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美国的可持续和宜居社区运动掀起了新的高潮。在1993年成立的新城市主义协会(Congress for the New Urbanism)的推动下,美国越来越多的社区规划开始遵循新城市主义设计原则。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美国出现了很多新城市主义社区。这些新城市主义社区,区别于典型的佩里邻里单元社区,强调体现“传统规划元素”特征,提倡回归二战之前“美国小镇”风格的小街坊、尺度宜人的街道和友好的前廊空间(Bookout,1992c),同时也提倡土地高效和功能混合的利用,鼓励步行,注重接近地铁、轻轨、公交等交通站点,以及接近社区服务设施等(Bookout,1992b)。
新城市主义旨在促进城市以紧凑形态集约增长,创造多元社会群体融合的社区社会环境,并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Smart Growth America,2007)。规划师从社区物质形态和社区社会环境两方面入手,通过土地利用、交通和道路、社会群体和住房等载体来促成上述目标。社区层面的具体规划手段和政策包括:尽量使土地高效混合利用,增加交通外部连通性和内部设施可达性,促进多种社会群体的混合,增进有效的邻里交往,提供多样化的住房选择等(图2-2)。新城市主义社区应具有良好的社区形态,具体来说,包括社区物质形态和社区社会环境等两个方面:
图2-2 新城市主义的社区规划框架
(1)社区物质形态
新城市主义强调“规划良好”的社区物质空间形态,重要的原则就是让社区居民可以在舒适、步行可达的距离内利用社区设施,同时尽量回归传统美国小镇的设计风格。物质形态上“规划良好”的社区特征可以总结为:①可穿透性(Permeability),使住房和社区其他设施连接良好;②活力(Vitality),致密的文脉,保证社区有丰富的活动;③多样性(Variety),混合兼容的土地利用和多样的住房套型选择,可以促进邻里交往并使居民将步行作为每天的必要活动;④可达性(Accessibility),为居民出行提供便利条件;⑤延续性(Heritage),与地方的历史发生关联;⑥可识别性(Legibility),容易辨认出地方环境的架构(Lynch,1960;Calthorpe,1993)。最近,新城市主义运动还开始强调通过土地混合利用等要素来增进居民的户外活动和公共健康(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2005)。
从这些物质空间特征来看,美国郊区化住宅密度较低,具有较多尽端路,具有充满单一家庭住宅(Single Family House)[1]的大街区,严格区划隔离的土地利用,并且远离社区服务设施(如图2-3上)。相比之下,新城市主义运动在物质空间形态上重视对社区规划中传统物质空间要素的回归,比如高密度、混合的商业和居住土地利用,连接性良好的街道网络,小街坊,以及接近公共交通和公园等(如图2-3下)。
图2-3 新城市主义社区的物质空间特征
(注:上图Forest Glen属于典型的郊区化社区,下图Orenco Station属于新城市主义社区。)
通过这些传统物质形态要素在社区规划设计中的运用,新城市主义社区从鼓励步行、提供更多邻里交往机会、减少对机动交通的依赖等方面,提升城市的宜居性和可持续性(New Urbanism,2002)。同时,新城市主义社区也强调在城市中的大区位选择,使居民更接近就业岗位和日常活动主要目的地,以此减少交通发生量(Frank,2000;Ewing and Cervero,2001)。
(2)社区社会环境
除了对上述社区物质空间要素的强调,新城市主义运动还提倡创造“社会良好的”社区环境,即更加关注社会群体多样化,在社区内实现各种收入水平和种族群体的充分融合。从广义的层面看,“社会良好的”社区环境给居民提供了更多接近学校、公共设施以及各种就业岗位的机会(de Souza Briggs,2005)。在社会环境诸要素中,重要的衡量指标包括:是否有贫困群体或少数种族的集中,是否体现出社区协同作用,以及是否有密集的社区社会资本。
目前的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社会多元化会促进社会资源更加均衡的分配,并且帮助创造更宽容和稳定的社会环境(de Souza Briggs,2005)。同时,社会多元化也有利于促进社区参与(Talen,2006),特别是社区中的中产阶级,发挥着连接高收入和低收入居民的“桥梁”作用。此外,居民感知和满意度评价的研究表明,社会群体构成多样化的社区中居民满意度更高(Berube and Tiffany,2005)。因此,要营造良好的社区社会环境,就不应该排斥低收入居民而将他们孤立起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