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瑞芳:从曲艺到“非遗”
吴瑞芳,1946出生于鄞县洞桥镇,高小毕业。20世纪60年代开始文艺创作,现为浙江省曲艺家协会会员,浙江省第二届民间优秀艺术人才,作品多次在全国、省、市获奖,出版有专著《吴瑞芳曲艺作品集》。2007年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被评为省级先进个人,完成指导、审核乡镇非遗田野调查并参与鄞州区《非遗大观》的编写工作。
少年初恋
小时候,我好学多问,特别爱听大人们说事聊天、听了以后一是要问个明白,二是会牢记心里。记得村里有位叫潘阿外的老贫农,有一次在乘凉时讲述了他一段辛酸的家史:解放前他从余姚迁居到这里,那年向地主租了5亩田,不料遇到大旱,收获甚少,交不出租谷,结果家中的一头黄牛被牵走抵租。我就把这件事编写成一个小故事,邮寄给《宁波大众》报社,谁知几日后,我的处女作《租田赔头牛》竟刊登在了该报的副刊上。报社还寄来5元钱稿费,这是我人生的第一件大喜事,我用这钱订了一份《宁波大众》报,而且每期副刊我是看了又看,特别感兴趣。那是1958年初,我12岁,读小学4年级。就在那年暑假,我家所在的建丰乡办了《双抢快报》,这是一种通报全乡抢收抢种的蜡纸油印刊物,主要是通报各社队的收种状况及涌现的好人好事,该小报特聘我为通讯员。于是我来个照样画葫芦,模仿副刊上的形式,把采集到的情况编写成诗歌、马灯调、杨柳青、小快板等,编辑老师图个花色,总是在小报上刊出。至今我还记得有一首《赞大嫂》唱词,第一段是这样写的:“程家妇女李大嫂,今年双抢劲头高,家有三个小孩子,队里晒谷由她包。”这些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给小报增添了活力和色彩,广大读者喜爱,领导和编辑鼓励,使我这个初学文艺创作的小学生,更是信心百倍。从此我恋上了文艺创作,开始研究各种戏、曲、诗、歌及地方小调作品的写法和格式,整理宁波方言的韵辙,搜集了许多群众语汇及民间谚语,为以后的文艺创作打下了较扎实的基础,因为当时发表园地很少,写作水平又低,自己的作文本和学校的黑板报成了我创作的展示平台。
“文革”岁月
1966年秋天,一场轰轰烈烈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各地的农村俱乐部不约而同地改名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那时候人们都像着了魔一样,我也不例外,把文艺创作当作战斗武器。《高举红旗向前进》、《红宝书放光芒》、《红卫兵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等对口词、三句半等文艺节目,积极配合当时的“红色革命行动”,要把全社会搞得一片通红,那年我写的《红太阳照亮洋家畈》群口快板作品在全县范围有了影响。
1972年,我创作了小戏《牧场风波》,这原是一个以阶级斗争为主题,结合本地发展养猪为素材的宣传品,在县文化馆徐成灿老师的指导下,几经修改,参加宁波地区创作研讨会,使我学到了许多宝贵的创作经验。
1976年元旦刚过,我突然接到省文化厅的通知,要我去参加省文化工作会议,我是以工农兵作家代表身份出席的。更有幸的是浙江著名剧作家钱法诚(《胭脂》作者,后来任省文化厅厅长)、胡小亥(《亮眼哥》作者)、顾锡东(《五女拜寿》作者)等人参加我们宁波组的讨论,这三位前辈是我心中崇拜的偶像,特别是胡小亥老师,他编写的剧本《亮眼哥》我看了一遍又一遍,还特地到宁波看了甬剧团演出,后来鄞江文工团排演此剧,我一连看了好几场,剧中许多精彩的台词,我几乎都能背下来,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生动活泼的人物形象,至今记忆犹新,这次能和他们一起参加会议,真是学习取经的极好机会。我见缝插针地向他们讨教,胡小亥老师一听说我是鄞县人,就详细地向我介绍他来我们鄞县五乡十三弄体验生活和《亮眼哥》的创作过程,这次会议是我一生难忘、感受最深、收益最多的一次学习。
十年努力
2003年,全国掀起了文化建设高潮,这对于自小热爱文化事业、已近60岁的业余创作者的我来说,是一个极好的机遇,也是最后的末班车。为了欢庆十六大,镇文化站组织了一支业余文艺队,由我任编导。根据大会的相关文献,我用一天时间编写了马灯调《全国人民笑盈盈》,表演唱《十六大精神放光芒》等小型文艺节目,并立即组织排演,在庆祝大会公演后,得到了区、镇领导的表扬。
当时,洞桥“八戒”西瓜试种成功,并在各地获得较大影响,来自黄岩的“八戒”西瓜创始人缪孔宝,科学种瓜、诚信卖瓜的事迹深深地感动了我,也给了我创作灵感。我以此为素材,编写了小品《换瓜》,演出后效果很好。为了进一步提高作品的质量,我希望有老师指导,就去找区文化馆求助,认识了兼管文艺创作的王建刚老师,王老师来电告诉我:我的小品《换瓜》在省征文大赛中获奖,并要我参加省小品创作研讨会。这次会议我认识了许多省曲艺界的领导和专家,如原曲协主席马来法、现曲协主席翁仁康、省文化馆施莉萌老师等,更重要的是使我放开了眼界,学到了许多曲艺创作的知识和写作技巧。接着新编的方言快板《因祸得福》在省文化厅“平安浙江”征文中得了三等奖,不久小品《夫妻与情人》参加在象山召开的省曲艺小品研讨加工会。
随着群众文化的蓬勃发展,我的作品也就越来越抢手,这些节目经过演出,群众欢迎,领导赞赏。先是为咸祥镇创作的宁波走书《晒麦风波》在省交通安全会演出得奖。接着为高桥镇创作的小品《情系黔岭》在宁波市小品大赛演出中得奖。为县越剧团创作的走书快板《侨乡新事》在市侨务演出中得奖,2010年和王建刚老师合作的宁波走书《买进卖出》荣获中国曲艺牡丹奖节目奖(最高奖)、文学入围奖。2011年为市文联道德模范故事汇创作的宁波走书《带病尽孝见真情》在全市巡演,当年以宁波第二百公司总经理王炎水为题材的走书《诚信经理》参加浙江省道德模范表彰大会演出,浙江卫视现场直播,得到了省委和各大市与会领导的一致好评。2012年此节目又参加了宁波市道德模范故事汇巡演,2013年,宁波走书《好女儿方亚儿》在全市各县(区、市)基层巡演,获得观众和各新闻媒体的赞赏。
非遗情结
2007年,我负责洞桥镇的非物质遗产的调查工作,主要任务是协助主管“非遗”工作的陈素君馆长,完成各乡镇(街道)田野调查《甬上风物》的出版,
我得悉龙观乡陈建国站长资格老、水平高,有一定的写作才能,该乡的调查文本也是出于他本人之手,我想先从龙观入手,仔细地把他的本子看了又看,感到这个本子的基础是好的,就逐条逐项地用红笔写出了修改意见,在交给他时还作了详细的说明。陈站长把他修改后的文本反馈给我,做了最后加工,和陈馆一起去龙观,花了一天时间,面对面地把文本定稿了,经市办的专家审核后,顺利过关。虽然成功地迈出了第一步,心中踏实了许多,但各乡镇的情况各有不同,执笔者的程度差异较大,工作依然相当复杂,领导深入调查、果断决策,不到一年时间,全区20个乡镇的文本都经几上几下,最后通过市非遗办的审核,于2009年由宁波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进度和质量都名列全市前茅,当我看到自己参与的劳动成果时,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
不久,我又参与《鄞州区非遗大观》的编写工作,也可以说这是一部鄞州的非遗志,虽然规模和质量要求与田野调查大不相同,但我的心里比上次轻松多了,因为一是这次还有名家杨古城、王重光、谢振岳老师参加,我无多大压力,二是全区的非遗项目我基本熟悉,心中有底,三是已初步学会电脑操作,工作效率提高。在完成任务之余,还学到不少知识。
我着迷“非遗”,勤奋工作,被评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先进个人,2009年、2011年鄞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先进个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