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活与活着

生活与活着

时间:2023-03-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与此相关的行业盲目发展,产量陡增。至1949年,广州先后约有40多间茶楼开设过歌坛。1949年1月4日,广州国民学校教职员联谊会派员赴市教育局请愿,提出:近来物价暴涨,教师待遇每月仅400元,无法维持个人伙食,各校办公费用亦入不敷出,要求下学期每生征收杂费及进修金各40斤米。及至1949年中秋节前广州城内每天都有抢劫杀人,以及“黑吃黑”的事件发生。1949年10月,共产党军队进入广州。
生活与活着_五千年历史的切面:1949中国城市

六 生活与活着

1)虚假繁荣下的统治阶级生活

“有的人活着,有的人生活着”。广州的工业经济发展,存在虚假繁荣的现象。1949年上半年,国民党迁至广州,统治阶级为了搜刮民财,过上糜烂的生活,大搞商业投机活动,烟馆、赌场及各种娱乐场所遍布全市,茶楼酒馆座无虚席。与此相关的行业盲目发展,产量陡增。如卷烟业的产量曾是战前的100倍。其他如汽水、自来水、电力的消费量也遽然增加,形成一种虚假繁荣的景象。[49]

1949年7月17日夜晚,陶陶居楼下茶客如云,如过江之鲫,猜拳、叫菜、喝酒,彼此饮茶交谈。广州人有一句概括旧时市区经济情况的话——“东穷西富,南豪北极”。所谓“南豪”是指南关这一带为富豪经商之地。太平沙和海味街从前是盐商集中的街道。盐是中国沿海的重要资源,盐业成为富可敌国之资。“太平馆”是广州市著名的西菜馆,历史悠久,原设于太平沙,借用所在街名而命名,后来才迁到北京路今址。从前广州有四大园林酒家——东园、南园、西园、北园。“东园”早已停业,“南园”的原址在南堤,即天字码头附近,今迁河南新港路。至于“西园”与“北园”尚在往日原址。“园”以“南园”首屈一指,能供应“满汉大筵席”108味,并可随时点菜,稍候即可送上。过去,外国人到广州,喜欢品尝中国菜式风味者皆到此处。那时,“南园”与“太平馆”一起位于南关,中西菜式俱全。

抗日战争胜利后,广州舞风顿起。有些酒楼茶室夜间兼营舞厅,或是兼营“音乐茶座”。电影院共有四家,即“中国戏院”、“永汉戏院”、“乐斯戏院”、“天星戏院”,这些电影院都是在默片时代兴起的。北京路拐弯不远处便是“大新公司”天台,设有与文化公园相似的游乐场。据民国二十五年(1936)出版的《广州年鉴》载,广州当时有桌球室5个、茶楼歌坛13个。至1949年,广州先后约有40多间茶楼开设过歌坛。广州解放前夕,尚有歌坛10多间、营业舞厅13间。当然,前来消费的自然是各类社会上层。那时的广州呈现出一片吃喝玩乐、畸形的繁荣景象。

2)困顿的百姓日子

广州达官贵人们的生活高兴而淡定,而普通百姓们的日子悲惨而动荡。

客观地说,由于日本帝国主义对广州的破坏,国民党接管的广州是一座满目疮痍的“烂摊子”。可是,当时的国民党忙于内战,并没有要励精图治,改变现状的意思。在物价飞涨、通货膨胀、工业萎缩、市场萧条等病症的恶性循环下,老百姓的生活并没有因为日本投降而有什么改善。在百业凋敝的情况下,广州的生活指数与“七·七”抗战前夕相比,1948年6月为55万倍,7月高达170万倍,加上失业狂潮席卷(仅1947年2月的失业者就达20万人),广州人民无以为生,被推向死亡边缘,使广州街头出现露宿遍地、饿殍枕藉的凄惨景象。就业是民生之本,从就业人数来看,1949年的广州市区居民从事着各种职业,年末总就业人数为562 206人。从就业结构来看,既有第一产业,也有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其中第三产业从业人口最多,占全部从业人员的43.83%;其次为第一产业劳动者,占35.58%;至于第二产业人数较少的原因可以解释为国民党逃离前的破坏,大量工厂倒闭,以至于从业人员锐减,国民党溃逃前后对工业的摧残和百姓的不负责任可见一斑。

广州市区三次产业劳动者人数及构成统计表

img208

国家工作人员也难以在这种恶劣的经济形势下实现温饱,只好请愿抗议。1949年1月4日,广州国民学校教职员联谊会派员赴市教育局请愿,提出:近来物价暴涨,教师待遇每月仅400元,无法维持个人伙食,各校办公费用亦入不敷出,要求下学期每生征收杂费及进修金各40斤米。教育局长祝秀侠还算有点善心,对此项请求表示同情[50]

img209

1949年街头的儿童乞丐

在日常生活方面,社会动荡不安,百姓生活了无生气。及至1949年中秋节前广州城内每天都有抢劫杀人,以及“黑吃黑”的事件发生。例如中秋节前三日(10月3日),粤汉铁路新街车站发生警匪大战,原来是有7个身佩短枪利刃的贼人前来抢掠,其目标竟然是火车上由军人负责押运的生猪![51]此类的消息层出不穷,百姓毫无安全感可言。虽然有节日来临的感觉,但是那时的广州城一片寂静,因为战火一步一步向广州逼近,该跑的人跑光了,剩下的多是连路费都筹不来的人。

3)人口的迁移与逃亡

抛开达官贵人的来去自如不谈,从1938年广州沦陷到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广州人民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下生活了整整七年。之后,解放战争的爆发和国民党的腐败统治,使老百姓的生活雪上加霜。而与深圳一河之隔的香港此时正处于轰轰烈烈的工业化阶段,经济形势明显好于广州。在这种吸引下,广州人民遵循人口流动迁移的规律,自然地大量涌入香港,这种情况在1949年广州解放前后尤为明显。

img210

1949年10月,共产党军队进入广州。1949年11月2日,内地与香港边界,难民排队领取进入香港的通行许可证

img211

1949年11月2日,内地与香港边界,难民过桥进入香港

img212

1949年11月2日,香港临时收容所内逃离内地的难民

img213

1949年广州寄本埠邮资片

img214

1949年广州寄香港封(盖八角形英文邮资已付戳和广州5月9日戳)

img215

1949年5月14日广州寄香港信封,盖广州“E”邮资已付全英文戳,另盖广州日戳;1949年5月5日广东省邮政管理局发行专用信封,贴“广州国内邮资已付”银元标签,销广州戳,实寄香港。旁盖香港邮差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