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文化站外部看
领导的认识、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及奖惩手段的实施,是一个文化站生存的必备条件。
1.从当前乡镇调查中发现:乡镇中许多工作都与县市签订工作责任书,如计划生育、社会综合治理、教育、卫生、林业、水利、党建等,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经济是硬指标,领导动真的。上下各级都立有军令状,做得好看得见、摸得着,领导能晋升,而文化是软的,不像上面这些见效快。
2.部分领导,特别是乡镇主要领导对文化站的性质任务认识不明确,喜欢直观思维,仍热衷于“通不通,三分钟”,对这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的文化工作不感兴趣。一讲文化,就是教育、卫生、计划生育,要投入,就是教学大楼、宿舍、医院、计划生育四项手术。
3.从经济角度看,乡镇文化站是光投入,没有收入,而且年复一年都需要投入,许多人认为是个“无底洞”。
4.文化事业投资体制不够完善。从现实看,文化财政支出增长速度低于政府财政收入增长速度,文化事业投入横向比较远低于卫生和教育事业投入,农村文化事业投入又远低于城市文化事业投入。据调查,乡镇政府文化事业投入不足明显地存在轻文化倾向,文化活动经费一年到头几乎等于零。由于地方各级政府干部考核制度明显地重经济发展而轻文化事业的倾向,兼之领导干部的观念偏差,致使乡镇政府始终难以将文化事业列为中心工作之一,文化事业在领导心目中地位不够重要,资金投入不够也不足为奇。
二、从文化站内部看
文化站办站条件落后,导致功能的不完备,同时文化站干部素质参差不齐又制约和影响文化站的发展。长期以来,乡镇文化站是一间房子,一张桌子,一条椅子,一块牌子。这个现象目前在许多乡镇文化站仍然到处可见,并没有多大改观。从调查分析中,有如下现象值得大家深思:
1.势单力薄。乡镇文化站人员少,其实难以立站。据东阳市乡镇文化站统计情况看:20世纪80年代初期立站时,大部分乡镇是一人一站,撤扩并后,多则6人,少则2人,大部分文化站干部分散于镇下辖的各个工作片,真正在乡镇文化站工作的,可谓寥寥无几。
2.无经费保障。众所周知,乡镇文化站没有活动经费,再加现在大部分乡镇都借钱过日子,要活动,一是向党委、政府申请经费,二是向社会仁人志士要捐款,长此以往,总不是个好办法。
3.无人事权。乡镇文化站虽有公章、站长,但行使起来的确是空的,只有站长一人干事、担责任,也无权调动所属人员,更谈不上将人员调进调出。
4.文化站干部参差不齐,没有进出机制,几十年一贯制。以东阳市乡镇文化站干部为例,现有文化站干部60名,年龄50岁以上21人,40~50岁21人,30~ 40岁13人,30岁以下5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7人,高中文化程度37人,初中文化程度16人。
5.力不从心。文化站干部为了奖金、福利与其他干部的同等,不得不身兼数职。据调查,东阳乡镇60名文化站干部都兼有不同身份的行政工作,少则驻村,多则一个人还担任了3个行政职务(组织员、纪委委员、副片长)。其他还有如团委书记、妇联主席、政法办主任、工作片片长、办公室主任、秘书、出纳、招商部长等,真是八个小时以内种人家的田,八个小时以外种自己的地。即使有强烈的责任心,也是力不从心,体力难支。
6.没有奖惩机制。乡镇文化站干部,干得最好是退休后领到退休金,几十年在乡镇默默无闻,而行政工作干得好有奔头,有提拔重用的机会。
综上所述,领导对文化站的认识,资金投入的安排,以及人才交流提拔和奖惩手段的实施决定着乡镇文化站的生存条件,从而影响文化站干部的命运,而文化站干部的素质同时也影响和制约乡镇文化站的发展。如同伟人毛主席所说的,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文化站与文化站干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一个文化站应为文化站干部配备各种活动必备的条件,使之能有展现才干的舞台;而文化站干部则必须具备优秀的文化素质,这样两者和谐,才能有声有色。解决文化站发展难,既要营造一个领导高度重视、全社会关注文化的社会氛围,更要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乡镇文化站干部队伍,两者缺一不可。
(本文发表于《群众文化》2005年专辑第22期)
注:本文在全国文化站建设发展与群众文化发展研讨会获优秀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