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村镇在防震减灾方面存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问题。
(1)防震观念淡薄,缺乏震灾意识
我国9亿多农民中的绝大部分居住在农村,其中很多居住区域具有潜在地震的危险。由于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限制,我国广大农村基本不对地震设防。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近几年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使村镇建设得到了很大发展。据有关方面统计,近年来我国每年村镇住宅竣工面积都保持在6亿平方米以上,新建住宅中楼房所占比重逐年增长。但农房建设普遍存在忽视抗震设防意识,在农房设计和建造中不同程度地存在下列共性的观念误区。
①认为抗震主要是指城市生命线工程,农房是农民自己建造的,不必刻意考虑抗震因素。
②认为过去居住的草房没发生过问题,现在住上了瓦房、楼房,更应没问题。
③主观认为自家的地基能抵抗住地震。
这些情况都说明了我国农村防震减灾的观念十分薄弱。
(2)抗震设防监管薄弱
在我国新农村建设中,村镇建筑基本没有抗震能力建设的管理制度和措施,缺乏统一的规划管理。
①由于我国长期处于二元制城乡管理体制之下,村镇建设管理缺少适应农村特点的操作性强的法律法规体系。
②村镇建设工程抗震设防指导监督管理仍是空白区域,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目前村镇建设管理机构不健全,职能不明确,人员不到位和管理缺位的情况较为普遍,这些情况加重了村镇建设中的质量安全隐患。一些地区的领导,将村镇工程抗震设防片面理解为不监管的区域,缺乏对村镇工程抗震设防特别是农房建设的指导服务和依法行政监管意识,仍习惯于以管理农村的传统模式来管理具有城市雏形和甚至已完全是城市格局的村镇。
(3)房屋设计、施工质量在抗震设防方面考虑不足
由于农民建房财力有限,农村经济相对较为薄弱,砖木结构的房屋比较多。农村建房方式仍然比较传统和落后,传统的建筑材料和施工技术仍在大量使用,农村房屋普遍未进行抗震设计或设防不足,抗震能力较低。调查显示,农民新建住房虽然有80%以上是楼房,但其中90%以上未进行抗震规范设计,房屋结构整体性能差,材料强度低,品位不高、施工质量低,不仅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还影响了环境,没有从长期性、根本性上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同时,由于农村建筑人员没有经过正规的培训,施工技术水平不高,农民建房存在不少隐患。
(4)防震减灾规划不合理
目前,我国迎来了新农村建设的热潮,但由于相应的法律、法规缺乏,加上众多规划人员的防震减灾规划意识比较淡薄,新农村防震减灾规划表现出脆弱性和不完善性。村庄布局不合理,对农村的地震环境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调查分析。在规划中,难以根据地震环境、震害风险、抗震不利等因素进行科学合理布局,大多数自然村未开展建设总体规划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