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乌孜别克族的古老生活

乌孜别克族的古老生活

时间:2023-03-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中国成立后,乌孜别克族在农业、园艺业、林业方面持续发展。乌孜别克族人民与新疆各族人民一道,积极拥护土地改革。在新疆农业史上发生的这一历史性变化,为乌孜别克族贫困农民开辟了一条新的生活之路。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保护和发展包括牧业经济在内的畜牧业”,以及“不斗不分不划阶级,牧工牧主两利”政策的指引下,乌孜别克族牧民在畜牧业生产方面有了快速发展。
生产习俗_中国乌孜别克族

第一节 生产习俗

一、传统农业、园艺业和园林业

乌孜别克人很久之前就开始从事传统农业种植,他们使用古老的农具,如木锹、铁锹、坎土曼、木犁、镰刀种植小麦、大麦、黍子、稻子、高粱、豌豆、玉米、绿豆等作物,也种植棉花。同时,他们还种植洋葱、四季萝卜、南瓜等蔬菜,苜蓿播种的面积更大。因为农业的需要,乌孜别克人的先祖们在古代曾兴修了农田水利灌溉系统,兴建水利工程网络。有了水,就有了繁荣,有了希望。

乌孜别克人在历史上相当长的时间里从事绿洲农业经济,他们善于修建农田水利灌溉系统,兴建水利网络工程,农耕技术很高。在留居新疆之后,他们也继承了这一优良的传统,在南疆地区开垦荒地,兴修水利,辛勤耕作,充分地发挥了他们在绿洲农业耕作上的优势,为新疆的农业生产和多种经营的兴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南疆从事农业生产的乌孜别克人大多从事的是与城市生活有密切关系的果蔬业以及种棉、养蚕等。在园林业方面,乌孜别克族人也十分擅长,他们充分利用新疆气候、土壤的有利条件,将中亚的水果新品种引进新疆进行培育。在南疆的喀什色满、浩罕乡,和田的秀拉克、夏玛勒巴格乡,北疆的伊宁市,伊宁县的拜什库热克乡、特克斯,新源县涌现出许多乌孜别克族园艺家。19世纪下半叶新疆南疆出产的浩罕樱桃、安集延桃等水果和安集延冬瓜,就是乌孜别克族园艺师和农夫的劳动结晶。

乌孜别克人非常勤劳,他们不仅从事种植业,而且还从事其他多种经营。18世纪末20世纪初,和田、叶城的农户就兼营养蚕业、缫丝业。据资料显示,从事农业、园艺业的乌孜别克人主要分布在新疆南疆的喀什、莎车、巴楚、和田、叶城、阿克苏和北疆伊犁等地区的郊区。以农业、园艺业为主,多种植蔬菜、瓜果、棉花,并种桑养蚕。

img6

乌孜别克族农夫

新中国成立前,除少数地主外,大部分乌孜别克人都是少地、无地的农民,以“伙种”形式租种地主的土地,全年收成的一半归地主,并为地主服劳役。

新中国成立后,乌孜别克族在农业、园艺业、林业方面持续发展。乌孜别克族人民与新疆各族人民一道,积极拥护土地改革。在土地改革中,政府给那些改行务农并迁居农村的乌孜别克族群众分配了土地,如莎车县二区一村的27户乌孜别克族贫困农民和城市贫困户分得了8公顷(120多亩)土地。在新疆农业史上发生的这一历史性变化,为乌孜别克族贫困农民开辟了一条新的生活之路。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在政治上、经济上的政策都趋于开放,各民族共同富裕的政策也得到了进一步的落实,立足科技兴农,全面优化农作物品种,狠抓优质水果蔬菜的生产和栽培,发展特色农业的正确道路使得乌孜别克族群众正在摆脱贫困、建设小康生活的道路上迈进。

二、游牧业

游牧是人类历史上一种古老的、重要的经济活动方式,它为人类文明留下了丰富的成果,它是人类文化遗产宝库内的一颗明珠。游牧业的历史相当悠久,岩画是现存的一种古老的艺术,有的岩画已经拥有上万年的历史,世界各地的岩画对游牧都有一定的描述,这充分反映了游牧文化历史悠久。

新疆历来是游牧民族的牧场,游牧内容的岩画十分丰富。在阿勒泰市克木齐乡科曲塔斯,在一块高2.2米、宽1.1米的岩石上,凿刻了一幅牧猎图。这块岩石中间位置有一个骑马放牧人,马长14厘米,高7厘米,马上人高4厘米。在骑马人下凿刻有大小11只大角羊和一条狗。畜群都在骑马牧人及牧狗的驱赶下急匆匆地奔向草原。在放牧的同时,带弓猎人也随行出猎,并发现了野鹿和野羊群,于是持弓猎人立即挑选最大的鹿射击。猎人高22厘米,连弓箭宽17厘米。猎人前大鹿长34厘米,高36厘米;猎人左下大鹿长33厘米,高30厘米;上面一鹿长24厘米,高30厘米。猎人上面的北山羊长15厘米,高21厘米;左面大鹿下狐狸长13厘米,高10厘米。由此可知,古代放牧时猎人也常随行,伺机出猎。

游牧是乌孜别克族传统的经济生产生活方式,中亚草原历史上诸民族的游牧生活史等文献为我们了解乌孜别克族的游牧史提供了一面镜子。乌孜别克族起源及生活的根据地为中亚,而中亚一度是游牧业最为繁盛的地区,是不同民族的大牧场,匈奴人、月氏人、突厥人、蒙古人……都曾在这里逐水草,繁衍生息。逐水草游牧是乌孜别克族传统的经济生产生活方式,游牧起源于家畜饲养,家畜饲养起源于狩猎或是从农业中分离而出,近现代发现的墓葬遗址证明了早在旧石器时代狩猎已经出现在今天的乌兹别克斯坦境内。

新中国成立前,全疆从事牧业的乌孜别克族人约为300户,他们大多居住在北疆的伊犁、塔城、新源、特克斯、尼勒克、奇台、木垒等地。他们长期和哈萨克族牧民杂居在一起,关系密切,在使用草场时,常常得到哈萨克牧民的支援和帮助。还有少部分兼营牧业的商人,他们多者拥有几万头(只)牲畜,少者也有上百成千头(只)牲畜。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保护和发展包括牧业经济在内的畜牧业”,以及“不斗不分不划阶级,牧工牧主两利”政策的指引下,乌孜别克族牧民在畜牧业生产方面有了快速发展。政府给贫困的乌孜别克族牧民发了救济粮款和生产贷款,乌孜别克族牧工在劳动、报酬、卫生和其他方面得到了切实的保障。1958年春天,乌孜别克族牧民建立起牧业合作社,成立了公私合营的牧场。它是通过牧民以自己的牲畜入股的形式而建立起来的,拥有草场和农田(饲料基地),实行按劳分配的制度。例如,建于1958年的木垒县幸福路牧业合作社,社员主要由乌孜别克族牧民组成。1958年该社牲畜存栏数比1957年增长38%,产羔率增长了96%,每头(只)牲畜平均拥有青贮饲料300斤。参加国营牧场的大部分乌孜别克族牧民参与了牧场的各项管理工作,有的还担任了牧场场长、副场长、总会计师等职务,并按股东制领取了报酬。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牧区实行了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有了很大发展,乌孜别克族牧民的生产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1987年7月20日,木垒哈萨克自治县成立了大南沟乌孜别克民族乡,它是全国唯一的一个乌孜别克民族乡。乡政府设在距木垒县城西南方向57公里的深山沟大南沟村,下辖东沟和大南沟两个村民委员会,7个村民小组,其中牧业小组6个,半农半牧小组1个。现在全乡有346户,2156人,其中乌孜别克族87户,603人,占全乡总人口的28%。全乡劳动力人口1220人,其中牧业户523户,2672人。年牲畜存栏数为43425头(只),其中大畜5219头,牛1015头,羊38206只,占87.98%,牧业产值是1987年(10.9万元)的48.17倍;农田播种面积达到5676亩(378.4公顷),占总产值的29.09%,农业产值是1987年(22.5万元)的9.7倍;工业产值(主要是鹿场)77万元,占总产值的10.26%,是1987年(5.6万元)的13.75倍;贫困人口170人,大大低于1987年贫困人口773人的水平。2000年人均纯收入为1800元。

三、传统手工业

乌孜别克族的手工业历史非常悠久。据学者研究,金帐汗国都城撒莱城的金属手工业、制革业、制陶业都十分发达。从考古报告中可以看出:“在四周共为二百一十俄丈,有十五俄丈半用小砖砌的四角形场地上,杂陈着许多破碎的彩色器皿与玻璃器皿杯子、墨水瓶,为制靴子剪裁的皮块、麻布、丝织物、衣服……大曲尖刀、剑身、斧、锹、炒锅,行洗礼用的盆子,拨火棍、火绒、火石、小刀子、铁锅、铜杯、铜块、铜蜡烛台,编织用的骨针,剪刀的碎片,颈饰,焚过的纸,白桦皮,草编成的席子、钉子、钩子,门的合页、插锁与锁……在这块场地的3个石地窖里堆放着几块水晶,蓝、黄、绿、红、白各色颜料,马勒、马衔、铁链、马蹄铁,车轮上的铁栓,树脂、铜片、磨刀石、石板,研磨颜料的石头及球、铜丝、锄、硫磺、明矾、石英、粟。”因此,可以想象当时乌孜别克人的手工作坊多么齐备。

img7

乌孜别克族陶瓷匠及其器具

img8

艾德莱斯绸(一)

img9

艾德莱斯绸(二)

手工业是乌孜别克族从事的一项重要产业,主要集中在南疆商业重镇。新中国成立前,南疆城镇有一批手工作坊,其产品即为乌孜别克族商人的货源之一。乌孜别克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往往身兼大商人之职,在销售自己产品的同时,也收购并销售中小作坊的产品。因为资金较多,乌孜别克人大多开设中型手工作坊,从事丝毯和毛毡编织、雕刻刺绣、钢铁器加工、皮毛制作、丝棉纺织、工艺品制造等行业,所织丝绸,所制钢器,都就地销售给维吾尔族,土棉布、皮毛制品则多输往中亚和俄国。手工业比较发达的地区是莎车和叶城。纺丝业是乌孜别克族经营的主要行业,当时新疆南疆出产的“哈纳瓦特艾德莱斯绸”“浩占德伯克赛木绸”等丝织品受到国内外的广泛欢迎,尤其是“艾德莱斯绸”更负盛名。清朝末年民国初年,仅莎车一地,就有乌孜别克族人的丝织手工作坊200余家,较大的作坊雇用150多名工人,有煮茧锅数十口,纺织机数十架;一般的手工作坊雇工40余人,有煮茧锅数口,纺织机数十架。原料购自和田、焉耆、吐鲁番,产品远销中亚、印度和俄国。乌孜别克人善于制作铜盘、铜壶、沙玛瓦尔(铜质烧水器)、布拉其盆等,其产品精致美观,受到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民族的欢迎。乌孜别克族妇女制作的刺绣小花帽、衣边、枕头、床单,更是精美的手工艺品,备受中亚各国欢迎。这些行业大多处于规模不大的手工业作坊阶段,由于乌孜别克族人从事着对外贸易,原料收购和产品推销常处于外国资本的威胁和冲击之下,业务始终没有大的发展。

img10

萨玛瓦尔

(开水器、茶汤壶)

img11

乌孜别克族手工产品

从17世纪开始,乌孜别克族的手工业在新疆的南疆区就有较大的发展。19世纪,乌孜别克族手工业者主要集中在莎车、叶城、喀什等城市。那时,莎车是乌孜别克人丝绸业最集中的地方,最兴盛的时候达到200多户。定居中国的乌孜别克人,将他们传统的手工业技术带到新疆,在新疆的南疆兴办了一批手工业作坊。乌孜别克族手工业户分为两种:一种是具有垄断性质的手工业大户,另一种是分散的个体手工业户。前者拥有手工业作坊和机械设备,雇用工人150名左右,拥有十几架半机械化的纺织机和数十个煮锅。这样的大户人数较少,主要分布在莎车和叶城县。分散的个体手工业户主要自己从事生产,有时雇用1~3名工人。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支持生产乌孜别克族的民族用品,如“艾德莱斯绸”、花帽等手工产品,乌孜别克族手工业有了发展。党和政府还给这些民族用品生产企业贷款,合理地安排生产和销售。1956年,全国掀起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高潮,乌孜别克族手工业者也积极参加了合作社,收入有了明显增长,使他们的劳动、学习、休息和治疗有了保障,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有了提高。但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工业品供给的扩大,有些手工业品,如伯克赛木绸、方头巾、金丝白纱长衫等的市场需求减少,市场占有率下降,使从事这一职业的手工业者逐渐减少。

img12

艾德莱斯绸制作过程

乌孜别克族的工艺品制造和雕刻也很有民族特色。乌孜别克人用金、银、铜等金属制造各种雕像,上面镂刻各种动物形象和花纹图案,做工十分精美。此外,乌孜别克族妇女用各种金丝线绣的朵皮和一些装饰用品,都是精美的工艺作品。如:朵皮、图斯朵皮、巴达木朵皮、台朵皮、齐满塔什干朵皮、卡达克朵皮、钩织朵皮、满切斯特尔朵皮、散马布其、扎热朵皮、塞兰朵皮、麦热瓦日提朵皮(珍珠朵皮)、卡瓦克朵皮,且切婉、绣花头巾、奥里顿恰喜坦干,金卡子、项链、圆耳环、月牙耳环、手镯、戒指、环形戒指、脚镯,喀纳瓦库伊拉克(衬衣)、叶克塔格、伊萍佳、麦勒托尼、拜凯散托尼、贝里伯格或喀依克察、腰带、卡腰托尼、帕然结、绣花坎肩尔、依台丽库伊拉克(连衣裙)、艾德莱斯库伊拉克(艾德莱斯连衣裙)、拉孜木(艾德莱斯裤)、吉耶克花边,乌图客、麦赛、喀拉齐、喀非希等。

漆绘木器是乌孜别克族的又一项传统手工艺。人们爱在木器、木碗、木勺、盂钵等外面涂上黑色、蓝色、绿色或金色底漆,然后绘金、红、黄、绿等各色花纹图案、几何图案,既保护了木器,又美化了生活。这些漆绘图案大多画得非常细腻、精美,不仅对称合理,花纹清晰,线条流畅,而且色彩也十分丰富,使原先不起眼的木器变得玲珑、精巧、光滑、圆润,令人爱不释手。

刺绣也是乌孜别克族的传统手工艺,其特点是精细,不怕费工时,不怕在细节上用心血。无论是大件挂毯还是小件枕头,都是匠心独运,不落俗套。同时,乌孜别克刺绣图案很别致,有对称图,也有不对称图,生活中的素材和图形都能进入图案之中。更重要的是,乌孜别克族的刺绣不仅保持了本民族特色,还融入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的刺绣工艺特点。

img13

手工刺绣的乌孜别克族式枕头

壁毯又称挂毯,主要是用来挂在墙上做装饰之用。一走进乌孜别克族家庭的客厅,四周墙上都挂满了色彩艳丽、美丽大方的挂毯。这些挂毯象征着主人的殷实和富足,也象征着主人高超的刺绣手艺。制作挂毯工艺最为复杂,通常要用10天的时间才能完成,而且每天要保证8小时以上,否则10天也完成不了。挂毯的价格随市定价。一般来说,如果是顾客送来布料和绣线,则每块挂毯工钱300元;如果买成品,则每块650元。贩到阿勒泰、吐鲁番等地去卖,则每块800元。挂毯的价格主要由布料布种、刺绣质量、图案的精美复杂程度等决定。

img14

织挂毯的乌孜别克族姑娘

垫毯不是坐垫,而是将其放在炕的中央,类似桌子的功能,客人围毯而坐,上面再放一块布,布上堆满馕、奶疙瘩等食品,以供客人食用。垫毯的大小只是挂毯的一半,对其图案、工艺水平的要求比挂毯低一些。一块垫毯用两三天就能做好,每块能卖100元左右。

垫套、枕头套的工艺更为简单,一天就可以完成,每对价值100元左右。

img15

用艾德莱斯绸制作的乌孜别克族枕头套

除了以上3种刺绣品外,电视机套、茶盘套、被套等都可以用刺绣来装饰。乌孜别克族家里的每一件刺绣品都是一件手工艺水平较高的艺术挂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