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黑·陶缘(上集)

黑·陶缘(上集)

时间:2023-03-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黑·陶缘(上集)宁夏贺兰县丰登乡,地处被黄河水滋润的银川平原,和中国许许多多的乡村一样,人们的生活恬然有序。1997年,李五奎带着自己的黑陶手艺从甘肃来到了宁夏。陶器的发明,无疑是人类发明史上的重要成果,是中国古代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黑陶是史前文物中实用与美相结合的最初作品之一。黑色以其低调的张扬,在中国的传统审美中始终占据着非同寻常的地位。
黑·陶缘(上集)_印象宁夏

黑·陶缘(上集)

img509

img510

img511

宁夏贺兰县丰登乡,地处被黄河水滋润的银川平原,和中国许许多多的乡村一样,人们的生活恬然有序。

李五奎,一个终日与土为伴的汉子,带着他的徒弟们在这里安静地从事着中国最传统的手艺——冶陶。

李五奎出生于一个三代冶陶的世家。1997年,李五奎带着自己的黑陶手艺从甘肃来到了宁夏。在这个小院里,搭起了土窑,支起了转轮,和起了泥巴,开始了自己在宁夏的冶陶生活。也就是从那一年开始,一批批带着宁夏符号的黑陶作品开始出现在了人们的视线之中。

冶陶,是人类利用火,改变天然材料的性质,创制全新材料的开始。

冶陶业是新石器时代最有特色的原始手工业。那个时候的人们已经广泛地在生活中使用陶器,而陶器也是那个时代人们唯一可用于日常生活的器皿。或许就是从那个时候起,火与泥土的故事流传至今。

街面上有各式各样以陶为主题的小店,店主人依着喜好各自经营着与陶有关的生意。

也许,这些形态各异的陶制品一直以来就不曾走出过我们的生活。从这些经烈火锻烧过的泥土中,散发出来的依然是来自泥土的芬芳。

相传炎帝神农发明了冶陶技术。《太平御览》引用《周书》说,神农“耕而作陶”。《资治通鉴·外纪》说,神农“作陶,冶斤斧”。 陶器的发明,无疑是人类发明史上的重要成果,是中国古代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img512

img513

一万年的时间不算短,沧海桑田,日升月落,许多事物如今回头再看,已不见当初的模样,但陶器却仿佛是其中的例外。制陶的工艺在数千年的传承中有过一些革新,但基础工艺却一直持续着最初的传统。简简繁繁之后,冶陶的手艺就这样一代代地传了下来。

李五奎(冶陶人):“和泥打了20多年交道了,手艺是跟我爷爷学的,小的时候就在这种家庭长大的嘛。”

李五奎说自己是一个泥土手艺人,和土打了几十年的交道,泥土在李五奎的眼睛里有不同的形态,不同的味道。

李五奎(冶陶人):“我们选土的时候甚至用嘴去尝它,它的含沙量,它的纯净的程度。泥其实是很干净的一件东西。我们干活时,要想粘接一个东西,没有水,当时就可以用舌头舔它。我们一块儿的几个小学生、小徒弟干活呢,比我还厉害,完了撮撮撮这么粗、这么长一泥条,我说呀水平高,比我还高,在我们感觉,用舌头舔过的泥 ,粘贴得特别牢,要是用水粘,感觉好像没粘牢,已经做惯了,习惯了。”

陶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它不但改变了先民的生活习惯,而且在一代代陶艺人的手中,被水滋润、经火煅烧的泥土逐渐演变成为了一种艺术。这些来自泥土的器皿,向我们透露着来自远古的气息,传递着华夏文化的审美价值和观念。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一踏上中国的大陆,就要求看一看中国的黑陶高柄蛋壳杯。这究竟是件什么样的宝贝,竟然会引起美国总统如此大的兴趣呢?

img514

郭震乾(宁夏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为什么他要看这个杯子呢?它的影响是很大的,当时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成在1936年,在日照的遗址发现了高柄蛋壳杯,这个高柄壳杯制作之精良和烧制的这种感觉,当时引起了国际上的注意,所以说黑陶已经不是一般的器皿,可以说是很贵族化的。”

黑陶高柄蛋壳杯,是大汶口文化晚期和山东龙山文化的代表性器物之一,平均厚度不足0.5毫米,最薄处仅有0.3毫米,有的全器重量只有40克左右,还不到一两。如此精美的酒器,竟出自4000多年前,这让现代人惊叹不已。由此,散发着神秘高贵气息的黑陶时代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郭震乾(宁夏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陶器一开始是实用性的,后来实用达到一定高度以后,可能就追求精神上的享受。它从实用的一件器皿,可能承载了精神上的需求,上升到成为精神产品。”

img515

李进增(宁夏博物馆馆长):“古人肯定是既有用的要求,也有好看的要求,咱们不能低估了古人的审美能力,只不过他们的思想和我们现代人的思想肯定是有距离的,但是在求美这一点上,是人类诞生以来从来没有放弃过的一种追求。”

img516

公元前2600年到公元前2000年,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随着原始农业的发展,物质生活日渐宽裕,人们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陶器的烧制中。快轮技术的产生,使得陶坯加工得更加完美细密,黑陶由此出现。黑陶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制陶工艺得到空前发展,也向后人展示了制陶由实用性转向审美要求的历史过程。

黑陶的首次出现是在1928年,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吴金鼎先生在山东章丘龙山镇考古发掘时发现了它。经过年代测定,黑陶成品于公元前2600年至公元前2000年之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它代表了这个时期黄河中下游的原始文明。学术界将这一时期的文明命名为“龙山文化”。黑陶因其技术之精,器物之美,被世界考古学界誉为“4000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的制作”,从而彻底动摇了中国史前文化源于西方的学说,进一步证明了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史的辉煌。黑陶是史前文物中实用与美相结合的最初作品之一。

img517

img518

img519

根据《史记》记载,舜是一位制陶专家,他在制陶方面有独特的创造,并对黑陶的发展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舜对黑陶的创造和喜爱,直接影响到了禹和当时的社会对于颜色的选择。韩非子说舜和禹都在木制饮食器、祭器外面涂漆,应当也是尚黑的意思。黑色以其低调的张扬,在中国的传统审美中始终占据着非同寻常的地位。

郭震乾(宁夏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黑色在我们传统的祭祀中或者说在美术作品中大量地使用,我觉得最典型的还是在我们服装里面。实际上黑色是一个永远的流行色,为什么是一个永远的流行色?因为它可以囊括所有彩色的魅力。那么黑和白是非常极致的颜色,实际上这种黑色跟我们皮肤的搭配,跟任何颜色的搭配,它会显得颜色更加漂亮,这黑色更漂亮。”

正如《中国文化报》1994年10月16日所登载的文章《龙山文化与舜“陶河滨”》中所说:“精美的黑陶制品是以舜为代表的一代陶工的伟大创造,闪烁着文明曙光的黑陶,我们可将其称为‘舜陶’。”

当泥土穿越烈焰,以漆黑的身姿转身为陶时,或许是黑色与生俱来的穿透力,越来越多的人从李五奎的作品中发现了泥土的“魅力”。

李五奎(冶陶人):“有一个陶艺爱好者在西塔市场转,看见我们的陶艺了,然后她给我打电话说她想过来转一转,我说那可以啊,都是美术爱好者,你就过来转一转。转一转后她觉得我们的陶和景德镇的陶不一样,咱们这个比较原始,比较古朴。”

李五奎也在和朋友们的不断交流中,完善着自己的手艺。李五奎说自己是以陶为生,以泥会友,他这样一个不擅交际的人,因泥土有了更宽的天地,也因泥土,生活得有滋有味。

和泥巴打了20多年交道的李五奎,自己亲手烧制的第一件作品是一只黑陶颈瓶。李五奎说,他每次回老家,都会从柜子里取出来,看上好半天,李五奎说常常觉得自己和黑陶有一种特殊的缘分,尽管要做好黑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img520

李五奎(冶陶人):“因为不易收藏,容易碎,它温度低,所以它在远古时代就是贵族用的,一般老百姓很少用,它在制作工艺各方面要求严格得很,你要是随便捏一些红陶很容易,但要捏一捏做个黑陶出来,那你精湛度达不到,那就不叫黑陶。”

只可惜黑陶这种工艺精致、魅力夺人的远古技艺,至汉时能够掌握的人已经寥寥无几。尽管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陶器的国家之一,陶器的种类很多,但是在繁多的陶艺记载中,黑陶的制作工艺却一直是一个谜。其中,尤其令人不解的是,黑陶光亮的黑色表面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在古人曾经的岁月里,究竟还有多少是我们所不能解的谜?

编导:周冬冬

撰稿:周冬冬

摄像:屈晓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