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
古代经济
古代宁夏是少数民族游牧地区。在公元前5000年左右,今固原地区的远古居民就开始从事原始的农业。
秦代向宁夏移民开发,发展灌溉农业。同时畜牧业进一步发展,“畜牧为天下饶”。两汉时期,宁夏农业经济获得了巨大发展,可以和当时富甲天下的关中相比,被称为“新秦中”。汉代为了边防的需要,宁夏成了重要的军马给养之地。西汉时北地郡的灵州就设有河奇苑、号非苑两个养马场。北地诸郡“水草丰美,土宜产畜,牛马衔尾,群羊塞道”,一派繁荣景象。汉代,宁夏的盐业有了一定的发展,《汉书·地理志》安定郡下“三水(今同心、盐池),属国都尉治,有盐官”,由盐官管理盐池盐的开采销售“戎盐”,久负盛名。
北魏刁雍大力整治兴修宁夏水利,宁夏的农业有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和提高。高平、薄骨律两镇粮食不仅可以自给,还有余粮。如在固原北魏墓葬中发现有波斯银币,北周李贤墓中发现有鉴金银壶、玻璃碗、金戒指等珍品,这些实物证明了北魏时期宁夏商业的繁荣。
隋唐时期,宁夏经济有长足进步,被誉为“塞北江南”。唐诗人韦瞻写道“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水木万家朱户暗,弓刀千骑铁衣明。”畜牧业经济有所发展。隋朝形成了以原州(今固原)为中心的军马官牧机构——陇右牧监。唐朝则在原州设立陇右群监牧使一职,以原州刺史兼任,专门负责养马。由于措施得力,马匹增殖迅速,唐初仅30余年,马匹就由几千匹增至76万匹。
西夏时期,党项人积极向汉族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大力发展独立的民族经济。在农业方面,西夏政府设“农田司”,专门管理全国的农业生产和水利建设,历代古渠进行重新疏浚,如灵州(今灵武)的秦渠、汉伯、艾山、七级、特进等古渠,兴州的汉延、唐徕二渠,在宁夏平原形成了水利灌溉网。西夏采用汉族比较先进的生产工具,有犁、铧、锄、耙、锹等农具,农业得到发展。西夏的商业贸易也由于和宋、辽、金特殊的关系而有所发展,其中夏宋贸易占主体。宋需要西夏的畜产品和食盐,西夏则需要宋的粮、茶。双方主要的贸易形式为设立榷场,进行大宗贸易。西夏输出的商品主要有牲畜、青盐、毡毯、大黄、红花、甘草、枸杞等,输入品主要是宋的茶叶、丝绸、瓷漆器皿,姜桂等,同时西夏还贩运中亚、回鹘的珠玉、药材等,从中牟利。西夏利用境内乌、白二池的优质盐与宋贸易,获利颇丰。贸易的兴盛需要大量的货币。西夏发行的货币有天授通宝、福圣宝钱、大安宝钱、元德通宝、天盛元宝等。西夏境内还流通着大量的宋朝货币。
蒙古灭夏的战争,使西夏地区的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导致人口减少、水利失修、田地荒芜。忽必烈即位后,采取了一系列重农措施,在宁夏地区大力屯田。原西夏遗民朵儿赤积极推行这一方针,受到忽必烈的重用,授其为中兴路新民总管,在西夏故地率众屯田。在事民屯田的同时,还调兵军屯,重点在六盘山地区。1266年,郭守敬在应理州(今宁夏中卫)引黄河水,开挖美利渠,灌溉中卫农田3000多亩。元代时,宁夏手工业主要是制毡业和制盐业,马可波罗曾在他的游记中称赞宁夏毡毯是世界最优质的毡毯,远销各地及海外。宁夏盐池盛产青盐,质量非常优良,畅销全国。
明代宁夏属边防要地,明朝在宁夏设宁夏和固原两大边防重镇,驻扎有大量军队,兴修水利,移民屯田,以保证军粮供给。当时有“天下屯田积谷,宁夏最多”之称。明代宁夏商业也较活跃,《嘉靖宁夏新志》记载了宁夏镇城街坊市集的活动情况。宁夏对外贩运的主要是盐池所产的食盐,1370年,明朝在宁夏灵武设陕西灵州盐课司,在固原和盐池萌城设管理销售的批验所,销售的盐“近千万斤”。明代宁夏还在边境和蒙古进行互市,1574年,明朝在中卫设市与鞑靼进行贸易。1589年,又开设马市,用土产银两和蒙古交换马匹。
清代,农田水利事业获得了新的发展。宁夏境内有引黄灌溉大小渠道23条,共灌地2.1万顷。在畜牧业方面,清朝撤销了明藩王牧场,雍正时正式在固原地区设6个军马场。除了农牧业外,盐业也是一大产业。清代于灵州惠安堡设宁夏盐捕厅,管理花马池盐的生产和专卖。在商业方亩,乾隆时宁夏府城里已按商品种类分立许多集市,各有固定地点,如米粮市、羊市、炭市、柴市等等,宁夏府城南关还设有税局,乾隆年间每年收杂税定额400两。除了府城外,灵州、中卫、平罗和固原商品活动也较频繁。清代还在花马池城、横城堡、石嘴子设蒙汉交易市口,与阿拉善蒙古进行交易。
农 业
1933年,宁夏省政府还制定了《宁夏清丈地亩条例》,清丈地亩数以便落实田赋。1935年春,宁夏省政府从外地购民购买棉籽,在中宁、金积、灵武三县试种,结果每亩产棉18~20斤。1940年开始大规模推广,宁夏、宁朔、平罗、金积、灵武、中宁、中卫七县共种植19500亩,棉花亩产达30余斤。这一时期,宁夏省政府还大力提倡种桑养蚕,大量种植甜菜。到20世纪30年代后期,宁夏的粮食种类和面积均有增长。1940年宁夏粮食作物产量为57600万斤,1941年增产达86400万斤。
民国以来,宁夏水利渠务废弛,堤坝失修,渠局官吏巧立名目,多方摊派。马鸿逵上任后,决定改革渠务上的疏弊。首先改组了渠务管理机构,废除了原来各渠局长制,改设委员,委员人选由各地富有水利经验者充任,推行官督民治。1935年,利用中央建设专款,开修云亭渠,该渠由王太乡惠农渠之二渠桥旁开口引水,渠道穿过黄河西岸,至平罗县境,全长60公里,灌溉农田20万亩。1937年,组织水利工款稽核委员会,后改为水利监察委员会,考核渠务,这些措施使宁夏原有水利设施质量有了一定的提高。
1950年6月,宁夏土改工作全面展开,1952年土地改革工作完成。土改完成后,又开展了互助合作运动,组织农民走集体化生产道路,1955年宁夏基本实现初级农业合作化。在全国高级农业合作化形式的推动下,1956年又出现了高级农业合作化的热潮。1958年9月7日,宁夏第一个人民公社——贺兰前锋人民公社成立。1958年10月20日,宁夏宣布实现了人民公社化。由于1959年的粮食减产,加上高征购,使相当一部分农村社队口粮留得过少,导致发生粮食危机。1961年9月,进入了三年调整时期。在这一阶段,主要调整措施有:强调按劳分配,允许社员种自留地、搞家庭副业,开放集市贸易等,从而使农业生产又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1965年,宁夏农业产值达到48514万元,比1957年增长34.7%。
1966~1978年的13年间,农业总产值有6年是负增长,有3年是低速增长。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宁夏由过去的粮食调出区变为粮食调入区,农业成为“文化大革命”时期宁夏国民经济的一个薄弱环节。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农业经济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1983年,宁夏全部实现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统分结合,推广科学技术和现代耕作技术,农作物单产成倍增长。1983年,宁夏再次实现了由粮食调入省区到调出省区的历史性跨越。2006年,全区粮食总产突破30亿公斤,是全国5个人均粮食超过500公斤的省区之一。2008年,全区粮食总产达到32.9亿公斤,是1949年的3.2亿公斤的10.3倍。2010年年末,全区耕地113.5万公顷,粮食播种面积1241万亩,全年粮食总产量356.5万吨。
水 利
20世纪50年代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先后修建了第一农场渠、第二农场渠、跃进渠等农田水利工程,对汉渠、唐徕渠、惠农渠等渠系进行了改建、扩整,并开挖了第三、第四、第五排水沟和灵武东沟等,使银川和银北一带排水条件大为改善,共新增耕地面积216万亩。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又相继建成青铜峡水利枢纽、东干渠、西干渠、同心扬水、中卫南山台子扬水和固海扬水等大中型水利灌溉工程,使引黄灌区新增灌溉面积84.7万亩,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新增扬黄灌区62万亩。
20世纪80年代至2009年,相继建成了固海扬黄扩灌、盐环定扬水、中国北方灌溉项目(包括灵武狼皮子梁灌溉工程、金银滩灌溉工程、同心扬水配套工程、固海扬水配套工程等)和扶贫扬黄灌溉(“1236”工程)、长城塬引水灌溉兼人畜饮水、沙坡头水利枢纽和青铜峡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等大中型水利灌溉工程,使引黄灌区新增灌溉面积70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00多万亩,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新增扬水灌溉面积105万亩。与此同时,引黄灌区还实施了联合国粮食计划署“中国·银川开发低洼地发展淡水养殖(2814)”项目、欧共体“宁夏·银南灌区中低产改造农业技术示范(9132)”项目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大大改善了引黄灌区耕地和渠系质量,改进了灌溉方法,开发了一部分新灌区,开创了“以渔改碱”发展高标准池塘精养鱼的先河。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8县(区)实施了长达26年的国家“三西”农业建设项目,开发水浇地70万亩,建设旱作“三田”400万亩(其中,高标准水平梯田300万亩),并先后争取实施了联合国粮食计划署“宁夏中部干旱带农业综合开发”、丹麦政府混合贷款“宁夏泾源县清真肉联厂建设项目”和世界银行“秦巴扶贫项目”,极大地改善了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抵抗自然灾害和抗风险的能力。2009年,全区清挖沟渠4.9万公里,新增灌溉面积7.6万亩、旱作“三田”34万亩,建成节水灌溉面积52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62万亩,改造中低产田64万亩。
工 业
19世纪初,宁夏地区开始有了近代工业的萌芽。1914年5月,宁夏道设置实业科,负责掌管工、农、商等事务。当时仅有几处简陋的煤窑,加工工业只有几家加工毡毯、草纸的作坊。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西北成了大后方,宁夏工业迎来了一次发展的机遇,宁夏官商各界开始致力于兴办工业。最先发展的是纺织工业。但由于马鸿逵极对毛皮等生产原料实行统制专营,使各纺织企业普遍后劲不足,没有多大发展。
抗战时期,宁夏的造纸印刷业有所发展。1939年春,宁夏省政府拨款20万元建立宁夏造纸所,产品有白麻纸、新闻纸、封套纸等,每月产纸10万余张,但基本是手工操作。1945年,马鸿逵的富宁商行另创利宁造纸厂,利用蒸汽机为动力带动压纸碾,为宁夏机器造纸的开端。
在开发能源方面,1935年12月,宁夏省政府设立林矿局,对旧煤窑进行生产整顿,加强税务管理,同时加强矿产资源的勘测工作,初步掌握了铁、铅、硫磺等资源的分布储量。1943年2月,马鸿逵造成立兰鑫炼铁股份有限公司,集资300万元,曾先后在汝箕沟、大武口、中宁芨芨井设三个炼铁厂。但技术水平始终滞于土法治炼。
1949年9月宁夏解放后,人民政府立刻着手接收马鸿逵时期在宁夏建立的一些工业企业。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批国营工厂,成为社会主义工业经济的基础。同时,宁夏人民又开始建设新的工业企业。1951年,装机容量为500千瓦的银川电厂建成。同年拥有450个毛纺锭的银川毛纺织厂建立,是宁夏最早建立的现代企业。“一五”时期,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1955年,宁夏各城镇开始了对私营工商业和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底,私营工商企业全部实现了公私合营,个体手工业者参加合作社的比重已占92.6%。1957年,国营工业企业上升到58个,工业总产值达到4217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9%。
1958年自治区成立,以此为契机,宁夏经济建设又跃上了一个新台阶。国家也加大了对宁夏的工业基本建设投资,1957~1959年,投资总额达2.9亿多元,为前8年的14倍。同时,国家还从外省抽调干部、技术人员、技术工人近万名支援宁夏建设,为宁夏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一批骨干企业相继建立,如石嘴山和石炭井矿务局、银川通用机器厂、银川棉纺厂、吴忠仪表厂、青铜峡水泥厂等,从而使宁夏工业在这三年内出现了高速发展的局面。到1960年,宁夏工业企业已达783个,工业总产值达2亿元,第一次超过农业总产值。
20世纪60~80年代,宁夏为国家“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之一。大批沿海地区企业内迁到宁夏,如长城机床厂、大河机床厂、银川橡胶厂、银河仪表户、宁夏有色金属冶炼厂、西北轴承厂、青铜峡铝厂等,这批企业推动了宁夏工业建设的加速发展并保持了较高的发展速度,宁夏的工业经济体系开始初步形成。到1978年,宁夏工业企业数目已达1072个,全民所有制工业职工达到14.3万人,工业总产值上升到14.45亿元,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上升到60.9%,并且形成了以能源、机械、化学、冶金为支柱的现代工业体系,工业开始成为宁夏的主导产业。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对工业经济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整和改革,宁夏积极引进外资,调整工业内部结构,使宁夏工业走上了增强企业活力和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20世纪80年代,宁夏又新建和扩建了一批大中型企业。到2009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1455亿元,实现增加值523.2亿元。全区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的企业由2005年的9户增加到20户,超过50亿元的企业由2户增加到5户,还出现了2户销售过百亿的企业。2010年,宁夏规模以上工业975个,工业实现总产值1924亿元。
商贸服务
清末民初,从京津经包头至宁夏形成了一条水陆并用的商路,宁夏居民用盛产的枸杞、二毛皮、发菜等土特产和烟土换取外来的工业产品。宁夏省城已形成靠经营土特产起家的敬义泰、天成西、隆泰裕、合盛恒、百川汇、广发隆、福新店、永盛福“八大商号”。外国资本看到经营宁夏土特产有利可图,也开始涉足宁夏。外商见羊毛、羊皮生意获利丰厚,纷纷接踵而来,先后在石嘴山开设十余家洋行,大多为英商控制,资本比较雄厚的有仁记洋行、天长仁洋行、新秦兴洋行、平和洋行、瑞记洋行、兴隆洋行六家。19世纪20年代,各洋行纷纷撤回天津。
1923年平绥(京包)铁路通车,给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当时仅有1.9万人口的宁夏城(今银川市)有大小商号300多家,青海、甘肃、内蒙古的农畜产品,多集散于此,购销活跃。吴忠堡、中卫县等也有不少商号。1933年马鸿逵主政宁夏后,开始着手垄断宁夏工商业的利润,他把以前仅从事金融业的宁夏银行变成兼营商业的机构,使之成为自己的敛财机器,经营种类从大烟、粮食、百货到皮毛、枸杞、药材、食盐等土特产。1939年,马鸿逵在宁夏银行内部专设“富宁商行”,垄断了枸杞产业和毒品的销售,为马鸿逵等人聚敛了大量财富。
1949年9月宁夏解放后,在银川市军管会的领导下,对马鸿逵的富宁商行进行了接管。同时,于1949年10月29日成立了宁夏省人民政府工商厅和西北贸易总公司宁夏省公司,开始组建国营商业。同时在一些重要的市县设分公司和贸易机构。1958年10月25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商业厅成立,统管全区的内外贸易和工商管理工作。到1965年,宁夏的社会商品零售额比1961年增长6.59%,生猪、羊收购量分别增长了37倍和1.2倍。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逐步形成了以国营商业为主导,多种经营形式并存的社会商品流通体系。1997年,宁夏社会商业零售企业及网点达43228个,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71.2亿元,城乡市场贸易成交额达40亿元,城乡市场呈现繁荣景象。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宁夏外贸出口不断扩大,由过去少量出口传统农副产品转向以出口大宗工业品为主。向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了600多种商品,2001年末,全区进出口总额5.36亿美元,分别比1989年、1997年增长5.8倍和77%。
2009年,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达471.25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的42.1%,服务业成为全区吸纳就业人数最多、增长潜力最大的产业。2009年服务业提供地税收入占全区地税收入的58.5%,成为地税的支柱税源。对外贸易不断增强,据海关统计,2009年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12.02亿美元,截至2009年底,全区注册登记外商投资企业累计达到304家。
财政税收
民国以来,各种捐税名目繁多,人民负担很重。1933年4月,马鸿逵主政宁夏,在召开的第一次全省省政会议上,就提出清丈土地、落实田赋、整顿税收的计划。到1935年,第一次土地清丈完毕,省政府据此拟定田赋科则,按土地肥瘠厘定田制为七等,征收不等的正税和附税,1936年宁夏土地回赋收入达255万余元。到1940年,宁夏省政府颁布各地方税局组织条例,规定税额增加的税局,给予奖励,短征的则罚薪甚至撤职。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当时财政的巨大困难,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税收工作。1950年,宁夏开征的税种主要有货物税、工商业税、利息所得税、屠宰税、城市房地产税、使用牌照税、特种消费行为税、交易税、农业税、牧业税等,当年税收收入为594万元。其中工商税收收入为124万元,占财政收入的20.5%。到1965年,工商税收收入达2847万元,占财政收入的44.7%。从1980年起,国家开始进行税制改革,在全区实行利改税。同时改革工商税制,并到2010年,全区开征的主要税种有国内增值税、国内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印花税、城市土地使用税、城市土地增值税、车船税、船舶吨位税、车辆购置税、关税、耕地占用税、契税等。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43亿元,增长13.4%,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287亿元,增长34.3%,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53亿元,增长增长37.7%。税收收入126.7亿元。
金融保险
1932年2月,马鸿宾经南京国民政府财政部批准,正式设立宁夏省银行,该行先后发行无准备金的纸币122万余元,暂由官商共同维持。此为宁夏设立省银行之始。1933年,马鸿逵初来宁夏,又废除了旧币,着手发行新钞,共发行“临时维持券”“金融维持券”122万元。1935年,又印纸币227万余元,导致市面物价飞涨,货币贬值。1938年6月,马鸿逵将官办的宁夏省银行改为所谓地方官民合资经营的宁夏银行,总揽了宁夏金融大权,宣布脱离中央银行的制约。马鸿逵亲任董事长,并在各县设有分行,还在陶乐、同心、定远营(今巴彦浩特)、兰州、西安等地设立了办事处,与平、津、沪、包头、武汉等地均有联系或专设机构。
在银行业务方面,宁夏银行几乎把所有的存款、放款、汇兑、贴现等统统垄断,使中央派驻宁夏的其他银行机构业务难以开展。宁夏银行还借助马鸿逵的权力,对获利较大的土特产产品,实行强制征购,专买专卖,以牟取暴利。当时宁夏全省军政经费和所有税款,统归宁夏银行经营,马鸿逵操纵着整个宁夏的经济命脉。
1949年10月,新政权接收了宁夏省银行和中央银行、中国银行、农民银行等在宁夏的金融机构。同时成立了中国人民银行宁夏省分行,在各市、县、旗先后建立了支行和营业所。在农村,主要发展信用合作组织。1954年宁夏省建置撤销,省金融机构相继被撤销,分别在银川专区和吴忠回族自治州设立人民银行督导处和建设银行支行。自治区成立前,即1958年6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宁夏分行成立。7月1日,中国建设银行宁夏分行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宁夏分公司成立。1963年10月,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银行分行成立,1965年撤销,业务并入人民银行。1970年,建设银行并入人民银行。接着又将人民银行自治区分行同自治区财政厅合并。2008年,全区实现保费收入31.79亿元,比上年增长32.6%。2010年末,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达257.64亿元。
交通电讯
黄河水运
宁夏黄河水运,有着悠久的历史。《禹贡》在描述黄河水运时提到“浮于积石,至于龙门西河”,即指黄河上游青海积石山以下河段很早就已通航。
446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下了一道诏书,命薄骨律镇(今吴忠西南)镇将刁雍将河西屯谷50万斛运到沃野镇(今内蒙五原西北),以备军需。刁雍认为陆路运输劳民耗时,不如黄河水运,当年冬,造可载粮1000石的木船200艘,次年仅用半年时间,就运完50万斛粮。从此,宁夏黄河的水运事业历代兴盛不衰。元代著名科学家郭守敬建议在宁夏黄河通漕运,忽必烈采纳了这一建议,下令建立了应理州(中卫县)到东胜(内蒙古托克托)的水驿,全长1700余里。
清朝光绪初年,皮毛的大量输出,刺激了黄河水运的发展,宁夏也成为西北贸易的大通道。
清末民初,宁夏船只数量在千艘以上,宁夏进出口物资中水运的比重一直占70%。民国时期宁夏水运工具仍是历代相传的木船和皮筏。20世纪30年代初,由于地方军阀的混战,宁夏经济萧条,民间船筏大量减少。抗战时,由于包头被日军侵占,宁包航道无法通行,船筏数量锐减。1935年,宁夏省准备设立航运公司,经营宁包运输业务,后因战乱,开辟轮船航线的计划被迫放弃。
新中国成立后,黄河水运又一度十分兴盛,大船又发展到近千艘。1957年,宁夏水运货物运输量达8.31万吨,货物周转量达2358万吨/公里。但随着包兰铁路、包兰公路的建成通车,以及青铜峡水利枢纽的建成,宁夏的黄河水运事业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公路运输
宁夏公路交通兴起于20世纪初。1925年,冯玉祥出任西北督办,冯部入甘肃时途经宁夏,曾部署工兵整修包头经宁夏至兰州的道路,以通行炮车、辎重车和汽车。整修后的宁包路,是宁夏第一条汽车路,共650公里。
1933年马鸿逵被委任为宁夏省主席,率15路军和该军的军车30余辆到达宁夏,从此,宁夏开始有了汽车。1933年4月,宁夏省道管理处成立,是宁夏历史上第一个官办公路交通管理机构。
1949年宁夏解放时,只有公路干线4条、支线5条,线路里程1167公里,而且都是土路。人民政府对交通事业采取了“全面恢复,重点发展”的方针。至1959年6月,全区仅同铁路直接或间接衔接起来的公路就达3900多公里,可以通达区内所有的县城。汽车也增加到1000多辆。1966~1976年,根据“三线”建设的需要,对包兰、银平、西兰等公路干线进行了技术改造,架设了叶升黄河大桥,铺筑了801公里沥青公路。10年间新增公路719公里,公路数量和质量均有所提高。
1991年6月,开工建设的宁夏第一条高等级公路——银(川)古(窑子)一级公路,并于1994年建成通车。被喻为“塞上江南第一路”的姚伏至叶升高速公路是宁夏修建的首条高速公路,也是国道主干线丹东—北京—拉萨公路在宁夏内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长83.4公里,总投资15.4亿元,1997年4月开工,1999年11月银川段54公里通车,实现了宁夏高速公路零的突破,2000年6月全线通车。此后几年,不断加快建设步伐,相继建成了以京藏高速、青银高速、定武高速、福银高速、青兰高速为主骨架,6条国道和12条省道为干线的“三纵六横”干线公路网络。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宁夏加快县、乡、村公路建设,实现全区所有乡镇和95%的行政村通客车,初步形成了以首府银川为中心、以各地级市及县城为枢纽、以乡镇为结点的运输网络。2005年,全区实现了所有乡镇通油路。2009年底,乡镇通班车率保持100%,全区行政村通客车率达95.01%,其中银川市、石嘴山市行政村通客车率达100%。
铁路运输
1949年宁夏解放前,宁夏地区尚无铁路。1958年8月1日,包兰铁路正式通车,结束了宁夏没有铁路不通火车的历史,当时只有机车24台,银川只有开往兰州和内蒙古巴彦高勒的两趟混合列车。直到10年后的1968年,才有了自己的8辆客车,通车里程为375公里。
为了发展宁夏的煤炭生产和货物运输,1959~1971年先后修建了平汝、潮石和银新三条铁路支线。另外,还有专用线32条,全长80.32公里,多为各主要企业和部门的铁路专用线。
1983年,国家计划委员会批准宝中铁路的修筑计划,并列入1984年国家基本建设重点项目前期工作计划。1990年,按照国家统一安排,宝中铁路正式开工建设,1996年7月建成并正式营运。包兰铁路电力线改造工程也全部完成,“九五”期间,还对包头──石嘴山段进行了复线改造。宁夏铁路主要有包兰铁路、宝中铁路、太中银铁路共3条对外交通干线和平汝、干武、银新3条支线以及属地管理的大古铁路。到2008年末,宁夏铁路通车里程达783公里(延展里程),另外还有地方铁路131.4公里,与1958年相比,铁路通车里程增加了422公里,增长了1倍多。铁路设施和技术装备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牵引动力由蒸汽机车全部替换为内燃机车,继而又实现电气化,列车牵引吨位数大为提高。
2008年,全年铁路完成货运量4400万吨,是1959年的29倍,比1978年增长3.4倍;货物周转量达222.94亿吨/公里,比1978年增长4.1倍;客运量457万人,是1959年的5.3倍,比1978年增长3.2倍;旅客周转量28.74亿人/公里,比1978年增长12.4倍。
航空运输
宁夏的航空运输事业起步于20世纪30~40年代。先后修建过五处简易机场(包括军用机场),开辟过兰州、包头、北京的航线,民航班机时飞时停。其服务对象主要是军事、政治,其次才能兼顾邮政通信和富有阶层的行旅往来之需。
1948年1月18日,中美合资经营的中国航空公司决定开通平(北平)绥宁兰航线,1月30日,第一架班机首航宁夏。但维持不到一年,因中航公司忙于内战空运工作,班机停飞。
总之新中国成立前,宁夏民航时断时续,民航在当时交通运输中所处的地位不高,作用甚微。
1958年10月20日,在自治区成立前夕,北京—包头—银川—兰州这条横贯中国华北与西北的航空干线正式通航,大大缩短了自治区首府向首都及全国各大城市间的行程,改善了宁夏的交通运输状况。
1982年8月25日,银川—西安航线通航,同时新开银川—太原—北京航线。1985年8月,人民解放军空军组建的中国联合航空公司在银川设立办事处,开辟了西安—银川—北京的航线,使用贺兰山军用机场的设施,条件较好,可供大型客机起降。
1997年9月16日,银川河东机场建成正式通航,为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起了重大作用。在中央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后,宁夏抓住这个难得的发展机遇,制定出航空运输发展战略。2008年末,开通银川至全国各地的航线31条,其中,地区航线(香港)1条,国内通航里程达到44197公里,比1978年增长了32.8倍。此外,还新开辟了银川—基加利的维和部队包机航线和银川—麦地那的朝觐包机国际航线,给回族同胞的朝觐活动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宁夏的航空运输已形成了以银川为起点,辐射北京、上海、广州、和香港等大中城市的空中网络。全年货邮吞吐量1.17万吨,年旅客吞吐量为164万人,其中,共发送货物4350吨,运送旅客78.5万人。
宁夏还新建了中卫香山机场和固原六盘山机场两个支线机场。
中卫香山机场于2008年3月正式开工建设,12月26日正式通航。总投资3.7亿元的中卫香山机场属国内支线机场,飞行区等级为4C,可年起降客机5100多架次。
固原六盘山机场于2007年9月开工建设,2010年6月正式通航。机场以2015年为设计目标年,可起降波音737和空客320系列飞机。飞行区等级为4C,跑道长2800米,满足年旅客吞吐量12万人次,开通固原至西安、固原至银川等城市的航线。
至此,宁夏已有一个干线机场(银川河东机场)、两个支线机场(中卫香山机场、固原六盘山机场),形成宁夏航空运输新格局。三个机场的共同运营,将大大改变自治区交通运输业、物流业和经济机会发展的现状。对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开辟旅游专线,进而带动其他相关产业,促进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管道运输
宁夏管道运输起步较晚,1980年始建原油专用管道153公里,随着原油炼制业的发展,逐步延伸并增加了天然气管道。宁夏输送原油管道从长庆油田经宁夏的盐池、中宁县到石空站上包兰铁路,主要供应兰州炼油厂和宁夏炼油厂。天然气管道主要是陕甘宁气田至银川的第一条天然气运输管道。1999年7月,靖边─银川的天然气管道西线——从陕北气田到银川的民用天然气输配工程建设开通,这对保护生态环境,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极为有益,向方便、干净、卫生及不污染环境的民用燃气发展方向迈进了一大步。2008年末,宁夏已拥有输油(气)管道968.7公里(含境外长度),年输送原油(气)1055吨,周转量达17.1亿吨/公里。
新中国的邮电通信事业
在1949年9月,宁夏解放前,宁夏的邮电通信相当落后,再加上经济的落后和战乱,许多邮路中断,通信线路被毁。1949年9月23日,宁夏解放。9月26日银川市军管会派军代表张哲接管宁夏一等甲级邮局,各市县邮电机构立即开始营业,疏通邮路,抢修被毁通信线路。
1949年10月6日,银川至兰州邮政汽车班恢复运邮。1950年4月,银川至兰州间长途电信线路全部修复并恢复通报。1952年8月,在永宁、贺兰、金积、灵武等县建立了邮电局,区一级工矿和镇设立邮电所,乡建立代办机构,通信组织与生产管理日趋完善。1953年8月,银川载波机房完工,开通银川至兰州三路载波电路。1958年4月,开辟银川至三盛公省际自办汽车邮路,使北京及华北东北的信报提前3天到达银川。进入“二五”计划建设时期,适逢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之机遇,组建以银川为中心的通信网。1958年10月,19个县市各安装会议电话机一部,首次开通全区会议电话。到1962年底,以银川为中心的区内外邮电通信网路已初步建成。
1971年12月,兰州至银川微波通信干线(218工程)开始筹建。1977年,宁夏开始利用微波电路传送中央电视台彩色电视节目。
1987年,银川市开通程控电话8000门和长途自动交换500线,可与全国数百个城市和近百个国家和地区直拨电话。1992年9月,完成各县(市)电话自动化,成为西北地区第一个实现市话自动化的省区。1993年12月,建成纵贯宁夏南北四个经济区的区内二级数字微波干线,全长1575公里,这是国内首次利用引进的二手模拟微波设备,改造为480路数字微波电路成功的工程项目。1993年银川市率先实现程控化,到1994年,市话容量已达8.5万门,长途交换机5000路端。
随着全区通信能力的增强和通信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通信手段也实现多样化。1991年7月,石嘴山市率先开通无线寻呼(俗称BP机)。1993年2月,银川首先在全区开办移动通信(俗称“大哥大”),随后手机普遍使用。10月,银川,吴忠、石嘴山开办磁卡电话。邮政通信能力和电子化,机械化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宁夏建成覆盖全区的移动通信网、无线寻呼网和数字数据网,已形成以银川为中心,具有一定规模,连结宁夏城乡,辐射全国及世界各地的邮电通讯网络,为宁夏的对外联系开辟了新的窗口。宁夏已建成5个本地电话网,固定电话网络高效运行。通过建设电子政务基础平台,宁夏各级政府机关逐步实现无纸化办公和移动办公,同时通过对百姓生活类信息的海量收集,为其提供更为便捷周到的信息服务。
农村信息化快速发展。随着“村村通工程”的实施,2001年,已初步形成全区范围的广播电视网。2007年2月启动实施新农村信息化建设,到2010年全区75%的行政村通过光纤和无线宽带方式实现了宽带上网,25%的行政村采取“450M数字无线接人系统+新一代卫星天线接受系统”方式实现上网,全区建成了2802个新农村信息服务站。
房地产业
宁夏房地产业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起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进入21世纪后,宁夏房地产开发业突飞猛进,以年均增长48.4%的速度快速发展,2008年房地产开发投资达117.59亿元,是1993年的22.6倍、2000年的6.2倍。
“十五”时期,宁夏房地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态势。全区房地产开发5年累计完成投资247.95亿元,是1990~2000年开发投资总和的2.8倍。房地产开发企业由1995年的68家发展到2008年的341家。“十五”时期,全区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达1174.11万平方米,是“九五”时期的3.6倍,其中住宅销售面积累计988.28万平方米。宁夏房地产开发企业2000年共完成经济适用房投资2.30亿元,经济适用房施工面积为27.20万平方米。到2008年末,经济适用房投资达7.04亿元,年均增长22.9%,施工面积达118.32万平方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