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态环境污染严重

生态环境污染严重

时间:2023-03-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前,中国农村的自然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态势较为严重。在赣南地区,大气污染主要是以二氧化硫污染为主和二氧化氮、颗粒物污染造成的。因此,大气污染严重、空气质量下滑以及生态持续恶化所带来的自然灾害及次生灾害频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赣南农村贫困地区居民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
生态环境污染严重_美丽中国视野下的可持续减贫与绿色崛起研究:以赣南农村为例

二、生态环境污染严重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多年来的历史进程中,工业发展为中国经济的崛起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工业建设在为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推动力的同时,也对中国城乡居民生产、生存、生活的自然生态环境带来了极为严重的危害。随着近年来城市环境污染问题的逐步凸显,城市的自然生态保护与环境污染治理问题已经得到了社会各界较为广泛的关注,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但是,在“城市优先发展”战略思维惯性的影响下,大量的政策制度资源倾斜于城市发展,导致农村的自然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使得大量“高污染”、“高耗能”的企业“上山下乡”来到农村,把工业“三废”等环境污染问题留在了污染防治体系构建基本处于“空白”状态的广大农村地区。当前,中国农村的自然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态势较为严重。“农业生产环境污染、农村生活污染、城市和工业污染向农村转移,农村生态破坏已经成为当前农村环境的突出问题。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各种新旧污染相互交织,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基础薄弱等,构成了农村环境恶化的主要特点。”[51]于是,在中国乡村“招商引资”的过程中,这些从城市中大量“迁出”的工业“三废”污染过重、以“高污染”、“高耗能”等“低技术含量”为特征的“粗放式”企业在中国乡村中逐步建立起来,而这些“经营管理水平较低”、“机器设备陈旧”、“环境处理不达标”的企业转移到“环境污染防治体系基本处于真空状态”的广大农村之后,产生了大量的污水、污气、污物,对我国农村的自然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危害,严重影响了当地农村居民的生产、生存与生活。再加上中国农村环境污染预防、治理体制机制构建的严重缺失,使得以往城市产生的“尚未完全消化的”污染遗留和现今产生的农村污染,“叠加”在农村的自然生态环境之中,给农村人口的生存、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危害,特别是那些生活在生态脆弱地区的赣南农村贫困人口,深受其害。具体说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大气污染严重,空气质量下降。“目前,我国70%左右的城市空气质量达不到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雾霾天气频繁发生……有的地方还出现了光化学烟雾污染。现在,在一些城市,呼吸上新鲜空气已经成为一种奢求。”[52]例如,雾霾天气的产生,对大气环境、群众健康、交通安全等带来了严重的影响。空气污染严重,空气质量急剧下降,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人口迅速增长、工业粗放式排放等因素所带来的生态破坏加剧、环境污染加重。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定义,大气污染通常是指:“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环境。”[53]大气污染对人体有着巨大的危害,主要表现为易患呼吸道疾病等。对于植物而言,大气污染可以使其生理机制受压抑,成长不良,抗病虫能力减弱,甚至死亡。而且,大气污染还能对气候产生不良影响。例如,近年来全球空气质量呈现出明显下滑的趋势。“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日前发布《2007/2008年人类发展报告》,重点关注气候变化对贫困地区的影响。该报告警告说,如果不能迅速采取有效行动,发展中国家几十年来在减贫和人类发展上取得的进步将会被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抵消,甚至出现倒退。”[54]

图2-13 赣南地区空气污染物年均值变化趋势[55]

大气污染,从人为因素上来讲,主要是来源于能源使用、车辆排放废气和工业废气等等。在赣南地区,大气污染主要是以二氧化硫污染为主和二氧化氮、颗粒物污染造成的。进入新的世纪以来,由于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以及赣南地区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赣南地区二氧化氮、颗粒物污染明显减轻,但是,二氧化硫污染仍然较为严重(如图2-13所示),危害较大。同时,燃料的燃烧也是一个重要的大气污染源。近年来,以稀土、钨矿等资源产业为主的经济模式的迅速建立,给赣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活力。然而,在经济迅速腾飞的巨大成绩下,伴随着的却是工业废气排放量的不断增加。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赣南地区工业废气排放总量为2866285万标立方米[56];2007年,为4143920万标立方米[57];2008年,为5000259万标立方米[58];2009年,为6052140万标立方米[59](如图2-14所示)。现阶段,赣南地区矿山工业废气多为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等,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污染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方面,是开采爆破所用炸药对空气造成的污染,以及爆破土石产生的尘埃对大气的污染;另一方面,是矿山开采使矿石层所夹含的有害气体释放对大气的污染。而且,矿区排放的废气使得矿山地区大气环境受到不同程度污染,废气中的有害物质通过呼吸道和皮肤进入人体后,能够对人的血液、肝脏等系统和器官产生暂时性或永久性病变,严重损害了矿区矿工及周边居民的身体健康。因此,大气污染严重、空气质量下滑以及生态持续恶化所带来的自然灾害及次生灾害频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赣南农村贫困地区居民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

图2-14 2006-2009年赣南地区工业废气排放总量变化趋势

第二,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对自然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影响。固体废弃物,一般是指人类在生产、消费、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主要包括固体颗粒、垃圾、炉渣、污泥、废弃的制品、破损器皿、残次品、动物尸体、变质食品、人畜粪便等等。在固体废弃物中,很多都是危险废弃物,除了放射性外,还具有毒性、易燃性、反应性、腐蚀性、爆炸性和传染性。赣南地区素有“世界钨都”、“稀土王国”之美誉,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能够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起到巨大的支柱作用。然而,目前“各大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仍较突出,重开发、轻保护,采主弃副、采富弃贫、采易弃难、重采轻探、乱采滥挖、破坏资源与浪费资源等现象仍然存在,长期的掠夺性开采造成资源浪费严重,矿产资源保证能力被严重预支”[60]。同时,由于赣南地区城市生活固体废弃物处理量偏低,这也对农村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例如,以造纸、有色金属、化工、水泥等为主的重点行业及小钢铁、小造纸、小冶炼、小化工等高耗能高污染的项目,造成了大量的工业固体废弃物,对赣南农村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污染。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赣南地区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570.82万吨[61];2007年,为612.23万吨[62];2008年,为859万吨[63];2009年,为995万吨[64];从整体上来看呈现出逐年上升的态势(如图2-15所示)。废渣污染,一般是指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废渣,主要包括冶炼渣、炉渣、废石、选矿生产中产生的尾矿等。赣南地区作为矿业大市,矿山固体废弃物量在全市固体废弃物总量上占有很大的比例:一是在矿山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石,大多与矿石一道被运到地表堆积,侵占和破坏了土地资源。二是由废渣排放的粉尘等有害物质使大气、地下水源受到污染,使农作物生长受到损害,也危害到矿区安全及人身健康。三是部分企业将未经处理的废渣直接排放,严重破坏了赣南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四是弃采现象严重,资源浪费问题突出。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稀土开采污染遍布赣州的18个县(市、区),涉及废弃稀土矿山302个,遗留的尾矿(废渣)达1.91亿吨,被破坏的山林面积达97.34平方公里。”[65]

图2-15 2006—2009年赣南地区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变化趋势

此外,农业类污染也不容小觑。赣南地区作为中国脐橙之乡、中国白莲之乡、中国竹子之乡、中国甜柚之乡,具有巨大的生态优势和产业优势。近年来,赣南农村在着力推进农产品基地向规模化、标准化、科学化的管理模式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农产品深加工能力取得重大突破。作为农业大市,赣南农村居民对土地资源的依赖性极强。部分农村贫困地区面对土地贫瘠问题,为增加粮食产量,难免存在着农药、化肥等用量均超过国家标准的消极现象,并造成了大量的农业废弃物,同时,这对赣南地区的土壤、人体和生物多样性也有较大的影响。

第三,酸雨污染严重,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全国酸雨污染仍然较重,酸雨区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2.2%。”[66]当前,我国对酸雨的等级划分尚有待讨论,但江西省属于酸雨污染严重的地区。全省平均pH酸碱度为4.38~5.31,以此为基准,按照现行酸雨等级划分的一般标准,大致(不严格地说)可如是划分:酸雨率在70%~100%的为重酸雨区、酸雨率在50%~80%的为较重酸雨区、30%~60%的为中酸雨区等。赣南地区属于硫酸型酸雨,且近年来酸雨降水频率不断增加[67],高于江西省平均水平(如图2-16所示)。酸雨危害巨大,具体说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酸雨对土壤、水体、森林、建筑以及人体和生物的多样性有着较大的影响,在赣南农村有大量耕地受酸雨危害。其次,酸雨导致生态破坏,使土壤、湖泊、河流酸化,影响鱼类和水生生物及森林生长,危害农作物。再次,酸雨对建筑物腐蚀严重,不利于保护历史遗迹。赣南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宋城文化”享誉四方,历史遗迹众多。同时,赣南也是红色圣土,革命遗址很多,但是一些历史建筑和红色革命遗址年久失修、人为毁损严重,长期裸露在自然状态下,没有任何的保护措施可言,面临着酸雨的威胁。最后,酸雨腐蚀金属结构,会产生化学反应,这对赣南地区矿产资源开采特别是露天开采具有巨大的影响,也带来了诸多的安全隐患。

图2-16 历年降水酸雨频率变化趋势

第四,水污染严重,深刻影响了赣南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当前70%江河湖泊被污染,75%的湖泊出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90%流经城市的河段受到严重污染。一些主要城市及近郊地区地下水中,已检测出有毒微量有机污染指标。”[68]水污染,一般是由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所造成的,影响极大,具体说来,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来源:一是以数量大、涉及面广、成分复杂、毒性大、不易净化、难处理等为特点的工业污染源;二是农药、化肥含量高、有机质、植物营养物及病原微生物含量高的农业污染源;三是含氮、磷、硫多,致病细菌多的生活污染源。

在生活用水方面,赣南地区面临着极为严峻的挑战,“约有224万人没有解决饮水安全问题,许多农户靠地表取水,常年喝的是浑浊的‘米汤’水,严重影响了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69]。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水环境污染50%~60%来自城镇污水。赣南地区水资源含量充分,但是也受到了一定的污染。以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70]为例,赣南地区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仅次于南昌,且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如图2-17所示)。随着赣南农村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畜禽粪便和污水排放成为赣南农村三大面源污染之一。同时,“赣南苏区很多水库是兴修于20世纪50—70年代,由于年久失修,有病险水库701座,占70%”[71]。因此,诸多因素的存在交互作用,致使居住在库区的贫困居民随时面临着生命财产安全的侵袭。

图2-17 2005年江西省城镇居民生活污水排放量

图2-18 2006—2009年赣南地区工业废水排放量

在工业废水方面,赣南农村贫困地区深陷生态危机。虽然近年来我国在废水处理方面进行了较大的改善,但是,工业废水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仍然很大。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赣南地区工业废水排放量为6723.08万吨[72],2007年为7997.93万吨[73],2008年为9920.73万吨[74],2009年为9437.27万吨[75](如图2-18所示)。由于近年来全国各地对城市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的高度重视,城市水污染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是,仍然有部分污染问题转移到了污染治理无法关注到的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处于生态脆弱区的赣南农村贫困地区。以赣南经济发展主导产业稀土、钨矿资源开发利用为例,在赣南地区矿业生产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善,致使部分高污染企业排放了大量工业废水,影响极坏。现阶段,赣南地区矿业活动产生的工业废水主要包括矿坑水,选矿、冶炼废水,以及尾矿池水等。其中,以采矿、选矿产生的废水危害最为严重。矿业废水以酸性为主,并多含大量重金属及有毒、有害元素以及悬浮物等。此外,露天矿、尾矿、碎石等废弃物在受雨水淋滤后排出的废水以及矿区其他工业、生活污水,对所在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的影响。特别是在赣南农村贫困地区,由于发展经济的强烈诉求,忽视或者无视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行为时有发生,致使部分矿产企业为节约成本、获取利益,将未经达标处理的废液直接排放,大量排放的废液严重破坏了地下水层,导致矿区地下水污染,也污染了其他地区的水源,危害极大。

第五,重金属污染严重。随着中国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迅速发展,重工业等产业高速推进,镉、砷、铅、铬、汞等化工重金属污染成为重大的污染源,并成为影响水体、土壤环境长期存在的“毒瘤”。由于赣南地区长时期依赖稀土、钨矿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来推进该地区经济增长,致使矿产资源过度开采、工业“三废”污染严重等消极现象普遍存在。其实,从省域经济发展层面上来讲,江西省也是重金属污染严重的区域。根据《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被列为重金属污染防治任务较重的省(区)有14个,包括湖南、内蒙古、江苏、浙江、江西、河南、湖北、四川、陕西、广东、广西、云南、甘肃和青海等。该《规划》要求,到2015年,重点区域铅、汞、铬、镉和类金属砷等重金属污染物的排放,比2007年削减15%。这无疑使依赖重金属开发、利用的赣南地区进入了严峻的发展瓶颈。

在2013年7月24日召开的“2013年中国国际重金属污染防治与土壤修复技术交流大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主任周宏春着重介绍了重金属污染的分布规律,具体说来,主要包括“四个大类”[76]:第一大类是“存在有色金属矿山的地方,重金属污染的背景值本来就高,我国重金属污染最为集中的地方包括湖南、江西,以及西北地区的陕西等地”。第二大类是“再生金属加工企业园区分布的地方”。第三大类是“农业灌溉密集区”。第四大类是“交通干线旁边、电厂附近等地,有可能有重金属污染”。当前,被誉为“世界钨都”、“稀土王国”的赣州在矿产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无序开采现象十分普遍,矿产冶炼加工技术不足,资源利用率较低,且在开采、冶炼、加工环节上的不规范操作使得资源浪费严重、生态环境持续恶化。

从国内外发展经验上来看,大部分工业城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都先后走上了以高消耗、高排放、高扩张、低效率为特征的传统粗放型城市发展道路。在中国,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资源大多非常丰富,但是,由于在发展中盲目追求高GDP、高增长,往往不惜在牺牲资源和环境的代价下开展工业生产活动。由于大量引进高污染的产业,资源和环境牺牲巨大,无序和低效开发现象严重,加重了环境负担。在国外,曾经有许多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此问题进行过探索。例如:“在德国的地区发展政策中,扶持落后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其基础设施的范围除了交通、电力、供水、教育培训设施之外,也包括了固体废物、废水、废气等污染处理设施。”[77]然而,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环境治理、生态保护基础设施的建设严重滞后,污染治理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沉重包袱。矿产资源作为资源型地区建设的经济命脉,是保证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物质基础。全面加快推进资源型地区的矿产资源开发,对推动资源型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不断深化,矿山污染、“三废”排放等问题给资源型地区的发展带来了极为严峻的挑战。在全球性问题凸显的背景下,生态保护与污染治理已经成为世界性难题。因此,妥善处理自然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是推动资源型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众所周知,由于历史、社会、经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赣南地区部分矿山企业环保意识淡薄,极不重视环保工作,导致环境治理与生态保护工作欠账较多。特别是近年来迅猛发展起来的小型矿山企业,加剧了矿区生态环境的破坏,危害极大。当前,由于矿产开发而引起的矿山环境问题类型较为复杂,在赣南地区主要包括“三废”污染、地面变形、矿山排水、水土流失和植被破坏等问题。一般说来,在矿山生产过程中伴有大量废弃物外排,这些废弃物呈现为气体、固体和液体三种形式,统称矿业“三废”。矿业“三废”环境污染涉及面大、程度高,在矿产资源生产经营中,由于技术、设备等各方面的限制以及生产成本的制约,部分原料以气体、液体或固体等形式排入外部环境之中,这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更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总之,赣南地区矿产行业未能有效落实“科技兴矿”战略,“产、学、研”相结合的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技术创新体系短期内建立不起来,深刻影响到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由于采矿设备质量差、技术含量低、配套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始终存在,再加上部分中小型企业采矿设备机械标准已较难适应现有的发展水平,严重制约了赣南农村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振兴发展。例如,在稀土行业尚未探索出有效、环保的技术,全面替代稀土矿山中对环境有害的池浸工艺与堆浸工艺。虽然,目前池浸工艺已逐渐被对山体植被破坏较小的原地浸矿工艺所取代,但是,稀土开采对水体造成的污染仍无法避免,由于采用酸的浸泡技术从土壤里萃取稀土,进而导致土壤酸化,经过稀土的采制之后,大片的土地无法复苏,为赣南地区带来了极大的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特别是居住在生态脆弱区的赣南农村地区的贫困居民,生产、生活、生存条件极为恶劣。

【注释】

[1]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中国扶贫开发调查》,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3年,第8页

[2]高梦滔等,《云南贫困山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性别平等问题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年,第89页

[3]潘跃,《帮扶贫困残疾人 保障和改善残疾人生活》,载《人民日报》,2013年5月19日,第4版

[4]叶普万,《贫困经济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122页

[5]数据来源:《江西统计年鉴2010》,http://www.jxstj.gov.cn/resource/nj/2010cd/indexch.htm

[6]根据赣州市统计局2007年相关数据绘制

[7]《赣州启动新一轮扶贫开发》,载新华网江西频道,http://www.jx.xinhuanet.com/news/2012-01/16/content_24545757.htm

[8]温家宝,《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01年9月21日

[9]范小建,《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干部辅导读本》,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2年,第7页

[10]杰弗里·萨克斯,邹光译,《贫困的终结——我们时代的经济可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65页

[11]赵曦,《中国西部农村反贫困模式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143页

[12]范小建,《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干部辅导读本》,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2年,第72 页

[13]数据来源:《江西统计年鉴》2010,http://www.jxstj.gov.cn/resource/nj/2010cd/indexch.htm

[14]《李克强主持召开促进西部发展和扶贫工作座谈会时强调加大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力度促进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载《人民日报》,2013年8月20日,第1版

[15]林艳兴、黄京山,《赣州29万贫困农民实现“零负担”》,载《人民日报》,2004年6月27日

[16]根据赣州市扶贫办2007年相关数据绘制

[17]《老区单个救济式扶贫收效有限出行难问题仍存在》,载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ews.com/gn/2012/02-20/3682179_2.shtml

[18]《老区单个救济式扶贫收效有限出行难问题仍存在》,载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ews.com/gn/2012/02-20/ 3682179.shtml

[19]数据来源:《江西统计年鉴2010》,http://www.jxstj.gov.cn/resource/nj/2010cd/indexch.htm

[20]吴齐强、任江华,《希望,在红土地上升腾——国家部委联合调研组深入赣南等原中央苏区调研侧记》,载人民网,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6/17710567.html

[21]蒋明君,《2011国际生态安全年度报告》,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2年,第193页

[22]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相关统计数据绘制

[23]顾仲阳,《“十一五”期间要完成近十五万个贫困村整村推进扶贫规划目标——攻克新农村建设中的最大难点——访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坚》,载《人民日报》,2006年3月24日

[24]顾仲阳,《“十一五”期间要完成近十五万个贫困村整村推进扶贫规划目标——攻克新农村建设中的最大难点——访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坚》,载《人民日报》,2006年3月24日

[25]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办公室,《2010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2688万》,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 stats.gov.cn/was40/gjtjj_detail.jsp?searchword=%C6% B6%C0% A7%C8%CB% BF%DA& channelid=6697& record=17

[26]同上

[27]同上

[28]根据赣州市扶贫办2007年相关数据绘制

[29]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办公室,《2010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2688万》,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 stats.gov.cn/was40/gjtjj_detail.jsp?searchword=% C6% B6% C0% A7% C8% CB% BF% DA& channelid=6697& record=17

[30]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西省赣州市发展改革委,《赣州市扶贫开发成效显著》,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农村经济司网站,http://njs.ndrc.gov.cn/njxx/t20121113_513864.htm

[31]杨颖,《中国农村反贫困研究:基于非均衡发展条件下的能力贫困》,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年,第113页

[32]国家统计局综合司,《新世纪实现新跨越 新征程谱写新篇章——从十六大到十八大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一》,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was40/gjtjj_detail.jsp?searchword=% C6% B6% C0% A7% C8% CB% BF% DA& channelid=6697& record=1

[3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http://cws.mca.gov.cn/article/ fpzl/zdgh/201303/20130300427779.shtml

[34]孙秀艳,《〈2012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环境形势严峻依旧》,载《人民日报》,2013年6月5日,第4版

[35]王娅,《保护环境摆脱贫穷》,《人民日报》,1993年6月4日

[36]谢仲玮,《农村贫困地区产业转型研究》,哈尔滨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3月,第17页

[37]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中国扶贫开发调查》,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3年,第7页

[38]杨达,《赣南90村:劳动力转移背景下的村级社区考察》,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211页

[39]刘彦随等,《中国乡村发展研究报告:农村空心化及其整治策略》,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年,第55页

[40]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http://cws.mca.gov.cn/article/ fpzl/zdgh/201303/20130300427779.shtml

[41]数据来源:根据赣州市扶贫办2007年相关数据绘制

[42]曾鸣等,《中国农村环境问题研究》,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年,第11页

[43]曾鸣等,《中国农村环境问题研究》,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年,第11页

[44]《江西统计年鉴2010》,http://www.jxstj.gov.cn/resource/nj/2010cd/indexch.htm

[45]赣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政府工作报告——2012年4月6日在赣州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http://www.ganzhou.gov.cn/zwgk/zfgz_282/zfgzbg_288/201205/t20120530_526171.htm

[46]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中国扶贫开发调查》,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3年,第6页

[47]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江西省山湖开发治理委员会办公室,《江西省可持续发展报告2012》,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年,第115页

[48]《关于印发赣州市2008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载赣州政府网,http://xxgk.ganzhou.gov.cn/bmgkxx/ szfbgt/fgwj/qtygwj/200807/t20080727_6432.htm

[49]林宗圣,《赣州地质灾害今年多于去年》,载《赣州晚报》,2012年6月12日,第A3版

[50]《矿山恢复治理工程》,载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网站,http://www1.jxdkj.gov.cn/ZiLiao/goNews.asp?id=5

[51]曾鸣等,《中国农村环境问题研究》,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年,第11页

[52]《用行动建设美丽中国——环境恶化怎么扭转》,载《人民日报》,2013年9月13日,第6版

[53]王岩等,《环境科学概论》,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年,第12页

[54]吴成良,《贫困人群是“双重受害者”——〈2007/2008年人类发展报告〉带来的启示》,载《人民日报》,2007年12 月7日

[55]数据来源:彭?生,《江西生态》(第三卷),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第411—421页

[56]数据来源:《江西统计年鉴2007》,http://www.jxstj.gov.cn/resource/nj/2007cd/indexch.htm

[57]数据来源:《江西统计年鉴2008》,http://www.jxstj.gov.cn/resource/nj/2008cd/indexch.htm

[58]数据来源:《江西统计年鉴2009》,http://www.jxstj.gov.cn/resource/nj/2009cd/indexch.htm

[59]数据来源:《江西统计年鉴2010》,http://www.jxstj.gov.cn/resource/nj/2010cd/indexch.htm

[60]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江西省山湖开发治理委员会办公室,《江西省可持续发展报告.2012》,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年,第117页

[61]数据来源:《江西统计年鉴2007》,http://www.jxstj.gov.cn/resource/nj/2007cd/indexch.htm

[62]数据来源:《江西统计年鉴2008》,http://www.jxstj.gov.cn/resource/nj/2008cd/indexch.htm

[63]数据来源:《江西统计年鉴2009》,http://www.jxstj.gov.cn/resource/nj/2009cd/indexch.htm

[64]数据来源:《江西统计年鉴2010》,http://www.jxstj.gov.cn/resource/nj/2010cd/indexch.htm

[65]《赣州稀土调查(上)》,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网站,http://www.mep.gov.cn/zhxx/hjyw/201205/t20120 528_230295.htm

[66]《用行动建设美丽中国——环境恶化怎么扭转》,载《人民日报》,2013年9月13日,第6版

[67]数据来源:彭?生,《江西生态》(第三卷),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411—421页

[68]《用行动建设美丽中国——环境恶化怎么扭转》,载《人民日报》,2013年9月13日,第6版

[69]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中国扶贫开发调查》,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3年,第31页

[70]数据来源:彭?生,《江西生态》(第三卷),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757页。图2-17根据部分数据计算后绘制

[71]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中国扶贫开发调查》,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3年,第40页

[72]数据来源:《江西统计年鉴2007》,http://www.jxstj.gov.cn/resource/nj/2007cd/indexch.htm

[73]数据来源:《江西统计年鉴2008》,http://www.jxstj.gov.cn/resource/nj/2008cd/indexch.htm

[74]数据来源:《江西统计年鉴2009》,http://www.jxstj.gov.cn/resource/nj/2009cd/indexch.htm

[75]数据来源:《江西统计年鉴2010》,http://www.jxstj.gov.cn/resource/nj/2010cd/indexch.htm

[76]《国务院专家:湖南、江西和陕西是重金属污染集中地》,载第一财经网,http://www.yicai.com/news/2013/07/ 2889041.htm l

[77]赵曦,《中国西部农村反贫困模式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90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