甲”年月,又得到了市、县老科协发给的奖励证书,他用双手捧起掂量一下,感觉十分“沉重”,它不是财富胜似财富,它是一种前进的动力,激励着吴凤林继续跋涉在绿色事业的征程上,夕阳依旧灿烂辉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