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有望破解的灵州之谜
作者:曹海英 赵宁娜
宁夏考古史上的重要发现:吴忠唐墓群发掘现状
2003年3月,区内外媒体先后报道了吴忠市利通区古城乡红星村发现的唐墓群发掘情况。该墓葬群面积达6400平方米,已探测基坑8个(这8个基坑都是当时红星小区8栋楼的建筑地基),勘测出墓室有31个,出土文物达60多件。在这之前,固原、青铜峡发现的唐墓都没有这次发现的唐墓规模大、密集度高。
唐墓群7号基坑的考古挖掘情况
现已全面挖掘清理的是7号基坑,共有墓葬11座,拱形墓顶已全部被破坏,其中9号、10号两座只剩墓底,有一座墓已被施工单位严重破坏,失去了考古价值,不在编号内。
挖掘展示,墓葬均为砖室墓,墓室位北,墓道位南,3号墓为刀形墓,其他多为凸形墓。墓室中均有1尺多高的棺床,随葬品多置于棺床前或拐角处。棺床的方位和形状有所不同,如2号墓的棺床靠北墓壁,3号刀形墓棺床靠西,1号墓的棺床较大,环东、北、西三面,东、西两边的墓壁稍带弧底。墓葬有男女合葬墓,头西脚东而葬;单人墓,头南脚北而葬。从墓底的河沙分析,此处多年前是黄河古道,因此棺材朽栏,已荡然无存。
据考古人员讲,他们在1号墓和7号墓发现已朽栏的棺钉。墓葬中极具特点的是7号墓和9号墓,它们是叠压墓,即7号墓压在9号墓上。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考古研究所的专家钟侃教授说,这是由于7号墓下葬时才发现9号墓,发现后,便稍稍偏离些方向,于是出现了小部分叠压,由此也可推断,此唐墓群历经了很多年代。
出土文物
从墓葬中出土的文物有60多件,有陶钵、贝壳、手镯、铜带扣、人面堆塑、“开元通宝”铜钱和很多碎陶片,其中7号墓葬中出土的较多。比较完整的是一乳白色形似短嘴小酒壶的陶罐,壶沿口破损了两小块。一红陶注壶上有明显的人面堆塑脱掉的印迹,人面的五官有彩绘。而人面堆塑最初出土时,有人认为是唐朝瓦当,考古专家钟侃认为是堆塑,并指出像这种有堆塑的陶壶在关中地区都很少见。手镯为银制品,样子像一枚树叶,造型古朴简洁。让人惊奇的是9块铜带扣,可以摆拼成一条小皮带,工艺从现代人的眼光看也是精致的,它的用途可能为装饰品。利通区文物管理所任所长告诉我们,20世纪50至60年代,就曾有人发现过古城砖,后来农民在盖房修路时也挖铜钱、陶罐等物,这次发现唐墓群,也从农民手中收集到像铜钱币、铜环等文物。
从目前7号坑的墓葬挖掘和出土文物来看,它属于当时的平民墓葬群。
有望揭开的历史之谜:古灵州到底在哪儿
古灵州到底在哪儿?在此之前,史书上只是笼统地说,在现在灵武的西南,而专家们推测一是在灵武西南5公里处,一是灵武西南15公里处,即古城乡境内,现在唐墓群的发现确证了后一种推断。灵州古城应就在唐墓群附近不远处。据当时的交通条件及丧葬习俗,墓地一般多选在离生活区不远处,且多在地势较高的地方。而从发掘清理的情况看,叠压墓及11座墓室形制和方位也不尽相同,这表明此墓群所葬并非同年代的人,各墓墓主人下葬的年代有可能相隔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墓地延续使用的时间较长,这也更加印证了在墓群附近有过唐代灵州城池,在黄河改道中,古灵州城池有可能和墓地一起消失于地下。
历史上的古灵州
古灵州的历史渊源很早,是中国最早建制的200多个县之一。据史科记载,公元前191年,汉惠帝四年,设灵州县,隶属北地郡,西魏北周统治者曾从内地移民到灵州,促进了这一地区的开发。《太平御览》载:北周破陈后,“迁其人于灵州,江左之人,崇礼好学,习俗皆化,因谓之塞北江南”。隋末唐初逐渐壮大起来的“九姓铁勒”也在唐太宗时降唐,唐太宗抱病赶赴灵州,接见了他们,铁勒首领有千人之多,太宗非常高兴,赋五言诗一首,内有“雪耻酬百王,除凶恨千古”之句,并勒石以记,可以说这是一次极为成功的民族团结盛会。在安史之乱爆发第二年,即756年,唐太子李亨登基于灵武南门楼,升武郡大都督府为灵州大都督府,成为唐中兴复国的发祥地。在唐朝历史上,灵州几次奏黄河水情,这为宁夏的农业、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当然黄河的数次改道,也使得灵州城址不断迁移,元和十五年(820年),灵州大都督府长李听(一作昕)对灵州境内光禄渠加工修浚,可灌田千余顷。长庆四年(824年),待进渠修通。灵州不仅是当时的粮食生产基地,而且也是转运集散地。陈鸿祖《城东老父亲》载:“岁屯田,实边食,余粟转输灵州,漕下黄河,入太原仓,备关中凶年。”可见灵州的名气之大。在唐代的诗歌中,曾多次提到灵州,如杜甫的《送灵州李判官》,无可的《送灵州李侍御》。唐代灵州,总领黄河中游,是唐代西北部最重要的军事要冲,也是中原与北方游牧民族的接壤点。
有望破解古灵州所在
古灵州的历史和黄河有着无尽的瓜葛,灵州的得名与黄河有关,据《灵武市志》所载:古灵州县得名的原因是:“水中可居者曰洲,此地在河之洲,随水高下,未尝沦没,故号灵州”。黄河赋予了灵州塞上江南的美丽富饶,使得这里成为历来宁夏北方历史的中心地带,黄河也使得灵州城水患频繁。据史料记载,自明代起,灵州城因黄河改道,遭遇过两次灭城之灾。一次是1384年(明洪武十七年),一次是1428年,两次淹毁,两次北迁,最终迁至今天灵武市区所在地。从此古灵州被彻底埋于泥沙之下,成为史学家们亟待破解的谜。
此次吴忠市利通区红星村唐墓群的发现为我们揭开了古灵州历史之谜的一角, 唐墓群到底有多大面积,共有多少墓室?只有等唐墓群整体的勘探挖掘工作结束后才会有一个相对准确的数字,而这对于唐朝对灵州的开发、当时古灵州人口、城市规模、人民生产生活状况甚至整个银川平原地带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研究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要经济建设,也要保护文物
吴忠市利通区古城乡红星村唐墓的发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我们在惊喜于这一重大考古发现时,又为眼下的唐墓一再遭到破坏、考古发掘工作陷入人为困境而不解。
考古发掘工作缘何中断
3月12日,利通区文管所听说施工现场发现古文物之后,在施工现场展开调查并收集当时流散于民工手中的部分文物,并于13日下达了停工通知,但直到今天,施工现场仍未全面停工。就在25日,在考古现场,我们看到虽然大型掘土机停工,但部分民工仍在7号坑基坑边上筛石灰,在8号基坑内挖土。据了解,就在3月22日晚,施工单位私自在3号基坑内用挖掘机施工,将考古人员划定的重点区域的白线及勘探出古墓位置的梅花孔破坏,3号墓坑未曾清理挖掘的古墓遭破坏。3月23日上午,考古人员在对8号基坑进行挖掘时,遭到施工单位的阻挠和谩骂,已经挖过的土方被强行回填。早在3月17日,吴忠市政府、自治区文研所、利通区政府及相关单位召开了协调会,但协调会上商议确定的文物保护资金至今未能到位。24日,自治区文研所和吴忠市政府再次商议无果,进一步的考古发掘工作不得不暂时中断。
据了解,此处唐墓群由于埋葬层浅,加之此前多次在此地取土,使得唐墓群距地表只有两米的距离,有些墓室不同程度被盗,以前当地农民建民居时又遭到部分破坏。此次开发建设红星小区基建过程中,7号基坑原有12座古墓,其中位于基坑西南角的12号墓因在建筑施工中遭到完全破坏,已经没有任何考古价值。据考古专家钟侃说,从目前发掘清理的情况来看,此处墓葬肯定要多于31座,而且面积也要超过目前所勘测的6400平方米,而据他多年的考古经验来看,尽管现在发掘整理出的都是些小型的平民墓,但这样大规模的墓葬群,很有可能有大规模和形制不同的墓室,进一步的挖掘发现墓志及唐三彩的可能性都是有的,施工单位如果再度施工,势必将造成唐墓群无可挽救的损失。
原本不该出现的僵持
其实,此次吴忠市利通区红星村唐墓群考古遭遇的尴尬原本是可以避免的。2002年我国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二十九条明确规定:“进行大型基本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事先报请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组织从事考古发掘的单位在工程范围内有可能埋藏文物的地方进行考古调查、勘探。”也就是说,按国家规定,在进行吴忠市利通区红星小区的建设开工前,应先进行此地的考古勘探工作,经过文物部门和考古专家的考证后,方可视情况决定是否能在此进行开发建设。显然,在做红星小区的开发建设规划时,并没有人做这一必要的先期工作。即使是先期工作没有做到,那么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单位所造成的破坏及对考古工作的阻挠,市政府也理应拿出有力措施进行补救。
俗话说,物以稀为贵。正因为这次发现的唐墓群在全区范围内属首次,可以说它在宁夏的考古历史上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对正在迈向现代化的吴忠市来说,又多了一道独有的历史人文景观。而这一无法以经济价值来衡量的人文景观,却面临着旦夕被毁的命运。这让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普遍存在的现实:在经济建设面前,还谈不谈文物保护?前些年,一夜之间拜寺口方塔被炸毁,造成自治区珍贵文物无可挽救的破坏,损失是无可估量的。文物是宝贵的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无论是破坏性破坏,还是建设性破坏,对文物而言,后果都是一样的,都是灭顶之灾,更是当代人无知和愚昧的体现。保存了1000多年的唐墓如果保护得当还可能继续留存上百年甚至上千年,可以作为后人寻根问源、追溯历史的辅助。而从长远来看,在如今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今天千篇一律的现代化建筑也许在50年以后将再次面临重新建设。因此,经济建设固然重要,但尊重历史,尊重我们民族的文化遗产,保护和抢救文物,更有利于城市整体的经济建设,也更为理性。
【附录】 灵州古城在吴忠还是灵武
作者:许成 刘宏安
2003年3月,吴忠市利通区发现唐代墓葬群,随着吕氏夫人墓志铭的出土,古灵州城址再度引起学术界的关注,一时间,古灵州就在吴忠境内成定论。然而近日,自治区文物局副局长、我区最早考证古灵州城址的学者之一许成及灵武文管所的工作人员刘宏安根据长期考古研究并再次考证,对此提出异议——
灵州和灵武的历代沿革
灵州与灵武是西汉时期同时设置的两个县城。灵州在南,灵武在北,它们分别是两个地方、两个名称。后因其建制的变革、隶属关系的变动,两名互易,其位置几经迁移后至唐初合二为一。唐以后,灵州、灵武郡、灵武都督府及西夏时期的灵州、西平府迄元至明,实为一地。这个古灵州城就是唐太宗受降、唐肃宗登基的地方。
今灵武城距唐灵州城有多远
因黄河改道迫使灵州迁其城。在《嘉靖宁夏新志》中,有城址迁徙时间、方位的确切记载。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因“故城为河水崩陷,惟遗西南一角,于故城北七里筑”,永乐年间,河水又将城冲毁。宣德三年(1428年)“城湮没河水,又去旧城东北五里筑城”,建成了今天的灵武市城区。
按这两次迁移的方向、里程推算,唐灵州城向北和东北方向2次迁徙距离不足12里。从灵武市城区返回推算,往西南推2.5公里,再往南推3.5公里,迁移前的古灵州城,应当在今灵武市城区西南方向的崇兴镇台子村。
出土文物的佐证
1956年3月,崇兴台子村农民在拆除房屋时,挖出一尊黄铜炮。炮重16.5公斤,通长38.4厘米。炮座面上竖排4行刻有20字“旋风炮,壹千壹百柒拾壹号,嘉靖丁酋年,兵仗局造”。此炮现存甘肃文物部门。
据崇兴镇台子村三队村民王某介绍:1971年4月,在三队西南400米处他家院内,发现窑藏西夏瓷器500多件。经自治区博物馆考古人员发掘,又清理出西夏瓷器100多件,其中碗8件、碟74件、高足杯6件。被打碎的西夏瓷器也达数百件之多。这批瓷器与灵武磁窑堡西夏窑遗址出土的瓷器类似,同时出土的还有烧骨和6种宋代货币。
1981年,崇兴镇台子村四队又发现宋代钱币窑藏,共出土铜钱180公斤,其中有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年)“熙宁重宝”等。时至今日,田间地头仍散见大量唐、西夏时期建筑材料,如瓦片、子母扣、小筒瓦、大瓦片、滴水及大量生活器皿残片、残件等。
铜旋风炮和两批窑藏文物都在台子村出土,且时代相近,其数量之多,足可以说明此地曾是文化交流较为集中的城镇区域。
唐灵州城和吴忠唐墓区
去年吴忠市利通区在北片区开发建设中,发现东西长3000米、南北宽1500米的唐代墓葬群,根据吕氏夫人墓志铭记载,吕氏夫人太和四年(830年)七月终于灵州家中,十月十四日殡于回乐县(灵州治所)东原。
吴忠古城乡发现大规模的唐代墓葬群,说明古灵州城不在古城乡。依照唐代葬俗,墓葬不可能距城太近,更不可能葬于城内。而崇兴台子村唐、夏古城遗址距吴忠唐代墓区的距离,正符合人们聚居区与埋葬区的距离。
古灵州城和兴教寺的位置。具有悠久历史的吴忠市兴教寺,位于吴忠市裕民西街。在成书于公元1540年《嘉靖宁夏新志》中的寺观中有载:“兴教寺在城西”,说明古灵州城在兴教寺以东。古城湾在兴教寺西北,显然不是古灵州城故址。
按明代两次迁移的方向、里程推算,古灵州城向东北方向迁移了12里,相当于如今的5.72公里,这与灵武市到崇兴的距离相吻合。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明洪武十六年之前的灵州治所,应在灵武市崇兴镇台子村。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更多重要文物的出土,千年灵州城址之谜终究会大白于天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