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卫体
科技
自然科学
新中国成立后宁夏的科技事业才开始起步发展。1950年,宁夏成立了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银川支会和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银川支会,相继组建了宁夏省农业试验场、宁夏省农业化学试验所、灵武园艺试验场、兽医诊断试验室、水产试验场等以农业技术推广为主的专业科研机构,对当时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宁夏科技事业进入初步发展阶段,同年成立了宁夏科学技术委员会,陆续新建了农业、水利、机械、化工、地质、交通、技术物理等一批专业研究所和甜菜试验站、草原试验站、科技图书馆等科技机构。20世纪60年代中期,宁夏陆续兴建了一批新的工业企业,同时一大批外地工业企业及工程技术人员也先后迁来宁夏,企业技术开发力量不断增强,工业科技迅速发展,为宁夏现代工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与国计民生相关的交通、邮电、城市建设以及气象、地震、勘探设计等事业相继起步发展,科技进步水平迅速提高。1973年自治区科委恢复工作,宁夏农业科学研究所、宁夏工业设计研究所等科研、设计单位逐步恢复开展工作,还陆续建立了机械、化工、建材、农机、科技情报等研究所。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宁夏科技事业迎来了阳光明媚的春天。
从1979年起全国进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新时期,宁夏贯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全国科学大会精神,解放思想、拨乱反正,科技工作逐步走上正轨,其后陆续组建了宁夏农林科学院以及计算机、新技术应用、气象、煤炭、环境保护等一批科研机构。到1985年,宁夏专业技术人员总数达到6.9万人,独立科研机构发展到42个,企业研发机构发展到20个,初步形成了宁夏科研布局的基本架构,科研基础条件得到改善,综合科技实力明显增强,科技事业出现欣欣向荣的新局面。
从1985年起,在中央的统一部署下,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启动并不断深入发展,宁夏科技发展逐渐摆脱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科技与经济发展相脱离的旧体制和运行机制,逐步走上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创新发展道路。1988年提出“科技兴宁”发展战略,并于1990年先期启动“科技兴农”农业发展战略和“双十农业工程”。1992年正式确立了“科技兴宁”战略,作出发展高新技术和兴建银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战略决策。1995年又上升到“科教兴宁”主导战略,确立了科学技术在宁夏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战略地位。2000年提出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战略任务。在此期间,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在科技计划管理、科技成果管理与推广、科技奖励等方面进行了重要改革,为宁夏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
银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成为宁夏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基地和改革开放的窗口,并相继建成一批优势特色产业科技园区和农业科技示范园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科技创新体系新架构开始形成。
新中国成立前,宁夏全部专业技术人员总计不到400人,1958年自治区成立时自然科技人员增加到2000人。到2008年底,宁夏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级学术技术带头人9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人员(一、二层)10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544人、享受自治区政府特殊津贴人员159人、自治区级学术技术带头人292人、自治区“313人才工程”人选人员380人。全区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超过1.8万人,创建了15个优秀科技团队。
从1985年专利制度建立到2008年底,宁夏专利申请量累计达7291件。其中:2008年专利申请量达1087件,创历史最高水平。有170多项专利先后在国际和国家发明展览会中获奖,百万人口拥有的专利申请量和亿元GDP专利申请量多年保持全国中上游水平。
科技成果的水平大幅度提高。“牛环形泰勒焦虫裂殖体胶冻细胞苗”培养出我国第一个预防牛寄生虫的虫苗,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沙坡头沙漠铁路‘五带一体’防护体系”,获1988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宁夏300兆瓦火电机组仿真机”,被评为1992年全国10大科技成果等。
到2008年底,宁夏有自治区属社会公益型科研机构28个,转制后的科技企业25个,建成14个国家和自治区重点实验室、15个国家和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0个国家和自治区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先后建成宁夏国家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宁夏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中心等一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发展到200余家。
社会科学
1949年宁夏解放后,省委、省政府组建了省委讲师团,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中开展了普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干部理论教育,组织了读书班和学习组,社会科学事业初步创建起来。1958年自治区成立后,先后办起宁夏师范学院等三所高校和宁夏中级党校等,《宁夏日报》和理论刊物《星火》杂志为最早的社科理论阵地。1962年10月,宁夏民族历史研究室成立,当时只有6人,这是宁夏历史上第一个社会科学研究机构。1964年3月,成立了宁夏哲学社会科学学会。同时在原宁夏民族历史研究室的基础上,设立了宁夏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在搜集资料的同时,开展了一系列学术活动。“文化大革命”时期,刚刚起步的社科研究工作被迫中断。1979年7月,宁夏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恢复,当时设有民族和宗教、历史、哲学、法学、经济五个研究室以及图书资料室、办公室等。1981年8月,经区党委批准更名为宁夏社会科学院。至2010年,全院共有回族、经济、法学、社会学、历史、国史、地方志等七个研究所,科研业务人员130人。1982年创刊《宁夏社会科学》双月刊,1991年创刊《回族研究》季刊,2010年又创办《西夏研究》双月刊。宁夏大学于1979年创办的《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双月刊,西北第二民族学院于1989年创办的《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季刊以及《宁夏师范学院学报》等,这些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培养凝聚了一大批社会科学研究人才,在许多领域进行了高质量的学术研究活动,在国内外都很有影响。
社科研究机构还有宁夏大学的西夏学研究中心、回族文化研究所、教育科学研究所、西北方言研究所、西北历史文化研究所,北方民族大学社会文化研究所和金融研究所。自治区党委政策研究室、党史研究室和自治区政府经济研究中心,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员会经济发展研究所、自治区国税局税务科学研究所、自治区财政厅财政科学研究所、中国人民银行银川中心支行金融研究室等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到2010年,社会科学理论研究型、应用研究型的学会有90多家,学会会员达3万多人。形成了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各级党校、社科学会及基层社科队伍等五路大军组成的门类齐全,专业人才荟萃的高素质社科研究队伍。宁夏每年都承接一大批国家和自治区社科重点研究项目和基本项目,在许多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宁夏在回族与伊斯兰教研究方面居国内前沿水平。1962~1966年,宁夏民族历史研究室搜集整理了一批回族历史资料,编印了《伊斯兰教和回族的关系》《关于回族的来源》《关于杜文秀大理政权的对内对外政策》《西北回民起事》等资料汇编。1985年后逐步建立起一支以杨怀中、余振贵、勉维霖为代表的专业队伍,先后编撰了《回族简史》《宁夏伊斯兰教派概要》《中国回族》《中国回族大辞典》等一批专著和典籍资料。近年来,又对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民俗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承担了多项此类国家重点课题和基金项目,已出版的研究成果有《回族文学史》、《回族史论稿》等,为中国回族、伊斯兰教的研究增添了新的内容。国家“八五”重点项目《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历史探索》,从史论结合上探讨了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与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及其规律,填补了民族史学理论研究领域的空白。
为了加强回族古籍的整理研究工作,自治区成立了少数民族古籍整理领导小组,在宁夏社会科学院设立专门机构,从1984年开始对历代古籍中有关回族的文史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出版,已整理出版了《中国伊斯兰文献著译提要》《中国回族古籍丛书》《中国伊斯兰历史报刊萃编》《中国回族金石录》等,受到有关方面的好评。
宁夏对西夏文史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1979年11月,《西夏简史》的出版以及后来李范文先生汇编出版的《西夏研究论集》《西夏陵墓出土残碑粹编》等,受到国内外西夏学界的重视。1983年以后,出版的重要研究成果还有《同音研究》《宋代西北方音》《西夏战史》《西夏学概论》《夏汉字典》《西夏语比较研究》《西夏法典》《党项文化史》等。韩荫晟汇编的《党项与西夏资料汇编》(上、中、下卷,补遗,共9册)出版,为一部较完整的西夏史料汇编,获宁夏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专著特等奖。这些研究成果,均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为进一步解开西夏历史和文字的秘密做了有益的探索。2010年创办双月刊《西夏研究》。
1981年8月,全国第一次西夏研究学术讨论会在银川举行,1995年在宁夏成功举办了首届西夏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西夏学术研究交流日趋活跃。
地方史志编纂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出版了《当代中国的宁夏》《宁夏通史》《宁夏地方党史简编》《中国共产党宁夏史》及一批市县(区)党史,还出版了《当代宁夏史通鉴》《当代宁夏日史》《当地宁夏史图鉴》等专著。截至2010年,编纂出版了第一轮社会主义新方志中的28部地市县志和21部自治区级专业志出版发行,又开展了续修并由部分续志出版发行,编纂出版了《宁夏通志》17卷,还整理出版了历代保存下来的旧志。2001年,《宁夏年鉴》创刊,结束了宁夏没有省级综合年鉴的历史。
宁夏社会科学工作者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注意把研究内容与宁夏的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加强现实问题的应用对策研究,为决策和指导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自2000年,宁夏社科院开始先后创办了《宁夏经济蓝皮书》《宁夏文化蓝皮书》《宁夏社会蓝皮书》《决策咨询》,组织专家学者对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得到的问题进行分析论证,建言献策,受到各方面的好评。
自1981年起,遵照自治区党委决定,每2~3年在自治区范围内开展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活动。截至2010年,共组织了11次宁夏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活动,1576部(篇)著作、论文获奖。自1993年起,中宣部组织全国“五个一工程”评奖活动,宁夏有多部社会科学专著和多篇理论文章获奖。
教育
当代基础教育
中小学教育是各类教育的基础,被称为基础教育。1949年,宁夏有小学639所,在校生45106人,中学9所,在校生l006人,十分薄弱。1958年自治区成立时,全区中小学发展到3026所,在校生265747人。1960年2~4月,在教育部支持下,北京函授师范学校工作组6人来宁协助办函授师范教育,宁夏成立了函授师范试点工作组,4月下旬在银北各县试点招收了培训学员。函授分初师、中师两部,分别吸收相当于高小或初中毕业程度的教师,采用“单科独进、分科结业”的方法进行函授学习,学制定为四年。1960年3月,自治区文教厅组织宁夏大学、银川师范、银川实验小学教师,到辽宁参观,学习黑山县北关小学的“集中识字”经验,推动了宁夏各市县小学的教学工作。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宁夏学校教育在“左”的影响下,学生停课闹“革命”,教师被打入“牛棚”劳改。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教育开始拨乱反正。1980年,自治区确定银川一中、二中、九中,固原一中,吴忠中学等8所学校为自治区首批重点中学。1984年以来,自治区政府逐一对川区(市、县、区)普及初等教育工作进行了验收,提高了小学教育质量,同时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加强了基础教育的投入。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中小学教育被纳入了法制轨道。1986年1月17日,自治区党委、政府作出《关于改革和加强教育工作的决定》,提出要在全区有步骤地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同年3 月14日,自治区第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宁夏回族自治区普及初等义务教育暂行条例》。1993年8月21日,自治区第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宁夏回族自治区义务教育条例》,这是一部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及其实施细则的地方性法规,有力推动了宁夏教育事业的发展,办学规模与效益得到有效发展。2006年,宁夏以县为单位全面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并于2008年高标准通过国家评估验收。宁夏还在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校“三免一补”、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和国家助学贷款的基础上,在全国率先建立了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制度,使1万多名学生受益。2009年宁夏有特殊教育学校数量为6所,在特教学校和普通中小学随班就读的残疾学生约为0.15万人。
当代高等教育
解放初,宁夏没有一所高校。1958年,以自治区成立,经教育部批准,创建了宁夏师范学院、宁夏农学院、宁夏医学院三所高等院校,当年招生300多名,79名专任课教师大多是由全国重点院校支援和京沪等地全国重点院校分配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当时宁夏师范学院设中文、历史、数学3个专业,宁夏医学院设医疗专业,宁夏农学院设农学和畜牧专业。1962年,国家调整教育秩序,上述三所院校被合并为宁夏大学,设中文、政史、外语、数学、物理、农学、医疗等10个系,学生1174人,教师320人。1962年7月31日,宁夏师范学院和宁夏农学院联合举行首届毕业生毕业典礼,宁夏第一批高等学校毕业生共162人。“文化大革命”期间,高校受到冲击,停止招生达6年之久。1972年,农学、畜牧、医疗系从宁大分出,分设了宁夏农学院、宁夏医学院并开始招生,但由于没有恢复高考,生源来自有实践经验的工农、解放军。1978年春,高考招生制度恢复。同年又创建了宁夏工学院、宁夏教育学院和固原师范专科学校。1984年,经教育部和国家民委批准,在银川筹建西北第二民族学院。1994年3月国家教委批准正式建院。“十一五”期间,全区高等教育稳步发展,办学规模持续扩大。随着2008年宁夏大学进入“211工程”行列、宁夏医学院更名为宁夏医科大学,并实现博士学位授予单位零的突破,以及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和宁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进入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行列,全区高等教育办学质量和层次有了明显提升。
2009年,宁夏共有高等院校16所,其中普通本科院校5所,独立学院2所,高职学院8所,成人高校1所。全区各高校已建成博士学位授予单位1个,博士学位授予点3个,硕士学位授予单位3个,硕士学位授予点87个,有工商管理硕士、教育学硕士、农业推广硕士、高校教师硕士4个专业硕士授权资格。全区共开设99个本科专业,141个专业点,涵盖文史哲及自然科学11个学科门类,高职高专设17个大专业49个二级门类,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高等教育体系。
当代职业技术教育
解放初,宁夏共有3所职业技术学校:宁夏助产护士职业学校、国立宁夏实用技术学校、宁夏高级农业职业学校,学生仅91人。1950年,在宁夏高级助产护士职业学校的基础上,成立了宁夏卫生学校。1951年成立了宁夏农业学校,专门培养中等农业技术人员。到1958年自治区成立时,全区有中专和职业学校73所。甘肃省将吴忠师范学校、固原师范学校交给宁夏管理。1975~1976年,经自治区政府批准,又相继成立了银川教师进修学校(银川师范学校前身)和石嘴山师范学校。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宁夏职业技术教育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先后成立了宁夏建筑工程学校、银川市第一职业高中等。同时恢复和扩建了一批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2009年,全区高等职业院校达到8所,其中两所进入国家“百所示范性高职院校”行列,一所进入国家骨干高职院校行列;中等职业学校(指中等专业学校和职业高中)38所,其中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12所,职业院校在校生规模达14.5万人。特别是不断深化实施东西部合作办学,相继开展了宁鲁、宁闽、宁苏、宁津职业教育联合招生合作办学工作,从2005年开始已向东部输送近6.5万人,其中近3.5万人已在当地稳定就业。
成人教育
解放后,政府积极开展面向工人、农民的成人教育,教育内容主要以扫除文盲和文化补习为目的。1958年,自治区文化教育厅设立了工农教育处,专门进行成人教育工作。1965年,全区参加扫盲班和各级业余学校学习的达8万多人。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一些工厂、农村办过几所“七二一”大学、“五七”大学、政治夜校等。1983年,原自治区教育厅工农教育处改为成人教育处,各地、市、县都设立了相应的行政管理机构,成人教育步入了正轨。宁夏煤炭职工大学、宁夏石嘴山职工大学、宁夏农垦职工中专、宁夏轻纺职工中专等成人大中专院校相继成立。同时,还在宁大等高校开设夜大学和函授教育,以及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形式,为成人教育提供了多种途径。截至1995年,成立的夜大学有宁夏大学夜大学银川师专夜大学、宁夏工学院夜大学。开办函授教育的有宁夏教育学院、宁夏大学以及宁夏农学院的函授部。1985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开始进行。1990 年9月,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创造性地提出在全区农村实施具有战略意义的“231工程”,即在广大农村开展“两扫”(扫文盲、扫科盲)、“三学”(学文化知识、学科学技术、学经营管理),造就新一代农民。
民族教育
解放后,党和政府在回族聚居区陆续设立了一些回民学校,建立了宁夏民族公学,改办了吴忠回族简易师范学校。20世纪80年代,宁夏开始采取一些特殊措施,促进民族教育。在回族聚居区开设寄宿制回民中小学,招生实行择优和适当照顾的录取原则,学生享受一定的助学金。为解决回族女儿童的入学问题,还开办了女子中小学校,如同心海如女子中学、同心韦州回民女子小学等。设立了西吉县什字山庄小学、海原县李旺小学、固原县官厅刘店小学等8个窗口,女童教育试验学校,收到了明显成效。为了培养少数民族专门人才,除招生中对回族学生采取适当降低分数段等特殊措施外,从1981年起,在宁夏大学和固原师专设立了民族预科班。1989年,又在宁夏大学民族预科班的基础上,成立了宁夏高校民族预科部。1985年起,又在银川一中、吴忠中学、固原一中增设民族高中班。2003年以来,宁夏历时7年时间,投资10亿元建成了可容纳1.6万人的六盘山中学和宁夏育才学校,面向宁南山区9县(区)和各移民吊庄点招收优秀初中毕业生和少数民族学生。与此同时,自治区启动实施了一期和二期“百所标准化回民中小学建设工程”,建成了100多所标准化现代化的民族中小学,民族教育的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民族教育的质量稳步提高,民族教育与全区整体教育同步发展,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少数民族学生在校生比例达到37.38%,略高于少数民族人口自然比例。2009年,宁夏回族小学生占全区小学在校生的45.9%,回族普通初中在校生占全区初中在校生的35.06%,回族普通高中在校生占全区普通高中在校生总数的27.93%,宁夏回族考生的高考录取比例已从10年前的18%提高到34.2%。
卫生
1949年以前,宁夏天花、性病、结核病都很严重,鼠疫时有发生,白喉、百日咳、流行性脑膜炎、猩红热、新生儿破伤风、伤寒等传染病经常流行。
1949年新中国成立,党和政府集中力量防治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传染病和严重威胁母婴的疾病。发动群众,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改善城乡卫生面貌。1956年宁夏人民医院建成,改名为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开设病床150张;宁夏卫生学校改名为银川卫生学校,继续扩大招生,在校学生达700多人,为各县培养了大批中级医疗卫生人员。各县相继建立了医院、防疫站,部分市县建立了妇幼保健站,从而为宁夏卫生工作全面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58年自治区成立时,党中央、国务院为支持宁夏卫生事业的发展,从全国各地特别是北京、天津、上海选派了一批业务技术骨干、学科带头人支援宁夏,同时调拨一大批重要设备,从高校毕业生中增加到宁夏的分配数,促进了宁夏的发展。为适应宁夏卫生事业的发展,1958年成立宁夏医学院,1960年成立宁夏中医学校,还相继成立了一批医疗科研所,这些机构为宁夏卫生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农村形成了县、社、队三级医疗卫生网雏形。20世纪70年代,医疗卫生事业在农村取得得成绩尤为明显,使流行病、常见病得到了有效的防治,农村的卫生环境大大改变。1972年上海铁道医学院迁来宁夏,人员、设备全部合并到宁夏大学医学系,后又重新建立宁夏医学院,促进了宁夏高等医学的发展。同年,兴办以赤脚医生为主的生产大队合作医疗站。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自治区的卫生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初步建成了一个遍布全区城乡的医疗卫生网,有力地改变了宁夏缺医少药的状况。到2009年底,全区卫生机构总数1602个,医疗机构床位数22142张,每千人口床位数3.39张,卫生人员3.41万人,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4.53人,卫生技术人员达26627人。2009年,全区有妇幼卫生保健机构22个,各级综合医院都设有妇产科,乡镇卫生院都配备了妇幼保健专业人员。农村“三乡”医疗卫生网的建立,使占全区人口85%以上的农村最必需的医疗、预防、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工作有了可靠保障。
体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宁夏省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工委负责全省的体育工作,组织开展了许多体育活动。1954年,宁夏省建制撤销,并入甘肃省,由甘肃省体委管理体育工作。1958年10月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宁夏回族自治区,为庆祝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在宁夏田径场举行了自治区首届体育运动会。自治区召开了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在会议通过的《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委员会组织条例》中规定,在人民委员会机构中设置体育运动委员会。从此,体育工作摆上了政府议事日程,得到了应有的重视与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后,宁夏陆续恢复和成立了19个行业体协以及田径、篮球、足球、门球、乒乓球、武术、信鸽、健美、桥牌、围棋、钓鱼等12个单项体育协会。这些组织有力地推动了全区体育运动的发展。自1995年国务院颁布《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来,群众体育工作和全民健身活动出现了一个新的局面。贺兰县、平罗县、青铜峡市获全国“田径之乡”称号。特别是《全国健身计划纲要》出台后,宁夏成立了全民健身领导小组,加大了对体育工作的投入和宣传力度,群众体育工作又有了长足的进步。1997年,宁夏分别获全国群众体育进步奖和全国全民健身宣传周活动优秀奖。
自1958年自治区成立后,宁夏派代表团分别参加了第一至第八届全国体育运动会和第一至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成功举办了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一至第十届体育运动会。1965年,承办了全国少年男子乒乓球锦标赛,这是第一次在宁夏举行的全国性体育赛事。以后相继承办了全国中国象棋、公路自行车、曲棍球、乒乓球、武术、柔道、摔跤、射箭、艺术体操等项目的全国锦标赛和球类、田径、射击等全国分区赛。
1997年,宁夏成功承办了全国公路自行车锦标赛暨八运会预赛,获得全国最佳赛区称号。1998年,承办全国艺术体操锦标赛,获得全国优秀赛区称号。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得到国家重视和扶持,回族传统体育项目木球被列为全国民运会比赛项目,踏脚、六盘鞭杆、西夏王刀、木兰扇、羊响板等在全国民运会上获得优胜表演奖。2003年,在银川成功举办全国第七届民族运动会。首创“体育下乡,篮球进村”工程,在全国率先实现“村村建有篮球场”的目标。2010年,已建成农民健身工程2000多个,覆盖了全区乡镇和行政村。全区各市县均建成或在建体育场、体育馆,全民健身路径等群众健身设施遍布城乡。体育彩票销售实现持续增长,居西部省区市第一,有力支持了全区体育事业和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据全国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结果显示,宁夏国民体质等级合格及以上为89.3%,比2000年首次国民体质监测提高16.4个百分点,不合格率下降16.3个百分点,所有年龄段人群优秀率、良好率提高,不合格率降低,宁夏人体质综合指数为99.69,在全国排名第21位。
体育的推广和普及使宁夏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有一定优势的体育项目,如武术、自行车、射击、举重、摔跤等,在国内外体育比赛中取得了比较优异的成绩。有4名宁夏运动员参加了奥运会;6名宁夏运动员参加亚运会,获得金牌2枚,铜牌3枚;有14人次参加世界锦标赛,获得金牌11枚。在第一届到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上,宁夏运动员共获得金牌3枚、银牌7枚、铜牌11.5枚。有一批体育技术官员参加了奥运会、亚运会等世界体育比赛和全国运动会的竞赛组织和裁判工作。
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取得了新的成就。在199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四十周年之际,多功能、高档次的宁夏体育馆落成。2009年,占地107亩,总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由羽毛球馆、篮球馆、乒乓球馆、游泳馆、网球馆、综合楼、水珠大厅以及室外网球场等建筑组成的宁夏亲水体育中心建成,是宁夏规模最大、体育设施最全、环境优美的体育建筑群,被誉为宁夏的“鸟巢”。2010年,在建的贺兰山体育场投资7亿多元,是目前宁夏规模最大、功能齐全、设备完善的体育场。体育场地设施数量逐年增加,器材不断更新,不仅解决了体育运动训练、大型比赛、全民健身以及文化等活动对于体育场馆的需求,而且为现代化城市增添了新的景点,成为提升自治区首府银川品味的地标性建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