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盈灵活《打莲湘》
《打莲湘》,又称《打钱箫》,流布区域原为江阴澄西地区,特别是利港、申港等镇。解放后,传布至江阴其他乡镇及周边城市。
清末至解放前,澄西乡镇农村常有妇女手持莲湘棒演唱“莲湘”,沿路求乞。她们大多是来自皖北、苏北一带南移谋生的灾民和民间艺人,表演时手里拿着莲湘,敲打手和脚,编唱一些应景捧场的莲湘词,或民间流传的故事和小曲,这种形式,人们称它为“打莲湘”。
莲湘,以道具命名。这种道具有的地方又叫“莲厢”、“花棍”、“霸王鞭”,是用三尺左右的竹竿,在竹竿上刻出槽口,槽口里镶上几片或十几片铜钱做成。由于竹竿似箫,竹里镶铜钱,所以江阴东乡群众称为钱箫。舞蹈时,用莲湘的两端分别敲击身体各个部位,铜钱在摇晃中发出沙沙的撞击声,犹如珠落玉盘,雨打芭蕉,富有清脆悦耳的节奏感。
民间传说,“莲湘”原是一个农家女子的名字,她因家贫被卖给大户人家为奴,被主人看中并有了身孕。她在马房产子后,却被赶出了府门,流落街头,靠着一支用铜钱嵌着的竹棒,卖唱谋生。后来儿子得中状元,衣锦荣归,才知道那个街头卖唱的妇人就是他的生母,于是莲湘卖唱的这种形式,就被人们称为《打莲湘》。
史载,莲湘与我国曲艺中的“莲花落”原属于同种,从宋代就已很流行最先为乞讨时的一种演唱表演形式。清代中后期,由于饥荒,江阴澄西利港地区穷苦的农民只好以乞讨为生。乞讨人手拿竹棒一路讨吃,以防狗咬。有一位乞讨人,一次正遇上富人家请戏班在唱戏,就把自己要来的几个铜钱,在竹棒两头雕两个洞,用铁丝穿好后拍起来、舞起来、唱起来,得到了富人家很多的赏钱,于是“打莲湘”这种曲艺形式就流传下来。旧时的打莲湘为农闲、过年过节的时候,在街头或上门乞讨时伴随的一种表演形式。建国初期,人们创造出一种把现代舞蹈与打莲湘有机结合的形式,即朴实健康优美的“翻身莲湘”,一直流传至今。
在艺术形式上,原来的打莲湘以唱为主,以打为辅,而且只用一支棒表演。解放后由单人、单棒发展为单双棒自打和双棒对打的群舞,强调手、眼、身、法、步的统一,以细腻柔美见长,整个舞蹈节奏明朗,舞姿多变,动作潇洒,舒展大方。特别是建国初期的“翻身莲湘”,更是把打莲湘与舞蹈有机结合,欢快而有节奏,这种表演形式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平时在村间场头、空地上表演,遇到重大庆典活动及节庆假日,在大街上、广场上、舞台上均可表演,表演人员10个、20个可以组队,40个、50个也可以组队。打莲湘表演者身穿彩服,手拿莲湘,边打边舞,具有欢快、跳跃、优美的江南民间舞蹈特色。打莲湘以个人熟练的基本技能,加上统一的动作姿势、舞台队形调度和划一的进退步伐,就形成了群舞。
打莲湘的主要基本功是打,个人动作以道具敲击地面,敲打双肩、双脚、双膝等身体部位为主,加上上、下、左、右、转身、旋转及左右翻动等动作。双人互打则在舞蹈中变换位子,集体群舞还要变换各种队形,在行进中表演时边走边打。
打莲湘舞蹈动作中含有秧歌舞中的基本动作,也吸取民族舞中的一些舞步,基本舞步有“四方步”、“进三步转身”、“圆场步”等,动作简洁、明快,跳跃,节奏感强,配上优美舞姿,营造出热烈的气氛。
打莲湘男女都可以表演。在江阴地区,打莲湘一般由年轻女子表演。表演者身穿中式彩色绸缎服饰,颜色有红、绿色两种,胸前绣有一朵大金花,领口、袖口镶有金边。道具以竹竿为材料(也有用不锈钢管的),长1.2米,每间隔20厘米挖一个10厘米左右的槽口,里面用铁丝穿着像铜钱样的金属片3~5片,竹竿两头有15厘米左右长的彩色绸条或流苏。表演时配以音乐,一般为江南丝竹,有二胡、笛子、箫、月琴、唢呐等,乐队随着表演队伍一边行进,一边伴奏。也有的先录好音,行进时播放录音带或CD。
目前,打莲湘已发展成一项江阴市群众性的舞蹈活动。全市大多数镇(街道)的社区和村里,都拥有20多人的打莲湘队伍,平时经常排练演出。在庆祝江阴撤县建市20周年“盛世欢歌·幸福江阴”的大型巡游活动中,长泾镇推出了一支120人的打莲湘队伍,在江阴市区一边行进,一边演出,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赞扬。
利港镇的打莲湘队在广场上表演 (赵润洲 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