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莫愁”与“憧憬”:从无序到有序
南京的莫愁湖,有着一个美丽的传说,曾经为南京带来很多故事。在南京的生活应该是“莫愁的”,可是人们总是能够找到南京城市的伤感,无论是南京大屠杀,还是近代以来在南京签订的屈辱条约,都让人感到这种沉重的心情……
国民党南京市政府的牌匾被摘下
1949年4月23日,国民党政府在南京的政权土崩瓦解,一时这个城市似乎进入了无序的状态,但又充满了新的生机,人们在体验着这种巨变,也品味着这种巨变,更充满了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充满了理想。解放军占领南京的第二天,南京的《新华日报》发表了题为《庆祝南京解放》的文章,时间为1949年4月24日。文章写道:“捷报传来,横渡长江,所向无敌的人民解放军,已经解放了国民党22年来的反革命中心南京,并在三天的作战中,解放了长江沿岸东起无锡西至安庆的许多名城重镇。人民解放军正在长驱南下扫荡残敌。同时,在太原前线,人民解放军也以三天的作战解放了山西省会太原。对于英勇作战的各路人民解放军将士,我们在此谨致最大的敬意。对于从地狱生活中获得解放的江南同胞和太原同胞,我们谨致慰问。”[39]这篇文章站在全国解放的视角,提出了全面的评价。当时中国正处在整体解放的过程中,许许多多的城市正在被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这篇文章在庆祝南京解放的同时,也揭露国民党政府的一些行径和骗局。如文章说:“国民党在今年一月以来曾经玩弄假和平阴谋,妄想借此赢得时间,巩固防线。但是经过3个月20天的时间,国民党反动派一方面向人民暴露了它自己的怙恶不悛;另一方面,它的有组织的力量,无论在军事上或政治上,都已经迅速瓦解,无法抵挡人民解放军的一击。人民解放军在此期间,不但在政治上赢得了全国人民和国民党系统内一切愿意立功自效的人们的同情,而且在军事上也充分地完成了渡江南进和其他新攻势的一切准备,所以一旦国民党拒绝签订和平协定,就立即以疾风扫落叶之势,奋勇前进,要占领哪里便占领哪里。”[40]这里所讲的解放军“要占领哪里便占领哪里”显然说的是事实,解放军势如破竹,摧枯拉朽之势,赢得了一个古老国家的人民的信赖!
正如《新华日报》文章所说,南京城市解放之意义十分重大:“南京的解放正式地表示了国民党统治的灭亡。国民党的残兵败将纵然还在广州、台湾、桂林等地苟延残喘于一时,已经再也维持不了一个什么局面了。现在匪首蒋介石以及依附匪首蒋介石的反革命死党,他们的末日真正到来了,中国人民民主革命即将取得完全的胜利,除了疯子以外谁也不会有丝毫怀疑了。”文笔可谓尖锐,竟然用了“除了疯子以外谁也不会有丝毫怀疑”的文句。
1949年4月23日以后,国际上关于南京解放的报道与评论很多,如《新华社关于国外评述南京解放的报导》(1949年4月28日—1949年5月8日)。新华社北平27日电综合各方报导,大体上可以归纳为[41]:
首先是提及前苏联,文章说:“苏联和人民民主国家的报纸,都将中国人民的胜利消息放在最重要的地位。在莫斯科《真理报》24日以显著地位刊载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国民党22年来反革命统治中心南京的消息,报道了国民党反动分子狼狈奔逃和南京解放后秩序安定的景象。”
《人民报》刊载南京解放的消息
其次,“美共主席福斯特、总书记但尼斯发表演说称:南京的解放乃是中国人民从她的内部与外部敌人压迫下解放出来的里程碑。……他们要统治中国并把她变成巨大战争基地以进攻苏联和扼杀全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梦想,现在已经被粉碎了。”
其三关于波兰的报导,《华沙报》说:“中国反动派的失败,不仅是亚洲反动派的失败,而且是美帝国主义的失败。中国人民的胜利,使世界力量的对比有利于争取进步与和平的反帝国主义民主阵营。”
“中国所发生的事件是如此巨大,其影响的地区及于占世界人口半数的整个亚洲。无疑地,中国人民的胜利,将加速亚洲各被压迫民族解放运动的进展。波兰《农民报》称:中国国民党的失败标志着世界帝国主义的失败。在人民解放军进入南京的时候,帝国主义的锁链的一个主要环节宣告粉碎了。”
其四说的是印度。在印度有150名印度男女学生,25日晚在加尔各答大学开会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在会后举行了游行。
其五说的是日本,新华社北平28日电,并根据法新社东京报导:“日本共产党领袖野坂参三(冈野进)27日接见日共《赤旗报》记者时,庆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胜利。野坂认为日本统治制度的不稳将愈来愈甚。他又说,没有美国的‘援助’,新中国的工业化也是可能的。”其中相关报道还说:“中国反动派在军事上的失败,不仅说明腐朽制度的破产,同时也表示中国反动派的主人——美国帝国主义的失败。美国的金元和美国的驱逐机也不能挽救反动派。在去年9月的进攻中,人民解放军消灭了蒋介石1/3的兵力,且这些兵力是最精锐的,解放区的人民已经是在两万万人以上。在过去的两年过程中,人民解放军消灭了蒋介石主力军的结果,使他的兵力由430万人减到了110万人的作战部队和9万人的后勤人员,而人民解放军则从100万增加到了300万人,这是蒋介石反动政权及其集团遭受的致命打击。”
其六是关于意大利的报道,新华社北平7日电说,“意共总书记托格里亚蒂4日在撒丁发表演说,赞扬中国人民的胜利称:当一小撮人群正梦想着新战争的时候,伟大的中国人民却打开了取得全国政权的胜利。”托格里亚蒂号召意大利工人从苏联和中国人民的经验中,取得鼓励,学习如何向敌人组织斗争和如何紧密团结以抵抗敌人的进攻[42]。
是的,南京是国民党的“都城”,从历史意义来讲,这一战役使整个中国的社会结构转变成为可能,一部分人曾有过的所谓“跨江而治”的梦想也成为泡影,这或许是历史的必然,一个从清朝以来积贫积弱的国家,终于能够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了。解放军过江不久之后,有关南京历史的大事记记载了“5月1日,中共中央电贺南京解放。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指战员和南京地下党干部3 000余人举行会师大会,邓小平、刘伯承、陈毅、饶漱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并“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共南京市委成立,刘伯承任书记,宋任穷任副书记,刘伯承、宋任穷、张际春、陈修良、陈士榘为常委”[43]。
首批进城的解放军士兵
大公商店的汪子方的一段短文,可以看出南京解放一个月以来,老百姓对解放后生活的看法。“从上月二十四日南京解放,到现在才不过一个月零三天,然而南京的面貌完全变了;一切都在改革,一切都在进步。国民党统治南京廿年多,把南京变成了畸形的消费的城市,变成了少数官僚资本家们放纵享乐的场所,‘秦淮夜夜箫鼓,舞落银蟾不肯归’,仍然是民贼们荒淫无耻的写照。但是现在呢?有很多人说:我们看了解放军朴实刻苦的生活,自己觉得很惭愧,很渺小,根本厌恶了那种奢侈的生活。这仅是一个例子,说了南京每一个人心理上的改变。解放军把劳动生产的精神带到南京来,这是给我们南京带来的一件最可宝贵的礼物。在国民党统治时代,大学、中学的学生,要书读、要饭吃,就会遭到逮捕和杀害。可是解放军一来,教职员、学生的生活问题都得到合理的解决,大家安心地把力量集中在学习上面,学生和军队打成一片,成了一家人。”[44]
1949年解放军坦克部队进入南京挹江门
南京学生欢庆解放
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南京城的建设也面临着一些困难。新组建的城市政府积极稳定社会秩序,当时军事管理委员会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稳定金融财政体系。为什么呢?主要是因为国民党政府发行金圆券引发了全面的通货膨胀,据《民国南京1927—1949》载图载文地说明:到了1948年8月时,“银行的金圆券堆积如山,到后来一沓钞票只够吃一碗面。”1948年8月19日“国民党政府进行货币改革,发行金圆券,每圆金圆券的法定含金量为0.222 17克,流通使用,政府规定以法币三百万折合金圆券一圆的比例收兑法币,并强行在规定限期内收兑民间所有的金银和外币。收兑率为纯金一市两合金圆券二百圆、纯银一市两合三圆、银币每枚合二圆、美钞每元合四圆。金圆券发行毫无限制,千圆、十万圆、五十万圆大钞相继出现,10个月内,发行额竟从二十亿剧增为六十八亿,造成物价暴涨,金圆券几成废纸。”[45]与传说中的魔术家能够点石成金相反,国民党政府的“币改”魔术到处点金成石。
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南京城仅仅不到五天,即1949年4月28日,就发表了《市军管会关于人民币为流通币之布告(管字第二号)》,布告说:“为保护人民利益,稳定市场金融,建立新民主主义经济新秩序起见,特作如下规定:
一、中国人民银行所发行之人民币,为全解放区统一流通之合法货币。自即日起,所有完粮纳税以及一切公私款项收付、物价计算、赈务、债务、票据、契约等,均须以人民币为计算及清算本位。
二、伪“金圆券”自即日起为非法货币。但为照顾人民之困难,在5月8日以前暂准在市面流通,过期即严禁使用。在暂准流通期间,人民有权自动拒用伪“金圆券”,任何人不得强迫其收受。
三、本会规定人民币1元折伪“金圆券”2 500元为本市第一次比价。但因国民党反动政府仍在继续发行,伪“金圆券”一定继续贬值,故在暂准流通期间,市场使用伪“金圆券”,不受第一次比价之限制,人民可随时按其贬值程度更改比价。本会并授权本市中国人民银行,随时挂牌公告人民币对伪“金圆券”比价之变动。
四、自即日起,本市买卖物价,一律按其原价遵照本市第一次比价,改成人民币计算。以后不得因伪“金圆券”贬值而抬高。如有奸商故违,定予严办。
五、凡4月28日以前之一切债权、债务、契约、合同等,均须按本市第一次比价折成人民币。凡不依规定改订者,在法律上不生效力。
六、为照顾人民困难,本会责成本市中国人民银行,以人民币按牌价收兑一部分伪“金圆券”,收兑之比价、限额、期限、票面种类及兑换手续办法,由人民银行规定公布之。以上规定,仰全体人民遵照办理,违者以扰乱金融论处。”[46]
落款是“主任刘伯承,副主任宋任穷”。
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于1949年5月2日在鼓楼金城大楼(即系前伪中央银行原址)办公,由孙更舵担任经理,每天的办公时间是上午9时至12时,下午1:30至5时[47]。“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成立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奉军管会的命令,从昨日起开始有限制地承兑伪金圆券,因为避免市民拥挤的关系,全市分十七处同时收兑,比率昨天是一比四千,以后每日将挂牌逐日更换,承兑的金圆券票面,只限制一万元和五万元两种。……在新街口、大行宫、鼓楼、三山街,这些地方所被指定承兑伪钞的银行,门口从早上九点钟起,就站满了前来承兑的行列,包括工人、车夫、学生、商人和主妇们,在解放军的指导下,循次序地挨着号头从街头走向柜台边,取出伪钞,换上真正属于人民的人民券。”[48]“自本市人民银行开始进行限期限额兑换伪金圆券后,市民纷纷抛出伪金圆券,换取人民币。人民币信用日高。五月二日十七处兑换地点共兑出人民币三百卅九万四千三百卅七元,兑入伪金圆券一百卅五亿七千七百卅五万元,兑换人数共计一万八千四百八十八人,仅在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一处即达三千六百七十七人。”[49]“昨日起人民银行为照顾市民需要,除兑换伪金圆券一万元、五万元两种外,另加兑五千元票面,计兑出人民币四百卅七万八千五百五十七元,兑入伪金圆券二百一十八亿九千二百七十八万五千元,兑换人数二万二千零七十七人。兑换人数增加,说明伪金圆券在人民中已失去信用,人民币更为广大市民所拥护。”[50]
中央银行1949年发行的伍拾万元面值金圆券(中央版)
中央银行1949年发行的壹佰万元面值金圆券(中华版)
《新华日报》漫画:银元往上涨,人民遭了殃!(作者:萧方)
《新华日报》关于消减银元投机活动的漫画
在此后的短短几个月里新的南京市政府整顿金融市场取得良好效果,并于1949年5月7日,命令原国民党各“伪各省银行、伪市银行”执行下列要求:“一、各省市银行自解放日(4月23日)起,所有收付应予停止,保险箱、库存、仓库及保管抵押物品,一律应予冻结。二、造具会计账表及各种清册,于三日内送呈本会,不得延误。三、一切公物、资财必须据实呈报,如有隐瞒匿报情事,查明以后,负责交代人员应受处分。”[51]随之而来的是打击各种“扰乱金融,影响币信”的行为,对此“一经查觉,定予严惩”。
我们记录这一段历史,不外乎想说,自从创造了货币之后,这几乎成了所有社会必然发生的规律,即任何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转型,都必然引起经济变化,甚至引起经济与金融危机。1949年中国社会的突变也必然伴随出现经济与金融方面的危机与变化。站在当时历史的角度看,1949年对金圆券危机的处理是有效而有历史借鉴意义的。本章记录了这一段历史,正所谓读史明鉴,前世之师。对于任何社会都不应该再无休止地进行货币改革,正如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经常论及的:“古有‘王莽改制’货币改制的无章法,近有国民党‘金圆券风潮’的扰民,古今中外的改革证明,任何改革都不能无休止地进行,应该有目标、有参照系,有主体结构的稳定。”
今天——2009年,西方出现典型的金融危机,这些不都是在告诉我们,经济发展的周期性危机,虽然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方式,但是,对于此类问题本身来说,危机仍然是必然发生的。因此,研究1949的中国城市,就是在寻找一种共同的价值取向,探求如何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如何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新的政府带来新的生命,特别是在1949年的10月1日以后,南京呈现的热情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确实是一种新生。
在图书馆里,查找到这个时期的报纸,充盈着兴奋之情,现撷其珍要,以享今人。《新华日报》对于当时的报道非常及时,阅读其中多篇报道,读者能够感受到那时代、那个时期、那一天人民的热情和兴奋。10月2日,全市市民游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其中,“南京大学用六个扩音器转播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喜讯时,同学们冒雨立在扩音机前静听,声音一停,一百多支爆竹即陆续爆炸起来。四时许,六百余师生员工冒雨向新街口出发游行。在新街口广场,师生员工们尽情地扭了秧歌,雨伞被扭坏了,帽子在空中上下飞舞,师生们真是如醉如狂。”[52]10月3日,当时新成立的南京市政府在新街口广场举行了庄严的升国旗仪式[53]。“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成立的第二天——十月二日,在南京历史上掀开了新的一页。上午六时,南京的各界人民代表,举行了一个庄严隆重的升旗典礼,从此,五星国旗就巍然飘扬于南京古城了。”几天来,“新街口广场,经过工人弟兄夜以继日地赶工修饰,更加显得壮丽堂皇了!孙中山铜像的后面,竖立起了一座红色巍峨的和平堡垒,堡垒的南壁上高悬着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巨幅画像,东边是列宁、西边是斯大林元帅,显示了中苏两大民族的大团结。”“晨光曦微中,各界人民的代表冒着连绵的秋雨,从四面八方赶来了。升旗仪式于六点二十分举行。”“柯庆施副市长亲手将鲜艳的国旗徐徐上升,每一个人的眼睛都注视着自己祖国的国旗,每个人的心里都在庆祝新中国的诞生。”柯副市长在讲话中所说:“我们在这里举行升旗典礼,是标明着革命的胜利,标志着中国人民脱离了三千年的封建压迫,百年来的帝国主义压迫,卅年来的官僚资本主义压迫。”大家都说:“我们有了自己的国家了。”
还是在10月3日,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南京市军民组织大游行,“南区游行的队伍,决定集中在雨花台,军队和工会领导的队伍从这个有历史意义的地方出发。昨天下午,在洒遍了革命烈士鲜血的雨花台的山冈上,飘扬起灿烂光辉的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为国牺牲的包括在雨花台前就义的廿万烈士在内换来的国旗。雨点洒在人们的脸上,微风吹舞着旗帜,人们的心里洋溢着说不出的喜悦,也怀念着在这里就义的廿万烈士,他们的头颅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石。”“下午四点钟,南区游行庆祝的队伍从这里出发了。工人依次下了山冈,前面十六幅巨大无比的国旗,和人们热爱的腰鼓队,伟大的革命领袖斯大林、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像引导着广大坚强的行列,大踏步地前进。今天选择雨花台作为保护世界和平斗争日和庆祝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南区游行的起点,人们会想到,这是有着特别的历史意义的。”[54]
新街口的欢庆场面
《新华日报》广告
更值得一提的是《新华日报》有一篇报道的题目是《人民大会堂中的掌声》[55],记者是这样写的:“在普天同庆的佳日中,南京百万人民的四千余各界代表,举行南京史无前例的盛会。在大会四个半点钟内,全场翻腾起二百十九次掌声。人们不会忘记,在这个地方,伪‘国民大会堂’中,蒋介石曾经扮演伪选总统的把戏,但历史却无情地给他准备了坟墓。今天,在同一个地方‘人民大会堂’中,人们以浪涛澎湃的掌声,一阵紧似一阵地,欢庆新中国的诞生,并宣告保卫国际和平的决心。二百十九次掌声显示了南京百万人民的共同意志。”在会上放的“民间艺人演唱的唱片”,其歌词是:“南京到北京,哪个不闻名,毛主席好计谋,遍地开红花……”
《新华日报》1949年10月2日第八版
接着我们再从另一个侧面来看全市人民的热情。10月3日全市布号所有的红黄布都销售一空,还离全市人民所需要的国旗数量差得很多。面部业公会到处搜集,计红色细布五百四十匹,白布二百匹(做红旗套用),又白布二百匹送新毅染织厂染成黄色,并且打长途电话到上海、常州去买,在常州买了一百多匹,昨(三十)夜连夜专车运宁,上海买好三百多匹也赶运到宁。各旗帜业商号及其他有缝纫机的商户都卷入缝制国旗的高潮。洪盛号的老板笑着说:“这是创国立业的大事,非得加紧把国旗赶制起来不行呀!”白下路新毅染织厂经理蒋华生先生说:“国旗的意义很伟大,他象征着全国人民四个阶级在共产党领导下大联合和大团结。国歌在目前要打倒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而暂以义勇军进行曲来代替,也是再合适没有了。”[56]在学生中,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歌公布后,南京大学、华大二分校同学欢欣鼓舞。华大二分校各队自己拿出钱来买红布做国旗,有一个同学拿出了自己心爱的红被面做国旗,女同学齐动手赶做了一面大国旗,有一个女同学说:“今天我才感到我站在祖国的土地上。”学生陈家瑞、叶树明、权树威表示,今天有了我们的国旗,四千年来杀人的旗子倒下去了,而人民的国旗升起了,这昭示中国人民已经站起来了。李罗兰、唐树艺两位女同学高兴地对记者说:“我们为了热爱国旗,女同学都亲自动手来做。”[57]“当军事代表报告毛主席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时,全场机声停息,掌声如急风暴雨送出来,秧歌舞亦从机器行中穿梭而过,庄严的国歌也唱起来了。这时第一面从工人们手中出来的国旗,从欢笑声中高举起来,机器上、桌上、凳上,工人的脸上一片红光,炫耀新中国的前途万丈光芒,更坚定了通宵完成这一伟大任务的信心,狂热的欢笑声,随即被机轮转动声吞没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庆祝自己的政府成立。”[58]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手迹
南京市军管会审犯人
梅园新村30号是周恩来和邓颖超办公和住宿的地方
周恩来在梅园新村30号办公室工作
周恩来、邓颖超与外国人士在梅园新村30号院内
【注释】
[1]本章作者是谢静,南京大学。
[2]艾青.国旗.新华日报,1949-10-02:第2版
[3]此节中数据均参考:南京市档案馆.南京解放.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
[4]长青.升旗典礼.新华日报,1949-10-03:第5版
[5]此小节中数据来自:南京市档案馆.市委关于发展生产向中共中央、华东局之报告(1949年7月15日).南京解放.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505-506,512-513
[6]南京市档案馆.市劳动局六至十一月六个月工作总结报告(1949年12月)//南京解放.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513
[7]南京市人民政府通告财字第一号.新华日报,1949-06-11:第1版
[8]此段文字中部分数据来自:南京市档案馆.市委关于发展生产向中共中央、华东局之报告(1949年7月15日)//南京解放.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506-507
[9]中小教员薪津,今先发一千倍并可得评价配米三斗.南京日报,1949-04-08
[10]中大教授谈工薪办法,按实物给薪生活有保障.新华日报,1949-06-14
[11]此段文字中部分数据来自:南京市档案馆.市委关于发展生产向中共中央、华东局之报告(1949年7月15日)//南京解放.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507
[12]南京市档案馆.准备接管南京的金陵支队所获得的有关南京情况:参考材料之二中的第四部分//南京解放.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84
[13]南京市档案馆.南京解放.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418
[14]南京市档案馆.曾友竹给工委及市委的报告//南京解放.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501
[15]此段文字数据参考:南京市档案馆.一年来的南京物价与金融//南京解放.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430-433
[16]此小节参考:南京市档案馆.柯庆施在市委扩大会议上关于南京生产方针问题的报告(1950年2月27日)//南京解放.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521-526
[17]过去伪资委会所属的近代化工厂如有线电厂、无线电厂、农械厂等,某些机器设备在全国虽是数一数二,但是如无线电厂完全依靠帝国主义,甚至将帝国主义的制成品换上牌子出品,而且规模都不大,生产情况最好时仅700员工,一般一二百人。由于规模小、设备少,因此,在工人数量上,南京只有27 000多人,而青岛则有十几万工人。
[18]据公安局材料,当时有银行63家(属于四大家族的有7家,省银行22家,官商合办者5家,外商1家,私营28家),钱庄22家,保险公司33家。现在开业的银行有17家,钱庄15家及保险公司5家。
[19]南京市档案馆.南京解放.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535
[20]此小节数据参考:南京市档案馆.南京市解放以来教育工作初步总结(1949年12月)//南京解放.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545-547
[21]原件此数字,此数字有误。
[22]《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档案》(全宗号2)中化字第十三号
[23]《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档案》(全宗号2,案卷号3271)
[24]《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档案》(全宗号2,案卷号3271)
[25]南京市档案馆.南京解放.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582
[26]《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档案》(全宗号2,案卷号3270)
[27]南京市档案馆.南京解放.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582
[28]南京市档案馆.此件系准备接管南京的金陵支队所获得的有关南京情况参考材料之二:第四部分//南京解放.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84
[29]南京市档案馆.此件系准备接管南京的金陵支队所获得的有关南京情况参考材料之二:第四部分//南京解放.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84
[30][美]曼纽尔·卡斯特.一个跨文化的都市社会变迁理论.空间的文化形式与社会理论读本.台北:明文书局,1989:257,261,262
[31]张鸿雁.侵入与接替——城市社会结构变迁新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32]总统府公报,1949-01-01:第1版
[33]总统府公报,1949-01-01:第1版
[34]总统府公报,1949-01-17:第1版
[35]总统府公报,1949-01-17:第1版
[36]总统府公报,1949-01-01:第2版,第193号
[37]总统府公报,1949-01-01:第2版,第193号
[38]总统府公报,1949-01-22:第1版
[39]南京市档案馆.南京解放.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576
[40]南京市档案馆.南京解放.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576-577
[41]南京市档案馆.南京解放.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577-579
[42]南京市档案馆.南京解放.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579
[43]南京市档案馆.南京解放.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587
[44]汪子方.南京变了.新华日报,1949-05-31:第4版
[45]秦风.民国南京1927—1949.上海:文汇出版社,2005:173
[46]南京市档案馆.南京解放.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413-414
[47]眼看伪钞成废纸,市民争兑人民券,老百姓在说:“从此以后我们就要用我们自己的票子了!”.南京日报,1949-05-03
[48]眼看伪钞成废纸,市民争兑人民券,老百姓在说:“从此以后我们就要用我们自己的票子了!”.南京日报,1949-05-03
[49]赶快解除伪币痛苦,市民争兑人民币,人民银行增加十六处兑换地点.新华日报,1949-05-04
[50]赶快解除伪币痛苦,市民争兑人民币,人民银行增加十六处兑换地点.新华日报,1949-05-04
[51]南京市档案馆.南京解放.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414
[52]新华日报,1949-10-02
[53]新华日报,1949-10-03
[54]新华日报,1949-10-03
[55]新华日报,1949-10-03
[56]市场红布黄布全部销售一空.新华日报,1949-10-02
[57]为了赶制国旗华大二分校某同学拿出自己红被面.新华日报,1949-10-02
[58]若予.一万面红旗.新华日报,1949-10-0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