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为农垦精神干杯
作者:张恒春
“侯爵”
他真名叫王新侯。刚认识的时候,他就一再给我强调,他名字中的“侯”不是猴子的“猴”,而是侯爵的“侯”。我看他虽已是40多岁的人了,但高大俊逸,谈吐不俗,所以干脆就叫他“侯爵”了。
从1959年到1960年,响应党的号召从浙江支边来到暖泉农场的共2771人。“侯爵”就是那时随着父母来到农场的。“侯爵”在后来为农场场歌谱写的歌词中,这样形容当时的暖泉农场:这里曾经很寂寞,白天只有狼从这里经过,夜晚只有狂风在咆哮……那时的农场只有两棵树,两户“原始”居民。1960年的冬天很冷,“侯爵”一家和其他人一样,是在地窝中饥饿地度过这个冬天的。3年自然灾害期间,农场每人每月只配发21斤稗子米,没有油。很多人开始“变卖”自己的随身物品,如家具、衣服,为的只是换一把小米或绿豆。有些人实在熬不住了,就跑回了老家。“侯爵”长大后曾编写过一个剧本,还获了奖,记录的就是当时发生过的一个真实故事。故事大意是这样的:两对年轻夫妇一起从浙江支宁来到农场,住在同一个地窝里,两家中间只隔着一道布帘子。他们一起上工,一起下工,非常融洽。但是在困难面前,他们的态度却不一样。最终有一天,其中一家的男人带着另一家的女人不辞而别了,剩下的一男一女为了共同的理想和信念重新组建了家庭,继续在这片荒凉的土地上播种着希望。到1963年,农场浙江支宁人员只剩下900人。这900人意志坚定,目标一致,成为农场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带来的南方先进的水稻管理和耕作方法,对当地水稻种植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暖泉农场场志》序言中有这样一段话:也许有人不明白,我们这些农垦人当年挖大沟时,背100多斤的土还嫌不够,又悄悄找来柳条和芨芨草把背篼再加高,其实道理很简单,鼓励鞭策我们的就是特定历史环境下产生的一种“农垦精神”,那就是艰苦创业,勇于开拓,无私奉献。
田涛其人
1965年,1513名北京知青先后来到农场。他们文化层次高、见识广、视野开阔,经过几年“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后,很快就成为教育、卫生、农机、体育、文艺等农场各条战线上的主力军。1978~1979年,在知青返城的大气候下,他们中绝大多数离开了农场。他们虽然走了,但对农场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他们教出的学生已成为农场骨干;他们带来的体育运动,摔跤、排球、篮球等已成为农场的传统项目;他们留下的标准普通话已成为农场所有人的音准……
北京知青回到北京后,继续发扬农垦精神,经过十几年的拼搏,其中部分人已成名成“家”。原农场四连知青田涛就是其中之一,他给“侯爵”留下的印象很深。“侯爵”说田涛经常半夜拉二胡,经常穿着可以看见屁股的裤子到处走,如有人提醒他,他会说:“君子不拘小节……”还说他出工不出力,却好学不倦。经常上工时请假上厕所,且一去不回,后被发现是蹲在厕所里看书入了迷……许多年后,“侯爵”在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中意外发现了田涛,他被称为“东方之子”,是著名的考古学家。
父亲终于扔掉了马桶
浙江人来到宁夏,在生活上有很多不习惯,例如吃不惯面食,吃不惯辣椒,更闻不惯羊肉的膻味。但经年累月之后,他们都习惯了,唯独有一样东西始终无法丢弃,那就是他们从家乡带来的马桶。“侯爵”为此曾和自己的父亲作过坚决的斗争。上中学的时候,“侯爵”有一次回到家中,看到马桶又旧又脏,便趁父亲不在,将马桶扔出了家门。谁知父亲回来后发现马桶没了,大发雷霆,并迅速地将其找回。从那以后,“侯爵”再没敢动过父亲的马桶。
“侯爵”来到宁夏的时候才两岁,1980年,阔别家乡20年的“侯爵”终于回到了老家温州。带着父亲的嘱托,“侯爵”跨进了自家老屋的大门。迎面,他看见一位老太太,他下意识地想:这该是奶奶吧?那老人也紧紧地盯着他看,良顷,突然大叫一声:“你是我那北方的孙子吧。”然后放声大哭,哭了一会儿又开始大笑……“侯爵”傻了,“扑通”一声跪在地上……从老家回来后,“侯爵”真正理解了父亲,马桶也许就是父亲的思乡情结。
“侯爵”在父亲没有退休前,总听他说要落叶归根。可等父亲退休后,每次回老家住不上一个月就又跑回来了,问其原因,总说是想孙子,还放心不下自己种的两亩稻田。“侯爵”现在再没有听过父亲说“落叶归根”的话了,至于那马桶也再没见过,想是父亲偷偷地扔了。
【后记】
怀旧本身就是一杯酒,它是岁月和心灵的共酿,是青春和理想的蒸馏。饮下这杯酒,我看到了支宁人父一代、子一代在他乡异土坚韧不拔拼搏的足痕,听到了农垦人为建设大西北“献完青春献子孙”的坚定誓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