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分酒泉地置敦煌郡、增置阳关为新的边关后,敦煌郡领敦煌绿洲和安西绿洲上的6县,酒泉郡领玉门绿洲以东9县,敦煌郡的防务仍由酒泉都尉负责,玉门都尉被调往敦煌治阳关及罗布泊的亭,于是在敦煌郡境内有了酒泉玉门都尉、酒泉中部都尉、酒泉宜禾都尉,司马迁总而言之“敦煌置酒泉都尉”。防务交割以后,敦煌增置郡都尉,下领3部都尉,酒泉郡都尉领3部都尉。
敦煌置酒泉都尉_玉门关和玉关道
5.敦煌置酒泉都尉
司马迁《史记·大宛列传》之语“而敦煌置酒泉都尉,西至盐泽往往有亭”,历代史家所释多有歧义,《集解》引徐广曰“一本无置字”,另“一本云置都尉,又云敦煌有渊泉县,或者酒字当为渊字”。后来的学者诸说纷纭,成为长期困扰史家的疑案。问题其实并不难解,只是就事论事,很难走出迷津,如果理清了酒泉、敦煌置郡和设防的来龙去脉,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综合史书记载和先贤的考证,得知“酒泉都尉”的本义是酒泉郡都尉,下领各部都尉,各部都尉治各部亭障。玉门关罢屯置县之前,酒泉郡领关内5县,酒泉都尉领关内3部都尉,其中东部都尉治东部障(高台北),北部都尉治偃泉障(金塔北),玉门都尉治玉石障(玉门关)。以后陆续增置关西10县,酒泉郡领关内外15县,酒泉都尉领关内外6部都尉,增置的西部都尉治西部障(玉门市北)、宜禾都尉治昆仑障(瓜州县北)、中部都尉治中部障(敦煌市北)。分酒泉地置敦煌郡、增置阳关为新的边关后,敦煌郡领敦煌绿洲和安西绿洲上的6县,酒泉郡领玉门绿洲以东9县,敦煌郡的防务仍由酒泉都尉负责,玉门都尉被调往敦煌治阳关及罗布泊的亭,于是在敦煌郡境内有了酒泉玉门都尉、酒泉中部都尉、酒泉宜禾都尉,司马迁总而言之“敦煌置酒泉都尉”。防务交割以后,敦煌增置郡都尉,下领3部都尉,酒泉郡都尉领3部都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