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追忆湖城当年

追忆湖城当年

时间:2023-03-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现今唐徕渠全长15 4.6公里,灌地120万亩,占宁夏平原引黄灌区面积的四分之一,被誉为“塞上乳管”。如今70多岁了,听说现在政府要恢复以前银川水系的面貌,老人陷入沉思,仿佛在追寻记忆中湖城当年的图景……
追忆湖城当年_发现宁夏

1.追忆湖城当年

作者:从慧

在美丽的唐徕渠边漫步,你会发现一块矗立在桥边的石碑和一尊雕像,那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水利专家郭守敬,石碑是为纪念他治理宁夏水利而竖立的。

《宁夏水利志》这样写道:“史称巧思绝人,中统三年(1262年),授提举诸路河渠,四年加授银符,副河渠使。至元元年(1264年)五月奉诏与唆脱颜行视西夏河渠,并制图呈上,后又随张文谦,行省西夏,其濒河五州,昔有古渠,在中兴者,一名唐徕渠,长四百里,一名汉延渠,长二百五十里,它州正渠十,共溉田九万余顷。自渠都海作乱后,渠皆废坏淤浅,守敬因旧渠新,更立闸堰,诸渠复通,夏人永赖。”

短短数百字,带领我们进入到宁夏河套平原古老灌溉体系演变发展的历史长卷中。据了解,从东汉到民国,先后有虞诩、刁雍、李听等30余位著名的水利专家参与宁夏渠道的疏浚。

宁夏的古渠

秦渠,又名秦家渠。开口于青铜峡出口黄河东岸,是宁夏平原河东灌区最早最大的干渠。相传始于秦朝。秦渠的维修整治始见于元初,董文用曾修复过秦渠。民国时期秦渠由峡口北流入灵武县城北门外,尾水入山水沟,渠长71.5公里,引水能力30立方米/秒,有大小斗口220个,灌田14.5万亩。新中国成立后,对秦渠全面扩整,并翻修改建了所有建筑物,增大流量,延长尾段。今日,渠长60公里,有支渠145条,灌地40万亩。灌区宜麦宜稻,高产稳产。

汉延渠,又名汉源渠,亦曰汉渠。开口于青铜峡出口黄河西岸,是宁夏平原河西灌区古老的干渠之一。渠名汉延或汉源者,乃是古汉渠延长而成,源本汉渠之意,可见汉朝时已有此渠。汉延渠由缺口向北偏西流至宁夏县(今贺兰县)王澄堡,尾水归入西河。民国时渠长120公里,有大小斗口442个,灌田25.64万亩。今渠长85.5公里(从小坝到尾闸),有支渠255条,灌地57万亩。

唐徕渠,又名唐梁渠,亦称唐渠。渠口在青铜峡峡口内一百零八塔下,是宁夏平原规模最大的引黄灌溉渠道。据明万历《朔方新志》记载:“唐徕渠亦汉故渠而复浚于唐者。”据说,唐代对汉代旧渠曾大加疏浚、延长,招徕户民垦种,遂名唐徕渠,亦曰唐渠。新中国成立后,于1961年、1962年以“裁弯取顺”的方式,对唐徕渠上、中段大力整修,而后又对下段“裁弯取顺”并延长尾段。1960年春,青铜峡枢纽截流后,将唐徕渠原引水段扩建为河西总干渠,由坝下引水,结束了无坝引水的历史。现今唐徕渠全长15 4.6公里(从大坝至渠梢),灌地120万亩,占宁夏平原引黄灌区面积的四分之一,被誉为“塞上乳管”。

追忆当年

在母亲河脊梁上那个“几”字形的一撇上,河水从南向北缓缓流淌,河套平原在万古岁月中历尽冲刷涤荡。遍布于整个平原的古老渠系,仿佛一张蜿蜒曲折的大网,笼罩着整个平原。而网间密布的大小湖泊,则更像是散落的珍珠,将川区平原装点得更加幻妙,有如神来之笔。

银川平原是来自黄河上游的泥沙冲击而成的。有句老话说,“银川大平而小不平”,由于这种特殊的低洼不平的地势,在这如带的绿洲上,从青铜峡小坝至平罗黄渠桥一线,就形成了水乡泽国的许多天然湖。西湖、小西湖、北塔湖、宝湖、三丁湖、官湖、高台寺湖、金波湖、连湖、鸣翠湖、鹤泉湖、化蒸湖、清水湖……除了如今叫得出名字的湖泊,50年前,甚至更早时,银川平原上还有多少大大小小的湖泊湿地,恐怕很少有人能够细数。

恢复湖城盛景谈何容易

“龙行弯道,白马拉缰。”刘昭义一边饶有兴趣地说,一边激动地站起来用手比划,“古人开渠没有经纬仪,全凭眼睛看。所以干渠、支渠、斗渠、农渠都是弯的。”我们完全可以想象那气势之恢弘。

刘昭义是银川市水务局的退休干部。1953年,刘昭义到银川,正赶上宁夏水利大兴“裁弯取顺”,几乎经历了建国后银川水利变迁的全过程。如今70多岁了,听说现在政府要恢复以前银川水系的面貌,老人陷入沉思,仿佛在追寻记忆中湖城当年的图景……

“难呀!”刘昭义说。恢复到过去自然的湖泊、水系状态是很困难的,不仅由于气候条件发生了变化,更重要的是现在宁夏农民已经改变了过去大水漫灌的习惯,而曾经“沧海”的形成,与人们灌溉的陋习和排水不畅有着直接的关系。

老人说:“过去,国家每年拨给宁夏的黄河水是38亿方,而实际上,我们要用68亿方。”看到我们略显惊讶的表情,他接着说,如果重新建立起“城中湖,湖中城”的盛景,新的水系将承担排洪、景观以及调节局部气候等多重功能,这样的水系是在人们科学管理和控制之下的水系,与过去纯自然状态的湖泊有本质不同。

“裁弯取顺”,沧海变桑田

话题又重新回到了古老的渠系。老人尽量描述得绘声绘色。

河套平原分河西和河北,银川在河西,四大干渠中有唐徕渠、汉延渠、惠农渠和西干渠,除了西干渠以外,其他干渠都是1962年以前修的。

河东部分有吴忠和灵武,秦渠和汉渠(东干渠),属于青铜峡灌区;陶乐有两条渠,利民渠和惠民渠,它们自成系统,都是从黄河里引水。

青铜峡灌区以北是卫宁灌区。黄河从南向北流,渠道弯非常多,而那些古渠也是一样,蜿蜓曲折,犹如九曲回肠,又如人的血脉,生生不息。

古代,因为人们没有力量修大坝,所以都采取无坝引水的方法,在渠口用石头垒渠道,水入到口子里,既能挡水,也能漏水。银川地形的总趋势是南高北低,因为水向低处流,所以有渠道的地方都是高的。

1963年,银川市成立四化办公室(农业机械化、水利化、田园化、电气化),刘昭义也是成员之一。他们勘察了国民党时期的“地级图”,发现川区所有田地的大小位置都是跟着渠道走,成为不规则的形状。为了便于机械化耕种和统计,于是,便开始把弯弯曲曲的渠道都裁成直的。

“比如,西门外保伏桥下就是区党委的鱼池,东边是唐徕公园,还有水泥制品厂,这些地方原本都是唐徕渠的渠道,把弯子裁直后,就在老弯子上填沟,建起来了。”

银川没有排水系统

我们的父辈都还记得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新华街上那些店铺的高台阶和门廊台柱,而那尘土飞扬的街道和城郊低矮的土坯房更让他们记忆犹新。

“过去新华街上的店铺都要上个台子,因为没有排水,雨水都从马路上流进环城沟。农村的田是越种越高,银川周围高,城里低,一下大雨到处都淹着。于是,四四方方的银川城外,到处都是水,城墙以北就是一片水,现在老年大学向西的地方当时叫‘长滩’。就连城里也不例外,展览馆、市第一人民医院、湖滨体育馆,原来都是一个一个的小湖。”老人边讲边回忆。

“就拿民族南街来说吧,土有一拃厚,一下雨就成了‘水泥’路,哪里地势洼,水就往哪里流。展览馆就在水坑里呢。记得有几个老汉一到夏天就蹲在湖边卖芦苇,乘凉的人多了,还引来了一个卖炒凉粉的。还有一次,西门外唐徕渠决口,东西大街两边都给淹了,大庙巷一带的民居水都进了屋,把炕都淹塌了。”

就“湖”取材,银川人多住“土坯房”

“在全国灌区里都是浪费最严重的。灌地淌水没有数,麦子一年淌三水,稻子啥时有水啥时淌,一年300方水就够了的稻田,实际要淌上千方。黄河的水浑,里面有许多泥沙,淌水时,泥沙也淌到田里了,一年稻田就能淤积1厘米厚的泥沙。”

因为城周边的田越来越高,土壤的盐碱性也高,而湖泊湿地中的土层也越来越厚,人们于是就地取材,将田里、湖里的土挖来制成土坯,家家户户都住土坯房。

“记得南门城墙上有个洞子,有的人还把城墙的土扒下来,在滩里和好,制成土坯卖。”人们修路,盖房取土,都是从湖里来。

“七十二连湖”只是泛称,也不是特指哪个湖,宝湖、西湖、长湖、北塔湖、佳睦湖(西门桥)、化燕湖、南雁湖、北雁湖、洪水湖。老人特别提到道嘴湖,就是现在的鸣翠湖。他说,曾经有人进去没出来,还有清水湖是原来的黄河古道。

“没有水时,那些湖就是湿地,也种不成地。”因为有了大量湿地,宁夏成为了野生鸟类的天堂。据统计,宁夏共有258种野生鸟类,绝大部分生活在川区湿地,成为重要的国际鸟类迁徙地之一。

轰轰烈烈,春天修渠是一景

“银川夏天时一片白茫茫,比如,潮湖农场,平罗以西的西大滩,本来就是碱滩,人们把表面一层厚厚的碱刮掉,再种地。”

为了获得更多的土地来耕种,为了降低银川土地的盐碱度,人们采取了两个办法。一是消灭湖,二是开沟排水。

如何可以消灭一个湖?水利上叫“撤清澄浑”。比如,把渠道的水引到北门外的滩里面排掉,就是“撤清澄浑”的做法。而要使土地变好的办法就是开沟排水,当时农民有个说法:“开沟种稻,当年见效!”

古渠道忽高忽低,忽宽忽窄,水一来冲,一边淤,一边泄。每年4月1日,村村户户都开始出工挖渠,要干整整一个月,直到5月1日,才开渠放水。每年那个时候,成千上万的农民在蜿蜒的渠道上一背篼一背篼地倒泥沙,其阵势可谓壮大!

随着渠道的拉直、疏通,湖泊就慢慢开始消退了;随着湖泊的消退,银川的地下水位逐渐下降,土地的盐碱度也慢慢减退,粮食产量也随之增加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