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城市社区研究在中国

城市社区研究在中国

时间:2023-03-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1978年改革至今已经30余年,已经为城市形态演变提供了相对充足的时间。在转型期的背景下,本书的理论意义在于,从社区形态演变透视中国转型期城市空间变迁的独特性,揭示社区形态演变对于居民日常生活的影响。由此,探讨中国转型期背景下的良好社区形态的话题,有助于规划者和决策者制定有效的社区规划政策,营造21世纪宜居、健康、可持续的中国城市社区。
城市社区研究在中国_城市社区形态与再生

从全球视角来看,现有的转型理论研究仍集中于中东欧国家,并且很少涉及远离欧洲大陆的远东城市(Kovács,1999),尤其缺少对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东亚、东南亚城市转型经验的探讨。而中国本土学术领域对于转型期话题的探讨,自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直是围绕着政治和经济话题为中心,而对城市和社区形态的讨论仍相对少见。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飞速增长,然而与此同时,对转型期中国城市未来发展的涵义进行审视和反思的研究却相对少见。

产生这种缺失的原因,可能来自于公众兴趣聚焦于社会、经济领域以及城市空间转变本身的滞后性。一方面,从公众的研究兴趣来看,成功的改革经验和经济迅速腾飞使国内外学者对于中国转型期的研究集中在政治和经济两个领域,较多地探讨有关制度转型、经济增长、市场公平和新的社会阶层分化等话题。另外一方面,城市形态的转变相对政治、经济体制转型具有一定滞后性,建成环境的转变比起社会环境的转变需要更多的时间。正如锡科拉(Sykora)在研究中所指出,“政治改革只需要几周的时间,经济体制变化就需要几年的时间,而建成环境的改变需要很多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才能完成”(Sykora,1999:79)。

中国1978年改革至今已经30余年,已经为城市形态演变提供了相对充足的时间。在这一过程中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关系的重构,也对城市规划者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当讨论中国转型期的话题时,有必要将研究的重点从政治、经济体制的转变,转移到城市形态的转变中。

在转型期的背景下,本书的理论意义在于,从社区形态演变透视中国转型期城市空间变迁的独特性,揭示社区形态演变对于居民日常生活的影响。采取社区作为空间载体,将内城更新、棕地(brownfield)再生、门禁社区等一系列城市地理学和城市规划领域相关的话题串联起来,将转型期研究的焦点从政治、经济变革转移到城市建成空间的演变中。同时,寻求转型中中国社区形态转变中的积极力量,有助于使西方学者采取客观和积极的态度来重新认识走出“竹幕[2]”下的中国。

本书的实践意义在于,关注社区形态可以帮助塑造良好的物质空间环境和社会环境,使人们能够以更加健康及环境友好的方式生活,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Clifton,Ewing and Knaap,et al.,2008)。在充分了解和认识转型期中国社区形态的基础上,可以从社区尺度做出规划政策响应,应对21世纪的中国城市转型期中新出现的房价不可负担、环境品质下降、内城衰退以及工人阶级衰败等新的挑战。由此,探讨中国转型期背景下的良好社区形态的话题,有助于规划者和决策者制定有效的社区规划政策,营造21世纪宜居、健康、可持续的中国城市社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